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干部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375&run=13

一、干部队伍
1988年以后,全县干部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构成日趋合理。1989年,全县共有
干部4942人, 其中政府工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1285人(县直1042人、乡镇243人),
人大、政协、法检(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194人(县直150人、乡镇44人),事
业单位2888人, 企业575人。1992年,全县干部数量增加到5773人,其中政府工作部
门机关工作人员1280人(县直1029人、 乡镇251人),人大、政协、法检、人民团体
214人(县直159人、 乡镇55人),全民事业单位3293人,全民企业干部825人,集体
所有制单位干部161人。 2003年,全县干部数量增加到9888人,其中政府工作部门机
关工作人员707人(县直567人、 乡镇140人) ,人大、政协、法检、人民团体423人
(县直307人、乡镇116人),全民事业单位7191人,全民企业干部1004人,集体所有
制单位干部563人。从干部学历层次看,全县共有研究生学历15人,本科学历1963人,
专科学历4018人,中专学历3641人,高中及以下251人。
二、干部吸收录用
吸收录用干部 1989年,县直机关考选干部32人。1990年11月,从在职聘用制干
部中公开招考12人录用为干部。1991年从机关优秀工人中录用干部33人,吸收录用干
部2人,录用计划内招收的自费电大普通班专科毕业生43人。1992年,吸收录用干部6
人。 1993年吸收录用干部1人, 录用计划内招收的自费电大普通班专科毕业生7人。
1994年吸收录用干部4人, 录用公检法系统工作人员46人,录用计划内招收的自费电
大普通班专科毕业生2人。 199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交警30人。1996年、1997年吸
收录用干部10人。1998年,从乡镇担任副科级实职领导干部中吸收录用14人。1999年,
从乡镇副科级干部中吸收录用8人。 2000年,录用计划内招收的自费电大普通班专科
毕业生15人。2001年,从乡镇担任副科级实职领导干部中吸收录用12人。
民办教师转招为公办教师 1987年以来,按照"关、转、招、辞、退"的方针,全
县未增加1名民办教师, 对1985年以前登记在册的民办教师通过转招的方式成为公办
教师。一是招一部分,国家拿出招生计划,从优秀民办教师中考选一部分人员到师范
院校脱产学习, 毕业后按师范类毕业生落实待遇, 1992年至1997年共选招公办教师
222人。 二是转一部分,1994年160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1996年340名民办教师
转为公办教师, 1998年653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至1998年底,民办教师不复存
在。
聘用制干部 一是机关聘用制干部。 1988年为乡镇机关选聘合同制干部30人,
1989年选聘11人,1991年选聘22人, 之后此项工作停办。 二是企业内部聘用制干部。
自1988年以来共办理340人,至2003年底,聘期内共有企业内部聘用制干部511人。三
是社会就业性质的聘用制干部。至2003年底,共为不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办理聘用
干部手续1093人。
三、干部调配
1988年至1996年, 共调动干部630人, 其中县内调整454人, 外地调入176人。
1997年,县委、县政府两个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调配纪律的暂
行规定》,规定党政机关凡进必考,事业单位从严控制,严格控制企业向事业、自收
自支及差额事业单位向全额事业单位调动。为落实企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发挥企业管
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鼓励支持企业人才的合理流动,对要求办理调动手续
的,只要企业与个人协商一致的,原则上随时办理调动手续。对事业单位按照从严控
制,合理调配的原则,并将考试录用与干部调配相结合,先后为各类事业单位招考录
用55人。1997年至2003年, 共调动干部450人,其中1997年调动干部85人(其中调入、
调出28人) , 1998年调动干部71人(其中调入、调出13人),1999年调动干部61人
(其中调入、调出24人),2000年调动干部53人(其中调入、 调出26人) ,2001年
调动干部49人(其中调入、调出17人),2002年调动干部78人,2003年调动干部53人
(其中调入、调出28人)。
四、干部培训
1990年以来, 每年举办不同类型的人才培训班。 1991年, 举办文秘人员岗位
培训班1期64人。 1992年,举办公务员制度骨干培训班、机构改革工作骨干培训班;
制定《平阴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实施办法》 , 发放了继续教育证书。
1993年, 举办企业急需人才培训班20个班次、 800多人;"正交优化法"培训班4期、
519人次;"公共关系学"、"购销学"培训班126人次。1995年,举办公务员过渡考试骨
干培训班86人次、微机培训班50人次、外语培训班46人次;建立了17个人才培训基地,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200人次、培训机关工作人员2000人次;向清华大学输送10名厂长,
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培训;由山东大学、淄博教育学院定向委培了50名专业技术人员。
1997年,面向农村培养2500多名乡土人才。1998年,对6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
更新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1999年,对4227名教师进行了创新教育知识培训;对5195
名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更新知识培训。2002年,对1638名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进
行了WTO知识培训。2003年,对1374名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进行了依法行政培训。
其他常规培训。 1993年以来,进行机关人员培训116人次;1992年至1997年,每
年一届人事政工干部岗位培训班合计300人次; 1994年至2002年,每年举办转正定级
培训班合计2000余人次,中层干部更新知识培训86人次;2000年至2003年,对1095名
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2003年,对中层干部进行更新知识培训86
人次,对1088名公务员进行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
五、人事考试
1991年,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中的经济员以考代评,当年全县有222人参加考试。
1992年,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中增加外语考试。1993年,会计初级以考代评,不具
备规定学历晋升职称人员参与业务考试1100人次。1995年,公务员过渡考试1390人;
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等级考核12个工种303人次。1998年,晋升职称业务考试800人
次;技术工人等级考核90个工种628人次。1999年至2003年的5年间,除专业技术人员
晋升职称的业务、外语、微机考试及以考代评的经济、会计中初级考试等例行考试外,
还增加了公务员初任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等考试,全县人事考试种类已达20多种,参
加考试人数19551人次。
六、干部任免
1988年至2003年,县人事部门负责代县政府承办了政府序列部门、县直事业单位、
县属企业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任免事项。对中层干部的任免,1988年至1993年,
程序上由主管部门负责,报县人事局备案。1994年后下放行政任免权限,简化行政任
免程序,由主管部门决定任免,不再由人事局备案。1996年12月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
后, 对列入国家公务员制度过渡范围的政府30个序列部门和11个乡镇科员、 办事员
等政府公务员, 经人事局审核备案后,由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任免手续。1997
年为398名公务员办理任职备案手续, 以后凡公务员职务岗位变化的,都按以上程序
进行了任免。 1997年5月,为加强县工商局、公安局、地税局派出机构人员管理,对
以上派出机构的负责人由人事局任免。随着2000年、2001年工商局、地税局管理体制
上划和公安系统公务员制度的推行,至2003年底该项工作结束。
七、干部考核
1994年12月,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联合下发《关于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年度考核的通知》 。1995年3月,制定出台《关于对平阴县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
考核的实施意见》。1996年8月,制定《平阴县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人员过渡办法》。
自此全县的干部年度考核备案制度正式建立起来。1994年至2003年,共下发年度及半
年考核文件20余份, 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人员27616人次,其中1996年
对1146名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公务员过渡考核;1997年至2003年,组织进行国家公务
员和人民警察录用考核5次、考核人员196人。
八、全方位目标管理
1988年,县委、县政府制定《行政机关岗位责任制实施方案》、《行政机关岗位
责任制考核办法》、《行政机关岗位责任制考核指标》等系列文件。1991年,由县岗
位责任制办公室牵头,制定《一九九一年度全县党政群机关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考评
奖惩工作意见》及《平阴县目标管理责任制暂行办法》,按分级分类原则,将考核对
象分为部门对个人的考核和县对部门的考核两个层次;重点考核乡镇的农业、乡镇企
业、村镇建设、外经外贸、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以及部门的业务和自身建
设、包村工作、兴办实体三个方面的内容。2002年,根据机构改革职能划分,将县对
部门的考核划归县委办公室实施。
九、干部奖惩
干部奖励 1992年4月, 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年度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
工作实施意见》。1998年5月,县人事局下发《关于规范奖励表彰报批程序的通知》。
2001年3月, 县政府制定出台《平阴县行政奖励表彰规定》,确定县人事局为行政奖
励表彰工作的主管部门,担负行政奖励表彰工作的指导、监督、审核等职能,并要求
在工作中与拟表彰单位"联合拟制方案、 联合组织考察、联合行文表彰"(即"三个联
合")。1988年至2003年,全县累计表彰各类先进人员2600余人次,其中表彰"人民满
意的国家公务员"5批、60人次。

表彰大会

干部惩诫 1995年10月, 县委组织部、 县人事局联合制定《平阴县党政机关诫
勉暂行规定》 。1998年至2003年,共有9人受到开除公职处罚,37人受到降低工资处
分,22人因年度考核不合格受到行政告诫。
十、军转干部安置
1988年至2003年, 全县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179人, 共安置军转干部174人,其
中安置党政机关110人,事业单位55人,企业9人;自主择业5人。根据单位人才需求、
编制余缺、转业干部职务层次、技术专长、立功受奖情况及转业安置要求,始终坚持
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原则拟定安置方案,坚持把最好的岗位留给军转干部,26名符
合相应安排职务条件的转业干部全部安排了领导职务。2000年至2002年,对军转干部
实行"双考"(考核与考试相结合)选岗,根据单位编制、人才余缺情况,按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各占一定的比例确定安置计划,再根据转业干部职务、奖励情况进行量化考
核,最后按考试考核成绩排出名次,由个人按名次依次公开挑选岗位。团职转业干部
单独设岗、单独排名、单独挑选,并严格实行"五公开"(安置办法公开、考试成绩公
开、考核内容记分标准公开、安置岗位公开、安置结果公开)。2001年,根据《军队
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规定,部分军队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安置。县委组
织部、县人事局等11个部门制定并转发了中央、省、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
务意见,并确定由平阴镇政府具体承担相应的管理服务工作。是年,平阴县被市委、
市政府授予"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1988年至2003年平阴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情况表
表16-1 单位:人
┏━━━┯━━━┯━━━━━━┯━━━━━━┯━━━┯━━━┯━━━┯━━━━━━┯━━━━━┯━━━┓
┃ 年度 │ 合计 │ 党政机关 │ 事业单位 │ 企业 │ 年度 │ 合计 │ 党政机关 │ 事业单位 │ 企业 ┃
┠───┼───┼──────┼──────┼───┼───┼───┼──────┼─────┼───┨
┃ 1988 │ 15 │ 7 │ 5 │ 3 │ 1996 │ 14 │ 10 │ 4 │ 0 ┃
┠───┼───┼──────┼──────┼───┼───┼───┼──────┼─────┼───┨
┃ 1989 │ 10 │ 6 │ 2 │ 2 │ 1997 │ 21 │ 14 │ 6 │ 1 ┃
┠───┼───┼──────┼──────┼───┼───┼───┼──────┼─────┼───┨
┃ 1990 │ 7 │ 4 │ 2 │ 1 │ 1998 │ 9 │ 4 │ 5 │ 0 ┃
┠───┼───┼──────┼──────┼───┼───┼───┼──────┼─────┼───┨
┃ 1991 │ 6 │ 4 │ 2 │ 0 │ 1999 │ 23 │ 20 │ 3 │ 0 ┃
┠───┼───┼──────┼──────┼───┼───┼───┼──────┼─────┼───┨
┃ 1992 │ 7 │ 4 │ 2 │ 1 │ 2000 │ 15 │ 8 │ 7 │ 0 ┃
┠───┼───┼──────┼──────┼───┼───┼───┼──────┼─────┼───┨
┃ 1993 │ 9 │ 8 │ 1 │ 0 │ 2001 │ 9 │ 8 │ 1 │ 0 ┃
┠───┼───┼──────┼──────┼───┼───┼───┼──────┼─────┼───┨
┃ 1994 │ 8 │ 5 │ 3 │ 0 │ 2002 │ 9 │ 4 │ 5 │ 0 ┃
┠───┼───┼──────┼──────┼───┼───┼───┼──────┼─────┼───┨
┃ 1995 │ 11 │ 3 │ 7 │ 1 │ 2003 │ 1 │ 1 │ 0 │ 0 ┃
┗━━━┷━━━┷━━━━━━┷━━━━━━┷━━━┷━━━┷━━━┷━━━━━━┷━━━━━┷━━━┛
十一、职称评定
1991年5月, 县科委科技干部科移交县人事局,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随之
设在县人事局。 2002年3月,县乡机构改革以后,人事局对内设科室进行了调整,撤
销了县职改办,成立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负责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及其
他日常管理工作。
1986年2月, 国务院决定恢复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1988年,
全县进行首次评聘,由于职称评定的停顿,评审出现高峰,全县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
人员增加到3903人,其中高级73人,中级1366人,初级2464人。1991年,全县职称评
定转入经常化。1993年,职称评定实行评聘分开,迎来第二次评审高峰,5558名符合
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同年,经济、统计、审计、会计、
计算机软件等系列开始进行全国统一资格考试,不再进行评审。1995年,在涉及国家
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专业技术工作领域,实行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同年,
县人事局印发《平阴县专业技术人员聘任考核实施意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
核进行规范, 并形成制度。1997年6月开始,对全县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实行了综合评价量化赋分。1999年,把专业考试和计算机考试列为评审条件,并把专
业考试成绩作为量化赋分的依据之一;县人事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竞争聘任专业技
术职务实行聘约管理的实施意见》,在所有事业单位中实行双向选择,竞争聘任,建
立起了以科学设岗为基础, 以加强单位自主聘任为核心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2003年,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实行了评审、考试、职业资格并行制度。至2003年,全
县职称按专业分工,共有29个系列,每个系列分别设高级、中级和初级职务。平阴县
共设有7个系列的初级评审委员会, 分别是平阴县中专教师职务初级评审委员会、中
学教师职务初级评审委员会、小学教师职务初级评审委员会和平阴县农业技术职务初
级评审委员会、农业工程技术职务初级评审委员会以及平阴县工程技术职务初级评审
委员会、卫生技术职务初级评审委员会。
1995年,县水利水产局高级工程师李英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县玫瑰花
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孟宪水获济南市首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2002年,县
林业局果树站副站长、农艺师赵敏,县玫瑰花研究所副所长、工程师郭永来,县医院
主治医师郭明娟等3人获济南市第二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 2000年至2003年,县
政府连续表彰了4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共101人次,其中高级26人次,中级
42人次,初级33人次。
1993年至2003年平阴县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情况表
表16-2 单位:人
┏━━━━━━━━━┯━━━━━━━━━━┯━━━━━━━━━┯━━━━━━━━━┯━━━━━━━━━┓
┃ 年 度 │ 晋升总数 │ 高 级 │ 中 级 │ 初 级 ┃
┠─────────┼──────────┼─────────┼─────────┼─────────┨
┃ 1993 │ 5558 │ 301 │ 2585 │ 2672 ┃
┠─────────┼──────────┼─────────┼─────────┼─────────┨
┃ 1994 │ 584 │ 98 │ 236 │ 250 ┃
┠─────────┼──────────┼─────────┼─────────┼─────────┨
┃ 1995 │ 880 │ 33 │ 157 │ 690 ┃
┠─────────┼──────────┼─────────┼─────────┼─────────┨
┃ 1996 │ 936 │ 18 │ 163 │ 755 ┃
┠─────────┼──────────┼─────────┼─────────┼─────────┨
┃ 1997 │ 994 │ 7 │ 111 │ 876 ┃
┠─────────┼──────────┼─────────┼─────────┼─────────┨
┃ 1998 │ 1349 │ 94 │ 223 │ 1032 ┃
┠─────────┼──────────┼─────────┼─────────┼─────────┨
┃ 1999 │ 1070 │ 86 │ 265 │ 719 ┃
┠─────────┼──────────┼─────────┼─────────┼─────────┨
┃ 2000 │ 1083 │ 85 │ 304 │ 694 ┃
┠─────────┼──────────┼─────────┼─────────┼─────────┨
┃ 2001 │ 1316 │ 79 │ 258 │ 979 ┃
┠─────────┼──────────┼─────────┼─────────┼─────────┨
┃ 2002 │ 900 │ 106 │ 233 │ 561 ┃
┠─────────┼──────────┼─────────┼─────────┼─────────┨
┃ 2003 │ 893 │ 92 │ 165 │ 6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