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创建文明乡(镇)、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617&run=13

从1998年开始,在全县开展文明乡(镇)、村创建活动。各乡镇成立创建领导小
组,每年制定创建计划、目标和评比奖励标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纳入全方位目
标进行考核。在创建内容上,一是抓教育,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政治、学文化、学科
技、学市场经济知识,努力提高干部思想水平、执政能力和群众的道德科技文化素质。
二是抓基础性建设,在乡镇驻地以及街道开展绿化、硬化、美化、净化、亮化活动,
在农村建设文化大院、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室。2001年至2003年,把农村"文明一条街"
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的重中之重来抓。县里召开动员会、调度会和评比会进行广泛发动。
创建之初,组织有关人员到全省先进单位济宁市和全市先进单位历城区进行参观学习,
按照"五化一有"(绿化、硬化、美化、净化、亮化,有宣传栏)的标准,培养平阴镇
的上盆王村、毕海洋村、大佛寺村,孝直镇的孝直村、贾庄村为文明街建设先进典型。
同时在这些单位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以此带动全县工作的开展。至2003年
底, 全县已建成173条"文明一条街",占行政村总数的50%。各村充分发挥"文明一条
街"文明卫生示范街、 法律政策宣传街、诚信道德教育街、科技文化传播街、农民健
身娱乐街的作用,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改善了镇村面貌和人民生
活的居住条件。三是抓活动,各乡镇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
店子乡深入开展"讲案学法"活动,此项活动影响大,效果好,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
评价,省委宣传部和省普法办联合下文在全省推广了该乡经验。刁山坡镇坚持一手抓
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用新民俗代替旧民俗,此
经验得到省委肯定, 并做出重要批示,在全省推广该镇的经验。平阴镇开展争创"双
强镇"活动, 投资3万多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图书室,投资100多万元建起全省一流的党
校,投资700多万元建起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孝直镇着眼于提高干部的素质,开展了"
三位一体、依法治镇,争做五型(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服务型、清廉型)干部"
活动。洪范池镇立足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奉献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以"爱家乡、讲奉献、
兴洪范、 做主人"为主题,开展了评选"百名洪范好主人"活动。至2003年底,全县共
涌现出市级文明乡镇3个,县级文明乡镇7个,各类文明村4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