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6&rec=68&run=13

【渔业生产】
2004年~2010年,因工业占地、黄河滩区治理等多种原因,水产养殖面积减少,由2004年的480公顷下降到2010年的444公顷, 减少7.5%;渔业产量由2004年的1500吨增加到2010年的1970吨,增加31%。2005年,网箱养鱼得到快速发展,水库平均单产水平直线上升,产量比未进行网箱养殖前增加了十几倍,全年产量120吨。同年,平阴镇南门村投资20万元建起一座人工鱼苗孵化中心,孵化生产草、鲢、鳙鱼苗,生产能力5000万尾。2006年,鱼沼畜综合养殖在东阿镇西山村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鱼沼养鱼,使厕所粪便、庄稼秸秆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做饭点灯,利用沼液肥水养鱼,沼渣肥田种植庄稼和牧草,牧草和玉米叶喂鱼,形成一个变废为宝的生态链。同时,在池塘设置沼光灯诱虫养鱼。经试验对比,沼肥养鱼比鲜猪粪养鱼可增加效益10%左右,且鱼不易生病。2009年,推广使用小型鱼塘清淤机械组合用于池塘清淤,创新老旧坑塘的改造清淤方法,受到广大渔业户的青睐。渔业生产逐步从池塘半精养向种草养殖、池塘小网箱养殖、池塘精养、鱼沼综合养殖、城郊休闲养殖等精养高产方式转化。池塘投喂全价颗粒饵料的比例由20%增加到80%,大部分池塘配备增氧机、投饵机、水泵,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精养高产养殖,平均亩产达到800千克,主养鲤鱼成鱼养殖池塘亩产超过1500千克, 实现了历史新突破。 2010年底, 全县有以垂钓为主的城郊休闲渔业35家, 面积34.67万余平方米。
【渔政管理】
随着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渔业污染日趋严重。2007年~2008年冬天,城西洼出现污染死鱼,面积2500余亩,群众反映强烈。平阴县委托省级有资质的权威部门进行检测鉴定、损失评估,确定致鱼死亡的原因,为渔业户挽回经济损失760万元。2004年~2010年,水产品生产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关切。对禁用限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红霉素、喹已醇、环丙沙星、乙烯雌粉、硝酸亚汞、六六六、五氯酚钠等渔用投入品进行监督和查处。2009年开始重视鱼病测报工作,对鱼病防治进行有效管理,使之与全国形成一个防治网络,促进全县渔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配置水生动物疫病远程会诊系统和水质检测分析仪器, 提高鱼病测报水平。 (常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