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314&run=13

1989年4月, 历城区邮电局实行邮政、电信分设后,历城区电信局隶属济南市电信
局。 1992年3月取销独立核算,王舍人庄、工业北路、山大路支局和洪家楼电报营
业组分别划入济南市电信局相关专业分局。1993年3月,根据济南市通信网络规划,
洪家楼、王舍人庄市内电话形成独立的市话分局。至此,历城行政区域内建有洪家
楼、 黄台、王舍人庄3个市话分局和历城电信分局。历城分局负责向历城区的16个
农村乡镇提供电信服务。1995年,下设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室、营业班、农话维
护班等机构。下属郭店、孙村、董家、唐王、遥墙、彩石、港沟、仲宫、西营、柳
埠、高而、锦绣川、党家庄、桑梓店、靳家、大桥等16个农村电信支局。所属支局
经营的电信业务均为电报、电话、长途电话、传真等。1995年,历城电信分局共有
职工143人。

【基本建设】 1989~1995年,农村电信支局新建机房、营业、办公等综合楼房8020
平方米。 1986年历城县内至济南自动转报中心有洪家楼、王舍人庄、工业北路3条
直达报路,1994年农村乡镇电报全部采用传真方式进入省会自动转报中心。1990年
孙村电信支局率先安装开通了240门程控小交换机,成为全区第一个甩掉“摇把子”
的农村乡镇。截至1993年,历城15个乡镇淘汰了磁石交换机,彻底告别了通信交换
磁石化的时代,逐步缓解了历城长期以来打电话难的问题。1994年相继建成开通了
仲宫、 党家庄、郭店3个大型程控交换局,交换机总容量达到73312门,3处支局均
为独立局,局号分别是299、799、899。3个大型交换局的建成,大大缓解了农村地
区安装电话难的矛盾,同时也标志着历城农村的通信水平跨入交换程控化、传输光
缆化的信息时代。13个农村电信支局开通了环路史立克6360线,全区通信杆路1210
公里, 光缆达到208对公里,全区16个乡镇的732个行政村,有581个行政村通上了
电话,村通电话率达到79.4%。1995年,区政府对唐王镇小徐家庄、刘六务、党家
庄镇大庙屯、孙村镇辛庄、郭店镇刘家庄、西枣园、仲宫镇南杨家庄、王舍人镇简
家屯、桑梓店镇桑梓店、靳家乡蒋家村10个村首批命名为电话村。同年,市局在王
舍人庄、仲宫、全福庄设立了3个移动电话机站。

【业务发展】 1986~1995年, 电信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农话业务收入1986年完成
42.7万元, 1995年完成1263.39万元,是1986年的29.6倍。农话交换机容量1986年
1820门,1995年达到25184门,是1986年的13.8倍。农话期末到达户数1986年661户,
1995年达到8049户,比1986年增长了11.18倍。1995年还发展公用电话100部,磁卡
电话47部。 截至1995年,历城行政区内,电话总部数达到38823部。1995年在全区
范围内开展了“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活动,从标准营业、挂牌服务、规范服
务用语入手,重点解决了装、移、修电话难,交费难、查询难等问题。建立健全了
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并设公开举报电话8903751。在发出的10700份用户测评调
查中,回收8914份,满意率达到95%。

【刘六务村成为济南地区第一个电话村】 1995年5月16日,省邮电管理局局长郑万
升,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谭永青,区长李福水,市电信局局长左迅生为全市第一个
电话村--唐王镇刘六务村剪彩命名。 该村共有农户306户、 1345人, 人均年收入
1868元。近年来,该村以铸铁专业为主的个体经营者不断增加,对市场供求信息的
需求也日益迫切, 于是历城电信分局与村委会达成协议,一次性优惠装机114部,
成为济南地区第一个电话村。

(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