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9&rec=9&run=13

"十二五"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五个坚持",凝神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总量扩大、质量提升、位次前移,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预计"十二五"期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39.8亿元,年均增长9.9%,是"十一五"期末的1.5倍,人均GDP达113000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22亿元,年均增长17.4%,是"十一五"期末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3.2亿元,年均增长9%,是"十一五"期末的1.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69.8亿元,年均增长14.6%,是"十一五"期末的2倍。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由42位升至34位。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由48位升至35位。
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格局。"两区一带"为重点的各类园区竞相发展,集聚效应、集约优势和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一五"期末的6.2∶61.2∶32.6,调整到6.3∶52.8∶40.9。黄金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十二五"期末,二产增加值达338.3亿元。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占比明显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10年提高8.3个百分点,增加值达261.5亿元。加快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农业经济持续增长,高效农业稳步发展,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一产增加值达40亿元。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9.4%。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断完善,财政对"三农"累计投入118亿元。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承担国家、省和烟台市级改革试点20多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015年,实际到账外资1.6亿美元,年均增长10.8%;外贸出口总额14.5亿美元,年均增长5.7%。
中国金都特色城市魅力进一步提升,东城新区、滨海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15万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域污水处理能力、防洪减灾能力、供热供电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五纵五横交通方格网状结构,新增、改造供水管网近20公里,建设变电站3座,改造供电线路919公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解决了75个村、4265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已建成119处农村社区。
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龙王湖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对重点污染行业、重点敏感区域和重点排污企业实施重点监管。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COD、SO2排放量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以内。启动实施了三年水系绿化工程,完成造林8.76万亩,建成绿化示范镇3个、示范村48个,建成生态林场16处。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共建成生态文明(示范)村200个、示范镇8个,荣获"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全面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启动实施了界河流域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顺利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控制在1.3%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在全市建立起了城乡一体、覆盖所有居民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全市新增企业参保人员5.7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增加7.9万人。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85元。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120元和16946元。食品和健康安全类产品质量安全持续稳定。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布局不断优化,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了黄金职业学院。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有13个村庄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有17个村被列入山东乡村记忆工程,龙口粉丝等2项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运动成效明显。公共安全得到极大提升,平安招远建设再上新台阶。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均取得了新的成效。计划生育、外事、侨务、对台、人武、双拥、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史志、档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普、老龄、关工、慈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环境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释放巨大制度红利,创新驱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型城镇化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正视我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够仍是我市最大的实际,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我市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GDP都还比较低,既面临上总量、扩规模的艰巨任务,又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的巨大压力;国际金价低位运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制造业增长乏力,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产业格局尚未根本转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大项目、创税型项目、高科技项目偏少;社会事业发展与群众新期盼仍有差距。另外,土地、水等基础资源供给紧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成本持续上升,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集中显现,社会转型步伐加快,利益诉求多元化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使经济更有效率、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更可持续。
总体而言,全市"十三五"时期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潜在增长率高于全国、全省,仍处于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是大有可为的时期。必须牢牢把握机遇,不断化解矛盾,乘势而上,推动招远经济社会发展竞进提质、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