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山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9&rec=230&run=13

领导成员
党委书记:李天骄
副书记:毛文东 盛海翔 张 磊(挂职)
委员:黄 伟 温朝阳 张秋萍(女)
孙学正 孙忠明
纪委书记:黄 伟
人大主席团主席:史吉鹏
政府镇长:毛文东
副镇长:温朝阳 王晓英(女)
王文敏(女)
政协委员联络室副主任:盛海翔 原福松
人民武装部部长:孙忠明
副科级干部:周宏伟
社会事务服务站:栾富通
安全生产服务站:姜 波

【机构设置】 1984 年3月,撤销阜山人民公社,改设栾家河乡。1994年9月改置阜山镇,2000年12月南院镇合并到阜山镇。2015年,镇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税所、计划生育服务站、社会事务服务站、农业技术服务站、农村经济管理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共有在编人员95人,其中行政人员38人,事业人员50人,工勤7人。

【概况】 阜山镇位于招远市东北部,东距烟台机场、港口110公里,南距青岛机场、港口160公里,北距龙口港35公里,文三公路横贯境内。地形南北长、东西窄,总面积195.82平方公里。全镇78个行政村,人口50557人。2015年,阜山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工作主基调,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镇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9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86元,同比分别增长7%、10%和8.8%。先后获得"中国黄金第一镇""国家级安全社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全国绿色小康镇""山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镇""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镇"等称号。

【特色经济】 独特的黄金优势。阜山镇北部地处全国著名的玲珑矿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黄金资源,镇域内矿田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镇设矿业公司,下辖九曲、九曲蒋家、东李家庄、吕家、栾家店、栾家沟等6个分公司。拥有牛草涧、南仁涧2个矿区,7条矿井,8个选矿厂,固定资产10.8亿元,员工4800人。2015年生产黄金90015两,黄金产业为全镇重要经济支柱。
丰富的农业资源。全镇耕地面积7066.67公顷,山林面积7600公顷,果园面积2800公顷。近年来,该镇先后争取资金6600万元,投资建设优质苹果出口创汇基地,阳坡岭、葛尔岭土地整理项目,乐土顶和城子水库节水工程、磨起山全国节水示范县工程、阜山岭万亩节水工程、峰山493.33公顷节水、千亿斤粮食田间产能、洪山土地治理等农业重点项目,农业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201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3.5亿元,粮食平均亩产489.2公斤,总产3517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1.59亿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1.44亿元。
腾飞的工业经济。通过搭建园区平台,培育骨干企业,拉长黄金链条,着力实现由单一向复合、由地下向地上经济的转变。初步发展起圣基建材、春雨家纺、盼圣汇食品、PPR管材、冷风库群、春雨滨海度假村、春雨渔港码头建设项目等一批地面骨干企业,形成机械、纺织、食品、贮藏、旅游、三产服务等产业集群。2015年,全镇规模以上企业17个,主营业务收入59.4亿元,利润总额7.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7.4%和10%。

【项目建设质效并重、稳步推进】 2015年,阜山镇坚持稳步推进黄金产业转型,着力促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突出重点,扩大亮点,努力推动镇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共规划市级重点项目11个,其中黄金转型项目5个,当年完成投资10亿元。分别是:圣基文化创意园项目,占地11.33公顷,一号车间钢构已安装完成,正在进行围墙建设,二号车间桩基建设已结束;春雨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室内装饰和室外绿化工程已结束,游泳馆内部装饰基本结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焚烧发电项目,占地3.71公顷,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车间和办公楼主体正在建设,供水工程主设备已采购,正在组织施工;春雨海岸带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全长1950米,已开工建设西段716米,工程主体及堤身部分工程已完成;春雨大厦建设项目,占地3.33公顷,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大厦外部钢挂大理石已铺装结束,内部砌墙、配套管网、货运电梯安装等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室外绿化;春竹商业综合体二期工程,占地7.67公顷,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一期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春竹坊1~4号楼主体工程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砌墙和地下停车场建设。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坚持把镇域优势资源及旅游度假区、建材工业园、农产品加工园三大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采取多种方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经济发展储备后劲。2015年,阜山镇先后组织人员赴广东、北京、河北、辽宁等地洽谈招商,走访企业42家,邀请并接待来访客商48家。对部分有意向的企业安排专人进行跟踪对接,含金尾矿高值化综合利用项目和石家庄制药厂搬迁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黄金产业规范提升、有序发展】 2015年,阜山镇持续加强矿业秩序规范,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矿区环境整治,黄金产业实现安全稳定发展,保持连续7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全力维护矿山秩序稳定。在继续巩固4个二级标准化单位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新创建二级标准化单位3个、三级标准化单位5个。加强隐患治理和安全监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根据安全生产不同时段的不同情况,开展相应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活动。全年共组织各类检查60多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588条,对排查出的隐患全部建立整改台账,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至年底,588条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深入抓好对矿山企业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先后培训4800多人次,372名特殊岗位人员全部实现持证上岗。不断加大安全投入,累计投资2600多万元对部分矿山设施设备进行更换升级,为矿山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着力维护矿业秩序稳定。扎实开展牛草涧矿区扩能、"打非治违"、尾矿库治理、"攻坚克难"和石子厂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经常性组织人员对各矿区进行全面排查,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私采乱挖和偷盗矿石等违法行为。先后抓获不法分子2名,处理问题单位3家,罚款12万元,有效维护全镇矿业秩序的总体稳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突出】 2015年,阜山镇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突破口,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万元,重点规划实施青山李家等3座小(Ⅰ)型及扒山路家等7座小(Ⅱ)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投资500万元,规划实施666.67公顷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惠及26个村;投资300万元,对小(Ⅱ)型水库及小农水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共完成养护项目32项;投资260万元,规划实施吕家等5个村90公顷微喷工程,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落实惠农政策。规划实施省、烟台市两级8个现代农业项目,争取无偿资金400万元,其中龙王沟新植苹果矮化项目被评为烟台市样板项目。2015年7月15日,省农业厅在吕家村召开项目建设会议,推广吕家村机械化作业等先进经验,实现生态农业和农民增收的全面提升;加大政策性补贴宣传力度,严格落实各项惠农补贴,累计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86万元。持续做好造林绿化和护林防火工作。造林绿化方面,完成青山220公顷和黄山33.33公顷沿海防护林造林工程。护林防火方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上坟烧七报告和重点部位值守等各项防范措施。投资68万元,在青山顶和会仙山顶安装高清全时段监控探头,对镇域北部重点防火区域实行24小时监控。春冬两季防火期,镇村两级都安排专人靠在防火责任区死看硬守,确保护林防火工作的总体稳定。

【民生事业提质增量、全面加强】 2015年,阜山镇坚持把提高民生福祉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生态文明镇村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惠民投入,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在全镇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镇78个村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共拆除违章建筑120余处,清理垃圾3.6万吨,新栽植绿化苗木8万余株,硬化村街道5万多平方米,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对已建成的8个生态文明示范村进行提档升级、提升完善。依托镇主要公路干线,又规划打造水旺庄、张邴堡、大高家、凤凰夼等10个生态文明村,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进一步加强环卫一体化运营管理,实现环卫设施和保洁队伍的全覆盖。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聘请专业保洁公司对环卫一体化实施规范运营管理,有效提高保洁效果。制定出台农村环境整治后续维护管理办法,年前组织对全镇所有村开展第一轮检查评比,对68个达标村奖补维护管理资金12万元,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层层筛选出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直接的33件民生事项,列入全镇2015年为民办实事工程,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50%~60%的资金补贴。镇村两级共完成投资700多万元,规划实施的33项民生工程已全部完工,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各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15年,全镇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4000多人,按照市镇1∶1补贴标准,镇财政补贴资金38万元;对4万余名合作医疗参保群众每人补贴40元,镇财政共补贴资金160万元,补贴数额居全市第一;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生活,对全镇低保、五保、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施规范化管理,全年严格按规定审批发放各类优抚救助款项900多万元。深入推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教育方面,先后争取资金300多万元对庙后吕家初中等3处学校餐厅进行改扩建,进一步改善学生就餐环境;投资30万元,新建9处校车候车点,方便学生上学候车;投资40万元,对校车运行线路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校车安全运行。群众文化方面,投资150多万元规划建设14个村的文化大院;先后举办群众欢乐大舞台、秧歌进镇进城、"绿色田园走进阜山"消夏晚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启动农村社区建设。投资400多万元,按照"一厅十一室"标准,建设完成栾家沟、西观阵等7处示范型农村社区和九曲、吕家等7处适用性农村社区,14处农村社区辐射全镇78个村,实现公用设施的共享和无缝覆盖。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强化基础建设、规范达标等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全镇计生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春秋两季育龄妇女查体率分别达到99.94%和99.93%;处结3起违法生育案件,对6起违法生育户纳入司法程序,收缴社会抚养费11.7万元;兑付独生子女费、晚婚晚育奖励、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等各类政策性资金50多万元。

【社会管理规范高效、和谐稳定】 2015年,阜山镇围绕打造平安和谐阜山,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全力保障社会稳定。以维护各级"两会"、抗战胜利70周年、十八届五中全会等敏感时期社会稳定为重点,对不稳定因素做到每月一次例行排查,特殊时期随时排查。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逐案建立台账,制定落实化解措施;对重点人员实行"一案一档",确保始终纳入视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采取领导干部包案接访、站办联合巡回化解和工作组驻村办案等方式,促进重点案件和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综治队伍建设,建立由201名巡防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伍,开展日常治安巡查;充分发挥109名村级专职调解员作用,不断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的工作模式,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年共受理各类纠纷75起,调处72起。继续推行调解员月例会制度,各工作区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辖区村调解员例会,及时对矛盾纠纷进行交流会诊,确保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大力开展平安镇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镇、工作区、村三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治安重点部位安全防范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大防范和处理邪教力度。对摸排出的所有邪教人员全部纳入镇、工作区、村三位一体包帮监控范围,层层落实责任,不断加大对邪教重点人员的教育转化力度。对全镇所有邪教人员逐一建立档案和帮教小组,因人施策、逐人转化;开展反宣品清理工作,各村安排专门人员每天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清理,各工作区每周至少对辖区开展2次全面检查,镇610办不定期进行抽查,确保清理工作的及时彻底;组织开展"邪教组织"诬告滥诉专项整治活动,全年共抓获现行5人,打掉团伙1个,极大震慑邪教犯罪活动。

【基层党建创新提高、扎实有效】 2015年,阜山镇深入扎实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管党,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村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研究出台《阜山镇农村两委干部工作补贴统筹发放实施意见》,配套修订完善村级组织管理章程和一系列责任制考核办法,全面加强对村干部的日常工作考核。在给农村两委干部提高工作补贴发放标准的基础上,阜山镇又将农村专职会计和妇女主任纳入发放范围,并且一并给予缴纳农村养老保险,不但提高农村干部的薪酬补贴,而且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村干部"坐值班"、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积极推行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投资5万多元对全镇78个村的"三务"公开栏统一进行更换,有效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大力推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继续推行书记挂区、两委成员包区联区、机关干部包村的服务基层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困难群众、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大走访等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全镇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包片联户"和"星级评比"活动,将各村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区片,每名农村党员负责联系和服务一个区片的普通群众,定期开展走访、上门服务,做好社情民意调查,收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全年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70多条,处结98%,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根据党员服务群众、发挥作用情况,将党员划分为五星、四星、三星及需帮教4个类别,对被评为五星级的271名党员进行隆重表彰,在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党性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参与村级事务、联系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积极引导农村干部干事创业。引导各村新任班子制定出3年任期目标和2015年为民办实事计划,将提报的民生项目经镇党委、政府把关后全部建立台账并在各村公示。对项目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督导检查,并作为考核各村班子和村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锻炼能力、在为民服务中提升威信。镇村两级共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全部完成承诺的167项村级为民办实事项目。

【九曲蒋家村】 九曲蒋家村位于阜山镇政府驻地西北11公里处,居民280户800人。全村总面积4.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公顷,山峦面积300公顷。以生产黄金闻名,是"中国黄金第一村"。先后获得"中国黄金第一村""全国文明村""全国首批管理创新示范单位""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绿色小康村""中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中国民营500强""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十大名村""烟台市小康示范村"等称号。
黄金生产是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2001年,村成立黄金矿业有限公司。2003年,投资1400多万元,建起金雨食品有限公司;投资8000多万元,建起春雨家纺公司、春雨建筑公司、物资供应公司、食品供应公司。2004年,建起春雨园林公司。2005年,建起春雨电气公司。2006年,成立春雨民生保险代理公司。2008年,春雨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成为拥有矿业、家纺、电器、园林、建筑、食品、物资供应、民生保险、商贸、滨海度假、旅游、房地产开发等15个公司的企业集团,员工4800人,资产总额14亿元,集体总收入8亿元,财税贡献39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8万元。村集体为村民供应白面、花生油、鸡蛋、大米等,为25~60周岁的村民投保,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可领取养老金1200元,凭医疗卡报销3000元以内的医药费。自2004年开始,村集体先后投资1.5亿元,在招远市区建起九曲蒋家新村。新村配有办公楼、文娱休闲活动中心、购物商厦、智能车库、监控中心、村中花园等公共设施。村民分两批乔迁入居。与发展经济同步,该村确立"一手抓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手抓村民素质提高"治村理念,切实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制定村规民约,编印《村民素质教育手册》《春雨集团企业文化手册》《全国小康之星九曲蒋家村新农村建设之路》《春雨报》,编写村歌《中国黄金第一村》、春雨之歌《勇者更强》,成立"春雨艺术团",建立"功德簿"和"警示录",开展评先树优和村民行为道德"四级联评"活动,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经常性聘请高校教授到村授课,选派员工到各大高校进行培训深造。该村读大学专科的学生每人奖5000元,读大学本科的每人奖1万元,读研究生的加奖5000元,出国留学的补助2万元,鼓励学生尊重知识,成人成才。同时,村里成立学生校外辅导中心,对学生进行校外培养教育,并安排专车接送学生。

【栾家沟村】 栾家沟村位于阜山镇政府驻地北9公里处,全村282户800人。全村总面积0.5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2公顷,耕地面积36.6公顷。属丘陵地貌,地下黄金矿藏丰富。2008年,全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2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烟台市基层党建先进单位""招远市先进单位"等数十项称号。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1999年起,对村庄建设进行规划,分别墅区、高档住宅区、办公区、休闲度假区、综合服务区、工业区等,将村北尾矿库改造成人们娱乐健身的观景公园。2004年后,全村共硬化区内路面8000余米,山路硬化1万多米。2003年9月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对患重大疾病的村民实行救助。从2003年开始,每年给予每位村民不少于2000元的福利待遇。2005年10月,村集体投资60万元,为所有适龄村民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每年投资22万元,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发放养老金2000元的同时,又为每位老人加发600元的医疗补贴。2005年起,村集体承担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毕业期间的全部学费,对考入大中专的学生,分别给予2000~20000元的奖学金。毕业后愿意回村的,优先在村企重点岗位安排就业。村里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修建健身广场,建起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健身房、乒乓球室,建立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演讲比赛、歌舞演出等各种文体活动,按照每户补贴2000元的标准,引导村民购买110台微机,并免费接入宽带,开辟农民学习教育的新途径。制定《村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提供管理依据。组织开展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向上、文明的新风尚。
【栾家店村】 栾家店村位于阜山镇政府北8公里处,全村180户,560人。村庄占地面积15公顷,耕地面积38公顷,其中果园18公顷,山峦67公顷。地属丘陵山区,处于玲珑矿脉之内,黄金资源丰富。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先进妇代会""招远市文明单位""招远市模范村民委员会""招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1993年,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果业,当年开发果园10公顷。1995年,建设7公顷银杏基地。以富士苹果为主的18公顷果园成为村民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栾家店村拥有阜山镇北区最大的集市,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村集体先后在村东公路两侧建成饭店、商店、维修、洗车、理发、浴池、建材、农药等商品一条街。1989年投资60万元,建立1处日处理量为25吨的黄金选矿厂。1994年投资20万元,对老选矿厂进行改造,日处理矿石达到40吨。1997年投资700万元,开发采矿点5个。2002年扩建成立金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形成黄金采选、果业和第三产业私营经济三大支柱产业。1987年建起农民夜校,1989年建立计划生育甲级活动室。1993年,对旧幼儿园进行换新改造,为村民安装闭路电视。2001年后,为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为村民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投资20万元,建成一流社区服务站。先后投资200多万元,硬化村内全部主要街道。2006年,投资30万元在村中心建设农民文化娱乐中心1处,为村民缴纳电视收视管理费。常年为所有村民供应面粉、大米,70岁以上老人每年补助300元。2012年,实施旧村改造工程。

【九曲村】 九曲村位于阜山镇政府驻地西北10公里处,全村568户1996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山峦800公顷,耕地73公顷,其中粮田33公顷,果园33公顷。该村地处黄金产区,自古就有采金传统。20世纪60年代后,集体采金业日渐兴旺。1978年村办金矿成立,从业人员1200多人,年产黄金1000两。1984年建成25吨选厂,1989年建成100吨选厂。1994年,成立九曲实业集团公司,拥有资产1.8亿元,员工2650人,辖64个企业,年创利税1800万元。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完小、幼儿园、图书馆、影剧院、电影放映队、村办业余文艺宣传队、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村集体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为村民投农村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按期按规定标准报销。村民享受集体供应面粉、大米,花生油,鸡蛋、猪肉、纯净水等福利。村民60周岁以上享受集体统一入保的养老金待遇。65周岁以上村民,村集体每人每年发放生活补助及药费补助共计2000元。村困难户由集体视情况给予每人每年1000~3000元困难救助。同时,规划建设城区新村,并交付群众入住。

【吕家村】 吕家村位于阜山镇政府驻地北8公里处,全村282户912人。属丘陵山区,有黄金矿藏。先后被评为招远市文明单位、招远市先进企业。社会事业迅速发展。1987年后,在前河南岸公路西相继建设12排80栋新瓦房,在村东建楼4栋,村内建楼10多栋。1989年投资14万元建2层楼的幼儿园。1994年,投资40多万元,建起办公楼。1994年,投资30万元,将村中南北大街硬化,安上路灯,建牌坊1座。2003年,建设60户村民住宅楼。2004年,投资1000万元建设6000平方米村委综合楼。2005年,投资200多万元复垦耕地13公顷,投资60多万元打深井1眼,解决村民饮水问题。2006年开始,投资1500万元,对60公顷零散农田进行土地整改,同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07年,投资100余万元,引进寿光蔬菜种植技术,建立春竹蔬菜大棚基地。2008年,投资4000余万元,启动村东小区新村建设工程,建设集高层居民楼、连体别墅、商业小区、绿化休闲于一体的居民小区。2010年,投资完成全村旧村改造工程。2003年起,为村民每人每年发放现金4600元,粮油免费供应。幼儿免费入托,村民免费在集体建设的高档浴池洗浴,为每位村民投保。全村文化娱乐生活极为活跃,成立村文化俱乐部。规划实施城区新村建设,2013年完工并交付群众入住。
【东李家庄村】 东李家庄村位于阜山镇政府驻地北8公里处,全村251户979人。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约10公顷,耕地57公顷,粮田10公顷,果园面积30公顷,山峦面积147公顷。村办企业始于1980年后,先后投资2.1亿元兴办企业。1993年,在西沟建金矿2处。 2002年6月,建立3000吨果蔬保鲜气调库1座。2000年5月,建起PP-R塑料管材厂。社会事业迅速发展。1987年建起村委办公楼,1988年建起幼儿学校、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民兵活动室。1989年,建起综合服务楼和汽车大修厂,村中主街道全部硬化。1990年规划居民楼区,并在南河建起大桥,浆砌河堤。村集体免费供应村民大米、白面、花生油、鸡蛋等物品,未就业的村民每年发3000~40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村集体为20~59周岁的村民办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全体村民加入农村合作医疗,投人身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享受每月300元的养老保险费。在城区规划建设城里新村,2013年完工并交付群众入住。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村镇建设明星村、招远市乡镇先进企业、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红旗单位、计划生育模范村、安全文明村、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撰稿:郝 坤 审稿:盛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