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9&rec=14&run=13

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着力完善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大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快全市经济国际化进程。

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持续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破除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监管方式、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服务业,参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扩大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建立健全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综合服务体系。力争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体,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社区化和长效化,切实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推进社会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慈善公益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着力培育发展文体志趣类、协调管理类、公益志愿类等社区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其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进一步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生产力发展关系,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新体制。
创新融资渠道,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和健全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民间融资环境。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优化市镇结算分成结构,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
实施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五年行动计划"。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配套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到2020年,实现50%以上的规模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资本市场融资总量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到20%以上。
重点推进社会诚信氛围建设和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市民诚信意识,普及诚信知识、整合社会信用资源,强化企业信用制度,营造"知诚信、用诚信,讲诚信、守诚信"的社会环境。
围绕解决全局性、深层次、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县、镇和开发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发挥基层创新精神,在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农村土地管理等领域,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创新发展模式。根据不同改革领域和环节的特点,区别不同层级改革主体,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分别予以倾斜和支持。总结推广各具特色、全面系统的改革经验和模式,为全市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全市改革深化和科学发展。

深入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开放向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转变,提升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强化重点区域招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利用中韩FTA优势,密切与韩国各界的联系。加强同中国台湾、以色列、德国等重点地区和国家的联系,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做好大旅游、大健康、新能源、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招商规划。继续加强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和战略投资者招商力度,大力提升我市产业水平。强化产业链招商,依托黄金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轮胎及汽车零部件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五大传统产业,注重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坚持择优选资,全面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效益和水平。平衡利用外资产业差异,改善利用外资结构,把引进外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利用外资向引进大规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转变。创新利用外资模式,推行利用外资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企业的载体作用,鼓励企业拓宽思路,积极寻求新的利用外资模式,通过股权改造、并购和境外上市以及返程投资等多种方式吸引外资,实现利用外资形式多元化发展。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为重点,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吸引外资考核评价体系。
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提高我市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引导企业在稳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开辟非洲、中东等新兴国际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保障。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馆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沟通协作,帮助企业考察客户资质,降低贸易风险;推进综合物流平台建设进程。继续推进综合物流平台项目建设步伐,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低位囤积原材料,吸引上游企业将保税经营业务向我市转移,以增加我市进口份额,实现我市外贸跨越式增长。
充分发挥引导职能,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企业提供可靠、权威的境外市场需求、投资环境、法律法规等信息,建立境外投资预警机制,预防投资风险。建立境外资源供应基地,助推企业海外布局,鼓励原材料依赖度高的轮胎、矿山、粉丝企业开发境外资源,加快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重点抓好玲珑轮胎泰国原材料基地建设和招金集团矿山收购项目的调研论证工作。鼓励粉丝企业走出去,完善我市粉丝全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原料供应链,为传统产业注入国际化元素,焕发新的生机。
主动融入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等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树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招商软环境。深化与央企、省企、外企、民企、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强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注重引资和引智结合,促进国内招商质效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