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纪律检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288&run=13

一、信访举报
纪检信访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和全国纪检信访会
议精神, 实行"统一机构职责、统一受理范围、统一内部工作制度、统一办理信访问
题"。 1993年,纪检与监察合署办公。同年,县、乡、村三级建立健全了信访组织网
络,信访信息员792人。1996年,制定了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全方位目标考核制度, 对
全县11个乡镇纪委进行年终检查、 评比,当年达标率达100%。2003年重点抓信访工
作责任制、提供案件线索、开展信访监督等项工作。截至2003年底,全县纪检监察系
统受理群众举报3660件次, 其中来信1959件次,来访1477件次,电话举报224件次。
县纪委信访室(县政府公职人员违纪违法举报中心) 受理群众举报2776件次, 处结
2776件次, 其中来信1581件次,来访1070件次,电话举报125件次;属于检举控告类
2704件次, 申诉类30件次,批评建议类8件次,其他类36件次。共查处重点信访案件
846起(其中市纪委要结果51起) , 已按期结案846起,按期结案率100%,优质结案
846起,优质结案率100%。
二、党风党纪教育
县纪委、监察局不断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党纪教育,每年围绕一个主题集中开
展教育活动, 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观念和纪律意识。1988年,开展了"建设廉政
机关,争做清廉干部"活动,总结正面典型8个,反面典型1个。1990年,开展了"学党
章、正党风"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党纪教育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195期,培训党员干部
3200余人次,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讲课190多人次,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32场次,
播放电视录像片56场,受教育党员干部8900余人次。1992年,开展了以反腐防变为主
要内容的党风党纪教育, 发放教材800余套,播放录像87场次,收看人员6500人次;
举办了有线广播讲座,受教育的党员干部12400余人。1993年,开展了"学党章、讲奉
献、 做合格党员"教育活动,举办教育培训班6期, 培训骨干1200人,选树先进典型
12个,举办党课讲座31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4589人次。1994年,开展"思想、作风、
纪律"三整顿活动,举办先模报告会7次,播放教育录像片90场次, 受教育党员干部3
万多人次。 1996年, 在全县开展了"党纪政纪"教育年活动,发放学习材料1800余册,
举办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5场次,培训学习骨干200余人,举办报告会57场次,
受众7340人次。1997年,在全县开展了"讲政治、正风纪、做表率"主题教育活动,编
写教材35份, 发放学习资料1700余份,撰写心得体会400多篇。从1997年起,每两年
开展一次廉洁勤政"双十"(10个模范集体和10名模范个人)模范评选活动。1998年,
在全县开展了"领导干部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率先垂范"和"做人民好公仆"活动。在县
电视台开辟了廉政专栏, 宣传推广了8个廉洁勤政的先进单位和个人。1999年,开展
了学好一本书、看好一套录相片、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开展一次专题讨论会、上好一
次党课的"五个一"活动,全县党员受教育面达96%以上。2000年,开展了"学理论、守
纪律、 做模范"主题教育活动,并把这项活动与"三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组织观看
了反腐倡廉题材的影片《生死抉择》,观看人数1000余人。2001年,结合"学纪守纪、
警钟长鸣"和"学党章、守纪律、正党风"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党纪政纪条规集
中宣传月"、 "廉政教育月"活动。建立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平阴
报》开辟了"廉政视点"栏目。2002年,开展了"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教育月活动,
制定了平阴县党政领导干部廉政誓词, 组织600余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首次集体廉政宣
誓; 举办了警示教育报告会,济南监狱3名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使广大党员干部受
到了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2003年,开展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主题教育,通过领
导干部讲廉政党课、观看廉政电教录像片、召开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报告会等多种
形式进行教育。 乡镇、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上廉政党课266场次,组织观看教育录像片
175场次。 开展了第四届廉洁勤政"双十"模范评选活动。2001年以来,加大纪检监察
信息和宣传工作,实行了纪检监察信息考核奖惩制度,健全纪检监察信息网络。纪检
监察信息和宣传工作连续3年名列全市前茅,连续3次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信息工作先
进单位。
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1988年至1989年, 在全县开展"建设廉洁机关, 争做清廉干部"活动,制定下发
《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搞好廉洁勤政的暂行规定》和《关于保
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廉洁的七条规定》、《关于实行政务公开的暂行规定》。1990
年,清理干部、职工在县城违纪违法建私房,共清理150户,罚没交纳各种费用34548
元;清理公费供子女上学45人。1993年,制定了《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项
规定》,落实了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对招待费进行了调
查摸底,并通报全县。1994年,狠抓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双五条"规定的贯彻落实。
即,中纪委在1993年和1994年召开的二次、三次全会上先后提出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两个五条规定,简称"双五条"。1993年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五条规定。1994年3月中纪委三次全会又提出了党政机关县(处)
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五条新规定。将"双五条"规定印制成布告在领导干部办公
室进行张贴, 对领导干部住房、 乘车问题进行清查登记,对不廉洁干部作了调整。
1995年至1996年,围绕小汽车、住房、婚丧、嫁娶、公款吃喝玩乐等问题做出了具体
规定,推行了礼品登记、收入申报和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用向职代会报告等三项制度。
1997年至2000年,在县直党政机关接待中推行了自助餐制度,在11个乡镇建立机关食
堂,建立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对党员干部通信工具、多占住房进行了清理,
共清理公费安装住宅电话737部,BP机628部,移动电话337部,干部职工多占住房320
套。2001年,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总抓手,出台了《关于副局级以上领导干
部不准参加非亲属举办的婚事宴请活动的规定》、《平阴县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
勤政自律守则》 、《机关工作人员基本行为规范》、《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
时以外"活动监督的意见》 等廉政规定,聘请了400名党风廉政监督员,印发了《党
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手册》。与全县1564名党员干部签订了廉洁自律协议。廉洁自律
工作向农村基层干部延伸, 制定实施了《平阴县村级干部廉洁自律规定》 ,在全县
345个行政村建起了纪检监督小组。 2002年,将党风廉政目标任务分解成27项,落实
到26个牵头部门, 与全县600名领导干部、4600名机关干部、2600名村干部签订了责
任书; 对借用公款进行了集中清欠,共有10个单位194人借款,清理借款金额108.49
万元。2003年,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违反规定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进行了集
中清理和整改,建立了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演讲比赛

四、查办案件
1988年至1990年,全县各级纪检机关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
作条例》和党员领导干部犯严重官僚主义失职错误党纪处分暂行规定,对构成违纪的
进行严肃查处。共查处案件162起,处分党员150人,其中开除党籍19人,留党察看43
人,撤职8人,党内严重警告42人,警告38人,涉及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9人。1991年
至1992年,重点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查处贪污受贿、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件,
查处嫖娼卖淫等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的案件,特别是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在经济领域里
的违纪违法案件。两年共查处各类案件128起,处分违纪党员114人,其中开除党籍14
人,留党察看44人,撤销党内职务12人,党内严重警告23人,警告21人。期间,查处
经济案件25起,挽回经济损失80多万元。1993年4月,县纪委、县监察局合署办公后,
着重查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机关、执法执纪、经济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
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行为。全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36起,
结案26起,处分违纪党员24人,其中开除党籍4人,留党察看10人,撤销党内职务1人,
严重警告1人, 警告3人,批评教育5人。1994年,贯彻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电话会议精
神,与公检法部门建立了联合办案制度,实行领导包案件责任制,全年立案查处案件
41起, 结案36起,其中经济类案件26起,占案件总数的72%,29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
政纪处分, 7人免予处分。1995年至1998年,以查处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
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着重查处了贪
污、贿赂、挪用公款、失职渎职、腐化堕落以及道德败坏等方面的案件。加大了对发
案率较高、 大要案较多的领域和部门案件的查处力度。共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61
起, 其中大要案50起,涉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9人,15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为
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94.6万元。 1999年至2003年, 在以查办"三机关一部门"
(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重点
查处了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失职渎职、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以及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5年共查处各类案件252起,其中大要案123起,处
分党员干部244人,涉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37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474万
元。
五、纠风和执法监察
1988年至1991年,重点纠正了少数党员干部在"三招一转"(招工、招干、招生、
农转非)工作中以权谋私以及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与兑现、计划生育、宅基地划分等
不正之风问题。1992年至1993年,组织开展了百名代表评行风活动,开展执法监察14
项,检查单位69个,查处违纪资金312.2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7.5万元。1994年,在
县电业、卫生、邮电系统进行了职业道德建设试点工作,对84个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
预算外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对30处中小学收费情况进行执法监察,取消违规收
费项目9项,涉及金额103.8万元;在全县农村推行了"村账乡管"制度。1995年至1998
年,围绕减轻农民负担、企业负担、治理公路"三乱"(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
纠风重点,共废止涉农负担文件36项,减轻农民负担1160万元;对全县10家重点企业
实施了挂牌保护,清理涉企"三乱"项目65件,减轻企业负担68万元;撤除公路收费卡
4个,查出违纪金额22万元,对11名私自上路设卡收费的责任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
对建筑工程项目、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统计执法等开展
了执法监察,共完成执法监察项目35项,检查涉及资金2.58亿元,查出违纪金额3101
万元,提出监察建议1047条,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875万元。1999年至2003年,
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上来。2001年,出台了《关于优化经济
发展环境工作的意见》。2002年,实行了县纪委常委联系重点企业、行政机关进企业
检查实行备案制。2003年,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检查年活动,实行了优化经
济发展环境责任制,对执收执罚部门进行了民主评议和专项检查。加强了对群众反映
强烈的中小学乱收费、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公路"三乱"、行风建设以及重大方针
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先后对1241种药品进行招标,
药品零售价平均下降30.87%, 减轻群众医药负担865万元。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
收费管理的意见》 ,开展了五次中小学收费专项检查,累计查处违规收费149万元。
严肃治理公路"三乱",14名执法不规范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开展了创建示范窗口
活动, 对示范窗口实行动态管理。开展了3次落实"收支两条线"和预算外资金管理情
况专项检查,共查处违规违纪金额2939万元;对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进行了全面清
理, 取消违规账户108个。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采购金额累计达1670万元,节约资金
105万元。 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粮改政策、粮补资金、国债资金、社会保
障资金、"非典"救灾款物的落实使用情况等开展了执法监察,共立项检查33项,避免
和挽回经济损失17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