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市历城区支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304&run=13

1986年, 中国农业银行历城县支行下设10个科室,有职工192人。1995年,区
农行机关下设办公室、计划科、财务会计科、人事教育科、审计稽核科、保卫科、
工会、纪检组等8个科室,设总务部、信贷部、营业部、资金组织部、信息电脑部、
国际业务部、 金穗卡业务部等7个直属二级营业单位,8个办事处、11个营业所、4
个分理处, 除锦绣川乡以外遍布全区19个乡镇。1995年底,全行共有职工305人,
其中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9人,初级职务的180人。1986年至1994年5月,区农行
与区农村信用社合署办公,区农行负责对全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
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5月,区农行与区农村信用社分门办公,7月将政策性
业务划转到农业发展银行(区农行代理),区农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1993年,
区农行被省农行命名为企业管理先进企业,1992~1995年连续3年被评为省级金融先
进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国农行系统存款先进单位。
【存款持续增长】 1986~1995年,区农行始终把存款工作放在各项业务工作首位,
按照“广筹资金,壮大实力,积极支持历城经济”的指导思想,积极组织存款。一
是利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和利率调整等时机,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
金融意识和储蓄积极性。二是加强网点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10年间,共新建、
改建、 装修网点46个。1988~1995年,新上微机储蓄45处,网点装修率、电子化覆
盖率分别比1988年增长90%和95%; 在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发展代办网点145个,代
办员190名, 新增设网点7个,撤并迁网点3个,方便了城乡居民。三是开办新的储
蓄种类。1986、1987年先后两次举办了有奖储蓄活动,1988年开办了养老返本定期
储蓄, 1989年开办了零存整取有奖储蓄,1993年2月与区妇联联合开展“三八”储
蓄活动。四是大力组织对公存款。1987年,区农行成立对公存款领导小组,加强对
开户单位的库存限额管理, 搞好结算服务,使对公存款逐年递增。特别是1 994年
行社分门后,通过强化宣传和电话银行、汽车银行等特色服务,1995年新增对公存
款17290万元, 占全行对公存款总量的48.9%。10年间,区农行自营存款以年平均
36.77%的速度持续增长, 1995年末, 各项存款余额132065万元, 其中储蓄余额
70797万元,对公存款余额35355万元,分别比1986年末增加8.3倍和7.02倍。

【信贷管理与资产质量同步提高】从1986年开始,国家信贷政策一直从紧。区农行
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思路,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投向、扶优限劣”
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 支持历城经济发展。1995年底,贷款余额
39398万元,比1986年底增加28978万元。10年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35704万元,
其中支农贷款45067万元, 副食品生产贷款5000万元,技改贷款6000万元,收购资
金贷款87522万元。 在清收盘活沉淀资金方面,从1986年起,实行清收责任制,行
长包片,科长包点,主任、信贷员靠上抓,对于难度大的,采取行政的、法律的手
段集中清收,对有钱不还的“赖帐户”、“钉子户”,坚决依法清收,起到了打击
一点,带动一片的震慑作用。对于濒临关停的企业,积极牵线搭桥促其兼并。在信
贷管理方面,严格计划管理和信贷纪律,成立贷款审批领导小组,严格按权限办理
贷款,并实行了审批放收一条龙责任制, 做到责权利相结合。1995年成功地实行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运行机制, 信贷管理走上规范化,提高了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
动性和效益性。

【新业务迅速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客户的需求,区农行从单一的存贷款业务中
走出来, 进一步健全服务功能,拓展业务领域。1992年6月29日,成立了洪楼信用
社证券部,解决了居民买卖、保管、兑付证券的困难,并为历城第二水泥厂、济南
汽车制造总厂和济南通讯电缆厂3家企业, 成功地发行企业债券1290万元。行社分
门后,证券部交区农村信用联社管理。1994年2月5日,成立了区农行国际业务部,
面向全区“三资”企业,办理外汇存贷款、信用证和外汇结算业务。到1995年末,
外汇存款余额441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167万美元,配套人民币贷款余额2829万元,
结算量1800多万美元。 1994年8月,成立了区农行金穗卡业务部,为全区城乡居民
提供上门发卡、 代发工资、代收费业务,到1995年末,发卡量达到12367张,存款
余额3212万元。1994年,开通了13条储蓄通存通兑联网专线,1995年有8个处 (所)
开通了全国电子联行及电子汇兑业务。1995年新业务实现盈余1127万元。

(张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