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303&run=13

一、代表大会
1991年11月1日, 平阴县文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平阴县文
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同时选举成立了文学、美术书法
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协会。1997年4月30日,平阴县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
开,修改通过《平阴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同时下
属的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协会换届。
二、主要工作和活动
文学创作 至2003年,县文学工作者协会会员由县文联成立初期的22人发展到80
余人,其中市级以上会员28人。平阴籍作家王培静于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雷庆
龙、席传博、鹿阴焕、韩子奎、李庆余、宋俊忠等先后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1996年,
宋俊忠出版了个人诗文集《玫瑰诗情》,是全县第一部个人文学专著。至2003年,共
有18人先后出版了个人文学专著(见表13-4)。为繁荣全县文艺创作,给广大作者提
供阵地,县文联编辑印发了14期《玫瑰文苑》,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0多件。邀请作
家、文学评论家、期刊主编、大学教授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200多人次。组织了
两届"平阴县玫瑰文学奖"评奖,对40多名作者进行了精神和物质奖励。雷庆龙、李庆
余、展恩华、宋俊忠、苏华、牛存金、廉德忠等经常在全国及省市级报刊发表文学作
品。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平阴县在市以上报刊共发表作品3000余件,20人次50余件作
品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书法美术摄影 至2003年,县书法美术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由县文联成立初期的
44人发展到93人。 翟建平于2003年11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闫兴琳于2004年3月加
入省美术家协会。该协会一年一个主题,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大型展览。先后
举办庆祝香港回归书法美术摄影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书画展、庆祝中
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书画展,平阴县改革开放25周年书画摄影展、平阴县城市建设成
就摄影展、平阴县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等各种门类的展览30余次。多次组织会员进行
采风活动,共开展不同形式的艺术采风活动8次,参加采风活动的会员280人次。创作
出思想性、 艺术性俱佳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1000余件,有20余人280余件作品参加
了市级以上作品展,涌现出一批在省、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书画作者。翟建平、
商焕、闫兴琳、张昉、张鹤声、魏传喜、任德昌、王永静、张树国等多次获得国家及
省市级奖励。翟建平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第一届书法
电视大赛中获得铜奖,实现了平阴县书法创作上的新突破。张昉不仅出版了他的书法
作品集、美术作品集,其艺术成就还分别在《中国书画》、《中国文化报》等报刊进
行了专题介绍。
1988年至2003年平阴县业余作者出版文学作品专著一览表
表13-4
┏━━━━━━━━━━━━━┯━━━━━━━━┯━━━━━━━━━┯━━━━━━━━━━━┯━━━━━┓
┃ 作品名称 │ 作(编)者 │ 体 裁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
┃《玫瑰诗情》 │ 宋俊忠 │ 诗文集 │山东省文艺出版社 │ 1996年 ┃
┠─────────────┼────────┼─────────┼───────────┼─────┨
┃《痴女》 │ 苏华、马兴坤 │ 中短篇小说集 │华厦文艺出版社 │ 1997年 ┃
┠─────────────┼────────┼─────────┼───────────┼─────┨
┃《玫瑰雨》 │ 席传博 │ 诗 集 │华夏文艺出版社 │ 1998年 ┃
┠─────────────┼────────┼─────────┼───────────┼─────┨
┃《金梭和银梭》 │ 牛存金 │ 小 说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1999年 ┃
┠─────────────┼────────┼─────────┼───────────┼─────┨
┃《青春无期》 │ 廉德忠 │ 诗 集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0年 ┃
┠─────────────┼────────┼─────────┼───────────┼─────┨
┃《涨满年轻》 │ 王建国 │ 诗 集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0年 ┃
┠─────────────┼────────┼─────────┼───────────┼─────┨
┃《山水画廊洪范池》 │ 刘健健 │ 诗文集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2000年 ┃
┠─────────────┼────────┼─────────┼───────────┼─────┨
┃《洪范山水》 │ 黄贵生 │ 诗文集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2000年 ┃
┠─────────────┼────────┼─────────┼───────────┼─────┨
┃《仇母》 │ 雷庆龙 │ 中短篇小说集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2001年 ┃
┠─────────────┼────────┼─────────┼───────────┼─────┨
┃平阴县建国50周年文学作品选│ 雷庆龙 │ 文学作品集 │中国作家出版社 │ 2001年 ┃
┠─────────────┼────────┼─────────┼───────────┼─────┨
┃《平阴古诗选》 │ 张庆元 │ 诗 集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2001年 ┃
┠─────────────┼────────┼─────────┼───────────┼─────┨
┃《写真集》 │ 李庆余 │ 散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1年 ┃
┠─────────────┼────────┼─────────┼───────────┼─────┨
┃《希望之路》 │ 陈泽成 │ 散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1年 ┃
┠─────────────┼────────┼─────────┼───────────┼─────┨
┃《精神家园的守望》 │ 展恩华 │ 散文集 │济南出版社 │ 2001年 ┃
┠─────────────┼────────┼─────────┼───────────┼─────┨
┃《心声集》 │ 刘东军 │ 诗 集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1年 ┃
┠─────────────┼────────┼─────────┼───────────┼─────┨
┃《爱在颤动》 │ 房继胜 │ 长篇小说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2001年 ┃
┠─────────────┼────────┼─────────┼───────────┼─────┨
┃《张昉书法篆刻作品选》 │ 张 昉 │ 书 画 │作家出版社 │ 2001年 ┃
┠─────────────┼────────┼─────────┼───────────┼─────┨
┃《路上》 │ 王培静 │ 纪实文学 │解放军出版社 │ 2001年 ┃
┠─────────────┼────────┼─────────┼───────────┼─────┨
┃《旅踪游思》 │ 宋俊忠 │ 诗 集 │作家出版社 │ 2001年 ┃
┠─────────────┼────────┼─────────┼───────────┼─────┨
┃《黑白居诗存》 │ 张 昉 │ 诗 集 │作家出版社 │ 2001年 ┃
┠─────────────┼────────┼─────────┼───────────┼─────┨
┃《话说平阴》 │ 雷庆龙 │ 民间文学集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2002年 ┃
┠─────────────┼────────┼─────────┼───────────┼─────┨
┃《真情集》 │ 刘东军 │ 诗歌集 │长征出版社 │ 2003年 ┃
┠─────────────┼────────┼─────────┼───────────┼─────┨
┃《老孔杂耍》 │ 孔宪才 │文学戏剧、曲艺小品│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2003年 ┃
┃ │ │集 │ │ ┃
┠─────────────┼────────┼─────────┼───────────┼─────┨
┃《向往美好》 │ 王培静 │ 小说集 │中国广播出版社 │ 2003年 ┃
┠─────────────┼────────┼─────────┼───────────┼─────┨
┃《山乡恋歌》 │ 尹燕林 │ 文学作品集 │银河出版社 │ 2003年 ┃
┠─────────────┼────────┼─────────┼───────────┼─────┨
┃《名人秘闻》 │ 张兆福 │ 故事集 │银河出版社 │ 2003年 ┃
┗━━━━━━━━━━━━━┷━━━━━━━━┷━━━━━━━━━┷━━━━━━━━━━━┷━━━━━┛
音乐舞蹈 音乐舞蹈协会成立以来, 共组织演出150余场,参与举办各种形式的
歌手大奖赛和文艺演出100余次,举办音乐、舞蹈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
其中有17名文艺人才被输送到大专院校进行深造。
戏剧曲艺 平阴县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戏剧曲艺创作和表演人才,他们凭着对生
活对艺术的热爱, 潜心创作, 并积极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1988年至2003年,共创作戏剧曲艺作品187件,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348场次,培养
戏剧曲艺骨干2000人次,组建农村业余剧团38个。马文平、孔宪才分别加入山东省戏
曲协会和中国曲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