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村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355&run=13

党委书记彭玉华
副书记张福胜王德福
人大主席王永尧
镇长张福胜
副镇长任立都黄宝忠孙兆祯
高连东王志忠周福章

政协统战
办公室主任
蔡万民
孙村镇位于区境东部,面积81.24平方公里,下设5个办事处,48个行政村,51
个自然村,13689户,498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11人。济青、济王公路及胶济铁
路横穿境内,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装有2400门程控电话;水电设施齐全,
架有工业专用线230公里; 矿产资源有煤、铁矿石、花岗岩、青沙等。1995年全镇
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0679万元, 财政收入1631万元, 人均纯收入2253元,分别比
1986年增长16.2倍、 8倍、 2.9倍。银行储蓄存款1.13亿元;1995年被市政府授予
“济南市技术进步先进单位” 、被省统计局授予“山东省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前200
名乡镇”、被市委授予“先进党委”荣誉称号。

农业全镇有耕地4136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甘薯、谷子。在稳定粮食生
产的基础上,镇政府提出“南抓林果,北抓粮菜,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自1987年起,以修路治水为重点,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9年全镇投资1400万元,
对狼猫山水库至庄科、 孙村、 顿邱3.95万米的灌溉渠道进行了修复配套,打机井
258眼, 还在西卢办事处铺设了20公里的地下防渗渠道,扩大改善水浇面积1100公
顷,有效灌溉面积为2040公顷。1995年粮食总产32332吨,单产达到581公斤,分别
比1986年增加4984吨、247公斤。
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农业结构。到1995年,已在济王路以南建成467公顷苹果
园,在西沙、顿邱建成67公顷石榴园,全镇果园面积增加113公顷,达到593公顷,
有林地面积1850公顷。蔬菜播种面积达402公顷,年产菜19637吨。养殖业由零星饲
养向规模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大牲畜存栏9600头,家禽存养24万只,分别比
1986年增加7375头、17.8万只;省物资开发公司在镇内建起大型驼鸟养殖厂,促进
农业向多元化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168千瓦,比1986年增加5755千瓦。

工业1986年,有镇村户工业企业127个(镇办企业12个,村户办企业115个),从业人
员1688人,固定资产500万元,实现工业产值3025万元,镇办工业实现利税79万元。
10年间, 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横向联合,先后与省市7家科研单位
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抓住济南市企业腾笼换业的机遇,引进10家企
业,来镇建厂兴业;同时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95人;投资2.5亿元,对全镇43
个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 开发新产品400多个。1995年,全镇已形成通讯电缆、系
列空调、冰柜、玻璃器皿、服装、化工等10大拳头产品,其中,丹那KY系列冰柜获
农业部“第三届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展览会金奖”,攀得达牌通讯电缆列入国家星火
计划。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1991年灯泡厂与港商兴办全镇首家合资企业--济南晨
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产品全部销往国外,6年完成出口交货值1.5亿元 (1995年出
口创汇300万美元)。被省外经贸委授予“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到1995年全镇
三资企业发展到11家,合同利用外资654.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1万美元,完成
外贸出口交货值8000万元。全镇32个企业实行股份制。1995年全镇有镇村户工业企
业501个(镇办工业8个) ,实现工业总产值105370万元(镇办完成产值46927万元),
销售收入达到108855万元(镇办销售收入50448万元),实现利税6700.6万元(镇办实
现利润2919.4万元)。

教育、科技自1986年起,孙村镇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狠抓了校舍标准化建设和教
学设施配套。投资1200万元,新建小学24所,面积为3600平方米,扩建20所,面积
108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建孙村中学教学楼,经13个月的施工,1995年9月投入使
用,建筑面积4030平方米;图书实验综合楼正在施工中。西顿邱、庄科、高二庄、
辛庄等7个村投资140万元, 建起了教学楼。1995年投资120万元,配备了中小学教
学仪器。鼓励教师进修学习,10年来有178人毕业,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
1995年全镇有中学2所,在校生2699人,教职工157人;小学46所,在校生4227人,
教职工297人,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在校生巩固率、升学率均为100%。
全镇有科技机构12个, 科技人员580人,各类技术协会、研究会23个。10年来
举办培训班42期,培训2398人次,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34项,科技攻关8项,获省、
市、区科技进步奖8项,实施科技计划20项。

文化、卫生1995年有镇文化站、广播站;村村建起了文化大院,有文化专业户63户。
1985年投资85万元,建成容纳1100人的影剧院。10年来,举办了42次大型文体活动,
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镇卫生院1986年有职工63人,床位30张。1995年有职工45人,其中医师20人,
固定资产60万元。10年来,从改善医疗条件,增加服务设施入手,全面提高医疗水
平。投资近10万元,购置了B超机、血液仪、电动吸引器等医疗设备;投资9万元购
置了救护车、发电机,方便了群众就医;1992年投资50万元,新建了药房、综合门
诊楼、宿舍楼。村级卫生室由1986年12个发展到1995年39个;孕妇系统化管理率达
97.2%,儿童计划免疫率达95.6%。1986年全镇计划生育率为99.9%,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7.01‰, 晚婚率为40.7%。计划生育服务站从1986年的2个科室发展到1995
年的12个科室, 同时购置了B超机,拓宽了服务领域。1995年全镇计划生育率达到
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晚婚率达99.7%,多次被省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
作先进集体。

【村镇建设】1986年,除了镇政府办公楼外,孙村中心街两侧,只有几座零星平房,
街道狭窄。10年来,全镇狠抓了小城镇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先后投资5000多
万元,完成孙村到济王、济青公路和孙村至高二庄路段拓宽、改造任务,铺设镇南
部的通村路, 新修、改造公路110公里、30万平方米。通讯、供水、供电基础设施
得到完善。孙村贸易市场,银行营业楼,农委、派出所、法庭办公楼等相继落成,
开发商品房4万平方米。 1995年底,镇政府驻地集中供水工程与全镇地下电缆铺设
工程同时开工,村民饮水条件得到改善。1995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200家,实现第
三产业增加值1.3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 1988年,镇政府投资30万元,新建了镇中心敬老院,占地0.8公
顷,建房40间,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设有医疗室、文娱活动室,供养五保老人48
人。1995年投资20万元进行改建,建房14间,院内建起了花坛,铺设了水泥路面,
改善了老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1990年10月被省民政厅、省老龄委授予“文明
敬老院”称号。10年来,全镇先后建起了辛庄社会福利服装厂、东郑电信器材厂、
西卢线材厂、 冷链厂等10个福利企业,480名残疾人得到安置,辛庄社会福利服装
厂被省民政厅评为“先进福利企业”。

【济南丹那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丹那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济南雪松冷冻设备厂为核心
建起的有限公司, 占地5.7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1995年有职工860人,其中
技术人员78人, 下有雪松冷冻厂、丹那制冷器厂、电子公司等8个企业。公司以科
技求发展,不断开发新产品,由1986年前的单一生产冷藏箱、冷库,发展到1995年
生产KY系列可移式空调器、 BD系列冷冻箱、KL系列冷库、电子产品等3大系列、18
种产品。1995年自筹资金780万元新建空调流水线、工装模具车间及库房冲压车间,
并招聘18名技术人员。济南雪松冷冻设备厂被省科委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996
年3月通过了国家ISO-9000系列标准审查,KY-23系列可移式空调器达到国际水平,
并获国家专利。 公司固定资产达到1654万元,是1986年的14倍;工业产值11565万
元,比1986年增加1.11亿元。1995年,丹那牌冰柜获“中国第三届乡镇企业出口商
品展览品银奖”,丹那牌可移式空调器获“第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

【济南通讯电缆厂】济南通讯电缆厂建于1986年。是以生产普通电线为主的集体小
厂, 固定资产500万元,职工106人,实现工业产值289万元,利税30万元。1991年
起,济南通讯电缆厂以邮电部第五研究所为技术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
为重点,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更新产品,满足市
场需求。 研制生产的HYA市内通讯电缆获“省星火计划二等奖”、“国家星火计划
博览会金奖”,部分技术指标已超过美国REA标准。1991年,投资600万元,建起现
代化的光纤电缆生产车间, 并承担3个光缆工程的任务。1992年后,济南通讯电缆
厂从奥地利和德国引进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通讯电缆生产线4条,120护套
线1条,从美国引进石油膏填充专用设备和先进的DCM测试仪器各10套,引进奥地利
光缆生产线1条,总投资达2400万美元。该厂还先后与美国、香港、台湾合资兴建3
家合资企业, 全同利用外资470多万美元。为改善投资环境,投资1000多万元,建
起三星级宾馆--丰汇源度假村。1994年11月,以济南通讯电缆厂为核心的山东大正
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到1995年,济南通讯电缆厂已成为技术进步、设备先
进、产品种类齐全,经济实力雄厚的生产通讯电缆和光缆的大型企业。实现工业总
产值32986万元, 销售收入34590万元,实现利税4987万元,占地8.7公顷,建筑面
积6.5万平方米, 有职工145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4人,固定资产2.06亿元,各种
通讯电缆年生产能力达240万个芯线对公里,光缆5000皮长公里,特种电缆2.8万皮
长公里, 接插件160万件;199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1000家最佳经济效益乡镇
企业” 和“全国1000家最大经营规模企业”。1996年4月26日,经市委、市政府批
准,以山东大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心,联合周围11个村成立区域性经济联合组
织--济南大正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小区对区内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社会事务进行
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按计划单列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单列,
总面积15平方公里。

【孙村--各业并举求发展】孙村有546户,2017人,耕地126公顷,1986年实现工农
业产值500万元,粮食产量32.4万公斤,人均收入800元。该村发挥位于镇政府驻地、
交通便利优势,发展商业、餐饮服务、加工、交通运输业,1995年个体工商户达32
户, 比1986年增加29户。同年投资10万元,扩建孙村集贸市场,占地3.3公顷。工
业企业迅速发展,1995年有预制厂、汽修厂、硅矿厂等12个村办企业,实现工业利
税170万元。村中心商业街楼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00万元,从业人员
500多人。1993年在“村办企业年”活动中被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辛庄--服装专业村】辛庄有105户,439人,耕地58公顷。198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
值159万元,利税15万元,人均收入900元。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先后建起标志服厂、
社会福利服装厂、 皮鞋厂、棉花加工厂等8个企业,与韩国世延株式会社合资60万
美元兴建世兴编织有限公司。 199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80万元,利税500万元,完
成外贸出口交货值560万元。10年来,投资40万元购买了农业机械,实行统一机耕、
机播、脱打,机械作业率达60%。从1993年始,村里对男满60岁、女满55岁的村民
实行退休补助。

【高二庄--两个文明建设齐发展】 高二庄有342户,1234人,耕地84.4公顷。1986
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6.4万元,利税24万元,粮食产量38.4万公斤,人均收入698
元。1991年,村里提出了“种地围着市场转,一切围绕经济转,发挥优势办企业”
的经济发展思路。1992年与香港客商合资兴建济南精英金属颜料有限公司。1995年
有铸造厂、 管件厂、化工厂、小铁矿等28个企业,实现工业利税250万元。经济实
力的增强,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村里投资92万元建起了村委办公楼、标准教学
楼,铺设了5公里的沥青路。1990~199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白永峰高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