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82&run=13

  东庄镇,位于县境最东部,北隔柴汶河与泰安市岱岳区相望,南连泗水县,东邻新泰市,西接华丰镇。境内交通便利,磁莱铁路、蒙馆公路、朝柴公路横贯东西。2011年底,辖域总面积98.9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居民1.85万户,总人口6.2万人,人均纯收入8078元。
  东庄镇地势南高北低,石崮河、北鄙河纵贯全境。南部有皮匠山、王林山等,属山区丘陵;北部平坦,土质较好。矿产有煤、铁矿石、红沙。
  东庄镇西周时为郕地,春秋属鲁,战国属齐,汉时即有建制东华镇,属泰山郡柴县。明清时期,南部属于宁阳县东乡南白社,北部属泰安县。抗日战争时期属宁阳县第九区,1942年12月划归泰泗宁县(后改名泰宁县,又改名徂阳县)。1956年3月,徂阳县撤销,东庄区复归宁阳县。1956年11月,东庄区原辖的8个乡合并为5个乡。1958年2月,东庄区所属5个乡划归新泰县。1959年12月,作为华丰公社的一部分随华丰公社划归宁阳县。1961年4月,宁阳县将华丰公社的南故城等9个大队划出,建立东庄人民公社。1966年11月,将新泰县楼德人民公社的官庄等11个村庄划归东庄公社。1983年8月,设东庄区,建6个乡。1985年11月,东庄区撤销,原辖的东庄乡、韩庄乡、石崮乡合并为东庄乡,原辖的陈村乡、崔解乡、官庄乡合并为崔解乡。2001年2月,原崔解乡并入东庄乡。2010年9月,撤乡建镇。
  东庄镇古为齐鲁边境,“北鄙”、“南鄙”等村庄即由此得名。公元前1073年在此建有郕城,处在齐鲁争霸的前沿。历史给东庄镇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里,已发现的古遗址共有11处,其中最著名的是郕城故城址。郕城故城址位于南故城村与华丰镇北故城村、西故城村之间。1994年,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今东庄村西部的山西会馆,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由客栈、前庙、后殿三部分组成,现尚存后殿3间。
  东庄镇南部多山地丘陵。凤仙山为宁阳与泗水的界山,主峰海拔608米,是全县最高点。传说穆桂英手下大将黄凤仙曾在此安营扎寨,因此被叫作凤仙山。清代学者孔尚任曾在此隐居写作《桃花扇》。穆寨顶、跑马岭、朝阳洞、挂山崛等景点散布其中。现沥青路从朝柴公路直达山腰,4公里的环山公路在山峰间穿行,游客不用下车即可尽览奇石秀木。境内饿狼山(情侣山),海拔237米,地质地貌奇特,南半部为赤色岩浆岩,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北半部是灰色石灰岩,遍生榆树和槐树,泾渭分明,叹为观止。
  东庄不仅有旖旎的自然风光,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38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在东庄镇老庄子村设立了地下交通站,成为山东到延安中央交通线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接待过往人员和物资运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39年3月和10月,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两次途经地下交通站;1939年6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在地下交通站宿营;山东党政领导陈光、肖华等经常在村里住宿。著名的革命历史纪念地“泰宁边区自治会”旧址在现东庄镇中心幼儿园院内,今存办公室旧房3间,大槐树1株。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涌现出了感天动地的革命烈士。朱蓂阶就是其中的代表,朱蓂阶,东庄村人,曾任泰宁边区自治委员会主任、鲁南行政专员公署秘书处主任、山东公学校长,1942年11月,朱蓂阶不幸被捕,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