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管理体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542&run=13

一、行政管理体制
1986年, 平阴县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精神, 实行"三级
(县、 乡、村)办学、两级(县、乡镇)管理"体制。1987年至2003年,县负责举办
并管理的学校有平阴一中、平阴二中、平阴三中、平阴四中、县实验中学、县实验小
学、县龙山小学、县实验幼儿园、县教师进修学校、县职业中专和县特殊教育学校;
乡镇负责举办并管理的学校有乡镇中学、乡镇小学、乡镇中心幼儿园;村举办本村小
学和幼儿园,由乡镇主管,村协助乡镇管理。1989年10月,平阴一中升格为正县级单
位, 县教师进修学校、县职业中专升格为副县级单位。1990年3月,县编委批复县实
验中学为正科级单位, 县实验小学为副科级单位。1994年4月,县编委批准平阴四中
为正科级单位,县龙山小学为副科级单位;平阴二中、平阴三中原正科级不变。2001
年9月, 济南玛钢公司投资建立济南玫德高级中学, 实行"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
2002年8月,更名为济南玛钢外国语学校,采取"民有公办"体制。2003年1月,县编委
批文按"国有民办"体制运行,管理形式为租赁制,列全额预算管理,县级事业单位,
隶属县教育局领导。同年11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济南玛钢外国语学校收归国有,
与平阴一中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一校两制。
县直学校校长(副科级以上)由县委、县政府任免,其他学校校长由县教育局任
免。乡镇教办主任、乡镇中心中学和中心小学校长,由乡镇党委、政府任免,报县教
育局备案。其他小学校长由乡镇教办任免。全县学校中层干部一律实行竞聘上岗,校
长聘任。县教育局负责对县直高、初中和中心小学校长每年进行全面的政绩考核评估,
提出奖惩办法。
二、教育内部管理体制
1987年,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在确定校长中心地位的同时,保证党支部的核心
作用。 1989年1月,在玫瑰镇先行试点校长选聘制和教师聘任制,县教委及时总结试
点经验并予以推广。 1994年7月,县委、县政府批转县教委《关于深化教育内部管理
体制改革的报告》,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为改革重点的教育内部体制改革在全县中
小学展开。其基本内容包括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结构
工资制。校长以下设教导处、总务处,规模较大的学校设办公室、政教处(教育处)。
作为民主管理学校的一种形式,设立校务委员会,由5~9人组成。校务委员会由校长
主持召集,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商讨学校重大问题。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三
年为一届,闭会期间,工会是常设机构。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改变学校过于分散、师
生比例不合理的状况,为改革创造条件。乡镇初中由原来的4~5处,合并为1~2处;
小学相对集中合班并校,中心小学每班学生40人,学区小学每班在32人以上,师生比
例应不低于1: 20。改干部任命制为选聘制,选聘乡镇教委主任和中、小学校长。按
干部管理权限办理聘任手续, 聘期暂定3年。1994年共有413人报名选聘校长,396人
进行答辩, 经民主推荐、公平竞争,新选教委主任11名,选出正、副校长294名,其
中新当选142名,占当选人数的48%。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具有校内机构设置、
人事任免、经费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决断权。实行教职工聘任制,依据教职工标准
工作量, 核定各类岗位所需人员。教职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由校长聘任,聘期1
年。在核编定岗和聘任过程中,对编外民办教师和计划外临时工一次性清退,共辞退
908人。 公办教师内部退养310人,病退16人,落聘11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4%。改
固定工资制为结构工资制。县直学校,乡镇中心中学、中心小学以校为单位,其他小
学以学区为单位,由县、乡两级教委按其新定的编制为基数,实行全员工资总包干。
一次包定,超支不补,结余全留,一年一周期。此间若有政策性增资,按规定兑现。
改革工资分配办法,实行结构工资双系列制度。结构工资,即固定工资加绩效工资。
县直学校每人每月拿出180元为绩效工资, 其余部分为固定工资;各乡镇民办教师拿
出全部工资,公办教师拿出与本乡镇民办教师平均工资的相等数为绩效工资,其余为
固定工资。双系列:即教师系列与职员系列。原则上教师系列工资高于职员系列一个
档次。绩效工资分配比例按"四四二"分配,即工作量占40%,工作实绩占40%,其他方
面占20%。 绩效工资一年为一个周期。落实岗位责任制。校长把学校总目标按照岗位
职责层层分解到人,把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形成以考核工作实绩为主,以考
核绩效结果为依据的考核奖惩制度,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拉大分配档次。在体制改
革过程中配套制定了相关政策:凡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以上者,不再参加选聘,
一律实行内部退养;落聘校长职务自行解除,参与教职工聘任;对落聘的公办教职工
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分流;对落聘的民师,50岁以上的办理退休手续,50岁以下的发给
一次性补助;落聘职员自谋职业要交纳工龄费直到退休;教职工原档案工资保留,遇
国家调资按政策规定办理,离退休人员待遇不变。1997年8月、2000年8月,平阴县又
相继进行两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三轮改革,全县共落聘和清退不合格教职工10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