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村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675&run=13

概况 孔村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东与肥城市石横镇相接,北与
平阴镇交界,西与李沟乡接壤,南与孝直镇相连。该镇地处丘陵、平原地带,地势西
高东低,东西最大距离9.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公里,面积61平方公里。主要山脉有
皇路山、孔子山、龙王山、菩萨山等,其中皇路山最高,海拔195米。汇河境内流长3
公里,流域面积为5平方公里。
2003年,该镇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2771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7‰。有张、
王、李、赵、廉、孔、邱、刘、孙等58个姓氏,其中王姓最多。耕地面积2400公顷。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63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200万元,第二产业20421万元,第
三产业6012万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
第一产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同时,提倡科学种田,对境内山区、丘陵、荒滩进行复垦,开挖河塘。并
对汇河进行了多次疏浚及综合治理,使水害变水利,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
产。1988年,孔村镇开始实行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和山区开发精品园建设,工程涉及孔
村镇5个行政村,完成改造中低产田600公顷,发展低压管道面积600公顷,铺设PVC塑
料管道3.2万米,新打机井3眼,配套机井7眼,建设桥涵建筑物166座,修建道路77公
里,疏控排水沟97.76公里,建设林网面积600公顷,植树6万株,秸杆还田333.3公顷。
共完成石方70.97万方, 山区开发种植了红荷包杏、日本甜柿、金太阳杏、冬枣等优
质果木近10万株, 建设精品园66.67公顷。 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79公顷, 单产
4154公斤/公顷,总产14451吨。1990年至1997年,大力发展高产田,开发低产田,在
2235公顷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1960公顷,粮食总播种面积3592公顷。1995年粮食总产
量23660吨,蔬菜总产量26862吨,香椿180吨,肉类总产量3167吨,农业总产值10471
万元。 2003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651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3882公顷,其中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33公顷,粮食总产量17712吨。年末实有果园面积945公顷,其中
葡萄园面积867公顷,产量3187吨。大牲畜年末头数存栏10206头,肉类总产量4455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28587千瓦。
第二产业 建国前,镇内仅有少数红炉、白铁、砖瓦窑、白灰窑等零星私营手工
业。1958年开始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建起了农具修配厂、打井队、石料站、榨油厂、
砖厂等小型企业, 全镇从业人员300人,固定资产50万元。1968年境内兴建投产省属
企业山东平阴铝厂。1978年后又办起了面粉厂、印刷厂、建材厂、塑料厂、粮油加工
厂、 运输队,蒋沟村、太平村建起了砖厂,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00多人,实现产
值300万元, 利税25万元。1985年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形成镇村、联户和个体户
等多种形式办企业格局。1988年炭素厂投产,随后一批为铝厂配套服务的企业脱颖而
出,有水箱厂、铸钢厂、铝带材公司、炭块厂、焙烧公司、氟化盐厂、装卸队。村办
的有铆焊厂、铸造厂、石子厂、家具厂、水泥制品厂、木材加工厂等。其中尹庄村建
20多个白灰窑。1990年后,全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走炭素
强镇的路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企业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以炭素制品为龙头
的碳素工业园区,1998年炭块厂研制开发的预焙阳极填补省内空白。2000年全镇共有
工业企业15个, 从业人员1600人,产品主要有炭素、铸钢、氟化盐、木制家具等8大
种类200多个品种, 年实现产值38000万元,利税3500万元,基本形成了红提富民、
炭素强镇的经济建设新格局。2003年实现产值62815万元,销售收入55115万元,利润
3307万元。
第三产业 孔村镇位于交通要道,商业、饮食、服务业较多,建国以前就形成集
市,建国后政府发动群众入股办起孔村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日益壮大。1978年,个
体私营商业、 饮食业、 服务业日趋繁荣, 从业人员55人,年创产值2.3万元,利税
3000元。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第三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先后建起
铝厂市场、孔村市场,镇驻地改建商业街4条,肉类食品批发市场1处。2003年,全镇
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326个,从业人员1600人,年创产值173万
元,利税15.7万元。
特色产业 1997年,孔村镇引进红提、青提、黑提葡萄,并栽培成功。为确保红
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注册成立了济南红提开发公司,按照"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
户"的运作机制, 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了服务网络,成立了红提协会,葡萄
种植面积最多时达1000公顷。1999年,省市专家对孔村镇的红提葡萄进行了鉴定,一
致认为,孔村红提在全国连片规模最大、管理最好、效益最高。孔村镇也因此被中国
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区建设办公室命名为"中国红提第一镇",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命
名为"中国果菜国外种苗引进推广示范基地"。 2001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百姓最
喜爱的果王大赛中, 孔村牌红提葡萄被评为"中国果王";8月,孔村牌红提葡萄被授
予"中华名果"称号。孔村镇红提正式注册"孔村"商标,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办公室颁
发的绿色食品证书。 2003年孔村镇葡萄园面积867公顷,产量3187吨。2003年以后红
提葡萄面积逐年萎缩,酿酒葡萄开始发展。
教科文卫 1913年孔村镇前转村成立廉氏小学,这是全县较早的私立初级小学。
此后开始兴办学堂,建初等小学,到1949年共设小学11处。建国后,教育事业发展较
快。至1964年有公办小学32个班,民办小学37个班,其中高小11个班,共有教师83人,
学生2385名;农业中学1个班,教师2名。1984年、1985年,全镇20所小学进行了学校
改貌,"六配套"设施达到省定标准。1985年宣布实施五年制义务教育,1989年宣布实
施九年制义务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学建两栋高标准教学楼,1栋实验楼和1幢教师
公寓。 设立镇成教中心1所,并被命名为省级成人教育示范学校。到2000年,全镇共
有完全小学4处,教学点7处,初级中学1处,小学在校生1633人,初中在校生2223人。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中学先后配置微机60台。两处完全小学配置了微机50台。
各中小学校舍、实验仪器、音乐器材、体育器材、美术器材均达到省Ⅱ类标准。图书
报刊、卫生器材、劳动器材配备齐全。2003年全镇有初中1处,小学4处,教学点2处,
有初中生1726人, 小学生1475人,年内毕业初中生578人,小学生555人。有教师205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建国前, 境内孔村有3家药铺,1家西医诊所,尹庄村有2家中药铺,从业人员10
余名,均为坐堂形式。1951年在孔村村老街里租赁房屋10余间,成立联合诊所,从业
卫生技术人员近20名,1958年成立卫生院。1966年,各村成立卫生室,配备了赤脚医
生, 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同年,在孔村村南征地0.3公顷, 建房30余间, 成立孔村
卫生院。 1980年因原址无法发展,又在孔村村北105国道西侧征地0.66公顷,新建卫
生院,卫生院设门诊、病房、职工宿舍、食堂,计有房屋88间1839.5平方米。1986年
卫生院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医疗联合体,对外称山东省精神病院平阴康复医院。
1991年,康复医院更名为平阴县精神病防治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隶属关系及集
体所有制卫生事业性质不变。 1996年又征地0.1公顷,新建1600平方米门诊楼一栋,
1997年11月交付使用。 先后购置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1台,推车式B超机1台,超
声波洁牙机1台, 救护车1部,721分光光度计2台,分析天平1台以及其他医疗设备和
器械等。至2003年底,共有在编职工52人,设临床医技科室17个,精神科病床80张,
综合病床15张。有村级卫生室6处,乡村医生44名。1998年7月孔村卫生院被济南市人
事局、 济南市卫生局评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12月被卫生部授予爱婴卫生院,
1999年4月被济南市卫生局评为济南市农村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合格乡镇。
人民生活 1957年人均粮食190.4公斤,人均分配43.10元。1958年至1978年,农
村收入增长缓慢,以粗粮为主。1978年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发展,在解决温饱后
逐步转为以吃细粮为主,并且逐步向营养型发展。穿着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色调单
一向多样化发展, 向高档发展。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多数农户盖起了新房,95%以
上的农户建了砖石结构的新居,不少户建起了高标准的居民楼。20世纪80年代普及了
自行车,90年代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各种汽车已逐步成为主要交通工具。至2003年
底全镇实现村村通电话、通闭路电视。
镇村建设 1978年人均住房面积13平方米, 2003年人均住房面积28.87平方米。
自1985年起, 按照镇驻地总体规划改建、拓宽街道4条,铺设柏油路面2600平方米。
1993年新建半封闭农贸市场两处(财源街农贸市场、龙山路农贸市场),面积1800平
方米,固定货台长380米,投资98万元。1994年8月,镇政府委托上级规划设计部门完
善调整镇驻地总体规划, 并制定了龙山路建设详细规划,新建经商楼房150多幢,建
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投资1980万元。铺装龙山路2万平方米。2000年镇驻地新拓中
心街1条,改建拓宽老街1条,并将原集贸市场的财源街、振兴路全部铺为水泥路面,
总投资150万元,面积1.8万平方米。以镇驻地总体规划六路十街为基本框架,以国有
企业平阴铝厂为依托,铺开了以龙山路商业街为主的建设。镇驻地主要街道实行一天
一清扫,三季见花,四季常绿,孔村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新型乡镇。
集体福利 1950年,提倡对烈军属帮助(帮粮食、帮工),1953年,以互助组帮
工为主。1958年《人民公社管理条例》规定:以生产队为基础确定五保户,全镇约30
户。 1962年,《中央农村工作60条》颁布后,五保制度走上正规化。1979年9月,镇
投资5万元建敬老院1处, 供养老人9名。1982年又扩征土地0.37公顷,建房13间,建
筑面积400平方米。 随着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1996年又投资30多万元,建二层宿舍
楼,建筑面积760平方米。至2003年底,总住房面积1082平方米,累计总投资132万元,
累计供养五保老人217名。
从1991年起全镇实行对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减免"两工"制度。1992年建社会福利工
厂1处,累计安排残疾人197名。同年在全镇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共有6000多
人参加保险, 总数额162万元。1986年孔村镇敬老院被省政府授予文明敬老院,院长
王召利被评为全市模范院长标兵。
2003年孔村镇行政村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26-10
┏━━━━━━━━┯━━━━┯━━━━┯━━━━━━┯━━━━━━━┯━━━━━┯━━━━┯━━━━━┓
┃ 行政村 │ 户数 │ 人口 │耕地(公顷)│ 行政村 │ 户数 │ 人口 │耕地(公顷┃
┃ │ │ │ │ │ │ │) ┃
┠────────┼────┼────┼──────┼───────┼─────┼────┼─────┨
┃孔村村 │ 710 │ 2438 │ 128.20 │前转村 │ 300 │ 1020 │ 112.00 ┃
┠────────┼────┼────┼──────┼───────┼─────┼────┼─────┨
┃夥居楼村 │ 345 │ 1190 │ 91.33 │后转村 │ 110 │ 420 │ 56.00 ┃
┠────────┼────┼────┼──────┼───────┼─────┼────┼─────┨
┃南尹庄村 │ 584 │ 1981 │ 198.67 │前套村 │ 220 │ 850 │ 94.27 ┃
┠────────┼────┼────┼──────┼───────┼─────┼────┼─────┨
┃北孙庄村 │ 298 │ 991 │ 106.00 │后套村 │ 140 │ 518 │ 82.20 ┃
┠────────┼────┼────┼──────┼───────┼─────┼────┼─────┨
┃王小屯村 │ 176 │ 628 │ 67.33 │王家庄村 │ 145 │ 501 │ 63.13 ┃
┠────────┼────┼────┼──────┼───────┼─────┼────┼─────┨
┃孔庄村 │ 78 │ 216 │ 22.33 │张山头村 │ 48 │ 146 │ 23.73 ┃
┠────────┼────┼────┼──────┼───────┼─────┼────┼─────┨
┃陈屯村 │ 560 │ 1980 │ 278.73 │蒋沟村 │ 210 │ 685 │ 113.67 ┃
┠────────┼────┼────┼──────┼───────┼─────┼────┼─────┨
┃刘小庄村 │ 243 │ 830 │ 100.00 │南官庄村 │ 320 │ 1230 │ 68.67 ┃
┠────────┼────┼────┼──────┼───────┼─────┼────┼─────┨
┃东臧庄村 │ 138 │ 502 │ 43.33 │孔子山村 │ 180 │ 720 │ 49.67 ┃
┠────────┼────┼────┼──────┼───────┼─────┼────┼─────┨
┃太平庄村 │ 460 │ 1620 │ 210.40 │金沟村 │ 135 │ 501 │ 69.60 ┃
┠────────┼────┼────┼──────┼───────┼─────┼────┼─────┨
┃范皮村 │ 100 │ 450 │ 56.00 │柿子园村 │ 97 │ 383 │ 38.93 ┃
┠────────┼────┼────┼──────┼───────┼─────┼────┼─────┨
┃郭柳沟村 │ 370 │ 1423 │ 162.93 │前岭村 │ 46 │ 165 │ 23.13 ┃
┠────────┼────┼────┼──────┼───────┼─────┼────┼─────┨
┃东天宫村 │ 250 │ 1030 │ 139.7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