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345&run=13

【概况】 区老龄委员会于1987年10月成立,下设办公室,有职工1人。1995年,职
工4人。全区20个乡镇都成立了老龄委,并下设办公室。有9个区直部门成立了老龄
委。 洪家楼、郭店、遥墙、彩石等4个乡镇建立了乡镇老年协会,与乡镇老龄委合
署办公。861个行政村(居)建立了村级老年协会,全区形成了老龄工作组织网络。
1995年,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92112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有5名,年龄最
大的106岁; 70岁以上老人有42094人, 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45.7%。五保老人有
2184人,其中集中供养的有583人,分散供养的有1601人。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标准,
历城区已进入老年型区县行列。

【老有所养基本落实】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80%居住在农村,没有固定收入。为解
决他们晚年生活的后顾之忧,在农村重点抓了以“养”为主,全区实行了五保统筹,
使五保老人生活水平高于当地村民。1988年,区老龄委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在洪家
楼镇的辛甸、七里河两个村搞试点,签订了尊老敬老家庭赡养协议书,并在全区推
行。1988~1995年,全区已有52118名老年人与子女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其中有
39081份协议已经司法部门公证。洪家楼、王舍人、华山、十六里河、孙村、港沟、
郭店7个镇的54个经济条件好的村(居) ,对男60岁、女55岁以上7867名老年人实行
了退养制度,每人每月可领取10~214元的生活补助费和退休金。

【为老年人办好事、实事】1987年,由区老龄委牵头与区委宣传部、区妇联等20个
部门联合下发了《开展尊老爱老活动的联合通知》。据统计,全区有老年人活动室
和门球场387处,老年人可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活动。1995年6月,洪家楼镇祝甸村
投资200万元, 建起了高标准的老幼活动中心,达到济南市老龄委制定的村级老年
协会示范村标准。 同年5月,区老龄委投资5000元,分别与区体委、区老干部局举
办了老龄长寿杯钓鱼比赛和老年书画展。
从1988年开始,在全区开展了老有所为、敬老爱老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金婚
佳侣评选活动。1988~1995年,评出先进集体23个,老有所为先进个人113名,敬老
爱老先进个人227名,金婚佳侣42对,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为全区8名百岁老人办理了生活补助。 其标准是:非农业户每人每月30元;农
业户每人每月25元。自1995年10月起,每人每月生活补助又增加20元。为70岁以上
老人39558名办理了优待证, 落实了优待政策。1994年,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除统
筹提留款145.8万元,1995年免除256.9万元。

【老人节庆祝活动】《山东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确定,自1988年开始,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全省“老人节”。对此,历城区采
取多种形式,对《规定》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区老龄委印发《规定》3000多份,
标语、口号2000多张,在全区各行政村(居)公开张贴。各乡镇、村还利用广播、电
视、黑板报、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各级领导每年都分别走
访百岁老人、敬老院、高龄老人和离退休老同志,并赠送礼物。还举行不同形式的
老年人座谈会、茶话会、联欢会及电影专场等。每年还举行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各种
文体比赛。1993年,区老龄委组织的节目参加市演出并获组织奖。区直各部门、各
乡镇和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村,组织老年人到外地参观旅游,还开展了家庭晚辈向长
辈送一份节日礼物和献爱心活动。

(陈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