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108&run=13

1.自1987年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 林、牧、副、渔各业承包达到95%以上。区、乡镇、村3级
普遍成立了农、林、水、司法等部门参加的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建立了承包合
同档案管理制度,印发农业承包合同样本。做到了依法签订农业承包合同,及时续
签到期合同,及时处理有争议的合同。据统计,1991年全区共完善、签订各种农业
承包合同14.4万份, 承包土地5.4万公顷。到1994年底,共新签、续签、补签承包
合同20多万份。其中,规范合同16万份,调解处理解决承包合同纠纷36起,签订新
承包合同23288份。2. 积极稳妥地推行“双田制”(口粮田、承包田)和适度规模经
营。 1990、1991年全区实行“双田制”的村已达到249个,土地近1.53万公顷;适
度规模经营的村7个, 土地200公顷; 实行区域种植的村16个, 土地466公顷。到
1995年“双田制”村不断增加,适度规模经营有了新的发展。全区种植承包大户已
达1900多户, 共承包耕地3200公顷;村办农场22个,耕地733公顷;区域种植面积
占全区总耕地的41%。3. 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全区有850个行政
村建立了村级经济合作组织。自1993年始,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成立实业
公司或组建集团的改革,在全区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网络。4.发
展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991年至1993年,全区共建立区级各类农业技术服
务组织50个, 技术服务人员120人; 乡镇级技术服务组织180多个,技术服务人员
870多人;村级服务组织668多个,技术服务人员近3000人。5.加快荒山、荒地等使
用权拍卖工作,在拍卖中实行以荒山带地办法。1993年4月~1995年,全区共拍卖荒
山5333公顷,以荒山带地近8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