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地方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586&run=13

一、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的急性传染病,1988年至1995年呈上升趋势。其后,
县政府组织县卫生局、县农业局等部门,开展每年两次有计划的灭鼠活动,削减了流
行性出血热高峰。 发病率由1995年的231例下降到2003年的12例,下降94.81%。1988
年至1996年,济南市卫生防疫站在平阴县设监测点开展鼠带毒调查,指导全市流行性
出血热防治工作。从1990年开始,逐级推广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预防接种,保护了易感
人群。
二、碘缺乏病
平阴县为碘缺乏病重病区,1975年普查患病率14.44%。多年来,平阴县坚持以食
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89年,经山东省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验收,达
到基本控制标准。1997年,平阴县代表济南市接受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考核验收,达
到国家控制标准。为保证食盐加碘防治效果,对市场上销售的碘盐和小学生甲状腺肿
大率进行常年监测。 1993年,监测碘盐1014份,其中含碘841份,含碘率82.93%;抽
查小学生1200人,其中甲状腺肿大84人,肿大率7%。1997年,检测碘盐4896份,含碘
率100%; 抽查小学生1100人,其中甲状腺肿大48人,肿大率4.36%。2003年,检测碘
盐396份,含碘率100%;抽查小学生40人,其中甲状腺肿大1人,肿大率2.50%。
三、狂犬病
1988年发病10例,1989年发病4例,1992年发病1例,全部死亡。由于狂犬病发病
后死亡率百分之百,曾在平阴县一度引起恐慌。1988年至1990年间,县政府成立狂犬
病防治办公室,协调全县狂犬病防治工作。组织由卫生、农业、公安等部门参加的狂
犬捕杀队,先后共灭犬1000余只。1988年至1989年间共接种狂犬疫苗5000人份,有效
地扼制了狂犬病的发生。之后,狂犬病防治已被群众所认识,凡被犬、猫等啮齿类动
物咬伤者均能主动接种狂犬病疫苗。1993年以来,平阴县已无狂犬病发生。
四、布氏菌病
平阴县的布氏菌病始发于1970年左右,当年已对绝大多数患者进行了治疗,对多
数羊群进行了免疫接种。 1989年至1991年,连续3年对布氏菌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
均达到国家控制标准。近年已无布氏菌病人发生。
五、丝虫病
1988年至1995年,对省级丝虫病监测点旧县乡吉城一、二、三、四村及安城乡大
官村共检测6959人,无发现阳性病人。1995年通过济南市消灭丝虫病考核验收,2003
年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确定平阴已控制丝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