书院秋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10&rec=201&run=13

据清嘉庆二十年《肥城县志》记载:“院在凤凰山之阳。相传孔子经游遇雨晒书於此。后人为之立书院焉。境本清旷,古木扶踈,凉飚微振,萧然意远。神宇奥区,此其是矣。”院指“大成书院”,亦是晒书城汉代遗址,在今肥城市桃园镇境内凤凰山南。清朝肥城知县史廷桂留《书院秋风》诗云:“赭磴苍崖石室孤,秋风十里涧芹芜。香吹书带枯阶草,道契麟符礼壁图。蠹字不随寒烧尽,蝌文宁逐野磷枯。百年俎豆传芳谷,飒飒林飚动碧梧”
相传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在境内东里村北凤凰山下遇雨淋湿书后,在此搭棚晒书。数日内孔子边晒书,边教书育人。世人仰思圣德,建祠塑像祀之;又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故一同祀之。匾曰:“晒书城”。至元至正年间,有俗僧棲住此处,改塑佛像于中,左塑老子,右塑孔子,遂更名“三教堂”。至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知县刘赞迁佛像移老子扩建大成殿3间,东西厢房各5间,大门1座。将孔子安在中间,旁配4贤哲,匾曰“大成书院”。
历经沧桑,“晒书城”城址已毁坏,“大成书院”以及历代重修“晒书城”碑记早已湮没。1961年桃园人民公社机关迁址晒书城,1967年公社机关迁往屯头村新址。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驻防晒书城,1985年驻守部队撤出。1987年桃园二中迁址晒书城,1999年学校迁址高岭村。2009年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捐资修建了晒书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