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办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9&rec=60&run=13


招远市农村工作办公室领导成员
王永生
闫明王华宾王国华(女)

招远市农村工作办公室成立于2006年3月,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市委办公室。2012年9月,市农村工作办公室列为市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政策和重要工作措施;负责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部门(单位)综合协调工作;负责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困难镇帮扶及小康村建设有关工作。2015年,农工办内设秘书科、综合科、宣传科3个科室,编制8人。

2015年,市农工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强农业、富农民、美农村"主题,按照"抓点示范、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思路和"全域覆盖、全面提升、全程强化、全优达标"要求,纵深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5月19日,全省农工办主任座谈会议在招召开,对招远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肯定。7月,烟台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暨乡村文明行动督查观摩,招远市取得小组第一名成绩。9月23日,烟台市农工办系统观摩评比会议观摩阜山镇、大秦家街道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给予充分肯定。

2015年,市农工办根据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领导意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制定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意见》,重点实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扩面达标工程、生态文明示范村提升创优工程和生态文明示范区提档升级工程。年内建成100个生态文明村、提升2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3个省级美丽乡村,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和烟台市前列。
合理确定建设村庄。按照主干道路、主河道两侧村庄、生态文明示范区内村庄及村级班子坚强有力等优先原则,经过各镇(街道、区)提报、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把关,确定2015年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扩面达标工程一类村庄(生态文明村)名单。坚持规划先行。为确保建设效果,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对列入创建计划的100个生态文明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主街道立面改造、休闲景点打造等规划设计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围绕净化、美化、亮化、绿化等内容规划建设工程,编制工程预算,明确完成时限,将建设项目、目标要求、进度时限、责任人等上墙公示,定期通报各项工程进展情况。全年共建设各类工程项目840多个,完成实际投入6800多万元。强化督导检查。联合市委督查办、市政府督查办、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多次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限时督促解决。先后召开工作调度会议1次,联合督导检查4次,保证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015年,着力实施好100个已建成生态文明示范村提升创优工程,探索实施"市建镇管"模式,将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移交镇(街道、区)管理维护,巩固提升建设内涵,创优发展持久潜力,确保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按照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要求,筛选确定阜山镇大疃和辛庄镇高家庄子、孟格庄3个村庄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建立试点项目建设配档表。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打造,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60多万元,争取上级专项奖补资金265万元。
2015年,市农工办为迎接在招远市召开的全省农工办主任座谈会议,精心选择观摩现场,对观摩点和观摩线路等进行高标准整治,起草近年来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典型经验作法及成效,精心准备会议观摩沿途解说词,介绍招远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5月19~20日,全省农工办主任座谈会议在招远市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招远市作《以"两座山"理念构筑"三美"金都》典型发言。会后青岛、淄博、威海、莱芜等地市考察团先后到招参观学习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经验作法。按照烟台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筹备方案要求,联合电视台制作《大地情怀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纪实》电视专题片,在11月28日召开的烟台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进行播放。全年先后撰写各级各类会议讲话、总结性材料等20余篇次。在《今日招远》、招远电视台宣传报道各类新闻稿件90多条。在招远电视台《金都之美》栏目全方位展示生态文明村建设美丽图片。精心调研,认真编发《招远农村工作》简报8期,在《烟台农村工作》推广刊发经验作法3篇。在《农村工作通讯》(农业部主管)、新华社《山东参考》《山东农村工作》《烟台日报》等宣传报道招远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成果及经验模式6篇(次)。根据省、烟台市委农工办工作要求,深入基层搞好调研,围绕农村综合改革、产业发展等课题整理上报各类调研材料5篇。

2015年,市农工办制定开展新一轮"部门包村、村企共建"活动实施意见,安排67个企、事业单位参与包帮、共建村庄活动,联手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要求各单位将包帮共建工作重点向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倾斜集聚,提报重大工作事项,强化工作质量,落实完成时限,定期督查通报进展情况。全年各包帮单位累计投资210多万元,为所包帮、共建村办实事100多件。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做好老秦家村帮扶工作。在深入走访和广泛调研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帮扶工作计划,帮助该村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先后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等各类会议5次,协调资金80余万元,拆除违建车库9处,硬化村内主要街道2000平方米,整修机耕路1万多米,改造自来水管道1000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万多株,新建健身活动广场1处,新增监控探头55个。市后进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电视台先后对帮扶工作成效分别进行宣传报道。
2015年,市农工办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认真上专题党课,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上见实效。建立健全机关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扎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办理,组织开展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大走访活动,走访群众555户,征集意见建议18条,在市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办公室督查暗访及电话抽查中群众满意度100%。
(撰稿:纪雨情 审稿: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