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群众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573&run=13

一、学校体育
1988年至2003年,全县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学校体育领导小组,由一名副校长主
管。许多学校成立了体育教学教研组。县教育局选配了专职体育教研员,成立了体育
中心教研组,设在县教研室,定期开展体育教研活动。每年举办1次体育教师培训班,
多则5天,少则3天,帮助指导体育教学。各中小学校坚持把"三两"(每周两节体育课,
每周两次课外活动, 每天做广播体操和眼睛保健操活动)活动和每周5次早操作为体
育常规教育和体育锻炼时间, 确保了全体师生每人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每年举
办春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秋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平时还举办一些单项比赛活
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每年进行达标测定,普及率100%,达标率逐年上升:
1990年为85.2%, 1995年为91.3%,2003年为97.66%。1991年1月,省体委、省教委授
予平阴县"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县"称号。 1998年4月,县实验中学被省体委授
予"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有平阴一中、平阴二中、平
阴三中、平阴四中和县实验小学、县龙山小学。全县11处乡镇的中心中学和中心小学
均属县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003年底,全县共有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439人,其中本
科119人,专科278人,中专42人。
二、职工体育
1988年至2003年职工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有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足球、武术、棋类、射击、自行车等。县教育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与县文
化体育局(县体委)每年联合组办一系列体育竞赛活动。1987年,县直机关、各厂矿
企事业单位恢复了以第八套广播体操为主的工前操、 工间操活动。1991年2月,县举
办迎新春县城驻地五项体育活动,参加人数5000余人,为春节扮玩活动增添了色彩。
1992年2月, 举办迎新春职工运动会,设置拔河、二人协力跑、跳绳三项集体参赛项
目。1996年,县体委和工商银行平阴县支行联合举办平阴县"工行杯"全民健身运动会。
1997年,县体委和工商银行平阴县支行联合举办了平阴县"工行杯"迎香港回归机关运
动会。2000年,县体委与县交通局联合举办了平阴县"汽运杯"拔河比赛。2001年4~6
月,举办"海尔杯"平阴县足球业余联赛。1998年至2003年,为宣传贯彻《全民健身计
划纲要》 ,落实《平阴县全民健身计划》,共举办体育骨干培训班21期,624人。其
中裁判员学习班13期,248人;太极拳培训班5期,150人;健身球、健身操培训班3期,
226人。
三、农民体育
1987年,全县12处乡镇均设立体育辅导站,同时建立乡镇农民体育协会组织,文
化站长兼任体育辅导站站长和农民体协兼职秘书长,具体负责农民体育工作。1988年
至2003年,各乡镇每年举办农民体育竞赛活动3~5次。全县农民体育活动项目有田径、
武术、自行车、篮球、乒乓球、射击、棋类等,以乡镇自行开展活动为主。届时平阴
县运动会设农民组别参赛项目, 平时农民的体育活动多为自发性活动。2002年1月,
原乡镇文化站撤销, 建立乡镇文体站,设专职业务干部1人,具体负责农村文化体育
工作。1988年至2003年,11处乡镇先后被省体委授予"山东省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四、老年人体育
1988年至2003年,县设有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全县各乡镇和厂矿企事业单位设基
层老年人体育协会21个, 设置晨练点36处,经常参加老年人体育锻炼活动人数3万余
人, 占全县老年人总数的50%以上。1988年至1997年,每年举办老年体育竞赛表演活
动8~10项次; 1998年至2003年,每年举办老年体育竞赛、表演活动20余项次。体育
活动项目有钓鱼、长跑、中国象棋、门球、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操、健身舞、功夫
扇、爬山、台球、地掷球等。
五、幼儿体育
1988年,全县各幼儿园均设有体育课,每课15分钟~35分钟,活动项目除原有的
滑梯、转盘、秋千、压板、荡船外,还增加了小篮球、小足球、跳床、少儿操等项目。
1989年至2003年,每年春节扮玩活动时,均设有少儿操拳活动项目;每年的春秋两季
的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 均设有200余名少儿参加的武术操、少儿操表演活动
项目。
六、残疾人体育
1993年,在县第八届运动会上,20余名残疾人体育爱好者参加了轮椅、投沙包等
比赛活动。1999年,在县第九届运动会上,11名残疾人体育爱好者参加了400米轮椅,
100米、400米田径等项比赛活动。残疾人在平时的体育活动多为个人自发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