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郭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9&rec=231&run=13

领导成员
党委书记:杜小兵
副书记:栾晓军 王 鹏
委 员:张 华 张治庆 戴 华
原振玉(女)
纪委书记:张 华
人大主席团主席:方绍光
政府镇长:栾晓军
副镇长:张治庆 王志铭 姜睿哲
人民武装部部长:戴 华
副科级信访助理员:徐从法
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迟昌龙

【机构设置】 1984 年3月撤销毕郭人民公社,改设毕郭镇。2015年,镇设党政办公室、政工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群众工作办公室、经济管理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小城镇管理办公室、农田水利服务管理服务办公室。共有在编人员67人,其中行政人员28人,事业人员39人。

【概况】 毕郭镇地处招远、莱阳、莱西、栖霞交界,四县通衢,海(阳)莱(州)、蓬(莱)水(集)、龙(口)水(集)3条省道贯穿境内,是历史上有名的"交通要镇、农业大镇、贸易重镇"。辖44个行政村,2015年总人口35983人。境域总面积107.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67公顷,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花生、苹果、西瓜、甜瓜、草莓等经济作物。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648毫米,大沽河自东向西贯穿全镇。中型水库城子水库总库容4200万立方米,其他小型水库15座,总蓄水量299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是招远市水资源保护区,城区工业及生活用水主要供应基地。南大洼国土整理项目、466.67公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666.67公顷国土提质项目在境内实施,农业生产设施配套日趋完善。全镇初步形成以金潮宇科蓄电池、将军岭葡萄酒庄集群、金都庄园等过亿元大项目为中心,以宝龙凯姆斯酒庄、大远食品、泊子花生、冷风库集群等为带动的镇域经济新格局;以粮食种植、苹果种植和甜瓜、草莓、蓝莓等高档水果种植为基础,以培育涉农大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方向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中心学校、卫生院、综合文化站、镇敬老院、农村社区、村级文化大院等为依托的民生服务体系。201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镇级地方财政收入1426元,同比增长10%;人均纯收入14289万元,同比增长11.2%。年内进出口总值87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86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4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万美元。

【特色产业】 以粮食生产为主导,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辖区内有高产粮田3120公顷,瓜菜设施栽培大棚227公顷,其中官地洼瓜菜设施栽培基地120公顷、草莓大棚60公顷。有果园2133公顷,其中坤发千亩大果园1处,百亩以上优质果园基地12处,果品专业村8个。有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267公顷,出口蔬菜基地133公顷。2015年,全镇粮食总产量37966吨,花生7006吨、优质高档果品113156吨,瓜菜17407吨,牲畜存栏量达59000头。
毕郭镇积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以官地洼、黑都泊、滕家、庙子夼、东秦家、西秦家6个村共200公顷设施栽培大棚基地为依托,规划集观光、采摘、农家乐等于一体的官地洼333公顷农业观光园。成立官地洼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官地洼"牌果蔬通过无公害认证,打入招远金都百货及烟台沃尔玛超市,官地洼西瓜注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官地洼西瓜、甜瓜当选为"烟台十大名瓜",并在中央电视台、烟台日报等媒体进行推介,年可为农民创收3000多万元。2015年,官地洼村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经济发展】 2015年,毕郭镇项目建设发展迅速。投资5亿元的金潮电池工业园迁扩建项目,年内完成污水管网铺设、1万平方米钢构车间主体工程安装、2000平方米办公楼主体建设和产能达80万kvah的铅蓄电池生产厂房建设等工作,已于11月底建成投产;总投资1.6亿元的金都庄园项目,建成名优苹果展示区33.33公顷、葡萄种植区20公顷、各类珍稀水果采摘区6.67公顷、粮油种植区26.67公顷,区内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均已建设完毕,现代农业园区初具规模;总投资5亿元的将军岭葡萄酒庄产业集群项目,一期工程完成200公顷土地改良、140公顷酿酒葡萄栽植、职工生活区建设、2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建设、水系改造等工程,葡萄酒产业新高地已见雏形;总投资2.1亿元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项目实现投资1.4亿元,新增耕地6.67公顷。总投资8000万元的宝龙凯姆斯葡萄酒庄、成浩建工扩建等6个镇级重点项目也按期竣工,并投入生产运行。同时,镇域项目库储备进一步充实,新储备投资7800万元的华安机械迁扩建项目、投资1.5亿元的坤发市场南果交易区建设项目、投资7000万元的鸿发物流搬迁扩建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田丰农资物流项目等4个涉农项目,镇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农田水利】 推动土地标准提升工程,完善农田水利网络。完成总投资800万元的万亩土地提质项目和总投资300万元的一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共硬化道路9000米,新建大口井5眼,维修方塘5座,新建过路桥涵6座,进地桥220座,浆砌渠道1500米,维修渠道7000米;总投资600万元的南大洼466.67公顷高标准农田提质建设项目和总投资704万元的西沟子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施工进度分别达到80%和60%;总投资730万元的埠上节水灌溉工程、总投资300万元的毕郭镇二号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总投资60.1万元走马岭维修项目等3个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均按计划积极推进,2015年5月全部完工。探索社会化管护体系,水利惠农成效凸显。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农民用水户管理协会为主体,全面推行农村水管员制度,顺利完成霞坞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走马岭节水项目设施移交工作,并为全镇15处水库配置17名水管员,初步建立起农田水利设施建、管、用长效机制。推广高端农业技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多层次扩大特色农产品栽植规模、推广生态种养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新发展优质果园200公顷,栽植优质酿酒葡萄153.33公顷,增加西瓜等瓜果蔬菜种植面积20公顷,发展设施栽培面积13.33公顷,建成果业示范园7处,新增保护性耕地示范基地13.33公顷,建设33.33公顷机械化耕作示范方1处;东杨格庄村"福旺"家庭农场、西城子村"桃花源"家庭农场、程家洼村"宏丰"家庭农场等7处家庭农场成功向市工商局申报,并通过市农业局批复,规模化农业运营载体进一步充实;开展农民辅导员培训2期,培养职业农民110余人,农民队伍专业素养明显增强;先后投资600万元,争取农机补贴200多万元,新购置农机200余台,全镇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惠民工程】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投资200多万元,对便民服务大厅进行原址重建,将民政、计生、经管等惠民窗口进一步集中,使群众到窗口办事"一看便知、一问便明、一查便懂、一办便成",为群众服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投资1200万元实施镇驻地综合提升工程,包括集贸市场升级改造、镇域亮化提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海莱路标准提升工程等,镇驻地形象得到大改观;村级亮化工程初显成效,年内毕郭一村、毕郭三村、南崔家村、官地洼村、南泊子村、东杨格庄村等18个村投入资金210余万元,安装各类路灯405盏,农民夜晚出行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投资60多万元,完成城子水库涵养林二期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在城子水库东岸打造涵养林13.33余公顷,栽植各类苗木3.4万株,水源地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投资120万元的村村通路网提升工程,栽植女贞、樱花、紫叶李、连翘、金丝柳、冬青球等苗木20万余株,绿化长度超过30公里;推进龙青高速建设,完成80公顷土地的附着物清点工作,该项目完工后,毕郭镇将纳入青岛1小时交通圈,区位优势大大增强。
巩固农村文化阵地。投资120万元,新建、修缮农村文化大院8处,新增添文化娱乐设施22套,实现群众学习有处室、农民健身有器材、日常娱乐有场所。先后聘请市级文艺专业人员、老干协文艺专员开办柔力球、太极拳培训班2期,农村文艺骨干队伍达到200多人。开展"四德"之星评选、"百姓大舞台"、广场舞大赛、京剧大赛等文化活动16场次,农村文化工作呈现出"抢先进、抢登台、抢扛旗"喜人局面。
完善社会养老体系。积极探索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新模式,年内投资7万元,对镇敬老院安全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先后整修锅炉1处、增设灭火器10个、安装监控、对厨房进行防火改造、增设安全指示牌、加固门窗,敬老院老人集中供养条件进一步完善。借力旧村改造工程,建成滕家村、西城子村、东杨格庄村等村级幸福院3处,有效解决56户老人的就地养老、居家养老问题。
提升校安工程。投资400余万元,顺利完成镇中心幼儿园新建工程,新建校舍近2000平方米,建成配备寝室、卫生间的标准教学班9个、220平方米的大活动室1个和15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1个,极大改善幼儿园200名师生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联合镇教委、派出所,做好校车线路安保工作的基础上,投资140万元,沿海莱路、蓬水路、黄水路等学校聚集区和校车通行线安装路灯320余盏,学生出行安全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140多万元的海莱路和蓬水路交界处红绿灯安装工程,已顺利投入使用,大大提高镇域交通安全水平。
【西沟子村】 西沟子村位于毕郭镇政府驻地西10公里处,毕郭、齐山、夏甸三镇交界处,全村300户907人。全村耕地100公顷,果园40公顷,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果树和粮食种植为主。近年来,先后投资230多万元,进行道路硬化、环村绿化、村内亮化、环境美化的"四化"工程,成为毕郭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带头村。2013年以来,该村重点施行环境卫生整治,落实村内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期清理的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新建办公场所,建成村中心花园、健身小广场、观景凉亭等休闲场所,对河道进行清淤拓宽。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改造废弃菜园10公顷,建起高档绿化苗木育苗基地,年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村集体出资成立服务队,按时清运垃圾,浇灌花草,同时帮助村民解决红白喜事、水电路维护等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村设立图书阅览室,组织村民学习果树修剪技术、礼仪和法律知识。在村内建设三字经、道德经宣传墙,普及传统文化。将合唱队、秧歌队等进行整合,建立50多人的庄户剧团,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西城子村】 西城子村位于毕郭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处的海莱公路两侧,大沽河东畔,北靠城子水库,全村320户830人。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占地面积40公顷,耕地面积133.33公顷,沟坡山峦面积166.67公顷。农业、果业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果园主要以红富士苹果为主。自2009年以来,西城子村连续7年被评为毕郭镇"红旗单位",并多次获得"先进党支部""农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14年完成村庄改造,先后拆迁旧房110处,复垦耕地2.73公顷,实现村内道路硬化、绿化全覆盖。投资80多万元建村级办公场所1处,建成老人房16间、安置房20余处,新建成文化大院、图书室、娱乐活动室、会议室各1处。2014年,投资300多万元建立"桃花源"家庭农场,占地40多公顷。在绿曙桃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经营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一条集采摘、农家乐、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

【崤山后村】 崤山后村位于毕郭镇东南处,全村230户625人,耕地面积107公顷。连续5年被评为毕郭镇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该村先后投资20余万元,对2条进村路进行路肩修复共计3000余米,栽植木槿、紫叶李等5100余株。投资10万元对村内广场进行绿化,筹资15万元翻建、整修办公场所及文化大院房屋24间,筹资30多万元硬化主街道4500余米。筹资18万元填平办公室门前大沟,建成文化小广场1处,并配备健身器材。组织党员群众在农闲或晚上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开展"和谐家庭""文明卫生户""好媳妇"等评选活动。
(撰稿:杨书剑 刘德超 审稿:王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