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拥军优属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390&run=13

1991年6月, 县委、县政府成立争创双拥模范县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1994
年4月由县文明办平行移位到县民政局) 。每逢"八一"、春节,县、乡(镇)、村三
级都要对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深入到优抚对象家中进行走访慰
问,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每年都向优抚对象发放慰问年画,为新增优抚对象挂光荣牌。
在确保各项优抚政策全面落实的情况下,从1987年开始,逐步开展了为"三老"(老烈
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解"三难"(生活难、住房难和医疗难)工作。1988年,
从县到乡(镇) 、村建立了优抚服务网络,为解"三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1991年5
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以后,优抚对象解"三难"工
作有了更快开展。1988年至1991年,全县1657个帮工队和1856个送温暖小组义务帮工
近15万个劳动日,做好事4万余件;先后安排3275名优抚对象就业;多方筹集资金314
万元, 为343户优抚对象新建房屋1305间,为976户修缮房屋3520间; 为烈属、 在
乡三等伤残军人和复员病退军人平均每人每年至少解决120元医疗补助费。1992年7月,
济南市优抚对象解"三难"现场会在平阴县召开。 9月,在全省扶持优抚对象解"三难"
奔小康经验交流会上,副县长李清水参加会议并作典型发言。1993年,全县各乡镇逐
步建立健全了优抚"四个一"(一个优抚医疗中心,一个拥军优属指导站,一个优抚储
金会,一个退伍军人劳务介绍所)。1995年,平阴县在全省优抚网络"四个一"实体建
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1998年,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
制,使重点优抚对象的收入不断增加,且随着当地职工工资平均水平、农民人均年纯
收入的提高而不断提高。2002年6月,县政府制定了《平阴县优抚医疗保障暂行办法》。
同月, 平阴县优抚医院揭牌。2003年3月,省民政厅确定平阴县为全省三个优抚医疗
保障试点县之一。 9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丁吉修,县优抚医院院长王元杰分别
在日照市召开的全省解决在乡"三老"优抚对象医疗难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2000年
以后,优抚医疗中心共为优抚对象查体24000人次,为"三老"减免、报销医疗费各140
万元以上。优抚储金会利用储金帮助1500多名优抚对象解决了生产和生活困难。退伍
军人劳务介绍所,通过各种渠道安置1000多名优抚对象及其子女就业。
每年八一、春节,县委、县政府都要成立慰问团,对驻平阴部队进行走访慰问,
帮助解决训练、战备、营建、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武警中队改建宿舍和
食堂;在店子乡划出16.67公顷耕地,供驻军建立粮菜基地,解决了部队菜篮子问题。
投资200多万元为部队拓宽修建了两条"拥军路"。县政府先后拨款150多万元,解决驻
军需用粮油的差价补贴。 2000年以来,先后将146名驻军干部子女安排进县城最好的
中小学读书,将83名部队家属安排进事业单位或效益较好的企业上班。共捐助12万元
为驻军建立了图书室和文化广场, 并为驻军培养了600多名军地两用人才,支援了平
阴驻军的现代化建设。
1991年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县"活动以来,全县涌现出一大批拥军优属先进集体和
先进个人。平阴县分别于1995年、1997年、1999年、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
授予"双拥模范县"或"拥军优属模范单位"。1999年,被全国双拥领导小组和民政部表
彰为"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 被省双拥办、民政厅授予"全省爱心献功臣行动
先进单位"。1994年以来,先后6次被市委、市政府、济南军分区授予"双拥模范县"或"
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先进单位"。 有16个单位、24人受到省、市表彰。孝直镇前庄科
村党支部书记、军属贾传智,店子乡柳滩村军属郭秀莲分别于1990年、1992年被省委、
省政府授予"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2002年7月,店子乡柳滩村村民戴秀兰被省妇联、
省民政厅、省军区政治部授予山东省"十佳兵妈妈"称号。

“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