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9&rec=75&run=13


招远市工商业联合会领导成员
李文正
朱鹏
朱鹏唐兰

招远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商各界的人民团体。2015年,编制5人。

2015年,招远市工商联以开展"三严三实"活动为契机,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市工商联被省工商联评为2015年度五好商会。

服务全市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为推动全市民营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市工商联与外地商会和工商联进行合作对接,先后与江苏省山东商会、福建省莆田商会、上海市山东商会、烟台市中小微企业联合会、全国宁商联盟、临商联盟等具有影响力的商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安徽省桐城工商联、广德工商联和东营市广饶工商联成为友好工商联,开启两市友好往来新篇章。这个合作,为市工商联企业外出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宽路子,畅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2015年8月,市工商联组织部分会员企业参与烟台市工商联组织的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合作沟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给予工商联会员企业100亿元无抵押贷款授信额度,进一步从深层次缓解会员企业融资压力。
开展"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年活动。实施直属"商会会长形象工程""商会秘书长素质工程"和"商会工作品牌工程",从抓商会会长形象、提商会秘书长素质和创商会工作品牌入手,进一步推动商会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着力推进工商联建设再上新台阶。围绕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组织举办"大力支持和扶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座谈会、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评议座谈会、民企社会责任调研等活动,提出《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政府部门联系商会协调机制》等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工商联系统在招远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交提案180份,其中《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建议》被作为市政府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2015年,市工商联党组与组织、统战部门密切配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市非公有制企业工委按照"区域化、互益化、社会化"相统一原则,探索推行"125""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模式,打造综合性国家级"党建创新示范区",建立起"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群示范点"四级互动的新党建模式。坚持以点面联动带动资源整合,以党社互动促进规范提升,以政社对接拓展服务空间,全面推进"两新组织"服务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步伐,实现激发"两新组织"活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目标。按照这个思路,建立全省规范最大的"两新组织"党建创新基地,工作理念最新的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和全省第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服务中心。四点联动模式,省、烟台市各级领导先后观摩,受到高度好评和充分肯定,省、烟台市全面推广招远市工作经验。

围绕打造综合性国家级"两新组织创新示范区",全面推进服务创新型商会建设步伐,创新理念,打造高标准、新理念的国家级"商会"和全省第一家"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服务中心"。商会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重点打造"九中心五平台"。九中心即: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光彩事业中心、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科技孵化中心、企业家素质提升中心、非公企业党建服务中心;五平台即:招商引资平台、党建创新平台、人力资源平台、能力建设平台、创业创新平台。与江苏省山东商会、威海银行、安信证券、哈工大、和谐家企等多家外埠商会、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大学、企业培训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多家部门入住。积极为会员提供政企沟通、企业诊断、融资牵线、投资理财、人才招聘、微信平台、金融、法律、上市、技术、信息咨询等方面服务。在运作模式上,将探索推进整合辖区内两新组织资源,通过商会组织发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参与企业项目投资、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供统一金融理财和财务管理等模式,推进商会长远性、可持续性发展。成立小微企业、金银珠宝首饰、建筑业、服务业、文化教育产业、妇女联合、制造业、外商联合、社会组织等分会,整合区内外人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投资、物流配送等资源,促进相关企业抱团发展、优势互补、集群崛起。积极推进商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互联网+、智慧城市、工业4.0转化升级。商会建立后,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省工商联主席王乃静、省党代表、烟台市统战部工商联各级领导先后参观商会,给予高度评价。
以"感恩行"活动为载体,注重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感恩回馈社会,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增强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市工商联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进贫困家庭、进大专院校、进部队军营、进社区农村,了解社情民意,接受红色教育,进一步升华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产业报国、回馈社会"的思想境界和爱国情怀,共有20多个商会和120余个会员参与,在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活动捐款捐物80多万元。提升招远市非公经济人士良好形象。
(撰稿:朱鹏审稿:李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