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6&rec=117&run=13

〔机构队伍〕利津县教育委员会内部机构分设行政和事业两部分。行政编制(20
人),设办公室、督导室、人事股、计划财务股、审计股、基础教育股、职业成人教
育股。事业编制(22人),设教学研究室(包括招生、仪器、电教等工作)、勤工俭学管
理办公室。
县教委下属事业单位有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职业教育中心、职业中专、教师
进修学校、第一实验学校、第二实验学校、实验幼儿园、县机关幼儿园及17处乡镇教
育委员会。
1997年全县教职员工总计2873人,其中有专任教师2239人(不含幼儿教师),内有
高中教师133人,初中教师830人,职教教师104人,小学教师1172人;幼儿园教职工
总人数54人;据职称统计,中学高级教师38人,一级教师156人,二级教师731人,三
级教师65人;小学高级教师174人,一级教师772人,二级教师308人。
附(表一)利津县1997年各类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一览表

〔事业概况〕全县有小学以上各级各类学校104所,教学班1276个,在校生4732
3人。
全县有幼儿园382处,入园幼儿10376名,3-6周岁幼儿入园率为69%,学前一年教
育普及率97.2%。全县共计幼儿教师573人。
全县小学共计79处,教学班919个,在校生29896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巩固率均保持在100%。
全县初中共计20处,教学班294个,在校生14311人。初中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分
别为95.2%和98.9%。当年初中招生3512人,毕业2054人,其中初中中专433
人。
全县设立利津一中、利津二中2处高中,有高中班36个,在校生2034人。当年高
中招生688人,毕业659人,其中升入高中中专81人,专科308人,本科107人,另外升
入电大(专科)生62人。
职业教育:全县有职业学校2处,共25个班942人,共招收长班财会、水产、养殖
、机电、林果、艺体、农经管理、畜牧、农学、军人预备役、卫生等十几个专业,年
内职教中心增设财会、卫生专业函授班各1个。为全县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
。同时,举办在岗职工短训班8期,培训学员400余人。
成人教育:进一步巩固“扫盲”成果,充分发挥成教中心作用,举办脱盲人员巩
固提高培训20期,扫盲巩固率达98%以上。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全县共培训2万人
次。
附表二利津县学校概况一览表

表二利津县学校概况一览表

┌────┬──┬──┬───┬───┬────────┬──────────────┬─────────────────────────────┐
│统计项目│学校│教学│在校生│教职工│专任教师 │教师文化程度 │专业技术职务 │
│学校类别│处数│班数│数 │总数 ├──┬─────┼──┬──┬──┬──┬──┼──┬──┬──┬───────────┬────────┤
│ │ │ │ │ │人数│其中 │本科│专科│中专│高中│初中│高级│讲师│助理│中学 │小学 │
│ │ │ │ │ │ ├──┬──┤ │ │ │ │及以│讲师│ │讲师├──┬──┬──┬──┼──┬──┬──┤
│ │ │ │ │ │ │党员│团员│ │ │ │ │下 │ │ │ │高级│一级│二级│三级│高级│一级│二级│
├────┼──┼──┼───┼───┼──┼──┼──┼──┼──┼──┼──┼──┼──┼──┼──┼──┼──┼──┼──┼──┼──┼──┤
│高中 │2 │36 │2034 │230 │133 │16 │37 │90 │41 │2 │ │ │ │ │ │5 │22 │73 │1 │ │ │1 │
├────┼──┼──┼───┼───┼──┼──┼──┼──┼──┼──┼──┼──┼──┼──┼──┼──┼──┼──┼──┼──┼──┼──┤
│初中 │20 │294 │14311 │1047 │830 │41 │371 │33 │721 │73 │3 │ │ │ │ │4 │19 │381 │41 │2 │14 │33 │
├────┼──┼──┼───┼───┼──┼──┼──┼──┼──┼──┼──┼──┼──┼──┼──┼──┼──┼──┼──┼──┼──┼──┤
│职业学校│2 │25 │942 │132 │92 │9 │31 │21 │54 │17 │ │ │ │ │ │3 │8 │44 │ │ │1 │9 │
├────┼──┼──┼───┼───┼──┼──┼──┼──┼──┼──┼──┼──┼──┼──┼──┼──┼──┼──┼──┼──┼──┼──┤
│进修学校│1 │2 │140 │36 │12 │4 │ │6 │6 │ │ │ │2 │2 │7 │2 │2 │6 │ │ │1 │ │
├────┼──┼──┼───┼───┼──┼──┼──┼──┼──┼──┼──┼──┼──┼──┼──┼──┼──┼──┼──┼──┼──┼──┤
│小学 │79 │919 │29896 │1251 │1172│114 │149 │3 │187 │923 │44 │15 │ │ │ │ │5 │74 │6 │99 │657 │215 │
├────┼──┼──┼───┼───┼──┼──┼──┼──┼──┼──┼──┼──┼──┼──┼──┼──┼──┼──┼──┼──┼──┼──┤
│幼儿园 │382 │ │10376 │54 │ │11 │19 │ │9 │39 │1 │5 │ │ │ │ │ │1 │ │4 │7 │18 │
└────┴──┴──┴───┴───┴──┴──┴──┴──┴──┴──┴──┴──┴──┴──┴──┴──┴──┴──┴──┴──┴──┴──┘

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大力加强
为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1997年县教委制定出
台了《关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年初召开了全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会议,并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深入广泛
地开展了争创“十佳文明学校、十佳文明班级、十佳文明教师、十佳文明学生”为主
要内容的“四十佳”创建活动。特别是以“香港回归”和“十五大召开”为契机,开
展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1997年利津二中实现连续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利津一中被评为“十佳市级文明单位”,全县395名中小学生被表彰为省、市级
“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8月份县教委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
集体”;年底县教委组织了全县教育系统首届“四十佳”评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
县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1997年县教委大力加强了规范化学校建设和校产管理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中
小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利津一中一次性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利津镇成教中心、
陈庄镇中学、北宋乡中学顺利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傅窝、店子、王庄、北岭、
集贤、罗镇6处乡镇中学通过了县级规范化学校验收;12月份全县中小学校产管理工
作通过省教委的评估验收,利津县被推荐为“东营市校产管理工作样板县”;在学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县教委、利津一中等8个单位被评为县“平安文明单位”

二、强化师资和教育干部管理,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在教师队伍和教育干部队伍建设中,1997年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
率分别实现94.9%、90.8%和67.7%,有100名教师被评为市、县级教学能
手,117名教师晋升高、中级教师职务。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之际,在非师范类中专
毕业生中选招了80名师资,有力地改善了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教师节期间,全县有
88名教师被表彰为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标兵。为加强教育干部队
伍的管理和培训,县教委对各乡镇教委主任、中学校长、教研室主任和成教中心校长
的考核工作实行了全县统管,调整乡镇教委主任5人、乡镇中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25
人。利津县教委曾被省教委表彰为“‘八五’期间师资队伍管理先进单位”。
为全面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县教委先后两次组织县、乡教委主
任、中学校长赴烟台、威海等地考察学校管理经验,参加了省教委举办的第28期基层
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班,修订出台了《利津县教学工作目标管理方案》和《利津县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方案》,促进了教学管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严格的管理也促进了
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继1996年全县被评为“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之
后,在1997年的大中专招生考试中,全县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获得大面积丰收。高中
和中专招生考试,最低录取分数线在全市最高。高考本科上线107人,高考总升学率
全市第一;其中利津一中本科上线76人,获得高考综合升学率和本科上省线万人比两
个全市第一;利津二中本科上线31人,综合升学率在全市普通高中名列第一,创历史
最好水平。
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子女入园难的问题,
1996年底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一处高标准的全日制实验幼儿园,并作为1997年县政
府九件实事之一。3月份正式开工,9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园总投资470万元,占
地面积19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70平方米,规模12个教学班,可容纳幼儿360人,当
年招收幼儿6个班250人,室内外均按省级标准配备了各种教学设施,是集保教和实验
于一体的全日制幼儿园。9月6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园典礼,省、市教委和县六大班子领
导出席了典礼仪式,并通过了省级实验幼儿园验收,被评为市级一类实验幼儿园。
集贤乡、明集乡完成了中心幼儿园的改建任务,11月份通过市级验收。全年已有
1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市级验收。
前刘乡投资70余万元完成了中心小学的搬迁建校任务,自“两基”(基本普及九
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程结束到现在,全县已有4处乡镇搬迁新建了
中心小学,有7处乡镇中学先后配备了微机和语音教学设备。
为加快教职工住房建设步伐,县教委起草了《关于切实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意
见》,并呈交县政府。利津一中、二中、职教中心,实验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新建
教职工宿舍楼7栋,乡镇积极改建教师家属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职工住房条件
的改善。

〔大事新事〕12月27日,一中校长王光普被县人大常委会授予全县最高荣誉“利
津人民奖章”称号。
市政协常委、农民企业家隆立昌,在1995年设立“奖学基金”的基础上,1997年
又增加5万元,奖励、扶助高考中的优等生、特困生。9月23日、24日县教委在一中、
二中举行了隆立昌教学基金会奖励、扶助学生仪式。
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崔峰,17年来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做出了显著成
绩。1997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000元,并颁发了证书。是全市教
育系统首次获此津贴者,也是全市获该津贴者中最年轻的一人。
12月份盐窝镇广大师生积极响应镇教委号召,自觉踊跃捐款2万元建起了“盐窝
镇希望工程基金会”。“基金会”将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用全部基金的存款利息来
资助家庭贫困和面临辍学的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此举得到了学生家
长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与支持。

(王利民刘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