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墙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358&run=13

党委书记王永和
副书记张国才曹可桢张文祥
人大主席季学锋
镇长张国才
副镇长姚怀德杨秀峰李德泉
刘增元

政协统战
办公室主任
陈宝德

遥墙镇位于区境东北部,面积91.28平方公里,辖5个办事处,56个行政村,74
个自然村,13989户,504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79人。小清河穿境而过。境内有
济南国际机场、鸭旺口地热温泉。四凤闸村是南宋抗金英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故里;济南市早期共产党员李敬铨是鸭旺口村人。济青高速公路、机场路、荷花路
交叉穿境, 济南市16路公共汽车穿行境内东西。 199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26824万元,财政收入273万元,人均纯收入1817元,分别比1986年增长5.6倍、2.4
倍、2倍。同年有10个村被区政府验收命名为小康村。1990~1994年连续被市委、市
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农业有耕地4302公顷,其中旱田2031公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
以莲藕、 花生、瓜果、蔬菜为主,粮田与经济作物面积均等,其中莲藕600公顷,
常年菜240公顷,果园283公顷,花生200公顷,各种瓜类180公顷,其它经济作物60
公顷。 大牲畜5100头, 猪1.93万头,家禽46.9万只,分别比1986年增加2569头、
6800头、 35.8万只。1986~1995年,全镇新修主干渠与田间配套防渗渠2.64万米,
打机井585眼, 清淤开挖排水沟10万米,整改土地1000公顷,总投资564.81万元,
扩大灌溉面积450公顷, 改善灌溉面积100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4430公顷。1995
年, 投资340万元,新修河套引清工程,埋设地下管道3000米,解决河套、杨史两
个办事处600公顷土地灌溉问题。 杨史办事处打井240眼。当年全镇粮食总产25685
吨, 比1986年增加1183吨,人均528公斤。蔬菜播种面积567公顷,产菜12488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411千瓦,比1986年增加9721千瓦。

工业1986年,有镇村户工业企业39个(镇办11个,村户办28个) ,拥有固定资产573
万元,从业人员1150人,年产值825万元,利税96万元(镇办46万元)。1987~1995年
先后建起冷冻保鲜食品公司、饮料厂、预制厂、铸造厂等8个镇办企业和桥南砖厂、
张越家砖厂、云家村印刷厂、张越家机械加工厂等80多个村办企业。靠外引内联,
建起济南铸造材料实业总公司精细化工厂、济南宏利新型建材厂、济南顺通环墨铸
管厂等,兴建仙泉宾馆、端宏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345万美
元;芦笋清汁、雪菜罐头等产品远销日本,芦笋清汁获1993年新加坡国际饮料博览
会优质产品金奖。1995年有镇村户工业企业113个,实现工业产值12267万元,销售
收入24959万元,利税695万元(镇办利润451.1万元)。

教育、 科技1986年,有中学7所、小学47所、幼儿园40所,中小学生5970人,入园
幼儿1433人, 教职工370人,中学、小学、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20%、50%
和30%。 10年中,全镇用于校舍“六配套”建设的投资869.5万元,新建改建学校
30所, 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遥墙中学占地4.6公顷,总投资350万元,1991年投
入使用。新建鸭旺口中学占地2.6公顷,总投资100万元;相继完成了“六配套”、
“两基” 达标任务。1986~1995年,向各类学校输送初中学生4028人。1995年,适
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巩固率均达100%;有中学2所,完小18所,在校生7440人,
幼儿园45所,入园幼儿1581人,共有教职工407人,幼儿教师121人,中学、小学、
幼儿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6.5%、 100%和85%。1987年校舍“六配套”建设
经市验收合格,1990年被省教委评为基础教育先进镇。1994年市“两基”工作达标
验收一次合格,被济南市评为“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市教学工作评比中被评
为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先进镇。
科技机构从无到有。到1995年,已形成科技推广站、农科教培训中心、科技示
范户为主的科技网络。中级技术员67人,高级技术员7人。10年来,办培训班103期,
培训5000人次, 发放“明白纸”5万份,订阅科技报4000份,农业广播学校每年毕
业120人。1989年成立农科教中心,每年招收学员140名,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
国成教工作先进单位。

卫生1986年,遥墙卫生院有职工47人,床位30张。10年中,区财政拨款64万元,征
地1.2公顷,院址由遥墙村里迁至村西,建起病房楼1幢,2100平方米,有病床40张。
1993年建职工宿舍楼1550平方米、医疗用房1000平方米。1995年有200毫安X光机、
B超机、 眼科手术用显微镜、 心电图机、万能手术床、麻醉机各1台,固定资产达
185万元,有职工60人,年收入132万元。1994年经市验收评审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
准。全镇有76个卫生室,甲级卫生室达75%,乡村医生116人。

【引黄灌溉】 遥墙镇地处沿黄, 1986年有效灌溉面积1466公顷,受益村庄29个、
2.98万人。 引黄灌溉工程自1955年2月开工,到1981年4月竣工。1986~1990年,共
投资261.7万元, 先后新建、扩建和改建了陈孟干渠、北干渠、东干渠、协作渠、
团结渠、河套干渠和冯家支渠等防渗干支渠计21850米,旱涝保收面积达3880公顷,
灌区内有霍家溜、王家梨行、陈孟圈3处虹吸提水站,装有直径90厘米的管道7条,
引流量均为6立方米/秒。 另有干支渠配套建筑物270座。引黄工程的建成,为农业
发展奠定了基础。水稻最高亩产585公斤,比开灌前增485公斤。1995年在旱情严重
的情况下,粮食亩产量达523公斤。水产养殖123公顷,产鱼410吨。

【发展食用菌生产】1986年,大杜家村村民杜长春,学习外地经验,开始少量的蘑
菇养殖试验,后形成规模养殖,被人称为“蘑菇大王”。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形成
了养“蘑菇热”。年产量由8万公斤发展到1995年的230万公斤,由单一的平菇生产
发展到香菇、金针菇、真姬菇、灵芝、木耳、银耳、猴头、双孢菇等多品种。特别
是1995年,镇上组织人员上邯郸、去厦门,学习食用菌新品种双孢菇的养殖技术,
当年养殖7万平方米,收入560万元。端宏食品有限公司利用蘑菇资源,进行深加工,
使企业出口创汇。

【村镇建设】1988年成立镇建委及区建筑安装公司第五分公司,1994年确定了小城
镇建设的“三个一”工程,即一条商业街,一处农贸市场,一处工业小区。1995年,
建安五分公司从业人员发展到2000人,施工面积7000平方米,年产值6000万元。已
在商业街建商品楼40幢, 农贸市场初具规模。 10年累计投资2500万元,铺沥青路
39.7公里、21万平方米,建镇政府办公楼、中心中学教学楼等15幢,1.4万平方米。
农村住宅有了长远规划。建村民住宅楼、上宅下店式住宅及2层商品楼131幢。

【计划生育】 1986年, 全镇计划生育率为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8‰,到
1995年,已建立健全了镇、办事处、村、组四级计划生育网络体系,计划生育服务
站 (室) 48处, 计划生育协会会员5100余人,计划生育率达100%,人口出生率为
1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全镇90%的村成为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村。
1986~1988年3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
育先进单位。

【鸭旺地热开发】鸭旺地热发现于1975年。1986年10月县政府、省环境水文地质总
站、省地矿局第五探矿队与遥墙镇联合,打出了济南市第一眼热水井,井深777米,
日出水量1277立方米, 水温42°C。第二眼热水井于1987年3月开钻,7月竣工,井
深729米, 日出水量1700立方米。经专家鉴定,热水中含有化学元素80多种,人体
所需的41种微量元素全部具有。医疗热矿水中所含有的16种元素,鸭旺地下热水中
都有一定含量,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温泉开发后,省委书记梁步庭、省委副
书记兼济南市委书记姜春云及国家计委等各级领导前来指导工作,并提出了开发意
见。 1987年建起225平方米的简易浴池,并与济南皮肤病防治院联营办起拥有20个
床位的温泉医院,还利用第二眼热水井试验养殖罗非鱼。1995年,遥墙镇与外商合
资兴建了“仙泉宾馆”,逐步形成吃、住、洗、疗系列化综合服务体系。

【张越家村麦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张越家村位于镇东南部。1986年,靠2万元贷
款建起麦芽厂,利用300平方米民房生产,有职工28人,生产能力500吨,实现产值
30万元, 利税5万元,固定资产30万元。1992年,麦芽厂迁至村北。经过两次扩建
和技术改造,1995年,厂房面积达1.2万平方米,职工350人,产品从单一的浅色麦
芽发展到生产深色麦芽、焦香麦芽、黑麦芽和小麦麦芽等,1991年试产的专利产品
啤酒大麦麦芽被评为省优产品。年生产能力达8000吨,与20多个省市、30多家啤酒
厂建立了供销关系, 并已打入国际市场,1995年向新加坡出口500吨。实现工业利
税220万元, 集体固定资产700万元。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投资250
万元, 修桥铺路、建居民楼、安装电话。1993~1995年村里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
明单位称号。

(王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