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工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298&run=13

1953年1月, 建立平阴县工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1963年改称平阴县总工会,
1953年1月至1984年7月共召开了五届会员代表会议。1988年以来,平阴县总工会根据
新形势要求,关心劳动模范、帮扶救助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协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
机制建设,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多种形式调动
职工积极性,发挥主人翁作用;开展劳动模范的评选管理工作,树立典型、表扬先进、
营造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的氛围。1998年10月,平阴县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会
工作先进县"称号。
一、代表大会
1998年12月23日至25日, 平阴县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372
人。大会审议通过县总工会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县总工会第六届委员会
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2003年12月9日至11日,平阴县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
大会的代表293人。 大会审议通过了县总工会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总工
会第七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二、主要工作和活动
组织建设 县总工会从1995年开始抓新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各乡镇均建立了工
会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党委副书记兼任主席,同时各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有职工25人
以上的都成立了基层工会组织,工会会员发展迅速。1995年,组建工会46家,发展会
员750人。 随着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新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工会工作的重点。
1999年以来,县总工会在全县各乡镇工会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改设乡镇工会联合会,
将不足25人的各类企业全部纳入乡镇工会联合会,从而壮大了会员队伍。县总工会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有关规定,及时督导各基层工会按
时换届。同时高度重视改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使全县国有、集体企业在结构调整、
资产重组过程中及时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及时调整理顺隶属关系,做到了企业改制,
工会组织不断线、工作不断档、会员不流失。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非公
有制企业脱颖而出, 职工队伍状况随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县总工会按照"哪里有职
工, 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扎实工作,使全县工会
基层组织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 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03年底,全县有基层工会304
个,工会组建率97%;职工44860人,会员42619人,入会率95%,其中乡镇、系统、县
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会123个,国有、集体企业工会37个,非公有制企业工会144个。全
县专兼职工会干部475人,其中专职干部44人;女干部17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390人。
职工保障 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中秋节都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对全县的困
难劳动模范、特困职工和考入大专院校的特困职工子女进行广泛救助。16年中,县总
工会累计救助困难职工9700余户, 帮扶资金380余万元。2002年11月,县总工会成立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集困难职工帮扶、法律援助、职业介绍、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
再就业于一体,进行最大限度的帮扶。为了建立帮扶救助的长效机制,2003年募集送
温暖基金23万元,全部用于困难职工救助。制定了送温暖基金使用管理制度,做到规
范管理和公开透明。 2002年12月至2003年底,帮扶中心接受困难职工来信来访340人
次, 义务为困难职工法律服务142人次,同时与县就业培训中心、栾湾驾校合作,帮
助培训下岗失业人员620人, 培养下岗失业创业带头人12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业665人。
职工民主管理 1988年至2003年, 全县90%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职代会制度,
其中达到规范化建设的占30%。各企事业单位坚持每年召开两次职代会(职工大会),
对本单位的工作计划、重大决策、改革方案、集体合同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都
经职代会(职工大会)审议、表决。在职代会上,基层工会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对中层
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评议, 民主评议结果向职工群众公开。其间,全县有165人经过评
议得到提升或奖励,有37名通过评议后被免职或降职使用。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县总工会组织全县各基层工会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
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发挥工会组织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优势,坚
持因人制宜,有的放矢,注意解决职工思想上的疙瘩,使他们能够放下包袱,轻装前
进。二是深入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走访、调查,及时掌握职工思想脉搏,深入开展谈
心活动,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把职工的思想及时统一到企业发展上来。三是县
总工会善于发现和总结各基层工会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好经验、好典型,每年都坚
持召开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宣传先进经验,并在全县推广。四是在全县广大职工
中深入开展了"爱岗敬业做贡献"、"我们这样奔小康"、"争做文明职工"等主题系列教
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
工会女职工工作 1999年3月, 县总工会召开第二次女职工代表大会,推举产生
了县总工会第二届女职工委员会。十几年来,女职工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女职工劳
动保护条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 , 按规定及时组织各企业女职工
进行定期查体。 按照 《平阴县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监测评估方案》要求,
县总工会对应承担的妇女发展纲要的有关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监测、评估,并
督导各企事业单位抓好各项指标落实。针对各企事业单位在落实《妇女发展纲要》方
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及时督促解决。县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每年都组织评
选优秀女职工干部、优秀女职工、文明职工家庭,开展女职工素质达标活动,全县女
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职工文体活动 县总工会下设工人文化宫,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游戏室、健身
房等设施,成为全县职工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各基层工会也都建起了职工文体设施。
据统计,全县基层工会篮球场地48处,乒乓球案77台,基层工会的"职工之家"普遍设
立了乒乓球、象棋、台球活动室,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16年来,各基层工会培
养了一大批业余文体爱好者,每年的五一、七一、十一、春节和消夏晚会,都能积极
参加县里的文艺演出活动。县总工会每年都从各基层工会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全县职工
庆"五一"文艺汇演。同时,每年都组织基层工会参加全县职工篮球、乒乓球、象棋、
拔河等比赛,并对优胜单位和个人颁奖。1984年至2003年,县总工会连续20年承办了
平阴县元宵节灯会。
厂务公开 从1998年开始,在全县国有、集体企业及事业单位推行厂(校、院)
务公开,后来逐步扩展到部分非国有、集体企业。成立平阴县厂务公开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设在县总工会)。各企事业单位也都相应地建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厂
务公开的主要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厂务公开栏等。厂务公开除涉及商
业秘密以外,其他内容全部公开,如:干部职工的工资分配、分红、奖金;职工分房、
计划生育、人事任免、招工、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单位改制、改革、经营、采购、
招标、拍卖财产、车辆使用、领导干部交通费、电话费、单位招待费用等。县厂务公
开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关于在全县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平阴县厂务
公开标准》、《厂务公开百分考核标准》、《企业厂务公开工作考核细则》、《关于
贯彻中央两办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制度,并抓好落实。2002年中共中
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
开制度的通知》下发后,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通过抓巩固、规范、提高,不断丰
富、完善、规范厂务公开内容和运行机制,全县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
的厂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2003年底,在全县经济条件好且推行厂务公开比较规范的
济南玛钢公司、济南华玫矿业公司、平阴供电公司、济南黄河特钢公司等企业率先借
鉴ISO9000标准建立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质量体系。
劳动模范评选与管理 1988年至2003年,县总工会严格条件,严格程序,积极向
上级申报推荐在全县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 先进人物。16年来,全县共参
加"济南市劳动模范"评选8次,有46人被市政府授予"济南市劳动模范"称号。参加"山
东省劳动模范"评选4次,先后有10人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至
2003年, 有3个单位被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有9人被授予"山东
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自1999年开始,济南市总工会每年都评选表彰"济南市五一劳
动奖章(状)获得者"。至2003年底,全县先后有7个单位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状,
32人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2月至4月,首次开展了评选平阴县劳动模范活
动。 4月30日,县委、县政府在玫苑会堂隆重举行平阴县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授予30
人"平阴县劳动模范"称号,并向每位劳动模范颁发证书和1000元奖金。同时,县宣传
部门在县电台、电视台、平阴报开辟专栏,县总工会制做宣传牌板,对劳动模范的事
迹进行了宣传。
1988年至2003年,县总工会加强了各级劳动模范的管理工作。每年"五一"前夕都
召开一次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听取劳动模范工作汇报和建议,了解劳动模范的基本
情况,加强劳动模范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支持劳动模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
锋模范作用。同时,县总工会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劳动模范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劳动
模范生病、住院时,县总工会都前去看望。对困难劳动模范,县总工会主席、副主席
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进行重点帮扶。2003年,县总工会开展了劳动模范基本状况、
工作环境以及医疗费的报销等情况调查,对于在调查中发现的部分单位对离退休的省、
部级劳动模范的荣誉津贴待遇落实不好的情况,县总工会高度重视多方协调帮助解决
和落实,解决了劳动模范的后顾之忧。
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 1995年起,县总工会配合县劳动部门在全县国有、
集体企业中推行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从1998年开始,平阴县签订集体合同工作
逐步向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延伸。签订集体合同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行业性
集体合同,即同一行业不足25人的企业,由乡镇工会联合会统一签订一个集体合同,
覆盖同一行业若干企业。二是单一性集体合同。在企业工会的监督下,集体合同由企
业经营者与职工代表共同协商。 至2003年底,全县建立起工会组织的245家各类企业
中, 已有236家建立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制率96.3%,职工覆盖率95.4%,其
中国有、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集体合同履约率98.8%,职工满意率97%。平阴县总工
会先后被山东省总工会和济南市总工会评为全省、全市"集体合同先进单位"。
工会源头参与 为切实做好源头参与,保障和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报请建立了
县政府与县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对改善职工的基本生活、职工利益、劳动关系等问
题及时向县政府提出建议和要求。 联席会每年至少要召开1次。监督改制企业中的会
员(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至2003年底,全县改制企业18家,其会员(职
工)代表全部进入了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
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县总工会组织开展了"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夺杯竞赛"、
"优质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技术竞赛。开展了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
协作活动。 1987年至2003年全县职工累计提合理化建议52000多条,实现技术革新、
技术攻关8600余项,创价值4.8亿元。自1999年开始,在全县企业深入开展了"安康杯"
竞赛活动。 全县先后有120多个企业报名参赛,县总工会获全省优秀组织奖。济南玛
钢公司、济南华玫矿业公司等40个企业先后获济南"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在全县各
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对事迹突出者,县总
工会进行表彰。同时组织先进班组和个人事迹报告团在全县巡回宣讲,激发了全县职
工学技能、强素质、创一流、爱岗敬业,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