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工商业联合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302&run=13

1950年成立县工商联合会, 1963年、1965年先后召开了两届会员代表大会,"文
化大革命"期间工商联停止活动。1988年3月,恢复县工商业联合会。
一、会员大会
1988年12月17日,平阴县工商联第三届会员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5人组
成执行委员会。1993年4月8日,平阴县工商联第四届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由15
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1997年4月3日,平阴县工商联第五届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
了由20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2002年1月23日,平阴县工商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召
开,选举产生了由26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委员。
1997年12月24日, 成立平阴县工商业联合会孝直分会,选举产生了由9人组成分
会执委会。1998年12月,成立平阴县工商联刁山坡镇分会,选举产生了由10人组成的
执委会。1999年6月,成立平阴县工商联平阴镇分会,选举产生了由7人组成的执委会
成员。
二、主要工作和活动
参政议政 平阴县工商联自恢复成立以来,先后有52名会员当选为市、县人大代
表、政协委员。随着民主建设的推进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历届政协委员中工商
会员呈上升趋势,其中县政协七届委员会安排工商联会员12人。多次参加县委召开的
党外人士座谈会、协商会和情况通报会,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社会调查,提出各项建
议和意见,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据统计,县工商联会员在各级
人大、 政协会议上共提出议案、提案和建议100多项,部分意见和建议被有关部门采
纳。如,1994年《关于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建议》的会员议案,以县政协
主席建议案的方式报县委、县政府,引起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并转发全县,推动
了全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县工商联坚持把会员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当做自己的
事情,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为会员企业协调信贷资金120万元,追讨欠款8万元,调解
经济纠纷3起, 提供经济信息60条,帮助3家企业征地10000平方米,组织13家企业参
加了广交会、 青交会等大型经贸洽谈会,为6名会员办理了赴新、马、泰、港、澳参
观考察手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商,促成取消收费项目15项,降低收费标准项
目11项。
服务社会 在会员中组织实施"帮带致富"和"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为社会
服务。 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有143人次会员参与,帮扶资金80万元,提供致富技术32
条, 提供致富信息110条,新上种、养、加项目28个,安排劳动力就业567人,使182
户贫困户脱贫。县工商联会员、养鸡专业户张桂华积极向被帮带户传授养鸡技术,免
费提供各种服务,帮助15个贫困户建起了养鸡场,带动起40多个养鸡专业户。县工商
联执委、和平婚妙影楼经理王和平,热心向帮带对子传授技术,义务培训摄影师17人,
并全部找到工作岗位。 县工商联副会长李庆珠先后为10个贫困户扶持资金5万元,担
保贷款10万元, 购买了10辆50马力(1马力=735瓦特)拖拉机,并优先为他们安排运
输任务,使其很快成为富裕户。其所在企业被评为市工商联系统帮带致富工程十佳标
兵会员企业。1999年,平阴县工商联被评为全市帮带致富先进单位。
参与下岗职工再就业,为政府分忧,为下岗职工解难。并提出了"吸纳不在多少,
安排就是贡献"的口号。1988年至2003年,共有11家会员企业参与安置下岗职工123人。
山东宏源食品厂和平阴金达橡塑厂分别安排下岗职工31人和20人,并为他们缴纳养老
保险和大病统筹基金,享受与国有企业在职职工同样的待遇,得到了再就业职工的一
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