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联 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593&run=13

民兵联防 民兵组织建立初期,在“人自为战、村自为战”的基础上,全县先后成立民兵联防组
织。由邻近的几个或10几个村,组成一个战斗整体,设立联防指挥部,统一指挥。1943年前后,民兵
联防组织普及全县。著名者有小纪区的五大联防:凤凰联防(11个村组成)、台山联防(12个村)、八王联
防(10个村)、寨山联防(八个村)和五虎联防(五个村)。其中五虎联防,由纪家店、亭儿崖、笤帚夼、槐
树底、摆驾岭五个村组成,因作战勇猛如虎,威震敌胆,被誉为“五虎村”。全县联防组织一直延续
到建国初期。1950年,全县17个区有民兵联防组织152个。
军民联防 1959年,根据县兵役局“实行军民联防战斗编组工作的意见”,沿海各公社的基干民
兵,逐步同驻军实行了军民联防。联防编组的方法有两种:(一)合编。离部队驻地较近的村庄,直接
与部队混合编队,民兵连长兼部队副连长;每连有三个部队排,三个民兵排,部队干部任排长,民兵
干部任副排长。(二)挂钩。离军营较远的村庄与部队挂钩,平时部队派干部帮助训练,加强联系,战
时则编为野战部队。参加合编和挂钩的部队,平时加强对民兵的教育和训练,战时带领民兵打仗,做
到常备不懈。1981年,全县参加军民联防的部队有21个连;基干民兵2835人,其中合编的有1474人,挂
钩的1361人。分布在东村、二十里店、辛安、大阎家、凤城、留格庄、大辛家等公社。民兵的主要任
务是:在重大节日和战备时,同部队一起进行巡逻警戒,战时与部队合编,执行战斗任务。
为加强领导,县及沿海各公社先后成立了军民联防委员会,由驻军、人武部及地方党政负责人组成。
各级联防组织平时负责民兵训练,战时指挥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