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6&rec=100&run=13

【概况】
2004年~2010年,平阴县城市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具有玫城特色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的城市定位,秉持"以宽阔视野认识城市、以精品意识建设城市、以特色魅力展示城市"的城建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推进建设水平提质上档,逐步提高城市绿化、亮化、硬化水平,不断增强城市总体服务功能,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截至2010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千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14%,城市化水平达到45.7%。
【市政设施及公共事业建设】
城市道路及排水设施建设 2004年~2010年,城区道路、排水建设累计投资9837.37万元。新建、大修改造快车道41.10千米、慢车道29.98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38.35万平方米,修建排水管、沟、渠50.26千米,建设桥涵9座。
城市亮化建设 2005年始,对城区东关街东段,文笔山路,玫瑰路,翠屏街西段,黄石路,锦东大街,函山路,锦东新区6#路、4#路、3#路,平安路,湖溪街,五岭路南段,黄河路,玫苑路等主次干道进行路灯安装;对青龙路、东关街西段、榆山路、五岭路、黄河路中段、环秀广场、文化街、翠屏街、府前街东段等道路进行路灯改造和更换;环山路安装节能型太阳能路灯。至2010年底,县城拥有路灯5272盏,道路路灯安装率达100%,路灯设施完好率和亮灯率达95%,城区大街小巷基本实现路通灯亮,县城主要街道实现通宵亮灯。
热力设施建设 至2010年底,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有4台75吨/小时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2台130吨/小时高温高压流化床锅炉,总装机容量48兆瓦,年发电能力2.8亿千瓦时,供热能力180万吨。设总循环泵站1座,外网提压、混水泵站8座,循环水管网总长度约计85千米(DN150以上),2010年度总用暖面积180万平方米,其中非居住面积20万平方米、居住面积160万平方米(居民楼812栋,总居住户2.3万户,用热户1.7万户),总热化率73.7%。另外,县城区工业用蒸汽管道约为20千米(DN100以上),连接工业用户35个,平均每小时供气量40吨。
燃气设施建设 泰安泰山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平阴分公司隶属泰安泰山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承担着为全县县城区域内工业、商业、民用及部分乡镇工业用户的天然气供应任务。2004年~2010年,公司投资近900万元先后铺设青龙路及青龙路延伸至老年公寓、五岭路至锦东新区、黄河路中段至乐盛小区、锦水河街中压管道。黄河路至五岭路部分铺设完毕,为锦东新区通气创造条件。至2010年底,供气管道总长度99千米。日供气能力达到14万立方米,供气普及率逐年提高,管网设备完好率及抢修服务及时率均达到100%。2010年,全县用气户数15876户,其中家庭用户15806户、商业用户62户、工业用户8户;用气人口4.7万人。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 平阴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由济南市市政工程咨询院进行可行性研究,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总体设计,于2007年5月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分期建设。主要建设项目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管理服务区、进出场道路及其他配套设施。整体工程占地8.67万平方米, 库容80万立方米,最高日处理垃圾量可达160吨,使用年限18年,概算总投资2640万元。生活垃圾填埋区于2009年3月建设完成,建成项目包括场底边坡防渗、气体导排、渗滤液收集、雨水导排工程。至2010年10月,厂区道路建设完成,在同月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垃圾填埋场等级评价考核中,被评为一级生活垃圾填埋场。2010年底,完成管理房及附属设施的招投标工作。
【园林绿化】
广场绿地 1.玫瑰广场。原名平阴文化中心广场,2007年1月更名为玫瑰广场。位于县城翠屏街中段北侧,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硬化铺装1.3万平方米,主要设置大型中心景观喷泉,绿化以大面积草坪为重点,由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组成彩色模纹色带点缀其间。2.十里铺绿地。位于县城南侧,南接105国道,东临青龙路。于2004年投资兴建,占地5378平方米,栽植雪松、法桐、大叶女贞等各类苗木500余株,播种三叶草草坪4000多平方米,成为县城南大门的亮点。3.粮贸绿地。位于县城西侧,北靠振兴街,南临黄石街,东接玫瑰路。2007年对其进行绿化改造,在保留原有少数苗木的基础上,栽植元宝枫、银杏、合欢等各类苗木600余株,并大面积栽植酢浆草等地被植物。2009年向西扩建绿地1750平方米,投资17万余元,栽植雪松、金枝槐等苗木。4.外贸绿地。位于县城东侧,处在振兴街和翠屏街交接处,占地4800平方米,于2003年建设完成。为提升绿化水平,2009年投资3万余元对其进行高标准改造。对雕塑进行重新喷漆,并安装健身器材,完善道路铺装,栽植地被植物1300平方米,并栽植雪松、紫荆等各类苗木,使绿地面貌焕然一新。5.金冠绿地。位于县委大院东侧,东临五岭路,南靠府前街。于2009年投资70余万元修建,占地4319.21平方米,地面全部用大理石进行铺装,并栽植白蜡、白皮松、五角枫、白玉兰等苗木,为附近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和娱乐场所。6.环秀公园。位于府前东街东端,占地41.99公顷。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于2009年投资11万余元进行改造,重新铺装小路,增加树桩坐凳,并栽植柿树、雪松、栾树、锦带花等各类苗木,提高绿化水平。7.儿童乐园。西临玫苑宾馆、北依府前街、东靠五岭路,占地3100平方米。2009年投资5万余元进行绿化改造,重新铺装园路,对翠竹亭进行加固改造,粉刷院墙,并增加花架、坐凳等设施,栽植麦冬等地被植物500余平方米。8.锦水河公园。公园由东岸、西岸和锦东大桥北三部分组成。完成东岸及西岸的景观建设面积5.5万平方米,主要景点包括锦绣帆影广场、生态湿地、桥头广场、下沉式广场、枫林秋晚、垂钓广场等。苗木栽植以生态自然为主,栽植香花槐、五角枫、柿树、银杏等苗木,是广大群众游玩休憩的好去处。
街道绿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先后对函山路、锦东大街、湖溪街、平安街等新建道路进行高标准建设,对翠屏街东段、振兴街、青龙路、文笔山路、五岭路等原有道路进行大幅度改造,提升原有景观效果。新建城市道路绿地断面形式多采用"三板四带"式(板为路,带为绿化带,即一条主车道、两条慢车道,四条绿化隔离带),隔离带内植物以低矮植物为主,间有较高灌木,以保持通透性。部分路侧绿地最宽处20余米,绿化苗木以国槐、香花槐、合欢、法桐等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引进适生园林树种,物种资源丰富。乔、灌、草搭配合理,季相变化明显,远近层次分明,林冠线高低错落有致,重点处以景石点睛,使人走在路上如置身画中。
【锦东新区建设】
锦东新区位于县城东南,东临济菏高速公路出入口,北临县城主干道翠屏街,东部、南部均背靠青山,中部有锦水河穿过,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新型行政办公、商务活动、居住的绝佳地域,是县城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区。整个新区总规划用地172公顷,其中,行政办公中心占地8.36公顷,商业金融用地10.02公顷,居住用地68.18公顷,仓储物流用地8.53公顷,文化体育用地7.26公顷,其他为学校、医院等设施用地;新区绿化率为40%。至2010年底,新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公路局综合办公楼、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办公楼、农林服务中心、质监大厦、长途客运中心、宁馨园及富海家园住宅小区、职业教育中心、实验小学锦东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县供电公司生产调度大厦、金冠新城和锦水嘉园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锦水河景观的打造,提升了新区品位,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休闲环境。(曹 欣 林 森)
【城市建设投融资】
县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主要职责为依据县城总体规划,将城市建设与城市经营相结合,履行县政府赋予的城市建设投融资职能,从改善发展硬环境、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入手,借鉴外地经验,提出以县财政、国资公司为监管,以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融资主体的融资工作计划。2008年~2010年,筹措城建资金6980万元,其中土地拍卖收入1570万元、 筹借资金5410万元; 完成总投资额3391.2万元, 其中工程投资2558.8万元、 土地收储投资832.4万元。
2008年~2010年,承建两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和开展云翠新区、洪范池镇旅游开发项目的策划与启动工作。两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一是锦东新区锦水河景观工程锦水河公园。该公园位于锦东新区,营造景观面积6.16万平方米,新建人行景观桥、休闲广场、木栈道、蓄水景观等设施,再现"锦水秋萦"景观。二是文化街拓宽改造工程。文化街全长1700米(青龙路至玫苑路),建筑红线50米,道路红线40米。并对道路两侧土地进行经营开发,使县城新增一条景观街道。云翠新区、洪范池镇旅游开发项目的策划与启动:重点做好云翠新区、洪范旅游两个项目开发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以县政府与济南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合作的形式开发建设云翠新区、洪范池镇旅游项目。2010年12月,济南市西区投资管理中心与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翠新区项目开发建设周期为2011年至2018年, 洪范镇旅游项目适时开展。 (雷庆云)
【城市改造投融资】
2008年3月成立县城市改造投融资管理中心。2008年~2010年,中心以政策为导向,以规划为龙头,以市场为主体,以城市土地经营为主要手段,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县城综合品位为出发点,在充分总结历年片区改造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评估论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从抓重点入手,循序渐进、扎实稳妥地开展工作。2009年、2010年,两次被评为县年度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片区改造各项工作部署,以翠屏街沿线为主线,带动全县片区改造工作。以点带面,搞好小改造带动大改造。重点抓好三条线:一是规划建设线,二是部门协调线,三是群众利益线,确保片区改造工作顺利快速进行。主要对福源小区东区、玫瑰广场南片区、农机公司片区、翠屏街西片区、运输公司片区、发改委宿舍片区、乐盛小区片区、实验小学教职工宿舍楼片区、石油公司片区等进行改造。对在建的傲世富贵苑片区、傲视宁馨园与锦绣园片区、锦波园片区、通达花园片区、福源小区片区等项目加强了管理。以平阴新天地、东山口片区为重点坚持依法和谐拆迁。平阴新天地片区已完成对城关影剧院、面粉厂、质量技术监督局、文化宫、网通公司宿舍、工商银行宿舍、交运局宿舍、 东沟市场两侧经营房等相关房屋的拆除工作,拆除建筑面积约24940平方米,形成净地3.95万平方米。东山口片区完成对司法局宿舍、经信局宿舍、自来水公司管理房、市政处沥青厂、玛钢公司宿舍区的拆除工作,拆除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形成净地2.70万平方米。(张庆斌展广斌)
【村镇建设】
平阴县村镇建设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2007年~2009年,孔村、孝直、玫瑰3个城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相继通过济南市验收,2009年,东阿镇被确定为试点镇,小城镇品位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2010年,洪范池镇被市列为重点建设镇,围绕生态环境、文化底蕴、旅游项目倾力打造山中有城、城中有园、园中有水、水中可娱的靓丽小城镇。同时,从户外广告牌匾、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方面入手,抓重点,搞突破,彻底解决小城镇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大村镇执法力度,规范村镇建筑市场,使村镇建设良性发展,有效制止乱占、滥建现象的发生。
小城镇建设 从2004年起,全县小城镇建设投资逐年递增:2004年全县村镇建设投资8000万元,2005年完成投资1.1亿元,2006年完成投资1.2亿元,每个乡镇驻地都建设了一条样板街。2007年,济南市开始实施"小城镇建设行动",孔村镇作为首批建设试点镇,在争取市投资500万元的基础上,自筹资金760万元,对镇域内的道路、绿地、路灯进行综合提升,被济南市建委评为小城镇建设行动先进乡镇。2008年,玫瑰镇、孝直镇被列为第二批建设试点镇。玫瑰镇在市补助500万元的基础上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新修两条道路,建设了占地4.7万平方米的玫香园;孝直镇在市补助500万元的基础上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对镇驻地广场、道路、路灯进行综合提升。2009年,东阿镇被列为第三批建设镇,在整修道路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打造少岱山广场。2010年,洪范池镇作为全市最后一批城镇建设行动镇被列为市重点建设镇,累计投资1100万元,新建文化广场,对书院泉进行综合提升,倾力打造特色旅游小城镇。在整个城镇建设行动中,争取到市级补助资金2800万元,提升了城镇综合功能,提高了小城镇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村庄建设 从2004年起, 结合村镇环境综合整治, 全县改造农村公路291条、683千米,总投资2.4亿元,形成国道、县乡道、村间道干支相连、四通八达、便捷通畅的道路交通网络,村镇道路硬化率达到68%以上。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实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农村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涌现出平阴镇前阮二、老博士新村,玫瑰镇丁口、王小庄,东阿镇五村联合建设的黄河滩区迁建村,孝直镇孔庄、薄庄整村迁建村,孝直镇孝直村多层住宅楼的乡镇驻地村和利用土地置换进行建设的白庄村、盛屯村等典型村,以及正在建设的向镇驻地集中居住的孔村镇驻地中心社区,孝直镇、玫瑰镇、东阿镇驻地社区, 为推动平阴县农村住房多元化、多模式建设,快速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曹 欣 林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