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360&run=13

党委书记盖廷秀
副书记田洪文于立志陈安国
人大主席王武德
镇长田洪文
副镇长王西平江巨智李正军
方元亮卢宪森

政协统战
办公室主任
于立志(兼)

郭店镇位于区境中部偏东, 1985年9月由原历城县董家区的16个自然村,港沟
区的3个自然村,孙村区的5个自然村划定成立的。面积59.78平方公里,辖5个办事
处,31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10277户,369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58人。胶济
铁路、济青公路东西穿境而过,市区公交车10路、17路、21路、23路通行境内,另
外乡村砂石路、生产路四通八达。地下资源有煤、铁矿石等。1995年全镇实现工农
业总产值25204万元,财政收入9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2元,分别比1986年增
长6.8倍、 8.8倍、2.3倍。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被
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94年12月被市委、市政府、济南军分区授
予“双拥共建先进单位”称号。

农业有耕地2451公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甘薯。镇党委、政府在稳定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制定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南抓林果北抓菜,搞好农田水
利基本建设”的发展规划。1989年秋面对大旱,对已有水利设施进行了修复配套,
全镇投资1200万元, 投工15万个,新打和维修机井84眼,建大型蓄水池3个。投资
20万元,对鱼山群井进行二级提水改造;山头办事处曹家馆、东风新村、耿家庄修
建了蓄水方塘;韩仓办事处修建了地下节水管道。1990~1992年,投资160万元,投
工232万个, 搬运土石40万立方米,完成了武家群井一期灌溉工程,扩大和改善水
浇地200公顷,经省黄淮海开发项目办公室验收,成为全省连片治理的第二大工程。
1991~1995年, 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投资420万元,投工65万个,整改土地
466公顷。10年中新增灌溉面积334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1400公顷。建立一类农田
保护区1776公顷。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达21514吨,比1986年增加8028吨;亩产572
公斤,比1986年增加22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754公斤,比1986年增加305公斤。
郭店镇以市场为导向,对传统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至1995年已建成东部
70公顷芦笋、西部60公顷蔬菜、南部333.3公顷山林、北部100公顷果园的“南林北
果,东笋西菜”四大基地。庭院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家庭养殖业的变化。1995年,
大牲畜存栏7110头、 猪2.12万头、 家禽43.78万只, 分别比1986年增加5972头、
1.31万头、36.22万只。农业机械总动力40460千瓦,比1986年增加25441千瓦。

工业1986年有镇村户工业企业90个(镇办6个,村户办84个) ,从业人员2889人,固
定资产1270万元,实现产值1309万元,镇办实现利税13万元。84个村办企业中,砖
厂、石料场占30%以上,小手工业、小作坊是全镇工业的主角。自1986年起,利用
当地资源先后建起了历城选矿厂、曹家馆煤矿等。境内企业与驻地省市大企业攀亲
结缘,建起了钢东化工厂、锦一铆焊厂等。推行产学研工程,先后与省内外60余家
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引进高中级专业人才192名,开发新
产品167个。10年来,建起了济南市镁碳砖厂、龙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镇办企业。
成立了15个村级实业有限公司。产品有耐火材料、环保设备、医疗保健、精密机械、
化工、建材、电瓷、砂轮、食品和皮革制品等10多个门类。1995年底有镇村户工业
企业240个(镇办工业企业9个,村户工业企业23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21404万元,
销售收入19060万元, 实现利税1473.4万元,固定资产2.48亿元。另外,建筑队由
1986年的2个、 270人,发展到1995年的7个、1760人,其中,建安六处和预制厂建
筑队1995年施工面积3.7万平方米,年产值2300万元。

教育、科技1985年建镇初期,教育结构不尽合理,学校布局分散,校舍破旧且严重
不足, 310多名初中生在其它乡镇借读,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低。10年来,镇党
委、 政府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加强“两基”工作,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投资530
万元,对19所校舍进行了更新改造,新建校舍2万平方米;投资210万元,建镇办中
学校舍7199平方米;投资90万元,建成面积为1749平方米的成教中心综合教学楼。
全镇新建小学12所、幼儿园16所,改建、扩建小学11所,其中合二庄、流海庄、彭
家庄、 锦平4个村建起标准教学楼。全镇中、小学校舍和内部设施配套达标率分别
为100%和86%。1995年有镇办中学1所,在校生1947人,教职工119人;小学20所,
在校生2891人, 教职工168人;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1800人,教职工49人。中、
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6%和94%。 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为100
%,初中生巩固率为98%。1985~1995年,初中向高中、中专等学校输送1 307人。
率先在全区办起了弱智儿童辅读班,实行随班就读。1991年获市“特殊教育先进单
位”称号,1995年镇教委被评为全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另外,镇驻地有省冶
金技校、济南第二师范学校、区职业中专学校、区聋童学校等。
全镇有科技机构10个,科技人员580人,农民技术员380人,农民技术研究会92
个。 1986~1995年,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推广新技术50项;实施各类科技
计划58项,其中科研攻关15项,新成果推广20项,新产品开发23项;累计新增产值
5亿元, 利税3500万元,创汇1800万美元。济南市镁碳砖厂研制开发的优质镁碳砖
获省科技进步奖,产品远销日本、美国。1995年举办科技培训班14期,培训2122人
次。有219人获中央、省农业广播学校毕业证书。

文化、卫生1985年建镇文化站、广播放大站。1995年有村文化大院31处,有文化专
业户50户。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活跃。10年来举办书画、摄影展7次,展出作品250
件。逢年过节,踩高跷、舞龙灯、玩旱船、抬芯子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1995
年全镇放映电影400场次,并办起了有线电视站,收看12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1987年镇卫生所有10间平房, 设有内、外、妇3个科室,职工12人。1989年新
建卫生院占地0.6公顷。 10年来,门诊楼、病房楼、家属宿舍相继建成,建筑面积
3000平方米, 并先后购置了万能手术床、无影灯、200毫安X光机、B超机等医疗设
备,固定资产为234万元。1994年,镇卫生院经市验收评审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
1995年门诊达4.2万人次,收入137万元。1987年有村卫生室29个,乡村医生45人,
卫生员5人。 1995年村村建立了卫生室,甲级卫生室占90%。健康教育得到普及,
妇幼保健和儿童免疫有了保障。 全镇共设卫生监测点12个, 监测率达86%,妇女
“两病”治愈率达100%。1986年计划生育率为9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2‰。
1995年,全镇有计划生育服务站(室)32处,人口学校32所,计划生育协会会员3800
余人,计划生育率达100%,人口出生率为10.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0‰。90
%的村成为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村。先后3次受到省政府表彰,6次受市政府表
彰。

【村镇建设】1985年镇驻地郭店仅有供销社2层小楼1座,镇机关办公用房租用村房。
建镇后,先后投资4000万元,完成境内济青公路韩仓路段6600米拓宽取直工程和郭
店至唐冶长2000米、宽12米的水泥路,开通了境内直达济南机场的公路,拓宽济青
公路郭店至十里堡长6400米、 宽12米的路段。新建铁路立交桥1座,开通了济南市
10路公共汽车。 10年来,新修、拓宽、改造道路170公里,其中铺沥青路面18万平
方米, 水泥路面2.4万平方米。郭店贸易市场、镇办中学、卫生院、电信楼、镇政
府办公楼等设施相继建成。开发商品楼房7.54万平方米,城镇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
里。1993年,31个行政村安装了程控电话。

【济南市镁碳砖厂】济南市镁碳砖厂是郭店镇的镇直骨干企业。1986年筹划建厂。
1987年有职工80人, 实现工业产值57.6万元,销售收入57万元,利税9.7万元,固
定资产原值99万元。1988年形成批量生产。企业以鞍山热能研究院、北京钢铁研究
总院为技术依托,实施科技兴厂战略。1991年5月,120吨镁碳砖运抵日本,这是中
国镁碳砖产品首次打入日本市场。1995年,职工达450人,固定资产原值2707万元,
完成产值9588万元, 销售收入9400万元,利税1143万元,创汇670万美元。1994年
获“全国1000家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称号。1995年,先后与日本东京贸易株式
会社和美国马丁马里塔答公司合资开发生产耐火材料,创建了鲁东耐火材料有限公
司和全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合同利用外资3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国内销
往济钢、青钢、莱钢等10多家钢铁厂。

【郭店西村以优势求发展】郭店西村位于镇政府驻地,184户,640人。1985年建镇
后,党支部、村委会利用本村便利的地理优势,本着“集体搭台,群众唱戏”的原
则求得发展。10年来,先后投资800万元,开发商品楼10幢,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租房经商户78户。村里负责为经商户提供水、电、暖等生活服务设施,并负责办工
商手续,使自愿来村落户的达10多家。建起商业网点50余个,仅1995年房租收入达
50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2200元。 1992~1995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
1995年被区政府验收命名为“小康村”,村民兵连被济南军分区命名为“民兵百强
连”。

(刘兆河段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