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b&A=8&rec=183&run=13

招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成员
局 长:姜桂东
党组书记:巨云茂
副 局 长:王立波 王奎先 温朝光 傅建波
党组成员、稽查大队大队长:李培福

【机构设置】 2013年,招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内设办公室、食品监管科、药品监管科、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科、医疗器械监管科、药品稽查科等6个科室,辖属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食品药品检验中心2个事业单位。2014年4月,招远市整合市政府食安办、食药监、工商、质监等部门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机构和人员,组建招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挂招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对生产、流通、消费3个环节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实施监督管理,同时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内设办公室、政工科、行政许可科(挂政策法规科、宣传和应急管理科、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科牌子)、食品生产监管科、食品流通监管科、餐饮服务食品监管科、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科、药品监管科、医疗器械监管科和稽查大队,共10个科室队。下辖招远市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副科级事业单位),在12个镇(街道)分别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是年招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基层所7个。整合后行政编制75人(其中镇、街道、区食药监所核定行政编制60人)。至2014年底,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实有人员74人,其中局机关16人,镇(街道、区)监管所58人,缺编1人。

【概况】 2013年以来,市食药监管局以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为目标,围绕"诚信建设年"这一主线,实施质量安全和示范创建两大工程,提升技术支撑、基础保障和应急预警三种能力,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机关精细化和食药监文化四个建设,认真履行监管职能,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餐饮业和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日常监管】 食品生产环节监管。2013年初,全市共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23户,食品生产许可证123张,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51户,产品涉及酒类、调味品、大米、食用油脂、糖果制品、饮料、糕点、肉制品、酱腌菜等行业9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企业基础数据库,至2014年底,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录入企业基础数据库备案。开展监管巡查,确保安全底线。主要检查生产单位厂区和周围环境卫生条件、健康证明、生产工艺流程、制度和记录、产品标识、出厂检验等内容。至2014年底,共巡查食品生产企业193户次。2014年,对抽检内在质量不合格的2家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对标签标示抽检不合格的9家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确保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到位。处理标签标识投诉23起。结合上级安排的监督抽样检查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50户次。企业产品有多个品种的,在确保全年抽样检查覆盖全部产品基础上,实施错开抽样。至2014年底,共对企业实施国家、省级、地级抽样183批次,涉及粉丝、葡萄酒、大桶水等品种7个,不合格2批次。结合样品抽检,共对各企业下达监督意见书123份,责令整改通知书11份。通过专项检查和整治,食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有所好转,食品生产企业遵章守法意识进一步加强。
食品流通环节监管。2013年以来,开展农村食品专项检查和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城乡结合部、村镇、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食品(杂)店、农村旅游景点、长途汽车站等区域为重点,以消费者申诉举报集中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品种,杜绝不合格食品、过期食品、"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无生产厂名称)食品和假冒、仿冒食品进入农村市场,取缔无照经营,切实维护农村食品市场秩序。至2014年底,共出动执法人员782人次,检查农村市场 30个次,检查经营户365户,食品抽检126批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5件,取缔农村食品市场无照经营3户,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348户。加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监督管理,要求经营户索取乳粉批发商或者厂家的经营资质和联系方式,乳粉每个批次的检验报告、进货发票和按照要求做好台账登记工作,对申请经营婴幼儿配方乳粉商户实行专门核查和单项审核,达不到要求和标准的坚决不予核准。开展桶装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对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逐家逐户进行检查,对已获证企业开展生产设备、杀菌消毒设备、空气净化过滤设备、检定校准检验设备等硬件设施设备的检查,并检查进货查验、过程控制、出厂检验和销售记录等制度执行情况,重点检查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真实、水桶及桶盖的清洗、消毒、灌装灭菌等是否规范。对桶装水经营者食品安全自律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查验记录等制度,确保供货者主体资格合法,购入的桶装饮用水来源正规可靠,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真实有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可疑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此次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车辆80余车次,执法人员180余人次。2014年,共抽验食用油、酒类、粉丝等品种16个、140批次,全部合格。
餐饮服务环节监管。2013年以来,开展火锅店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春季学校食堂检查、馒头等热蒸食品专项检查,重点排查整治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清理整顿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餐饮服务单位,切实净化餐饮消费环境。抓好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综合治理,抓采购、贮存、加工操作、食品添加剂使用等高风险环节,学校食堂、旅游景区等高风险场所,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等高风险时段的专项检查。以学校食堂、大型社会餐饮、景区餐饮的监管作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严格对学校食堂人员卫生、原材料、加工流程的规范管理,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餐厨废弃物源头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至2014年底,共当场警告处罚6件,立案处罚2件。加强日常监管,落实监管责任,日常监管工作实行"四化"(网格化、格式化、痕迹化、信息化),做到监管工作责任到人,监管标准统一,监管工作有记录。落实学校食堂首席食品安全管理员、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主体责任,指导和督促落实晨检制度、进货查验台账制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餐饮具的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品储存制度、餐厨垃圾处理制度、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培训制度。2014年,共抽验128批次,不合格2批。
药品、医疗器械、保化品监管环节监管。全市药品零售企业282家,均建立药品经营企业诚信档案,并对每个企业进行企业诚信等级评定。严格按省药监局和烟台市局要求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并由专人负责每日查看企业药物信息采集、上传和核注核销情况,处理预警信息,流通追溯系统已更新并投入使用。制定《招远市药品药包材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招远市中药材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和《招远市特殊药品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并依方案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共检查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8家次,药品零售企业265家次,对检查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警告和责令整改的处分。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重点整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以及使用无证产品等五种行为)专项行动和高风险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工作。制定《招远市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对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并有完整、规范的监督检查记录。至2014年底,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3人次、执法车辆81台次,共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1家,警告、责令整改8家;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7家,责令整改2家;检查医疗器械使用单位16家次,责令整改1家;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交违法广告3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9件。利用快检技术手段,发现质量可疑药品,及时抽样送检,增强抽验品种的针对性。2014年,共抽验250批,其中送检60批,快检190批,不合格2批。
2013~2014年,市食药监管局共出动执法车辆1793车次,执法人员4109人次,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企业47家次,农贸市场(超市)136个,商场、食品(杂)店、餐饮、药店等单位12005家次,食品抽检126批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96件,取缔农村食品市场无照经营3户,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348户;处理各类投诉124宗,全部办结;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97份,立案查处食品药品案件17宗,查扣物品12批次,移送市公安机关案件7宗。2014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70例,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151例,占报告总数的17.36%;共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44例,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41例,占报告总数的9.23%;全市每百万人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1553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793份。

【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 2013年以来,市食药监管局扎实开展食品"十个专项整治"(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特色优势产业、肉类、食用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安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大中型商场连锁超市食品安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及网络食品等十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药品"两打两建"(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和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经营、加强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建设和加强药品监管机制建设)、医疗器械"五整治"(重点整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以及使用无证产品等五种行为)、保健食品"打四非"(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节假日、节会等重点时段,肉制品、油、乳粉等重点品种,学校及周边、城乡接合部、广大农村等重点区域,生产、加工、储运过程等重点环节的整治,保持打击制售假劣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全面净化食品药品市场。2013~2014年,共检查涉食涉药单位1106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7份,立案查处17起。

【行政许可】 2013年,市食药监管局新增餐饮服务许可17家、药品经营许可37家。2014年,市食药监管局新增食品生产企业许可2家、食品经营企业许可231家、餐饮服务许可20家、药品经营许可37家。

【产业状况】 2013年,全市共有餐饮服务企业630家、药品经营企业24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73家、保健品化妆品经营企业503家。2014年,全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20家、食品经营企业2273家、餐饮服务企业650家、药品经营企业273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73家、保健品化妆品经营企业546家。

【宣传培训】 2013~2014年,市食药监管局利用《中国食品安全网》、《食品药品网》、省市食品药品监管网站等媒体,《中国食品质量安全报》、《中国医药报》、《烟台日报》、《今日招远》等报刊,宣传专栏和有线电视等,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面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及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工作动态,共宣传报道116篇次。利用联通短信平台及时发送信息,引导企业规范经营。2013~2014年,针对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面宽量大的实际情况,市食药监管局充分利用联通短信息平台及时发送信息97次,共计2万余条。全市共培训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103户、培训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1200人,培训市级医疗机构、镇卫生院、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分管领导和药械科负责人736人。开展"3.15"消费者维权宣传工作。在市府前广场设立咨询台、假劣药品保健食品展示台、安全用药知识和假劣药品图片展板。按照"法律六进"的要求,在全市大型超市进行保化品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开展集中销毁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消毒产品活动。共销毁的假劣产品共60个品规、150余公斤,货值金额2万余元。

【创新监管】 市食药监管局为全面掌握辖区内保化企业情况及市场产品质量状况,结合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与工商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完善保化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档案和企业信用档案,做到"一店一档"。2013~2014年,共建立保健食品档案296份、化妆品档案251份,为有针对性加强保化市场监管做好基础工作。
(撰稿:靳清平 审稿:巨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