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农用航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2&rec=114&run=13

1997年5月, 成立平阴县农用航空植保站,购置两架蜜蜂-3C飞机,8月30日首次
试飞成功。 1998年4月14日,首次对孔村镇孙庄村50多公顷小麦进行飞防,经专家检
测灭虫率为98.7%。1998年夏,农用飞机在平阴和长清的消灭蝗灾工作中发挥了威力,
及时控制了蝗灾的蔓延。之后,又到河北赛寒坝林场支援灭虫,以较高的组织水平和
飞行技术赢得好评。 2001年3月,农业部批准平阴县为全国首批三家农用航空示范基
地之一, 分3期建成,历时5年,届时达到拥有6架各类农用飞机的规模。机场选址在
县城西北角的玫城公园西侧。2003年8月和9月分别与河北石家庄、江西洪都飞机工业
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2架飞机的接机合同。 2004年开工建设机场跑道、航管楼、气象
站工程, 当年10月竣工,通过了华东民航管理组织局组织的行业验收。2005年4月,
使用购买的一架运五B-8488飞机进场试飞,顺利完成了试飞规定要求,试飞、飞机转
场取得成功。5月,取得华东民航局颁发的机场开放使用证。同月,两架农林五(N5)
飞机和又一架运五B-8488飞机陆续转场接进。

农用飞机场

1988年至2003年平阴县部分农业机械化推广项目完成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表5-13
┏━━━━━━━━━━━━━━┯━━━━━━━┯━━━━━━━━━━━━━━━━━━━━━━━━━━━━━━━┯━━━━━┯━━━━┯━━━━━━━━━━┓
┃ 项 目 名 称 │ 实施时间 │ 累计推广规模及效益 │ 鉴定时间 │技术水平│ 获奖情况 ┃
┠──────────────┼───────┼───────────────────────────────┼─────┼────┼──────────┨
┃中低产田综合机械化增产技术开│1991.91993.12 │面积20.87万亩,增产粮食2137.1万公斤 │ 1993.12 │省内领先│ 市科技星火二等奖 ┃
┃发 │ │ │ │ │ ┃
┠──────────────┼───────┼───────────────────────────────┼─────┼────┼──────────┨
┃小麦精播高产机械化技术开发 │ 1992.1- │面积26.21万亩,增产小麦1881.35万公斤 │ 1995.12 │省内领先│ 市科技星火二等奖 ┃
┃ │1995.12 │ │ │ │ ┃
┠──────────────┼───────┼───────────────────────────────┼─────┼────┼──────────┨
┃机械化肥深施技术推广 │1994.11996.11 │小麦面积45万亩,玉米面积25万亩,增产粮食2933万公斤,已获经济效│ 1996.11 │省内领先│ 市科技星火二等奖 ┃
┃ │ │益833.77万元 │ │ │ ┃
┠──────────────┼───────┼───────────────────────────────┼─────┼────┼──────────┨
┃小麦联合收获技术推广 │1996.11997.12 │推广小麦联合收获机62台,收获小麦9.2万亩,1997年比人工收获亩节 │ 1997.12 │省内领先│市科技兴农竞赛一等奖┃
┃ │ │省用工6.1个,减少损失4.05%,比分段收获亩节省用工4.3,减少损失 │ │ │ ┃
┃ │ │3.75%,增收小麦160.68万公斤,节省用工39.56万个,获经济效益 │ │ │ ┃
┃ │ │420.17万元 │ │ │ ┃
┠──────────────┼───────┼───────────────────────────────┼─────┼────┼──────────┨
┃农田机械化节水技术推广 │ 1996.1- │面积28.5万亩,增产小麦1180.6842万公斤,玉米1227.8374万公斤 │ 1998.11 │省内领先│市科技兴农竞赛三等奖┃
┃ │1998.12 │ │ │ │ 市科技星火三等奖 ┃
┠──────────────┼───────┼───────────────────────────────┼─────┼────┼──────────┨
┃机械化节水工程技术推广 │1997.11999.12 │面积27.5万亩,增产小麦1421.9万公斤,玉米1622.5万公斤,获经济效│ 1999.12 │省内领先│ 县科技进步二等奖 ┃
┃ │ │益837.18万元 │ │ │ ┃
┠──────────────┼───────┼───────────────────────────────┼─────┼────┼──────────┨
┃小麦、玉米丰产机械配套技术研│ 1997.1- │面积45万亩,增产小麦2214.45万公斤,玉米1416.81万公斤 │ 2000.11 │省内领先│ 县科技进步二等奖 ┃
┃究与应用 │1999.12 │ │ │ │ ┃
┠──────────────┼───────┼───────────────────────────────┼─────┼────┼──────────┨
┃山丘旱作农业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1997.9- │面积24.9万亩,已获经济效益4033.18万元 │ 2002.01 │国内先进│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与示范 │2000.11 │ │ │ │ ┃
┠──────────────┼───────┼───────────────────────────────┼─────┼────┼──────────┨
┃农业高产高效机械配套技术示范│1999.12001.12 │面积25万亩,增产小麦1431.2万公斤,玉米1130万公斤,获经济效益 │ 2001.11 │国内先进│ 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与推广 │ │1526.7万元 │ │ │ 县科技进步一等奖 ┃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配套机械示范│ 2000.1- │面积27.6万亩,获经济效益3367万元 │ 2002.12 │国内先进│ 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推广 │2002.12 │ │ │ │ ┃
┗━━━━━━━━━━━━━━┷━━━━━━━┷━━━━━━━━━━━━━━━━━━━━━━━━━━━━━━━┷━━━━━┷━━━━┷━━━━━━━━━━┛
注:表内数据为摘引数据,换算标准:1公顷等于1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