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人才交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377&run=13

一、人才市场
1996年6月, 平阴县投资170多万元,新建1830平方米的人才市场大楼1幢,1997
年7月建成并正式对外挂牌办公。 办公楼可同时容纳6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并能为招
聘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接待、 登记、资料存储等服务。2001年2月,投资20多万元,
建起了同时容纳60人教学的微机室和人才素质测评室。 2002年6月,设立了人才交流
服务大厅。 2003年3月,开辟了平阴人才网,建起了平阴人才信息库,并与省、市人
才服务中心进行联网运作,开展了网上招聘业务。
自1985年9月, 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坚持在搞好企、事业单位人才需
求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不断从省内外引进、调整急需人才,及时为各类求职人才提供
就业机会。 1988年,从西安飞机场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名,筹建起平阴县空压机厂。
1989年,从石横电厂、西安、国家机电部、齐齐哈尔华安机械厂等引进专业技术人员
5名, 筹建起平阴县热电厂。1990年12月,县委书记刘克昌带领组织、人事等有关部
门, 在北京召开了平阴籍在京部分工作人员座谈会,建立了联络站。1991年1月,由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秦承安带队在天津召开了平阴县在津部分工作人员及特邀经济
顾问座谈会,共有80人参加了座谈会,其中平阴籍在津工作人员21人,特邀代表11人。
共接待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洽谈人员461人次,洽谈项目49项,达成意向24项。1992
年5月,举办第一期平阴县人才技术洽谈会,省、 市人事部门及34家科研单位56人参
加了会议。 1997年9月, 举办平阴县人才成果展,参展人数3000多人次。2000年9月,
在县人才市场举办首期企业人才招聘暨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进场招聘
的国营、集体、个体、三资企业及部分改制后的社会中介组织共68家,进场求职人员
1000余人。1998年至2003年,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了省、市及外地召开的人才招聘会,
共达成意向3000多人次, 成功就业的200多人。每年为国有、集体及个体私营企业召
开十几次专场招聘会, 并已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截至2003年,进场招聘单位230
多家,进场求职人员1.3万人次,其中50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2300多人成功就业。

人才交流大会

县人事部门在不断从县外引进急需人才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县内人才。1995年、
1996年连续两年从县直、 乡镇和企业选拔15名中层干部到清华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
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培训, 这批人员均已走上领导岗位。1995年至1998年,连续4年
从在职职工和高中毕业生中筛选优秀人员152人,以为企、事业单位定向委培的形式,
脱产到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山东大学、湖北孝感财贸学院等院校学习相关
专业,解决了部分企、事业单位急需用人的困难。
二、人事代理
1997年,平阴县正式开展人事代理工作。全县实行集体代理的主要是转企改制的
单位和中介服务机构;实行个人代理的主要是到外地、民营企业就业、出国或到国内
大专院校继续深造以及从企、事业单位辞职、 辞退的干部身份的人员。至2003年底,
全县集体代理单位22家、 175人,个人委托代理54人。2003年,为代理单位和个人进
行工资套改、 推荐评审职称、组织年度考核、查阅人事档案、出据人事证明等600多
人次。
三、引进国外智力
1997年3月开始,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由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承担。12月,在全国
聘请外国专家项目洽谈会上,投递专家需求3项。1998年3月,首次成功接待日本专家
盐畸三郎指导苹果生产技术。 此后连续7年,先后从日本、德国、法国、以色列、美
国、英国聘请专家,指导全县苹果、葡萄、玫瑰、畜牧、氟化盐、炭素等工农业生产
项目。至2003年底,全县引进国外专家项目15个,引进专家17人次,解决技术难题21
项。2003年引进的法国专家皮尔·罗斯,较好地解决了平阴玫瑰精油提取和深加工技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