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气候要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31&run=13

一、气温
境内1988年至2003年平均气温为14.4℃。 2002年最高为15.3℃, 较平均值偏高
0.9℃; 1993年、1996年最低为13.9℃,较平均值偏低0.5℃,年际差为1.4℃。年内
最冷月是1月, 平均气温为-0.7℃; 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27.5℃,气温年较差为
28.2℃。 一年之中4月气温回升最快,月平均气温比3月升高6.8℃;11月气温下降最
快,月平均气温比10月降低7.3℃。极端最高气温41.9℃,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极
端最低气温-20.3℃,出现在1990年1月31日。
1988年至2003年平阴县年平均气温表
表2-3 单位:℃
┏━━━━┯━━┯━━┯━━┯━━┯━━┯━━┯━━┯━━┯━━┯━━┯━━┯━━┯━━┯━━┯━━┯━━┓
┃ 年 份 │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
┃平均气温│13.8│14.2│14.1│13.8│14.0│13.9│14.9│14.2│13.9│14.5│15.0│14.9│14.5│14.7│15.3│14.1┃
┗━━━━┷━━┷━━┷━━┷━━┷━━┷━━┷━━┷━━┷━━┷━━┷━━┷━━┷━━┷━━┷━━┷━━┛
1988年至2003年平阴县各月平均气温及气温极值表
表2-4 单位:℃
┏━━━━━━┯━━┯━━┯━━━┯━━┯━━━┯━━┯━━┯━━━┯━━┯━━┯━━━┯━━┯━━━┓
┃ 月 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年 ┃
┠──────┼──┼──┼───┼──┼───┼──┼──┼───┼──┼──┼───┼──┼───┨
┃ 平均气温 │-0.7│2.7 │ 8.2 │15.5│ 20.9 │26.1│27.5│ 26.0 │21.7│15.4│ 7.4 │1.3 │ 14.4 ┃
┠───┬──┼──┼──┼───┼──┼───┼──┼──┼───┼──┼──┼───┼──┼───┨
┃极端最│极值│16.9│21.8│ 27.6 │33.3│ 36.9 │37.7│41.9│ 37.4 │36.8│34.1│ 25.6 │18.6│ 41.9 ┃
┃高气温├──┼──┼──┼───┼──┼───┼──┼──┼───┼──┼──┼───┼──┼───┨
┃ │日期│ 10 │ 27 │ 30 │ 23 │ 31 │ 28 │ 15 │ 23 │ 1 │ 1 │ 1 │ 3 │ 15/7 ┃
┠───┼──┼──┼──┼───┼──┼───┼──┼──┼───┼──┼──┼───┼──┼───┨
┃ │年份│2002│1992│ 2003 │1993│ 2002 │1989│2002│ 2002 │2002│1998│ 2003 │1989│ 2002 ┃
┠───┼──┼──┼──┼───┼──┼───┼──┼──┼───┼──┼──┼───┼──┼───┨
┃极端最│极值│-20.│-14.│ -9.9 │-4.1│ 3.5 │11.4│17.5│ 13.9 │6.7 │-0.2│-13.7 │-14.│-20.3 ┃
┃低气温│ │3 │8 │ │ │ │ │ │ │ │ │ │7 │ ┃
┃ ├──┼──┼──┼───┼──┼───┼──┼──┼───┼──┼──┼───┼──┼───┨
┃ │日期│ 31 │ 1 │ 7 │ 1 │ 2 │ 1 │ 12 │ 27 │ 21 │ 29 │ 21 │ 25 │ 31/1 ┃
┠───┼──┼──┼──┼───┼──┼───┼──┼──┼───┼──┼──┼───┼──┼───┨
┃ │年份│1990│1990│ 1988 │1991│ 1991 │1990│2003│ 1988 │1997│2002│ 1993 │2002│ 1990 ┃
┗━━━┷━━┷━━┷━━┷━━━┷━━┷━━━┷━━┷━━┷━━━┷━━┷━━┷━━━┷━━┷━━━┛
二、日照
全年日照时数累年平均为2371.2小时, 日照率为53%。其中5月份最多,为252.2
小时, 日照率60%;12月份最少,为148小时,日照率54%。日照百分率≥60%的日数5
月份最多,≤20%的日数7月份最多。春季平均为690.2小时,夏季平均为654.9小时,
秋季平均为568.1小时,冬季平均为470.9小时。
1988年至2003平阴县年日照时数表
表2-5 单位:小时
┏━━━━┯━━━━━━━┯━━━━┯━━━━━━━┯━━━━┯━━━━━━┯━━━━━┯━━━━━━┓
┃ 年 份 │ 年日照时数 │ 年 份 │ 年日照时数 │ 年 份 │ 年日照时数 │ 年 份 │ 年日照时数 ┃
┠────┼───────┼────┼───────┼────┼──────┼─────┼──────┨
┃ 1988 │ 2541.7 │ 1992 │ 2477.4 │ 1996 │ 2368.5 │ 2000 │ 2222.6 ┃
┠────┼───────┼────┼───────┼────┼──────┼─────┼──────┨
┃ 1989 │ 2485.5 │ 1993 │ 2446.6 │ 1997 │ 2585.2 │ 2001 │ 2291.1 ┃
┠────┼───────┼────┼───────┼────┼──────┼─────┼──────┨
┃ 1990 │ 2379.0 │ 1994 │ 2419.6 │ 1998 │ 2171.6 │ 2002 │ 2382.4 ┃
┠────┼───────┼────┼───────┼────┼──────┼─────┼──────┨
┃ 1991 │ 2335.8 │ 1995 │ 2597.2 │ 1999 │ 2251.2 │ 2003 │ 1983.0 ┃
┗━━━━┷━━━━━━━┷━━━━┷━━━━━━━┷━━━━┷━━━━━━┷━━━━━┷━━━━━━┛
三、降水
1988年至2003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06.4毫米, 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为1120.7毫
米(2003年),最少年为282.4毫米(1989年),相差4倍。四季降水分布情况:春季
平均为104.1毫米,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7%,夏季平均为377.8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
的62%, 秋季平均为101.5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7%,冬季平均为23.0毫米,约占
全年降水量的4%。其中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四季降水分布差别明显。
1988年至2003年平阴县各月平均降水量及最大最小降水量表
表2-6 单位:毫米
┏━━━━━━┯━━━━┯━━━━━┯━━┯━━━┯━━┯━━┯━━━┯━━┯━━┯━━━┯━━┯━━━┓
┃ 月 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 月降水量 │ 6.9 │ 9.3 │15.8│ 26.3 │61.9│66.4│165.0 │146.│44.5│ 37.8 │19.0│ 6.2 ┃
┃ │ │ │ │ │ │ │ │3 │ │ │ │ ┃
┠──┬───┼────┼─────┼──┼───┼──┼──┼───┼──┼──┼───┼──┼───┨
┃最大│降水量│ 39.4 │ 28.8 │32.7│ 93.3 │138.│128.│331.9 │445.│112.│148.4 │98.2│106.2 ┃
┃ │ │ │ │ │ │7 │4 │ │2 │2 │ │ │ ┃
┃ ├───┼────┼─────┼──┼───┼──┼──┼───┼──┼──┼───┼──┼───┨
┃ │年 份│ 2001 │ 1998 │1998│ 2003 │1997│1994│ 1994 │1998│2003│ 2003 │2000│ 1993 ┃
┠──┼───┼────┼─────┼──┼───┼──┼──┼───┼──┼──┼───┼──┼───┨
┃最小│降水量│ 0 │ 0 │0.4 │ 7.6 │2.4 │10.6│ 19.2 │22.9│13.3│ 9.5 │ 0 │ 0 ┃
┃ ├───┼────┼─────┼──┼───┼──┼──┼───┼──┼──┼───┼──┼───┨
┃ │年 份│ 1995/ │1999/2002 │2000│ 1997 │2001│1997│ 2002 │2001│1995│ 1997 │4年 │ 4年 ┃
┃ │ │1996 │ │ │ │ │ │ │ │ │ │ │ ┃
┗━━┷━━━┷━━━━┷━━━━━┷━━┷━━━┷━━┷━━┷━━━┷━━┷━━┷━━━┷━━┷━━━┛
1988年至2003年平阴县年降水量表
表2-7 单位:毫米
┏━━━┯━━┯━━┯━━┯━━┯━━┯━━┯━━┯━━┯━━┯━━┯━━┯━━┯━━┯━━┯━━┯━━━┓
┃年 份│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2003 ┃
┠───┼──┼──┼──┼──┼──┼──┼──┼──┼──┼──┼──┼──┼──┼──┼──┼───┨
┃降水量│317.│282.│808.│717.│412.│688.│833.│560.│654.│561.│800.│474.│726.│398.│340.│1120.7┃
┃ │7 │4 │7 │1 │1 │2 │4 │7 │5 │0 │3 │6 │2 │9 │1 │ ┃
┗━━━┷━━┷━━┷━━┷━━┷━━┷━━┷━━┷━━┷━━┷━━┷━━┷━━┷━━┷━━┷━━┷━━━┛
四、积温
日平均气温≥0℃和≥10℃的积温, 可反映一个地区作物生长季节的长短及发育
期的早晚,也是决定一地耕作制度、作物布局和播种选择的主要依据。
日平均气温≥0℃的时期称农耕期。境内初日在2月16日,终日在12月10日,间隔
日数为297.5天。 累年≥0℃的积温为5228.4℃, 最多年份达5468.7℃,最少年份为
5014.4℃。
日平均气温≥5℃的时期称作物生长期。境内累年平均初日在3月12日,终日在11
月17日,间隔日数为251.3天。累年平均≥5℃积温为5017.2℃,最多年份为5210.6℃,
最少年份为4842.2℃。
日平均气温≥10℃的时期称作物生长活跃期。境内累年平均初日在4月2日,终日
在11月2日, 间隔日数为215天。 累年平均≥10℃的积温为4687.0℃, 最多年份为
4849.1℃,最少年份为4562.2℃。
日平均气温≥20℃的时期称喜温作物生长适宜期(即为冬小麦灌浆、成熟期和棉
花、玉米作物旺盛生长期)。境内累年平均初日在4月22日,终日在10月6日,间隔日
数为167.7天。 累年平均≥20℃的积温为3999.3.0℃,最多年份为4153.6℃,最少年
份为3892.6℃。
五、地温和冻土
1988年至2003年,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6.1℃,地面温度的年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
基本一致, 属单峰型, 夏季平均在27℃以上, 冬季平均在0℃左右。年平均最高为
17.5℃(2002年),年平均最低为15.0℃(1999年)。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70.3℃,
出现在1992年7月1日;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28.2℃,出现在1990年1月31日。累年月
平均地面温度最低为-2.3℃, 为1990年1月;月平均地面温度最高为35.8℃,为2002
年7月。
平阴县一般进入11月份以后,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时,土壤开始出现冻结现象。
1988年至2003年历年最大冻土深度34厘米, 出现在2003年1月。最早年份出现日期是
1992年11月9日, 最晚年份出现日期是2002年12月18日。平均冻土期从当年11月29日
至次年3月1日之间。没有无冻土年份。
六、无霜期
境内累年平均初霜日期出现在10月22日, 最早年份出现在10月4日,最晚年份出
现在11月10日; 平均终霜日期出现在4月8日,最早年份出现在3月19日,最晚年份出
现在5月2日;平均年无霜期为169.3天,最长年份为202天,最短年份为142天。
七、湿度和蒸发
1988年至2003年境内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4%,与累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相同。7
~8月最大为77%, 1~6月各月常年平均值均在年均值以下,7~12月各月常年平均值
均在年均值以上。 历年最小空气相对湿度2%,分别出现在1984年2月1日和7日,1992
年2月26日。10月至次年4月最小相对湿度在2%~7%之间,5~9月最小相对湿度在9%~
26%之间。湿度最大的七、八两月最小相对湿度在17%~26%。
年平均蒸发量1940.3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3.2倍。6月蒸发量最大,常年平均
值为308.3毫米; 1月最小,为53.4毫米。4~7月常年平均蒸发量都在200毫米以上。
累年月最大蒸发量359.5毫米(1988年6月),最小为21.2毫米(2000年1月)。
八、云雾
1988年至2003年年平均总云量为4.9成(将整个可见天空分为10成, 云所能遮住
天空的成数即为云的成数) ,平均低云量为1.4成。累年平均云量最少为12月,最多
为7月,即晴天12月最多为13.4天,7月最少为3.4天,而阴天日数12月最少为6.1天,
7月最少为11.6天。 按日平均总云量小于2成为晴天,大于8成为阴天划分,累年平均
晴天日数为111.9天, 阴天日数为102.3天。3~9月平均云量都在5成以上,其余各月
都在5成以下。 雾天全年各月都有出现的几率, 而以6月出现的几率最小(1988年至
2003年共出现1天),12月出现的几率最大(共出现196天,年平均12.2天)。1988年
至2003年年平均出现18.9天。
九、气压和风
1988年至2003年境内年平均气压为1012.4百帕。冬季受蒙古高压的控制,气压最
高;夏季多受以印度为中心的大陆低压控制,气压最低;春秋两季为过渡期,气压介
于冬夏两季之间。气压年际变化不大,1993年气压最高,为1013百帕;1998年最低,
为1011.7百帕。一年当中,各月平均气压最高出现在12月份,为1023.2百帕;最低出
现在7月份,为999百帕。
境内全年主导风向为南东南, 占全年的18%。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平均风速
最大年份为1990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最小年份为1993年,平均风速为1.9米/秒。
历年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6米/秒, 出现在1990年4月;月平均风速最小为1.1米/秒,
出现在1993年1月。一年当中4月份风速最大,8、9月份风速最小。
十、降雪和积雪
每年平均降雪初日为12月2日, 平均终日为3月6日。 年际变化较大, 1988年至
2003年最早初日为1997年11月6日, 最晚初日为2000年1月4日,相差59天;最早终日
为1997年1月5日,最晚终日为1998年4月1日,相差86天。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1.1天,
2001年降雪日数最多为27天,1999年最少为3天。出现积雪最早的年份为2003年11月7
日,出现积雪最晚的年份为2000年1月6日;累年平均积雪日数为11.4天,积雪日数最
多的年份为2001年36天。
十一、气候变迁
1988年至2003年累年平均气温为14.4℃,而1960年至1987年累年平均气温为13.6
℃, 两者比较升高0.8℃;1988年至2003年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71.2小时,而1960
年至1987年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91.6小时, 两者比较减少120.4小时; 1988年至
2003年累年平均降水量为606.4毫米,而1960年至1987年累年平均降水量为638.5毫米,
两者比较减少32.1毫米。以上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气候三要素在近几十
年的变化比较明显。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气候变化,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导致气候
变暖,异常天气加剧造成的,其次则由于人为原因,导致气象观测环境遭到破坏,致
使观测数据代表性降低所致。年际气候差异加大,造成干旱和洪涝不均,干旱年份增
多,尤其春旱非常明显,暖冬天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