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342&run=13

【概况】 1986年,历城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有职工5人。1995年,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下设办公室、宣传教育科、财务科、统计规划科、流动人口管理科,归口管理的事
业单位有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职工41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人,中级职
务的11人,初级职务的7人。全区20个乡镇计划生育委员会均为乡镇政府职能部门。
全区计划生育工作,1994年获市委、市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兑现一等奖。
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先进单位称号,受到市委、
市政府的嘉奖。

【计划生育宣传】健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组织机构。区计生委设宣传教育科专门负
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各乡镇计生委均设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站,配专职宣传员,
各行政村设专(兼)职宣传员。全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实行全面目标责任管理,
严格例会、检查、考核、奖惩等制度,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计划生育
干部培训, 提高岗位素质。10年来,全区先后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计划生育干部培
训, 达8444人次。1994年4月,培训乡镇及办事处计生专职干部451人。1995年4月
至5月,培训乡镇及村专职计生干部1325人。1996年2~3月,培训村育龄妇女小组长
以上计生干部6668人。建立各级人口理论学校,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
工作。 到1995年底,全区20个乡镇、861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一室多用的人口理论
学校,投资近10万元统一编印教材、学生花名册等。各级人口理论学校,将婚育状
况的育龄群众按年龄分别编入青春期班、孕产班、新婚班、育儿班及更年期班,定
期开课,进行人口理论、婚育知识、政策法规及优生优育知识教育。育龄群众参学
率达90%以上。强化社会舆论宣传,创造良好的计划生育外部环境。到1995年底,
全区共出动计划生育宣传车200余辆(次) ,印刷各种宣传资料近百万份,办黑板报
500余期, 粉刷大字标语5000余条,影视宣传1000余场次,自编自演文艺节目50余
场,受教育人数达50余万人次。

【落实农村计划生育间隔式政策】1985年,农村计划生育间隔式政策在全县开始试
点,1986年全面铺开,全年共批准间隔式二胎生育计划2511个。1988年,《山东省
计划生育条例》颁布,明确规定了间隔式生育二胎的条件。此后,每年批准的二胎
生育计划数量呈增加趋势。1986~1995年,全区共批准间隔式二胎生育计划20813个,
其中独女户要求生育二胎的占批准计划总数的95%以上。全区按照政策规定的条件
及审批程序,严格二胎生育计划审批,基本控制住了计划外二胎生育,杜绝了多胎
生育。

【服务站建设】1989年3月7日,区政府办公室批复同意区计生委关于建立区计划生
育宣传技术服务指导站(简称“计划生育服务站”) 的请示。同年7月,成立区计划
生育服务站,列为事业编制,由区计生委管理。建站初期,仅有1间房屋,3名服务
人员,1992年底,总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服务站建成,1995年,有专业技术服
务人员19人,22个科室均按区县级服务站达标标准,配齐各种器械设备。1989年,
全区各乡镇开始建立计划生育服务站,开展技术服务。到1992年底,全区20个乡镇
均建立服务站,总建筑面积达7919平方米,每个站都设有12个以上科室。至1995年
底,全区乡镇服务站全部列入事业编制,有专业技术服务人员150人,配备B超机18
台、显微镜19台、手术床18张、无影灯18架、输氧设备20套、电动吸引器18台,具
备了常规技术服务能力。 全区861个行政村全部建有服务室。1995年,全区已婚育
龄妇女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9.5%,及时率达99%,有效率达95%。

【计划生育协会】 1988年1月13日,区计划生育协会召开成立大会。同日,召开区
计划生育协会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区计生协会第一届领导机构:会长王泉慧、
副会长李正安、秘书长亓登官(均为兼职) 。1988~1989年,全区各乡镇分别成立乡
镇计生协会。 1991年4月,成立区计生协会办公室,专门负责协会日常工作。同年
11月8日,区计生协会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选举出第二届领导机构:会长于正齐,
副会长朱世金、李正安、田洪俊(专职),秘书长王殿贞(专职)。1993年10月,区计
生协会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增选党培珍、刘巨东为副会长,牛家娟为常务理事。
至1995年底,全区20个乡镇计生协会全部完成换届工作,设立办公室,设专职副会
长、 秘书长。全区861个行政村也换届成立了村级计生协会,建有固定的协会会员
之家。 1995年底,全区有各级计生协会897个,专兼职工作人员1208人,会员总数
达94275人。 至1995年底,各级计生协会共举办培训班72期,培训1.23万人次,发
放各种宣传资料、 工作手册4.8万余份,开展优生优育咨询,传授各种科学致富信
息, 受益人数达10万多人次。全区603个基层计生协会,共确定“少生快富”中心
户1192个,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脱贫致富中的实际困难。

【人口基金会】 1994年10月6日,历城区人口基金会正式成立,同年被省计生委确
定为省人口基金会试点单位。
区人口基金会采取个人和社会捐赠等筹资方式,坚持不搞征收、不搞摊派、不
加重农民负担,利用原有资金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服务。人口基金会的筹资范围
包括5个方面: 一是开展“为计划生育献一份爱心”人口基金捐赠活动。至1995年
底,共接受社会和个人捐赠资金64万元。人口基金会把这项资金作为“少生快富”
扶持基金,用于扶持计划生育户脱贫致富。二是区政府确定自1994年起,每审批一
例二胎指标, 由申请人向人口基金会交纳200元人口基金,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
业发展基金,用于计划生育服务及科研项目的开发。三是设立村计生专职主任和乡
镇临时计生工作人员奖励基金,由各乡镇政府和行政村向人口基金会每人交纳500~
1000元, 用于奖励乡镇、村计生专职干部。四是把农村每月5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
存入人口基金会,作为独生子女优待基金。五是各种计划生育保证金由区人口基金
会代储, 统一兑现,本息返还。截至1995年底,区人口基金会已筹集资金600余万
元。
为加强对人口基金的管理,保证用之于民,1995年成立了区人口基金会管理委
员会,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区人口基金会会长任主任,下设基金管理办公室和基金
银行代办所。对扶持基金由区统一确定计划生育扶持户,由乡镇计生委担保,放款
到户, 无息使用,定期收回。1995年,共拨付1年期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持金
23万元, 受益户达230户。对计生专职干部奖励基金采取整存整取、复利增值的办
法存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村计生专职干部,在退休时给予一次性奖励,一
次性提取存储的本息资金。独生子女优待基金采取零存整取复利增值的办法存储,
在独生子女的母亲年满60岁时,一次性提取存储本息资金,实现老有所养。人口基
金会所有基金均存入基金银行代办所,提取代办费。

1986~1995年历城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一览表
┌──┬────┬───┬───┬─────┐
│ │计划生育│晚婚率│晚育率│人口自然增│
│项目│率(%) │(%) │(%) │长率(‰) │
│ │ │ │ │ │
│年度│ │ │ │ │
├──┼────┼───┼───┼─────┤
│1986│97.0 │- │- │6.31 │
├──┼────┼───┼───┼─────┤
│1987│98.8 │42.1 │- │12.70 │
├──┼────┼───┼───┼─────┤
│1988│99.4 │81.7 │- │7.70 │
├──┼────┼───┼───┼─────┤
│1989│98.2 │85.2 │- │6.60 │
├──┼────┼───┼───┼─────┤
│1990│97.1 │86.4 │- │5.56 │
├──┼────┼───┼───┼─────┤
│1991│97.8 │87.3 │87.1 │2·83 │
├──┼────┼───┼───┼─────┤
│1992│99.6 │97.2 │92.5 │2.20 │
├──┼────┼───┼───┼─────┤
│1993│98.8 │94.4 │96.8 │1.70 │
├──┼────┼───┼───┼─────┤
│1994│98.1 │97.1 │97.6 │3.16 │
├──┼────┼───┼───┼─────┤
│1995│99.0 │96.0 │98.5 │4.76 │
└──┴────┴───┴───┴─────┘

(张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