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rec=16&run=13

〔地理位置〕位于县境南部,东临黄河,西接前刘乡,北靠明集、王庄乡,西南
与店子乡相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近河高,远河低,向西北倾斜。土壤多为壤
土,少量粘土和沙土。全镇总面积39.5平方公里。境内有滨(州)海(港)路,永(
安)莘(县)路,利(津)富(国)路通过。东部有刘家峡河渡口,水陆交通便利。太平河
(上游三里河)纵贯南北为境内主要排水河道。太平河以西由宫家引黄灌区控制灌溉,
太平河以东有东关扬水站从黄河提水供县城用水和城郊农田灌溉。城镇为县机关驻地
,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该镇处于胜利油田腹地,地下油气储量丰富,已
打油气井百余口。胜利油田滨采四矿等单位座落在城区西侧。城区建设初具规模,楼
房矗立,商业繁华。
〔人口、民族〕1991年末,全镇总人口29922人(包括县直机关)其中男15291人,
女14631人,有非农业人口11284人。人口中有回族2人满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年内
,全镇人口出生率为12.4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1‰,人口计划生育率为77.6%

〔行政区划〕镇辖北关、大北街、后北街、前北街、西关、西街、东街、东关、
西南街、东南街、崔林、枣园、西王、韩牛、宋孟、太平庄、梁家庄子、庄科、小新
庄、王家夹河、小刘家夹河、马家夹河、大刘家夹河、大李家夹河、赵家夹河、綦家
夹河、宗家夹河、小李家夹河、张家夹河、安家庄、小王家庄、三里庄、石家庄、黄
家、菜园、官庄、大门张、西綦、新合村、张家滩、大马家、孟家坦、豆腐巷子、崔
家庄、毕家庄、小毕家庄等46个自然村,有43个村民委员会。镇政府驻地在县城津一
路北段东侧。
〔农业〕现有耕地2.1万亩,农业机械898台,总动力1425千瓦。主要农作物有水
稻、小麦、玉米、棉花等。水利设施有主干渠8条、支渠6条、农渠86条,总长73公里
。排水沟3条,长9.4公里。排灌站5座,装机19台,全部土地均能灌溉。1991年全镇
粮食总产7754吨,比1990年增产12%,棉花总产260吨。
全镇有林地3521亩,主要集中在滩区和大堤两旁。四旁植树103407株,林业育苗
65亩。另有经济林93亩,林木覆盖率为5.3%。1991年末大牲畜存栏147头,猪、
羊1442只,家禽5.5万只。滩涂养殖对虾800亩,产对虾3.75万斤,淡水养鱼场7处,
水面1000亩,年产鱼25万公斤。种藕325亩,人工养苇545亩,全镇林、牧、副渔总产
值585万元。
〔镇村企业〕1991年,全镇有镇村企业96家,从业人员1197人,个体经商户787
户,从业人员1829人。主要企业项目有建筑建材、建筑安装、汽修机修、食品加工、
饮食服务、原盐生产等。其中,镇办企业13家,总产值1465万元,比1990年增长22%
,有村办联办和个体企业1953家,村办企业总产值1070万元。王家夹河村办窑场年产
红砖800万块,创利润20万元,是全市最大的村办窑场。个体联营户总产值1340万元
。全镇、镇村企业总产值6815万元,比1990年增长48%,被县委、县府授于“乡镇企
业冠军”。
〔文教、卫生、科技〕镇设有文化站1处,电影队1个、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活跃。
全镇有学校34处,其中,中学1处、中心小学6处,小学27处,教师257人,其中,中
学教师104人,小学教师153人,在校学生2675人。其中,中学生1048人,小学生162
7人。党委书记张丙忠重视教育事业,1991年镇办中学评为全市“十佳中学”之一,
6处中心小学全部达到市级优秀标准。利津镇被省教委命名为“义务教育示范乡镇”
称号。有镇办卫生院1处,全院有职工21人。1991年进行了改貌,专业门类、人员器
械配备较齐全。有村办卫生室33处,乡村医生54人,其中有职称的23人。该镇有农技
推广服务站1处,农机综合服务站1处。科技示范户100户,农业科技人员52人。
〔人民生活〕1991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8511万元,人均纯收入790元。农民
建房砖瓦结构占58%,全镇村村通电,有15个村饮用自来水,33个村通了沥青路。农
村百户农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电视机83台(其中彩电21台)放像机12台,收录机8
9台,电风扇75台,缝纫机72台,自行车218辆,摩托车11辆,钟表94只,手表182块

镇党委书记张炳忠
副书记崔吉明
镇长毕宜福
副镇长魏强刘传远

(马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