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292&run=13

【市场建设与管理】 1986年,历城县共有各类市场54处。1986~1995年,加强了市
场建设,10年间新增市场92处,其中新建农村集市45处,其他各类市场47处。1987
年11月,全区第一处专业批发市场即王舍人木材专业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到1995
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市场146处,其中消费品市场126处,生产资料市场20处。市场
建设总投资达8079.06万元,市场成交额由1986年的8000万元上升到78458万元。
10年来,以推行市场规范化管理、查处违法违章行为、维护正常市场交易秩序
为重点,加大了市场管理力度。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对
上市经营业户依法进行经营资格审查,核定经营范围;对上市商品实行划行归市、
亮证经营、明码标价。在市场管理工作中,定人、定责、定位、定奖惩,建立健全
了市场管理工作制度及工作程序。1990年,区工商局成立专业市场管理所,加强了
对各类专业市场的监督管理。10年间,全区共召开物资交流大会34次,活跃了市场,
促进了商品流通。 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市场活动,共评出省级文明市场5处、市级
文明市场16处。

【黄台市场】 黄台市场始建于1977年,属自发型综合零售市场。1986年5月,原济
南市郊区工商局筹资37万元,建成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轻钢大跨度顶棚。此后,
历城区工商局又多次投资对场内设施进行改造并强化了市场管理。 1985~1995年,
连年被评为市五好文明集市; 1987~1995年, 连年被评为省五好文明集市。1991~
1992年、 1993~1995年,分别被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1995年底,黄台市场
共有交易面积4600平方米, 累计建设总投资350余万元, 上市商品约20个大类、
2000多个品种, 日上市人员3万余人。1995年实现成交额4300余万元,被省工商局
评为“全省规范化管理样板市场”(全省八大样板市场之一)。

【洪楼市场】 洪楼市场建于1980年5月,由原济南市郊区工商局投资建成,属综合
零售市场, 占地5738平方米。1987年5月以来,历城区工商局加强了市场管理和设
施建设。1994年,区工商局、商业局联合业户集资40万元,在市场内建水产大厅和
扩建商品房22间,建筑面积280平方米。1995年7月,区工商局与区供销社签订联办
市场协议, 由供销社投资500万元,在原生资公司仓库旧址新建市场大棚、商品房
和货台,计3691平方米,扩大了市场营业面积。同年底,上市商品有蔬菜、粮食、
蛋禽、 水产品、肉食、干鲜果品等8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实现年成交额5500万
元。1988~1995年,洪楼市场连年被评为市级文明集贸市场;1991~1995年,连年被
评为省级文明集贸市场。

【七里堡蔬菜综合批发市场】七里堡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由洪家楼镇七里堡村筹资建
设,1995年底正式开业。市场占地5.3公顷,投资870万元,建有交易大棚、库房等
设施,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上市商品主要有蔬菜、果品、水产、粮油等。市场自
开业以来, 积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客户进场经营。截止到1996年6月底,市场交
易摊位已发展到4000多个,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蔬菜日成交量40多万公斤,果品10
万多公斤,水产品近万公斤。

【仲宫蔬菜批发市场】仲宫蔬菜批发市场建于1987年,露天交易。交易高峰期为每
日早晨和傍晚,上市摊位1000余个,日上市人员3000余人。主要上市品种为当地冬
季大棚蔬菜和季节性蔬菜,共20多个品种,除供应当地群众日常用菜外,还成为济
南市区蔬菜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当地农民种菜积极性的提高和菜田
面积的扩大, 春夏秋3季蔬菜开始销往天津、北京、秦皇岛、沈阳等地。1994年,
仲宫镇仲南村采取集体投资和业户集资相结合方式,对占地3500平方米的市场进行
改造。1995年底,商品房已投入使用,实现年成交额4300万元。

(李光耀郭明商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