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泉碑、二圣观碑、重修开元寺碑、明代铁钟铭文、庞家庙村重修关帝庙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60&run=13

  古城泉碑
  古城泉碑,位于泗店镇沙庄村东西大街北侧。沙庄村在县城南7公里处,泗店村东南,济微公路东侧,西濒宁阳沟。据考证,村落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山川》记载:“古城泉,在县南十五里,沙庄西北隅,南流经古城村东,折而西流,又折而南,入滋阳界,至真(甄)家桥(今兖州市漕河乡河南村)东入漯。即娥女泉”。村民曾在挖宁阳沟时发现一石碑,上有“凤凰庄西有古城泉”字样。据此知该村落曾称凤凰庄。
  古城泉碑立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十月,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保护古城泉告示碑。该碑为青石质,圆首。碑阳额题“古城泉碑”四字,阴刻楷书。碑文共五行,内容为“泉座落本县城南青川乡泗□□沙庄村……凡阻绝泉源者调发充军军人犯者调边卫居提督泉源兼理南□济宁闸座工部主事皖人胡瓒题启管理泉湖兖州府通判豫章李国祥……万历二十五年孟冬之吉”,阴刻楷书。古城泉在明清时期注入兖州漕河,是当时重要的补给水源,保护古城泉碑也是济漕运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圣观碑
  二圣观碑,位于东庄镇坡里村原小学院墙东20米的田地里。坡里村在县城东41公里处,东韩家庄西北,北临柴汶河,因位于三个韩家庄之外,俗称坡里。据说,村落东头原有尼姑庵一处,内有二圣观石碑。
  二圣观碑立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明代记事碑。该碑龟趺螭首,青石质。碑首、碑身、碑座分为三处,碑身碑阳朝下,一侧触地,一侧斜靠于碑座。碑身宽109厘米,高219厘米,厚33厘米。碑首高80厘米,宽122厘米,厚46厘米,高浮雕龙,碑首额题“徂徕山二圣观宗祖栖玄子鹿君祖宗”。碑阴首题横书“碑阴题名”四个字,字径6厘米,边饰卷云连叶纹。碑阴碑文34行,满行53字,计180余字。碑阳碑文不易辨认。碑座立体雕刻驮龟,高102厘米,直径130厘米。该碑应为记述捐款修缮二圣观事宜,现今寺观无存,仅存碑刻散落分放,碑首已残。
  重修开元寺碑
  重修开元寺碑,位于伏山镇开元寺村(由开元寺村、高墙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原立于开元寺西廊坊前廊北头。开元寺村在县城西北13公里处,东接大陶家平村。据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寺观》记载,开元寺建于元朝,村落以寺为名。
  重修开元寺碑立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记事碑刻。据清光绪十三年《宁阳续志》载:“开元寺在高墙村(今伏山镇开元寺村),元时建,有碑记”。开元寺院落内散落放置瓦垄形碑帽。该碑为青石质,圆首,方座。碑高220厘米,宽80厘米,厚11厘米。碑阳碑首额题“重修”二字,阴线双勒,字径5厘米,二龙戏珠纹饰。碑身两侧刻草叶纹,首题“重修开元寺碑记”,碑文共23行,其余字体被掩盖,字数不详。尾题“大明万历四十一年岁次癸丑季春吉日”,字径2.5厘米。碑阴为施财善人姓名,共22行,字径1.8厘米。该碑记述了重修开元寺事宜及捐资人姓名、钱财等。
  明代铁钟铭文
  明代铁钟,位于蒋集镇郑龙泉村北部,大汶河南大堤南侧。北濒大汶河。据《郑氏族谱》记载,郑姓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来此定居,村落临近龙泉河,故取名郑家龙泉。
  明代铁钟置于六角亭内混凝土方体上,用钢筋焊接牢固。该钟铸造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二月二十日,通高115厘米,下口直径约100厘米,重约350公斤。该钟人面鼻钮,下端八唇外侈,由三部合铸而成。上部一周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中部铭文为“明崇祯三年二月二十日山东兖州府宁阳县鱼龙村…”主要铭记铸造年代、地点、铸造事宜。下部铸有八卦图案。因早年大汶河水患严重,故用铁钟镇水妖,同时以备示警。每当水患来临时,敲响铁钟,声传数里,告知百姓携带财物,躲避水灾。目前,该铁钟保存状况良好,是大汶河沿岸居民防汛避灾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庞家庙村重修关帝庙碑
  庞家庙村重修关帝庙碑,位于东疏镇庞家庙村南30米,现做一小水沟桥面使用。庞家庙村在县城西7公里处,宁阳至花园公路南侧。据考证,此地原有一座关帝庙,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庞姓来庙旁定居,以姓氏和庙取名庞家庙。
  庞家庙村重修关帝庙碑为明代记事碑刻,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碑青石质,圆首,无座。碑高174厘米,宽73厘米,厚24厘米。碑阳向下,碑阴作小桥面。碑阴碑身四周阴线细勒蔓草、祥云纹、波浪纹图案,额题“被书题名”四个字,阴刻楷书,字径7厘米。碑文共28行,记录有孙、郑、刘、张等姓氏,字迹漫漶,字径2厘米。碑阳隐约可见“重修关帝庙记”等字。碑榫长33厘米,宽26厘米。从该碑形体制式、纹饰来看,应为明代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