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模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9&rec=251&run=13

刘盛兰 1922年出生,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人。属于当地分散供养的一位普通的孤寡"五保"老人。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成为孤寡老人。1996年开始拾荒助学。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正是这个倔老头,却在贫苦交加的这些年里,慷慨地将所有钱财捐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1996年,刘盛兰在一家公司看大门,每个月只有300多元的工资,一有时间就出去拾荒卖钱。一天,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一位13岁的中学生,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而面临辍学。因为家庭贫穷,刘盛兰自己只上了三四年学,深知不能读书的苦楚,于是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50元钱寄给这个学生。从此以后,他一边从捡来的废旧报纸上获得家庭困难孩子的信息,一边把自己捡破烂挣来的钱全都寄给那些孩子。十余年来,刘盛兰总计资助100多个学生。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邻居们说,从给学生捐钱开始,老人就几乎没尝过肉味。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工资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30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曾经,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了解到刘盛兰的情况后,直接派人给他送了6000元钱。"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为多点钱捐助学生,刘盛兰一度不愿意去养老院,因为不去养老院,他可拿到每年1800元的生活补贴。"我是一个子儿都不剩了,全捐了,捐了好,捐了帮学生念书。"别人都认为他"干的是积德行善的事,过的是乞丐一样的生活",但刘盛兰自己却感觉非常心安。他常说:"钱再多也没有什么用,人才是无价宝。只要能帮助那些孩子读书上学,捐得越多我越高兴。"以前看门的公司曾欠他1万多元钱的工资,历经多年波折,刘盛兰拿到1万多元的欠款。但是钱刚到手不久,刘盛兰就又全捐给学生。刘盛兰家徒四壁。在昏暗的房间里,刘盛兰精心收藏着100多张捐资助学的汇款单、学生给他的回信以及"感动烟台"年度人物等荣誉证书,这也是他认为最有价值的家当。"我哪有那么大能耐,还感动中国。从小我就没过过好日子,能帮助别人就帮,我有一碗饭,分给他们半碗,叫他们有饭吃。"刘盛兰老人在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时,激动的重复着说,"将心比心,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过苦日子,也要帮助他们,我要实现我的诺言。"刘盛兰说:"只要能帮孩子读书,捐得越多我越高兴!"2014年2月10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中,刘盛兰老人入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2015年,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2016年获得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

王庆田 1964年11月出生,招远市蚕庄镇囫囵河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87年参加工作,曾任山东通昌律师所事务所主任。2001年后,任招远市"148"协调指挥中心主任,负责招远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工作成绩突出,得到社会各界一致称赞和上级部门表彰、奖励。先后被中共招远市委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被烟台市法律援助中心评为先进个人。2015年,被山东省司法厅、人社厅联合表彰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记三等功。

王希成 1948年11月出生,招远市玲珑镇虎王庄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玲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自1987年就任招远轮胎厂第7任厂长以来,企业持续稳定、快速高效发展。从1993年起,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人均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市工业企业第一位。企业年平均以50%的增长速度膨胀壮大,发展成为烟台市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全国轮胎行业前5强、世界轮胎20强。企业先后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中国优秀民营企业""中国科技进步企业"等称号。个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山东省优秀厂长(经理)""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等称号,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聘为山东省企业家协会会员,当选为政协招远市第四届委员、中共烟台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第九届、第十届人代会代表等。2015年7月,被山东省企业联合会、山东省企业家协会、山东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山东省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山东省履行社会责任示范企业经营者。

王锋 1972年6月出生,招远市玲珑镇虎王庄村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兼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四会副会长。1993年,在烟台轮胎厂工作。任职以来,带领企业争先晋位,跨越发展。玲珑集团以轮胎为主业和主辅并举、多元发展,涵盖轮胎制造、机电加工、化工原料、建筑建材、商务旅游、公共事业、金融服务、热电联产8大行业领域,下属20多家企业,是中国轮胎行业发展速度最快、品牌价值最高、出口创汇最多、产品系列最全的民营企业。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大型轮胎企业,入围中国轮胎行业前5强和世界轮胎行业20强。先后获"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全国行业质量示范企业""中国科技进步先进企业"等称号。玲珑品牌连续多年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年度最受关注企业家、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等。2015年被评为"2015年度泰国风云人物",并荣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榜单。

冯书贵 1969年5月出生,招远市阜山镇峰山后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2012年2月后,任司法局局长、党组书记。2015年全国特赦工作启动后,担任特赦评审委员会组长。带领社区矫正一班人,学习和研究四类特赦罪犯的范围、标准,掌握好各个时间点,"稳、准、好"做特赦工作。先后召开专题学习会4次,梳理和解决疑点、难点问题10个,通过调阅档案、排查走访等方式,对317名社区服刑人员摸排甄别,逐一列出符合特赦条件的人员名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组织下发一系列规范文件,增强特赦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沟通与交流,做到步调一致、稳步推进。2015年11月, 8名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获得特赦,工作圆满完成。2015年,被山东省司法厅、人社厅联合表彰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特赦工作先进个人",记三等功。

孙发敏 1959年9月出生,招远市蚕庄镇前孙家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工程师。前孙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蚕庄镇第四社区党总支书记,中共招远市十三届市委候补委员,烟台市十六届人大代表。1976年7月至1979年12月,在村务农。1980年1月至1984年2月,在解放军长岛通讯教导团服役。1984年3月至2004年11月,在村先后任果业技术员、永磁材料厂厂长、村党支部委员、副书记、村委会主任。2004年12月后,任前孙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任职以来,团结班子成员,依靠党员群众,科技为先,村集体黄金支柱产业持续发展。村容村貌实现质的飞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级生态文明村。1996年12月,被评为烟台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主持研究的"新型钕铁永磁材料中试"和"高性能磁体低氧工艺生产线"科研项目,分别于1996年12月和1998年10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3月,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6月,被评为烟台市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2012年2月,当选烟台市十六届人大代表。2013年12月当选烟台市乡村之星,2015年12月当选齐鲁乡村之星。

任捷 1971年10月出生,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魏湾镇任堂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学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筑路机械专业,在招远市地方公路管理局工作,任养护科科长。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圆满完成年度计划目标,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保障道路安全畅通,2004年被烟台市交通局评为县乡公路养护先进个人。在第二批"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经常深入到农村进行实地地图勘测。一个月时间,跑遍全市700多个乡村,获得第一手资料。加班编制"网化"相关申报资料、整理活动项目统计表,及时准确上报。2015年工程项目顺利通过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验收。2010年被评为招远市造林工程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招远市水系造林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招远市政府授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百名服务标兵"称号,2013年被招远市政府评为农村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被烟台市交通运输局评为县乡公路养护先进个人。2015年12月,被山东省人社厅、交通运输厅、公务员局评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个人,记三等功。

李兴刚 1967年8月出生,招远市齐山镇西肇家沟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87年7月山东省司法学校毕业后,在招远市蚕庄镇司法所工作28年,任司法所所长。任职以来,积极探索实施"司法行政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把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民间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等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平台,实行"2+5+X"服务管理模式。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做到一格一个服务团队。探索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新途径,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网络、帮教工作机制、社区矫正档案,强化工作衔接、教育矫正、监督管理环节,防止脱管漏管。先后被招远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3次,嘉奖5次。2000年被山东省司法厅评为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员,2011年被山东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人民调解能手,2012年被山东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012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2014年被烟台市司法局评为烟台市优秀司法所长,2015年被司法部评为模范司法所长。

柳春波 1969年3月出生,招远市金岭镇官庄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山东财政学院投资系学习。1991年8月至1996年4月,烟台会计师事务所招远分所主持基建审查室工作。1996年5月至1999年8月,招远市财政局工作。1999年9月至2002年3月,招远市永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2002年4月,任招远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4年9月后,兼任招远市金城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被评为招远市财税大检查先进个人。2005年考取烟台市市属企业总会计师后备干部资格。2014、2015年度招远市督查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网、中国经济导报社2015年度中国节能热力科技行业新标杆企业奖。

郝增宝 1963年2月出生,招远市阜山镇南院庄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85年7月,中共招远县委党校教员兼文书。1990年5月后,招远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副科长 。1993年2月后,在招远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任秘书科副科长、科长,综合二科科长,副科级秘书。1998年12月后,历任招远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招远市经济贸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金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2010年3月,任招远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市委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市黄金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2012年9月后,任招远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任职以来,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深入调研,确立招远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形成《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修编《招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招远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招远市古村落旅游区总体规划》。2008年8月担任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和淘金小镇筹建工作组组长,负责指导协调黄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围绕"中国金都黄金之旅"主题,突出"金泉山海古村落,休闲度假慢生活"内容,整合产品资源和资金力量,多层次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实施"以购促游",调研并指导全市旅游企业开展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销售,形成黄金制品、金石艺雕、皮草、粉丝等特色突出、差异互补的旅游商品体系。先后被招远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7次、嘉奖1次。2015年12月,被山东省旅游局、人社厅、公务员局记三等功。

阎卫东 1970年4月出生,招远市罗峰街道郭家埠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88年10月参加工作,1997年3月进入审计系统,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先后参加过全国黄金系统宣传写作、全省审计系统计算机应用、烟台市审计系统、全市政府系统信息写作培训班等,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在《大众日报》《烟台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审计导报》《山东审计》《党员干部之友》等报刊发表审计宣传文章、散文、随笔等20余万字。小小说《师傅老赵》2013年获全省审计机关"我与审计三十年"征文一等奖。《促进规范生产经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招远审计服务黄金生产发展纪实》长篇工作通讯,2013年在《中国审计报》头版头条刊发,为全省县级审计机关首次。先后获局内先进工作者,招远市委、市政府系统信息先进个人,烟台市审计系统信息、宣传先进个人,山东省审计系统审计信息先进个人等荣誉51个,2次获中共招远市委、市政府嘉奖。2015年9月,被评为全国审计宣传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