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大气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207&run=13

平阴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但多
春旱,夏季来得早,常伴有干热风,秋长于春,由于县城四面环山呈浅碟式地形,冬
季降水稀少,又多逆温天气,不利大气扩散和净化。多年平均气压为1012.4百帕,冬
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气压最高;夏季受以印度为中心的大陆低压控制,气压最低;春
秋两季为过渡期。一年中7月份的气压最低,为999百帕,12月份气压最高,为1023.2
百帕。1~2月份盛行偏北风,其他各月份均以东南风为主。
一、大气污染源
平阴县大气污染源以大气煤烟性污染为主,其次是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污染,
最严重的为局部矿山开发的粉尘污染。 2000年烟尘排放量58889.99吨, 粉尘排放量
4108.5吨,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以下简称SO2)、氮氧化物(以下简称NOx)
等,其中SO2日平均值0.052毫克/立方米。
燃料燃烧 平阴县的燃料构成以煤炭为主。 以2000年为例, 全县共消费原煤
27.41万吨。 煤炭的燃烧方式以原煤直接燃烧为主,特别是冬季采暖期,燃煤排放的
污染物构成了平阴县城区煤烟型污染。随着城区不断扩大和工业发展,耗煤量不断增
加,还有其他的炉窑灶、小型锅炉的热效率低,消烟除尘装置不完备,加上一些小炉
灶低空排放烟尘,不易扩散,造成县城区的大气污染,遇逆温天气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1990年平阴县城区主要排污设备的燃烧方式及除尘效率一览表
表10-1
┏━━━━━━━━━┯━━━━━━━━━┯━━━┯━━━━━━┯━━━━━┯━━━━━━━━┯━━━━━┓
┃ 企业名称 │ 排污设备 │ 燃料 │ 燃烧方式 │ 烟囱高度 │ 除尘方式及 │除尘效率(┃
┃ │ │ │ │ (米) │ 除尘器型号 │%) ┃
┠─────────┼─────────┼───┼──────┼─────┼────────┼─────┨
┃平阴造纸厂 │ SZL613 │ 烟煤 │ 层燃 │ 45 │旋风除尘XZD/G │ 94.00 ┃
┠─────────┼─────────┼───┼──────┼─────┼────────┼─────┨
┃济南第七棉纺织厂 │ SHL6.513AⅡ │ 混煤 │ 层燃 │ 45 │旋风除尘XS6.5 │ 94.45 ┃
┠─────────┼─────────┼───┼──────┼─────┼────────┼─────┨
┃平阴轴瓦厂 │ KZL413 │ 烟煤 │ 层燃 │ 25 │旋风除尘XPW │ 81.10 ┃
┠─────────┼─────────┼───┼──────┼─────┼────────┼─────┨
┃平阴标准件厂 │ KZL413 │ 烟煤 │ 层燃 │ 36 │旋风除尘SG │ 90.00 ┃
┠─────────┼─────────┼───┼──────┼─────┼────────┼─────┨
┃济南第四针织厂 │ SZL413 │ 劣煤 │ 层燃 │ 35 │旋风除尘XSW/6 │ 80.00 ┃
┠─────────┼─────────┼───┼──────┼─────┼────────┼─────┨
┃平阴五金厂 │ 0.2吨茶水炉 │ 烟煤 │ 自然二次风 │ 10 │ │ ┃
┠─────────┼─────────┼───┼──────┼─────┼────────┼─────┨
┃平阴玫瑰酒厂 │ SZL613AⅡ │ 烟煤 │ 层燃 │ 45 │旋风除尘XLP/G │ 90.00 ┃
┗━━━━━━━━━┷━━━━━━━━━┷━━━┷━━━━━━┷━━━━━┷━━━━━━━━┷━━━━━┛
1990年平阴县城区主要污染源及其排放量一览表
表10-2
┏━━━━━━━━━┯━━━━━━━┯━━━━━━━━━━━━━━━━━━━━━━━━━━━━━━━━━┓
┃ 企业名称 │ 燃煤量 │ 大气污染物(吨/年) ┃
┃ │ (吨/年) ├────────┬───────┬───────┬────────┨
┃ │ │ 二氧化硫 │ 氮氧化物 │ 烟 尘 │ 一氧化碳 ┃
┠─────────┼───────┼────────┼───────┼───────┼────────┨
┃平阴造纸厂 │ 4000 │ 135.0 │ 36.3 │ 14.4 │ 5.4 ┃
┠─────────┼───────┼────────┼───────┼───────┼────────┨
┃济南第七棉纺织厂 │ 7000 │ 236.3 │ 63.6 │ 27.4 │ 9.5 ┃
┠─────────┼───────┼────────┼───────┼───────┼────────┨
┃平阴轴瓦厂 │ 900 │ 30.4 │ 8.2 │ 5.8 │ 1.2 ┃
┠─────────┼───────┼────────┼───────┼───────┼────────┨
┃平阴地毯厂 │ 720 │ 24.3 │ 6.5 │ 4.7 │ 1.0 ┃
┠─────────┼───────┼────────┼───────┼───────┼────────┨
┃平阴标准件厂 │ 600 │ 20.3 │ 5.4 │ 3.9 │ 0.8 ┃
┠─────────┼───────┼────────┼───────┼───────┼────────┨
┃济南第四针织厂 │ 2000 │ 67.5 │ 18.2 │ 32.4 │ 2.7 ┃
┠─────────┼───────┼────────┼───────┼───────┼────────┨
┃平阴五金厂 │ 90 │ 32.5 │ 13.7 │ 50.9 │ 1.9 ┃
┠─────────┼───────┼────────┼───────┼───────┼────────┨
┃平阴玫瑰酒厂 │ 3060 │ 103.3 │ 27.8 │ 19.9 │ 4.2 ┃
┗━━━━━━━━━┷━━━━━━━┷━━━━━━━━┷━━━━━━━┷━━━━━━━┷━━━━━━━━┛
工业废气、粉尘 工业废气和粉尘中含有硫、氮、氯、氟和铅、铁的化合物等各
种有毒有害物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
气及粉尘也随之增加。2000年,全县排放的工业废气719699万标立方米,是1992年的
1.6倍, 其中冶金、建材、化工3个行业排放量最大,占排放总量的85%,2000年排放
SO28459.8吨。 由于石横电厂灰坝位于县城东南方向且没有采取防尘措施,每年春季
刮东南风时对县城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到县城的大气质量。
机动车尾气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含有NOx、CO、碳氢化合物及铅等有毒有害物质。
至2003年底,县交警部门管理的机动车辆46378辆,其中大货大客859辆,挂车275辆,
小型汽车4810辆,农用运输车5953辆,二轮摩托29854辆,轻骑摩托4627辆。220国道
过往车流量不断增多。机动车尾气成为影响城区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大气质量
自1990年开始,进行大气环境监测,监测项目有SO2、NOx和总悬浮微粒(以下简
称TSP) 。1990年至2002年4月大气采样采用人工间断监测。2002年4月开始,实行连
续采样监测,监测项目有SO2、二氧化氮(以下简称NO2)和可吸入颗粒物(以下简称
PM10)。全县大气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是,大气污染物为SO2、TSP和降尘。从污染物
季节变化看,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冬季大气中SO2含量最高。
其原因一是由于采暖期的烟尘排放量大,二是冬季逆温天气多。春季多风少雨,风沙
大、扬尘严重,因此大气中TSP的含量高,降尘量也高于其他季节。
1990年至2003年平阴县城区大气质量数据(年日均值)情况表
表10-3 单位:毫克/升
┏━━━━━━┯━━━━━━━┯━━━━━━┯━━━━━━┯━━━━━━┯━━━━━━━┯━━━━━━━┓
┃ 年份 │ 二氧化硫 │ 氮氧化物 │ 总悬浮微粒 │ 二氧化氮 │ 可吸入颗粒物 │ 大气质量等级 ┃
┠──────┼───────┼──────┼──────┼──────┼───────┼───────┨
┃ 1990 │ 0.131 │ 0.020 │ 0.196 │ │ │ ﹥Ⅲ ┃
┠──────┼───────┼──────┼──────┼──────┼───────┼───────┨
┃ 1991 │ 0.138 │ 0.018 │ 0.198 │ │ │ ﹥Ⅲ ┃
┠──────┼───────┼──────┼──────┼──────┼───────┼───────┨
┃ 1992 │ 0.145 │ 0.029 │ 0.299 │ │ │ ﹥Ⅲ ┃
┠──────┼───────┼──────┼──────┼──────┼───────┼───────┨
┃ 1993 │ 0.093 │ 0.013 │ 0.160 │ │ │ Ⅲ ┃
┠──────┼───────┼──────┼──────┼──────┼───────┼───────┨
┃ 1994 │ 0.095 │ 0.016 │ 0.300 │ │ │ Ⅲ ┃
┠──────┼───────┼──────┼──────┼──────┼───────┼───────┨
┃ 1995 │ 0.082 │ 0.025 │ 0.295 │ │ │ Ⅲ ┃
┠──────┼───────┼──────┼──────┼──────┼───────┼───────┨
┃ 1996 │ 0.063 │ 0.030 │ 0.320 │ │ │ ﹥Ⅲ ┃
┠──────┼───────┼──────┼──────┼──────┼───────┼───────┨
┃ 1997 │ 0.139 │ 0.028 │ 0.280 │ │ │ ﹥Ⅲ ┃
┠──────┼───────┼──────┼──────┼──────┼───────┼───────┨
┃ 1998 │ 0.143 │ 0.037 │ 0.270 │ │ │ ﹥Ⅲ ┃
┠──────┼───────┼──────┼──────┼──────┼───────┼───────┨
┃ 1999 │ 0.083 │ 0.034 │ 0.034 │ │ │ ﹥Ⅲ ┃
┠──────┼───────┼──────┼──────┼──────┼───────┼───────┨
┃ 2000 │ 0.059 │ 0.033 │ 0.270 │ │ │ Ⅱ ┃
┠──────┼───────┼──────┼──────┼──────┼───────┼───────┨
┃ 2001 │ 0.054 │ 0.030 │ 0.150 │ │ │ Ⅱ ┃
┠──────┼───────┼──────┼──────┼──────┼───────┼───────┨
┃ 2002 │ 0.052 │ │ │ 0.030 │ 0.033 │ Ⅱ ┃
┠──────┼───────┼──────┼──────┼──────┼───────┼───────┨
┃ 2003 │ 0.054 │ │ │ 0.090 │ 0.090 │ Ⅱ ┃
┗━━━━━━┷━━━━━━━┷━━━━━━┷━━━━━━┷━━━━━━┷━━━━━━━┷━━━━━━━┛
从监测结果看,城区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在一日内有明显变化,一般早晨最高,
其次傍晚,中午和夜间较低,呈槽形状态。其原因是早上傍晚炉灶生火集中,烟尘排
放量大,早晚又容易发生逆温天气,大气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按县
城区大气环境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历年大气质量按全年平均,均属安全级,冬季属污
染级,其余季节一般属安全级或良好级。1999年后,随着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区采
取集中供热的面积逐步扩大,居民采用集中供天然气和罐装液化气的户数越来越多,
部分企业改变了生产工艺,并对生产设施进行治理,县城大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