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治安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330&run=13

一、公共场所管理
1989年,对公共场所实行治安情况挂牌制度,经检查合格挂"安全单位"红牌,发
生问题挂"不安全单位"黑牌。1990年,在11处治安情况复杂的商场、市场、车站、影
剧院等设立了治安办公室,配备了22名治安管理员。是年,结合"除六害"斗争,对县
城西南二级站地区的118处路边店进行专项治理, 先后挖出引诱、容留妇女卖淫和卖
淫嫖娼的违法分子70名。1992年,省政府发布实施《山东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县公安局从抓学习、 宣传入手,举办了两期公共场所负责人学习班,对县城102家公
共场所核发了公共场所安全许可证。1997年,结合《济南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的颁布实施, 对全县400余家公共场所进行了治理整顿,严厉查处"黄、赌、毒"等社
会丑恶现象, 净化社会环境。2000年,县公安局集中3个月的时间,对全县公共娱乐
场所进行专项整治, 先后取缔非法经营的歌舞厅2家、录像厅3家、桑拿浴室2家、美
容美发厅20家、 网吧3家、电子游戏厅13家,责令停业整顿24家。2002年,先后印制
《致全县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业户一封信》、《公共场所调查登记表》等资料,以强化
对公共场所业户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业户进行
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2003年7月,启用"治安管理检查证"制度,实行治安民警持证
检查, 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至2003年底,全县共有公共场所358家,其中
文化娱乐场所5家, 体育运动场所11家,饮食服务场所327家,展览活动场所3家,风
景游览场所10家,公共交通场所2家。
二、特种行业管理
旅馆业、印刷业、打字复印业、旧货业、刻字业、机动车管理业、废旧金属收购
业、拍卖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作为特种行业历来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的重点。县公
安机关制定了对特种行业户培训、检查和审验"验证登记"、"可疑情况报告"等规章制
度,并实行业户治安责任人、作业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1991年,县公安局设立特种
行业管理办公室,各派出所设立特种行业专管员,对全县172家特种行业户进行考查,
统一实行管理制度,培训从业人员,理顺管理渠道,强化阵地控制。2002年,全县先
后有22家旅馆安装了治安管理信息系统, 城区内旅馆信息系统的覆盖率超过90%。
2003年7月, 对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实行持证("治安管理检查证")检查制度。至年
底, 全县共有特种行业178家,其中旧货业90家,印刷业22家,打字复印32家,旅馆
33家,刻字业1家。
三、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理
随着全县"三石"生产的迅速发展,爆炸物品的使用量越来越大。1988年,在使用
爆炸物品较多的刁山坡等乡镇成立了爆炸物品管理领导小组,培训涉爆人员,开展专
项治理整顿,依法管理爆炸物品,实现县、乡(镇)、村三级管理体系。1990年6月,
县公安局出台了《关于对爆炸物品财物管理的暂行规定》。自1981年起,公安机关对
枪支实行严格的登记、检验、发证制度,并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核发持枪证,做到人、
枪、 证相符,严格对猎枪、土枪、气枪的管理。1996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枪
支管理办法》颁布,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法律规定持有、制造、买卖、运输、出
租枪支。 2001年4月至12月,在全县开展了治爆缉枪专项行动,查处涉枪涉爆案件29
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9人, 收缴非法炸药1651公斤, 雷管738枚,导火索358米,
收缴枪支252支, 销毁非法雷管42656枚。2000年, 实行爆炸物品管理服务"一条龙"
工作模式。 是年5月24日,在玫瑰镇查获非法雷管3万枚。2002年,实行以村为基础
的"联户统管"模式。
四、治安防范
1988年,县公安局设立治安联防办公室,各乡镇设专职治安联防队,各村队、各
内部单位设专职或义务轮流治安巡逻队,实行三级治安联防网络。1990年,在11个乡
镇的44个办事处、片,建立了治安民警室,招聘合同制民警73人,实现了治安工作向
群众化的延伸。1995年,平阴县公安局洪范派出所学习外地经验,率先在洪范池镇驻
地东池村推行联户联防,将该村按居住方位划分为13个联防责任区,每个责任区10~
15户,责任区成年男性村民每晚轮流值班,村原有的巡逻队进行监督检查。这一经验
在全县得以推广。 至1997年, 在全县主要交通干线和185个村庄建立了2785个组、
29963人的联户联防队伍, 形成了以派出所为龙头,以联户联防队伍为基础,警民联
动,内外结合的治安防范新格局。
1988年,全县内部系统已建保卫科(股)40个,专兼职保卫干部77人,专职护厂
队10个40人, 专职警卫70人。1989年,有146个厂(企)内部单位实行了安全保卫领
导责任制,141处经济要害部位签订了安全责任合同。2000年,县公安局围绕建设"内
外两个防御圈"的总体部署,加强治安堵截点和岗亭建设,共建治安堵截点7处、治安
岗亭14处, 形成了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治安堵截点、治安岗亭为依托,刑警、
交警、治安、公路巡警为基础的治安防控新格局。在农村,加强农村治保组织和群防
群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巡逻、普法、帮教、调解等组织。在公路沿线村和千人以上
的大村,组建专职治安巡逻队,完善联户联防工作机制,提高了全县整体治安防控能
力。2001年,县公安局成立保安服务公司,为各用户单位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安全
保卫服务。2003年,县公安局在城区内全面安装运行电子巡更系统,先后在县城10条
主要街道、5个居民小区、16个重点要害部位设置安装点22个,并调整充实巡逻队伍,
扩大治安防范范围,强化对易发案地区的综合整治,提高了城区综合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