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9&rec=181&run=13

招远市财政局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孙浩文
党组副书记:蔡蒙
党组成员:蒋作针于希龙李金波(女)
局长:孙浩文
副局长:蔡蒙蒋作针于希龙
总会计师:李金波(女)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高树红(女)
招远市财政局下属单位负责人
招远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局长:韩金强
招远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蒋丽珍(女)
招远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副主任:庞延鹏
万学全
招远市资金管理处主任:杨志旗
招远市政府投资评审中心主任:马志平
招远市镇街财政管理指导中心主任:贾海德

【机构设置】招远市财政局(挂招远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牌子)设办公室、教科文科、行政政法科、预算科、社会保障科、农业科、经济建设科、企业科、会计监督科、国有资产管理科、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11个职能科室。局属单位6个,分别为非税收入管理局、镇街财政管理指导中心、资金管理处、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市政府投资评审中心、国库集中支付中心。2015年,共有工作人员93人。
【概况】招远市财政局是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主要负责管理全市财政收支,主管执行财政政策,实施财政监督,参与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015年,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服务发展大局,加强收支管理,深化财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科学分析、积极应对,圆满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招远市经济社会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2015年,市财政局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在招远市"万人评机关"和"人大代表评议部门"中均位列第一名。

【财政收支】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完成534618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8.8%。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2200万元,加中央两税(增值税75%和消费税)税收返还12084万元、所得税及营业税基数返还9369万元、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6708万元、其他专项补助6494万元、新增债券收入800万元,减出口退税专项上解3159万元、体制上解65503万元、其他专项上解5418万元,当年地方可用财力为483575万元,比上年增加39099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3550万元;再加本级上年结转2325万元,全市地方可用财力为485900万元。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9692万元,比上年增加35620万元;结转下年519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0万元,当年结余10万元,累计结余33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年初预算安排32600万元,实现49669万元,加上年结转20662万元,安排支出54926万元,结转下年15405万元。
2015年招远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表
单位:万元
┏━━━━━━━━━━━━━━━┯━━━━━━━━┯━━━━━━━━━━━━━━━━┯━━━━━━━┓
┃ 项目 │ 2015年 │ 项目 │ 2015年 ┃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50220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534618 ┃
┠───────────────┼────────┼────────────────┼───────┨
┃(一)税收收入 │ 367255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87313 ┃
┠───────────────┼────────┼────────────────┼───────┨
┃增值税 │ 33601 │国防支出 │ 429 ┃
┠───────────────┼────────┼────────────────┼───────┨
┃营业税 │ 52104 │公共安全支出 │ 18945 ┃
┠───────────────┼────────┼────────────────┼───────┨
┃企业所得税 │ 26762 │教育支出 │ 116551 ┃
┠───────────────┼────────┼────────────────┼───────┨
┃个人所得税 │ 4386 │科学技术支出 │ 8688 ┃
┠───────────────┼────────┼────────────────┼───────┨
┃资源税 │ 49860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 4431 ┃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1274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65417 ┃
┠───────────────┼────────┼────────────────┼───────┨
┃房产税 │ 7807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 41893 ┃
┠───────────────┼────────┼────────────────┼───────┨
┃印花税 │ 6053 │节能环保支出 │ 7102 ┃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84512 │城乡社区支出 │ 65766 ┃
┠───────────────┼────────┼────────────────┼───────┨
┃土地增值税 │ 12223 │农林水支出 │ 57628 ┃
┠───────────────┼────────┼────────────────┼───────┨
┃车船税 │ 2433 │交通运输支出 │ 10512 ┃
┠───────────────┼────────┼────────────────┼───────┨
┃耕地占用税 │ 65916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 15253 ┃
┠───────────────┼────────┼────────────────┼───────┨
┃契税 │ 8854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10934 ┃
┠───────────────┼────────┼────────────────┼───────┨
┃(二)非税收入 │ 134945 │金融支出 │ 283 ┃
┠───────────────┼────────┼────────────────┼───────┨
┃专项收入 │ 15641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 22468 ┃
┠───────────────┼────────┼────────────────┼───────┨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 2923 │住房保障支出 │ 120 ┃
┠───────────────┼────────┼────────────────┼───────┨
┃罚没收入 │ 8165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 515 ┃
┠───────────────┼────────┼────────────────┼───────┨
┃国有资源(资产) │ 107762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 │ ┃
┃有偿使用收入 │ │ │ ┃
┠───────────────┼────────┼────────────────┼───────┨
┃其他收入 │ 454 │其他支出 │ 370 ┃
┗━━━━━━━━━━━━━━━┷━━━━━━━━┷━━━━━━━━━━━━━━━━┷━━━━━━━┛

【强化财政全面保障能力】2015年,市财政局紧紧围绕财政收支目标,认真分析应对,统筹做好抓收入、促支出工作,有效提高财政综合保障水平。主动加强与税务部门联系,坚持协调联动,实现涉税信息共享,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调查分析,对收入任务、进度及时沟通分析,随时掌握了解,提升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圆满完成了年度预算收入目标。同时,严格预算执行,加快支出进度,积极组织对部门存量资金进行摸底,将结转两年以上资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

【加大财政综合调控力度】2015年,市财政局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全市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发展。创新扶持方式。整合各类资金2亿元设立股权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市重点产业和领域;设立5000万元的中小纳税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突出支持重点。认真贯彻"两区一带"发展战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园区经济引领发展;灵活运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节能环保、企业技术改造、循环经济等项目给予扶持,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落实减负政策。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及时落实小微企业减税减费政策,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不断提升民生工作水平】2015年,市财政局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民生事业不降标准、不打折扣。社会保障网更加牢固。及时兑现低保、五保提标政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调";全面完成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继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均衡。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校园安保、教育装备、综合实践基地保障水平,支持校车运行、校舍改造和食堂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支持开展文化下乡、公益性演出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乡村公路安全防护、城乡客运一体化、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等,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供给方式多样化的公共事业建设新格局。

【加快推进财政管理改革】2015年,市财政局按照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要求,立足招远实际,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财税管理改革。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口径"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透明预算制度,8月底前完成"三公"经费预决算、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的公开公示工作。深化国库管理改革。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实现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探索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力求全面反映政府收支及资产、负债等情况。深化支出管理改革。在保障好公共服务支出的基础上,严控一般支出,加强制度管控,重申下发公务接待、培训等制度,从源头上规范公务支出;继续深化投资评审、政府采购改革,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的跟踪问效。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了涉农资金、违规发放津补贴、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等专项检查,加快问题整改,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
(撰稿:杨志旗冯晓东审稿:蒋作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