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9&rec=213&run=13

招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唐占鳌
副书记:刘霞(女)
党组成员:于兆利兰东晓
招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成员
局长:唐占鳌
副局长:刘霞(女)王世秋(女)
招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于兆利
副主席:刘家俭
招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下属单位负责人
招远市吕剧团团长:刘霞(女)
招远市文化馆馆长:兰东晓
副馆长:丛美亭
招远市文化市场执法大队队长:潘晓波
招远市图书馆馆长:姜永东
招远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林国玺
副所长:李爱山

【机构设置】招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于2010年3月31日组建,将市文化局的职责、市广播电视局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辖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副科级,在编11人)、吕剧团(副科级,在编46人)、文化馆(副科级,在编15人)、展览馆(股级,在编8人)、图书馆(副科级,在编14人)、文物管理所(副科级,在编7人)、书画院(股级,在编3人)、电影公司(股级,在编26人)等8个专业文化艺术单位,文学艺界节联合会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署办公。2015年,市文广新局机关共有工作人员11人。

【概况】2015年,市文广新局按照年度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严格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大力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全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努力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市文广新局先后获各级党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多次表彰。2015年,市文广新局被烟台市授予文化市场执法先进单位称号,被招远市委、市政府评为2015年度精神文明和宣传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团支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工作先进单位、民营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
【文学艺术创作】2015年,市文广新局围绕"文艺精品"工程的实施,继续实行文艺作品预约创作制度,与部分作者签订预约创作合同,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协助开展第二届"金都文艺奖",收集2013~2014年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文学、戏剧等各类优秀文艺作品276件,评出获奖作品73件。其中一等奖9件,二等奖18件,三等奖26件,入围奖20件,极大激发了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和创作动力。同时,发挥文联各协会的职能作用,楹联家协会会员全年共创作楹联400多副,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楹联200多副、楹联文章两篇;春节送春联200多副;在各级楹联大赛中获奖10人次;2人获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授予的"山东省杰出楹联家"称号。摄影家协会举办第二届电力杯摄影大赛、"魅力夏甸·生态家园"第二届夏甸杯摄影大赛等,组织会员参加文化下乡、拍全家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拍摄活动。书协举办2015年迎春书法展,征集全市优秀作品,参加烟台市书协举办的"烟台柳州书法联展""中韩书法交流展",获奖作品结集出书。美协组织会员参加"招远市金塔内部画作征集"活动。音舞协会参与中小学艺术月活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市文广新局按照中央、省和烟台市的要求,大力加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对照创建标准,完善创建规划,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基础建设,有效地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市级,继续加大政府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配合抓好东城新区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中心正在顺利建设当中,图书馆、博物馆工程已封顶,内外墙进入浆砌阶段。其他工程项目也正在顺利进行。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免费开放工作有序推进。不断扩大"五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范围,强化对老年人、少年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的服务,实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提供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加大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阵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在图书馆先后举办国学讲座6期,参与人员达到1000余人次。9月,市文化馆顺利通过国家一级文化馆评复查验收。在镇级,加强引导,强化调度,继续加强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5~6月,开展对镇(街道)文化站站长、图书管理员培训,有效地提高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继续加大投入,各项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村级,深化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按照"五型"模式建设要求,新建并奖补农村文化大院示范点100个。社区文化大院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操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市文广新局根据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及县级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推进情况进行督导的通知》要求,采取有力举措,做好历史文化展示布展工作。9月底,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展示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历史文化展示工作作全面部署。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文广新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发改局、市民政局、市史志办、市档案局等为成员单位的推进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广新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制定《招远市历史文化沿革展陈大纲》,将市文化馆的将军藏书馆扩建改造为招远市历史文化展览馆。展览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展陈分5个板块,重点展示招远历史沿革与发展、文物与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民俗及地方特色文化、文化事业发展(群众文化)等内容。至年底,展馆布展已圆满完成。

【文艺活动丰富多彩】2015年,市文广新局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高标准、高定位、高质量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需要。协助完成秧歌进城活动,2月6个镇(街道、区)18支队伍6000余人参加演出,观看群众达10万余人。协作完成2015年"金羊献瑞展宏图"春节文艺晚会的筹办、录制工作,筛选歌曲、舞蹈、相声等23个节目,200余人参加演出,得到群众一致好评。3~5月,开展包括书法、绘画、舞蹈、楹联、声乐、钢琴等9大门类17个班次的春季免费艺术培训班,培训800余名业务骨干。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烟台市"读书朗诵比赛",获得成人组一等奖、少儿组一等奖,图书馆获得优秀组织奖,成人组选手还代表烟台市参加省读书朗诵比赛,获总冠军。6~9月,按照"五统一、三规范"的原则会同市委宣传部举办"和谐大舞台,全民共欢唱"系列广场文化活动,这次活动共分为才艺达人秀、广场舞大赛、戏曲演唱会、庄户剧团展演、社会艺术团体展演五大模块,形式多样、老少皆宜、异彩纷呈,上万名群众参演,观众达几十万人次,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全年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500余场。

【电影与戏剧】市吕剧团、电影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深入乡村,精心组织,免费向基层农民提供服务。
2015年,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和农村电影监督小组,严格强化规范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超额完成任务,放映电影9000余场,充实农民的文化生活,传播先进的科学知识。
2015年,市吕剧团组织专业人员赴全市14个镇(街道、区)开展戏剧演出,全年共送戏下乡200余场。专门为市工商、消协、科技、国土等部门编排节目,开展文艺宣传。淘金小镇实景演出常态化,在督军府进行《盗金案》专场演出,让游客亲身感受公堂审案的场景。结合群众需求,创作编排小品《如此孝心》《买房》、相声《我爱演出》、快板《拒绝邪教保家园》《琵琶语》、小吕剧《天上掉馅饼》《风水宝地横掌苑》《武松杀嫂》等十几部作品,在旅游景点全年演出达100余场。《金山佛谕》大型实景演出于8月底正式开演,在全市乃至全省引起较大反响。

【文化艺术展览】2015年,市展览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各类展览,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展览馆充分发挥经济、文化交流窗口的作用,除了做好上级安排的展览活动,也多方面多渠道地自主办展。先后举办各类大展20余次。1月,举办"影像百姓"李洪业、兰瑞东纪实摄影作品展。用镜头真实记录1960年以来人民群众战天斗地、建设美好家园的勇气和决心,表达普通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月,举办北京画家张永昌国画展,其作品线条厚重,以书入画,色彩古艳,大气磅礴,吸引不少书画爱好者参观学习。5月4~8日,举办"地狱邪教侵蚀,守护一方净土"反邪教主题教育巡展。为突出宣传教育的目的,展览馆积极配合,在场景布置、人员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为主办单位出谋划策,圆满完成展览任务,未出任何差错。5月,举办"初凡画意"军旅画家赵初凡国画展。画家用笔墨画更写实的东西,作品既极具个性化又具有强烈时代感,展览馆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吸引着全国各地著名画家到场为招远的书画爱好者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招远文化交流。7月,举办"笔墨丹青中国美协会员4人联展"。8月,为配合黄金节,对工业展览馆部分图片、展品等进行重新调整布置。9~10月,筹备并举办招远市油画学会成立暨首届会员作品展。市展览馆积极协助招远油画学会成立各项事宜,协会的成立对促进招远油画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首届会员作品展也代表了招远油画的最高水平,给招远油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举办"走近科学古今动物总动员"科普展。这次展览是与山东科技大学共同举办,展览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吸引全市中小学生参观。

【文物管理】继续加强"乡村记忆"工程、古村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及保护工作。张星镇奶子场村、徐家村、丛家村、辛庄镇大涝洼村、蚕庄镇东曲城村等16个村和1个乡村博物馆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齐山抗战烈士陵园被公布为山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山革命烈士陵园、洼子遗址等3处被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国家级传统古村落1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省级传统村落13个;省级"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17个。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其中省级4处,地市级20处。另外,切实做好招远市古村落保护工作,协调省文物局和山东大学到招开展曲成故城址勘探规划工作。

【图书管理】2009年,招远市图书馆被授予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并于2011年7月实现免费对外开放。2015年,发展持证读者1300多人,总数达到 3100余人,服务读者 20万余次,读者满意率达到100%。至2015年底,藏书总量22万册,其中图书16万余册,各类报纸、刊物近 6万册(件),电子刊物160种。市图书馆全面实施办证、电子阅览室阅览"零收费",实现图书馆无障碍、零门槛,年新增持证读者 600多人次,参加图书活动 2000余人次,服务读者10万多人次。此外,积极抓好基层图书管理队伍培训工作,采取办班和下乡指导相结合,镇(街道)图书管理员培训达到100%,农村图书管理员培训率达80%以上。组织专业图书管理员对全市800多名管理员进行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的方法和途径、数字农家书屋基本知识等6个方面知识培训,切实增强其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农家书屋管理、运行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和使用效能。

【文化执法】2015年,市文化市场执法大队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消网吧,控制游艺娱乐场所总量,进一步放开全市单体网吧和游艺娱乐场所的审批。通过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推进本地网吧、游艺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的转型升级。自2015年6月开始,执法大队正式开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审批要求,不再限制总数,只要业户符合法律程序,一律予以批准。
强化日常监管,狠抓上网实名登记制度和场内巡查制度的落实,对上网人员实行"三核对",及时从源头上杜绝未成年人上网。利用中午、晚上、双休日期间的"错时"执法,高密度检查城乡接合部、农村和校园周边等重点部位,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违规经营活动"露头就打"。协调市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深入开展"凌晨行动""零点行动""黄昏行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顿等"等一系列集中检查和突击检查行动,共行政处罚网吧50多家次。
(撰稿:樊学龙审稿:唐占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