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节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731&run=13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年”。旧时过年十分讲究且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除夕这天,家家打扫庭院,门上贴门神、春联,室内挂中堂贴年画,迎门墙及显眼地方贴“福”字,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下午到族林焚纸香,请“老的”回家过年。院内香台搭神棚摆香案,正房条几上安牌位;门口放“拦门棍”,以拒“鬼怪”进院。设案焚香后,阖家共饮辞岁酒吃团圆饭。老少围坐“守夜”。子夜,摆肉、鱼、鸡三牲供品,燃香烛,焚纸箔,放鞭炮,敬天地,祭祖先。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分给压岁钱。凌晨家家吃辞旧迎新素馅饺子,以求全年素静。早晨,人人穿新衣,女孩戴花。同族年轻人结伴,先本族、后邻里依序拜年。是日忌泼水、扫地、闹气、殴斗或说不吉利话。年初一后,家家忙于走亲戚、宴宾客。城乡居民还有赶“府门会”游玩的习俗,直至正月十五。
建国后,春节仍为传统盛大节日。请神送神、烧香磕头等习俗渐除。机关单位多举行团拜。居民互相拜年,走亲访友,请客送礼之风,依然盛行。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当地有挂彩灯,吃元宵的习俗。旧时,元宵节亦称“灯节”。傍晚,家家门前院内张灯结彩,有面灯、萝卜灯和各式花灯。家人在家摆供品和到路口烧纸、焚香、叩头、“送老的”。儿童多挑灯欢聚,燃放烟花爆竹。80年代后,城内举办元宵灯展和焰火晚会、节日夜晚,礼花腾空,鞭炮齐鸣,各式彩灯竞相媲美;龙灯、高跷等民间艺术上街表演,观者摩肩接踵,热闹非常。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旧时是日清晨,农家多在院内、门前、场间用草木灰“围仓”,中间埋少许五谷杂粮,期望年内五谷丰登。家家炒咸、甜“料豆”分食,谓之吃“蝎子爪”。这天,忌喝面条、禁动针线、石磨、石碾,忌在屋内梳头、捋绳子,新媳妇忌住娘家。建国后,围仓之俗少见,各种禁忌逐渐废除,炒料豆习俗沿袭至今。
清明节 旧时,家家门上插柳。家人多于此日拿纸箔,祭品到墓地祭扫祖坟;出嫁女子带纸箔回娘家为已故老人祭扫;青少年多喜好到郊外踏青、放风筝。建国后,民间插柳、祭祖习俗尚存。机关、学校、厂矿多组织干部、学生、职工到烈士陵园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寄托哀思。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亦称端阳节。居民多在门上插艾,或将艾放于床头;妇女多缝制香荷包戴在孩子身上,以避邪消灾。当地还有吃粽子、用艾煮鸡蛋吃的习俗。建国后,插艾、吃粽子习俗尚存。
六月初一 旧时,农家多用新麦子面粉蒸馍馍、擀面条,敬神祭祖、庆丰收。孩子种牛痘还要于是日“挂红子”,到庙内进香、还愿。建国后,此俗遂废。
六月六 当地居民有晒衣、晒书和炒炒面习俗,并有“六月六、晒龙衣”一说。建国后,吃炒面习俗尚存。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为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日子,亦称“乞巧节”。旧时,是日晚间,少女们设香案、摆供果,面对织女星穿针引线,乞求智巧。建国后,此俗遂废。“七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仍在民间流传。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亦称“仲秋节”。是民间较隆重的传统节日。旧时,中秋之夜,家家备酒菜、果品、月饼等,设香案“拜月宫”,祈祷人寿年丰。建国后,家人多于此日欢聚一堂,谈天赏月,吃月饼、果品,谓之“圆月”,寓阖家团圆之意。此俗至今沿袭。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旧时,当地有出游登高和赏菊习俗。建国前此俗已废。1987年,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为上坟日。当地亦称“鬼节”。是日,家人到祖茔上坟,还要带纸箔到外祖墓地祭扫,以示悼念。此俗渐废。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当地居民有吃“腊八粥”的习惯。早晨,多用米、豆、枣和花生米煮粥,全家共食。有的还向枣、桃、杏等果树上抹粥。孩子娇的则放粥于街头,以乞孩子容易“拉把”成人。至今,吃粥习俗尚存。
祭灶节 旧时,农历腊月二十三傍晚,当地居民多在灶君神像前放纸马、供灶糖,焚香化纸箔祭灶。祭后将灶君像揭下放在纸马上烧掉,并叩拜祈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建国后,此俗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