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2&rec=1&run=13

姬广文同志
在中共济南市历城区第七次代表
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1987年6月4日)

同志们:
我受中共济南市历城区第六届委员会的委托,向第七次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请
审议。

一、六届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3年来, 我们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引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已进入了建国以来生机最旺盛的时期,出现了政治
上安定团结,经济上欣欣向荣的局面。
第一,各项改革日益深入,农村经济新体制的框架已初步显现出来。几年来,
我们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根据“充实、巩固、配套、提高”的精神,深
化了农村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根据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的
要求,改革了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建立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各种形式的城乡横
向联合出现了百家纷呈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
经营方式并存的新格局;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加强,农
林牧副渔有了较快发展;镇(乡)村户工业不论在速度、效益,还是水平、后劲上,
都有较大的突破,经济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同时,在政企分开、撤区建
立镇(乡)政府的基础上,加强了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建设,调整充实了村支
部,建立了村委会,为全面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可靠的组织基础。
区直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调
整充实了领导班子,并推行了联责计奖、百分考核岗位责任制。工业企业改革,供
销社、信用社、科技、教育、卫生等体制改革,也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有的
开始向纵深发展。
第二,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1983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
3412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9342万元;198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3214万元,其
中: 工业产值33886万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1.15倍和2.63倍;工农业比重由1983
年的2.7:7.3上升到1986年的4.6:5.4,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9%,并基本
上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财政收入(不含新划进的3个镇) 在1983年1504万元
的基础上,1986年达到2559万元,增长70.1%,平均每年递增19.3%;近几年,粮
食产量稳步增长, 去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夺得了总产量280930吨的好收成, 比
1983年增长5.1%; 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5798万元。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逐
步增长, 1986年全区人均收入达到了565元,比1983年增长77.1%。农民储蓄余额
达到10759万元,每人平均存款160元,均比1983年增长1倍多;财贸工作日趋活跃,
开放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流通网络初步形成。其他各项经济工作都迈出了新步伐,
做出了新成绩,出现了新变化。
狠抓了各级领导的观念更新、强化商品经济意识。现在,全区已有40%以上的
企业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初步形成了63个联合体,与全国各省、市、区的
200多个单位建立了横向经济联系, 进一步打破了条块分割、部门封锁和城乡阻塞
的割据状态,扩大了我区经济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加强了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从
1984年,我们就在区直企业实行了民主选举厂长,并推行了厂长负责制,强化了以
厂长为首的生产经营指挥系统。目前,区直工业企业普遍实行了任期目标责任制,
重点企业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并在企业内部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有
80%以上的企业实行了“死工资活用”的办法;乡镇企业在1984年普遍推行“一包
三改”的基础上,又推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在个别单位试行了“股份
制”。这些承包形式,都程度不同地促进了三者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体现了责权
利的结合,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区、镇(乡)、
村、户工业的发展。革新挖潜,上新创新,积极组织规模经济。近几年来,特别是
去年以来,我们以大厂为骨干,名牌产品为龙头,积极组建了多种形式的企业群体。
现在,冶金、铸造、机加工、建材、食品的企业群体正在形成。引进人才,搞好智
力开发。 人才问题是发展经济的关键。3年来,我们采取“千方百计聘”、“不拘
一格提”、“多种形式训”等办法,全区先后引进招聘(包括村户)各类人才841人,
其中, 有大专学历的400多人,并注意选拔懂业务、会管理的能人担任各厂企的领
导工作,还利用送大专院校培训和本区办学 (党校、电大、各培训班、职业学校、
农技中学、农业广播学校) 等各种形式培养人才。目前,已结业和正在学校学习的
学员达3490人,初步改变了发展商品生产人才奇缺的状况。增加投入,强化农业的
基础地位。3年来,区、镇(乡)两级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农业投入。
上级拨款和区财政共拿出560多万元, 用于农业建设。虽然近几年连续干旱,但全
区粮食、蔬菜、副食品生产没有大的起落,基本上满足了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积
极改革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和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信息、销售、科技管理服
务体系,为避免商品生产中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调节农民的投入行为起了积极作用。
区直各部门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了争创优质服务活动,促进了全区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认真抓好整党,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促进了改革的深入发展。目前,
全区17个镇(乡)107名正副职党员干部,平均年龄39.9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02
名,占95.3%。自整党以来,先后调整充实了239个农村支部,调整后的支部班子,
共有922名支部成员, 平均年龄38.9岁,文化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同时,加强了对
各级领导成员的培训工作。整党以来,全区共发展党员1285名。目前,全区党员总
数已达23131名。 再是,党风有了明显好转。同时,普遍建立了集体领导和民主生
活制度,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蔚然成风,区直和乡村工业紧
紧围绕搞活企业这一中心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企业活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
显著提高。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步伐,有力地促进了
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第四,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发挥了
保证作用。 3年来,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
面貌焕然一新。为加快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的建设,区委组织有关部门到邹县、滕
县及胶东等地参观学习, 并制订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3年规划。截止目前,全区
共创建文明村庄294个,文明单位247个,文明卫生单位184个。其中1个镇(洪家楼)、
11个行政村、13个单位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镇、文明村和文明单位,洪家楼
镇的利农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86个青年之家被团省委、团市委命名为
红旗青年之家; 五好家庭已发展到53784户;6年来,共推广科技项目257项,取得
科研成果183项, 其中,18项达到省级水平;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不仅普及
了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结构也日趋合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3年来,共考取大中
专学生1145人,各类业余教育在校学员已达2400多人,有1040人获得毕业证书。随
着经济的日趋繁荣,去年新成立了文联,建了体育场、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了文艺、
体育等活动,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计划生育工作从根本上改变
了被动局面,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计划生育率逐年提高,1986年,全区计划
生育率达到98.3%;农村福利事业也有新的发展,全区共建敬老院54处,已收养老
人300多人;乡村幼儿园发展到862所,幼儿班709个,6周岁儿童入园率已达90%以
上。1986年,我区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第五,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巩固发展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社会主义
民主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扬,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同时还大力
加强了统战政协工作,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落实了民族和宗教政策、工商
业者政策,加强了同国外侨胞和港澳、台湾同胞的联系,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各企业充分发挥了职工代表大会作用。 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3年来,吸
收了393名知识分子入党, 有近20 0名中青年知识分子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人
民调解工作正在向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发展。
总之,全区各项事业均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的工作同党和人民
的要求相比,还存有不少问题和差距。一是对开放、搞活的认识还不高,封闭守旧、
自满自足等小生产旧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没有根本解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
深度和广度,经济的发展同我们所具有的优势还不相称。二是产业结构、农业内部
结构还不完全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企业管理,特别是乡镇企业管理水平差,
经济效益不理想,仍是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三是农业投资增加较少,加之管理
不善,部分水利设施老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四是围绕服务、服从四化建设这个中心,各级领导机关的服务观念树立得还不够牢
固,方法和措施也不够有力。五是全区的经济发展不够平衡,部分山区乡村落后面
貌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六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缺乏高度的自觉性,思想政
治工作还比较薄弱等等。

二、今后三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今后3年中, 全区的经济建设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1989年,全区工农业总
产值要保证达到13亿元, 每年递增21.5%,其中,工业总产值要达到8.7亿元,每
年递增38%,农业总产值要达到4.3亿元,每年递增3.2%;多种经营总收入要达到
8.36亿元;要进一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1989
年, 全区粮食总产量要达到29.3万吨,每年增长1.4%;林牧副渔各业都要有较大
的发展, 要在服务城市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全区农民收入要在1986年565元的基
础上,1989年达到790元。
要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努力实施《历城区“七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规划》,保证达到规划所要求的各项指标,使精神文明建设真正为物质文明建设
起到方向、动力、支持和保证作用。
今年是实施“七五”计划的关键年,我们全区的各项工作都要上一个新的比较
大的台阶,要努力保证下列各项指标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全区国民经济要更加持续、 稳定、协调发展,工农业总产值确保实现90970
万元, 比去年增长25.6%, 争取实现97133万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要保证达到
51050万元, 比去年增长53.7%;农村商品经济要有更大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稳定
增长, 总产量计划实现281625吨,农业总产值达到39920万元;农村多种经营总收
入达到6.9亿元, 比去年增长18.7%;农业总收入8.6亿元,增长14.85%;农村商
品率达到70%以上;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要突破650元。
--要广泛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实现财政状况的进一步好转。财政收入 (不
含新划进的3个乡镇) 初步安排2902.3万元, 比去年增长13.4%,区财政支出安排
1443万元,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要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认真执行《历城区“七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实施规划》,把“四有”、“五爱”教育和争创文明单位、文明村庄活动结合
起来,深入进行理想、纪律、民主、法制和时事政策教育,提高全体公民遵纪守法
的自觉性,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要得到
进一步落实,努力实现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区委对今后的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继续深入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进一步贯彻“改革、放开、搞活”的方针,努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积
极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从我区已具备的“有城有乡,城乡一体”的新特点出发,
彻底更新观念,克服小农经济思想,强化商品经济意识,由过去只抓农村,迅速转
到一手抓农村、一手抓城市上来。全面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
营”和“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在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同时,加强市区和卫星城镇的建设和管理,加快城乡一体
化的进程,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确保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年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商
品经济意识,努力从思想上、作风上适应我区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全区各级党
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
一系列重要指示,作为深入进行党性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中心内容。切实加
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和超额完成。我区经济工作要继
续贯彻“立足当地资源,发挥近郊优势,围绕两个面向(即面向城市,面向外贸)、
三个服务(即为大工业服务,挂钩联合,加工零部件;为城市服务;为外贸服务)、
跳出三个圈子,搞好三个转移 (即跳出以农为主,转到以工为主;跳出产品经济,
转到全面发展商品经济;跳出三就四为,以砖瓦灰沙石为主,转到为大工业配套,
为城市为出口服务) ,乡镇上扩联,村户铺地毯,五个轮子一齐转,大力发展外向
型经济”的指导思想。
第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
步好转。今年,我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
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在城市要突出抓好职业道
德教育,在农村要突出抓好移风易俗教育,清除旧的传统观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
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为实现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
动力。全区要在今年内有40%的镇(乡),60%的村庄,80%的单位建成文明村庄和
文明单位,要有更多的单位建成市级或省级文明单位。“七五”期间,要进一步提
高文明单位的水平,争取50%的镇(乡),70%的村庄,90%的单位建成文明单位。
五好家庭达到60%。青年之家达到80%以上。
第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首先,要按照干部“四化”
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今年,领导班子建设工作要在
坚持干部“四化”方针的前提下,完善结构,提高素质,注重政绩,搞“五湖四海”,
对那些政治素质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打开工作新局面的干部,要大胆提拔。对
缺乏改革精神和商品经济意识,或有德无才,工作长期搞不上去,不能胜任现职的
要免除职务,干部能上能下,不是专指犯错误的干部,没有政绩,没有能力的也要
免除职务。要通过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我区各级领导班子的“四化”程度
再提高一步,使结构更加合理,开拓精神更加旺盛。能够带领群众,开创各项工作
的新局面。同时,要继续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提高工作,逐步建成一支德
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上下衔接的后备干部队伍。其次,要认真搞好党员
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工作。要有计划地举办政治理论单科班,到1990年,保证全
区400多名年龄在45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党政干部进入高中、中专学习。
有的根据工作需要送到省、市党校和大专院校深造。三是,要建立健全干部综合考
核制度。四是,实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评议制度。目前,主要是实行厂长(经理)负
责制的国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其他经济部门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负责人,对他们
在任职期间的工作全面审计。要将审评情况及时抄送主管机关的党委组织部门,作
为对干部考核使用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四、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切实抓好加强党的经常
性建设。一是,要下气力,扎扎实实地解决好重点村的问题。二是,加强领导,认
真处理严重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三是,要重视发展新党员的工作,逐步改变党员
分布和构成不合理的现状。
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大权独揽,
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
各级党组织都要在整党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定期召开民主
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免疫力,增强战斗力,成为
生气勃勃的坚强集体。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地按照《党章》、
《准则》和《整党决定》的要求,带头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纠正以权谋私和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官僚
主义等各种不正之风。要加强纪律检查工作,严肃党的纪律。对那些严重党风不正,
纪律松弛的党组织以及严重违法乱纪的人,要坚决执行纪律,严肃处理,决不能心
慈手软。各级领导同志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
解决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要进一步发扬“高速高效、上新
创新、务实求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争创第一流的工作水平。
第五、加强党在群众中的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职能作用。各级党组织都
要认真做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真正把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
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历城区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方案》
的要求,积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全区人民的文化水平。要切实做好新时
期的统战工作,更好地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少数民族及一切爱国人士合作
共事,充分发挥政协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对台、侨
务等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统战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服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各
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开拓进取,为全区
各项工作上一个新的比较大的台阶而努力奋斗,以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
十三大胜利召开。

振奋精神团结奋斗
努力把我区两个文明建设
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谢传仁同志在中共济南市历城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90年3月29日)

同志们:
我受中共济南市历城区第七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三年来的成就与经验
从上次党代会到现在已经3年了,3年来,全区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3年来,全区
各级党组织,进一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发扬知难而进、开拓进
取的精神,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上次党代会所确定的各项经济任务。1989年全区工农
业总产值达到129861万元,比1986年增长77.2%,其中,工业产值达到10.4亿元,
比1986年增长2倍,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61亿元,比1986年增长68.4%;1989年,
外贸出口总值达到1726万元, 比1 986年增长1.76倍;财政收入1989年完成了8014
万元,比1987年增长了55.3%;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38元,比1986年增加了173元;
农民人均储蓄达到435元,比1986年增加283元。
(二)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经济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一是在工商企业
中,全面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完善提高了经营承包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针
对租赁承包暴露出的问题,重新研究确定了新的承包基数,完善了考核企业的指标
体系和奖惩办法。二是在农村改革中,围绕着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发展集体经济、
强化服务体系,在全区大力推广了土地有偿承包,在有条件的村庄,稳妥地推行了
适度规模经营,为深化农村改革积累了经验。三是整顿市场秩序,培育发展了市场
体系,同时完善和发展了生产资料市场和技术开发、人才流动市场,较好地发挥了
流通和市场在组织生产、协调生产方面的能力。外贸、文教、科技、卫生体制的改
革不断深化,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三)治理整顿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各级各部门,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认真清理在建项目,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产,投资结构有所改善。积极清理整顿各
类公司,并对一些公司和单位政企不分、违法经营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查处。通过近
两年的治理整顿,全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物价上涨的势头趋于缓
和,流通领域混乱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人们精神面貌发生了较
大变化。一是狠抓党的十三届三、四、五中全会文件的学习,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
想统一到中央文件精神上来,为我区今后的改革和建设奠定了有力的思想基础。二
是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结合省、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拟定了《中共
济南市历城区委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各级各部门正在加强领导,建
立健全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三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以培养
“四有”新人为目标,以“讲友爱、树新风、创三优”为主要内容,对全区城乡实
行综合治理,继续开展了创建活动。目前,全区有40%的乡镇,25%的村庄,40%
的单位跨入区级文明先进行列, 有2个乡镇、18个村庄、16个单位达到市级文明单
位水平, 有3个单位跨入省级精神文明先进行列,青年、民兵、妇女、职工之家发
展到520个, “五好家庭”、“双文明户”发展到10万多户。四是科学技术工作有
了新的发展,科学普及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事业,通过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进一
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文化、艺术、体育、卫生
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仍保持了省级先进称号,广播电视、史
志、档案、党史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
献。
(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增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日益巩固。区、
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作用日益加强。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各
人民团体积极参政议政,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壮大。通过普法教育,增强了干
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目
前,普法人数已达55万人,占普法对象的88%。各级党委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
治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扫黄”和
除“六害”斗争,净化了社会环境,稳定了社会秩序。
去年“六·四”风波,我区也受到了波及和影响。为此,区委根据中央和省、
市委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干部群众反复学习中央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认
识,并强化舆论宣传,形成政治攻势,发挥政法部门的作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
各类犯罪活动,稳定了全区政治经济形势。为改革和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
境。
(六)惩治腐败,为政清廉,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了明显的改善。一是把廉
政建设同深入开展宗旨教育,树立精神支柱,坚定人生信仰结合起来,注意在政治
思想上建立起动员、激励人们为四化献身的信念,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一大批廉洁奉公、为民勤政的先进模范人物。二是把
廉政建设同建立制度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了政务公开、群众参政、社会监督、群
众评议和领导干部自我约束机制,为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创造了条件。三是把
廉政建设同贯彻两个《通告》、查处大案要案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廉政
建设的信心。仅去年,全区两级纪委就立查各类违法违纪案件62起,比上年增长93
%, 监察机关立案16起,比上年增加15起,检察机关立案116起,其中大案要案15
起,比上年增长35%。在两个《通告》精神的感召下,我区有14名犯罪分子向政法
机关投案自首。四是把廉政建设同解决“困扰”问题结合起来,利用公款大吃大喝,
请客送礼的歪风基本刹住。利用职权卡脖子、敲竹杠的问题有所收敛,为民办实事、
求实效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有了新的提高。五是把廉政
和勤政结合起来,认真整顿机关纪律和机关作风,机关纪律松弛、工作效率低下的
状况有所改变。
(七)发挥政治优势,加强党的建设,党的作用有了明显的增强。一是强化党员
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区、乡镇以党校为阵地,利用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形式,
突出抓了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
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党员受教育面达到95%以上。切实加强了党员管理,建立了外
出党员管理制度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完善了党员目标责任制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去年对104名不合格党员进行了处理。 二是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了党的战
斗力。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调整了农村组织设置,对有50名以上党员的大村建
立了党总支,按党员的居住情况和所从事的行业设立了党支部。同时,建立和完善
了村级党支部任期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了党支部班子转化升级活动,区委从区、
乡镇机关抽调300多名干部,深入到140个村庄开展工作。三是发展新党员工作迈出
了新步伐。自上届党代会以来,全区共发展党员1697名,目前,全区党员总数已达
27777名。 四是正确贯彻干部“四化”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区委按照
干部“四化”标准,对乡镇的党政领导和部分区直部门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充
实,各级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群体功能有了较大改善。
我们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
是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缺乏
系统研究,工作中存在计划性、预见性差的问题;二是在党的建设方面,治党不严
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
些薄弱环节;三是在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上,仍然存在偏重物
质文明建设,放松和削弱政治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四是农业在连续几
年获得丰收之后,对农业生产的形势和农民的富裕程度估计过于乐观,没有用大的
力量强化农业这个基础,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了新的徘徊;五是近郊优
势发挥得不够好,工业生产结构不合理,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的状况还比较突
出。我们决心正视问题,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把全区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
水平。

二、今后三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区委经过反复研究, 在认真分析区情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区今后3年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战略构想,这就是:深入贯彻中央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历城综合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提
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突破口,实施面向国际国内
两个市场,开放开发并重,城乡共同发展的战略,争取早日把历城建设成为繁荣、
富裕、文明的城郊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区。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3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和任务是:(1)国
民经济要在治理整顿中稳定持续增长,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以11.9%的速度递增,
1992年要达到18.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年递增13%,1992年达到15亿元;农业产
值年递增7.7%,1992年达到3.6亿元。(2) 农业生产要在改善生产条件,加强区域
综合开发,依靠科技兴农方面有较大的突破,粮食总产要达到3.25亿公斤,比1989
年增长28.6%,农民人均收入要达到800元,4个贫困乡镇达到温饱或富裕水平。(3)
外经外贸工作要有新的发展,1992年外贸出口总值要达到2700万元,比1989年增长
56.4%。(4)财政收入要达到1亿元,年均递增7.5%,比1989年增长24.1%。(5)城
区和小城镇建设要有新的发展,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6)
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3年内,区级文明乡镇要达到50%,争取有60个单位跨
入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等各项事业要有较大
发展。(7) 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年均自然增长率不得超过9.4‰。(8)安定团结的政
治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和法制建设显著加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
化。(9) 继续压缩社会需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整顿经济秩序,深入开展双
增双节运动,为今后经济的稳定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10)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
员模范作用,全区农村一类班子要达到70%以上,二类班子25%,机关、企事业单
位基本不出现三类班子,为攀上经济发展的新台阶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为完成上
述指标和任务,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一) 全党全民动员,切实加强农业。在这3年期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确保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确保农村人均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每
年有所增加;确保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方面有一个新的
突破。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
础的思想。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切实加强领导。第二,要认真抓好各项
农村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农村双层经营责任制。积极推行双层经营承包制,完
善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凡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支部班子比较强,群众有要求,
特别是近郊村镇,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新的集体经济,促进农村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要狠抓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解决农业发展的突
出问题。首先,要尽快健全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其次,要充分重
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科技兴农。要进一步落实科技双放
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完善农村科技服务网点,使科技
推广工作有一个健全的服务体系。三是下大力气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改
善农业生产条件, 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突出治水这个中心,力争3年内抓出成
效。通过几年的努力,在较大程度上,改变我区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要按
照“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方针,继续加强农副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丰富城乡
人民的菜篮子。第四,要抓好协调,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援农业。今后,各有关职
能部门,都要按照区、乡镇、村一条线,生产服务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服务
体系,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扶贫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落实脱
贫措施, 争取在3年内,使贫困乡镇的绝大多数村庄脱贫致富,达到温饱和富裕的
水平。
(二) 认真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在今后3年中,全区所有的工业
企业,要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推进科技进步、
调整产品结构为突破口,在强化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保持适当的发
展速度;要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要根据
当前市场疲软、部分产品滞销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对今后市场变化的超前预测,及
时进行结构性调整,集中力量发展效益好、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要把
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保证重点和骨干企业的发展。要努力
抓好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同时,各乡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上
一批经济效益好的“短、平、快”项目,进一步增强企业后劲。要扎扎实实地抓好
企业管理,积极推行“规范化工作法”、“成本控制法”、“三大民主管理法”等
先进管理方法,下决心抓好“双增双节”,在全区广泛开展每个职工“节约百元、
增收百元”的活动,真正把双增双节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强化制度管理,消除各种
浪费现象,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要从节约中求增产,向管理要效益。要结合企业管
理,深入扎实地开展企业升级活动,严格按升级标准进行管理和考核,使更多的企
业跨入先进行列。要继续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经济联合,要主动积极地与城
市大专院校和大企业扩大横向联合,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三)要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今后几年,要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
发新的出口产品,要发挥区直企业的综合优势和乡村工业的特殊优势,积极慎重地
利用外资。今后引进外资的重点是,利用现有企业嫁接国外先进技术,发展“两头
在外”项目、高技术项目和出口创汇项目,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兴办独资企业。要积
极开展“三来一补”业务,开发旅游事业,扩大产品出口。各企业要加强联合,变
分散出口为联合出口,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四)要进一步确立科技兴区的战略思想,坚持把科技教育事业放在重要位置。
要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改革,落实科技双放政策,增强科技部门的活力,调动科技
人员的积极性,把更多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来。要切实加强科技推
广网络建设,注重发挥民办科研机构和科技群众团体的作用,大力发展各类科技实
体,支持科技人员下乡进行各种形式的承包,鼓励科研单位来我区兴办科技企业。
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教育结构,
重视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积极为我区经济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切实在全区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要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知识
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五)切实加强城区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
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交通、邮电、供水、排水
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积极推广仲宫、郭店两镇开发建设的经验,使我区小城镇建
设有一个新的突破。全区规划建设的小城镇,一定要按照规划,广泛筹集资金,加
快配套建设,使小城镇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增强环境意识,开展全民植树活动,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要
注意节约土地,加快依法管理土地的步伐。
三、坚定不移地治理整顿,把改革推向前进
(一)积极推进治理整顿,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治理整顿
过程中,要把压缩需求和调整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有退有进,有保有压,对一
般加工业和非建设性投资,要坚决压缩,保证农业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对农业和重
点建设项目要集中人、财、物力,确保按照计划要求,尽快建成发挥效益。要把压
缩需求同调整产品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对粮食生产、农副产品的生产,市场急需的
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在生产要素的供应上,要加大倾斜度。对那些材料无来源、
高耗能、低效益的产品和企业,采取多并转、少关停的措施。要进一步清理整顿公
司,查处政企不分、违法经营的问题。要切实加强市场管理,取缔违法经营,严格
物价政策和税收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几年的努力,达到缓解社会供求矛
盾,减少通货膨胀,增加有效供给,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目标,使我区经济走上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
(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把改革推向前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
深化改革,稳定农村和企业,发展经济的首要问题。对于区委前几年采取的改革措
施,凡是与中央精神不相抵触的,一律不变,以利于稳定政策,稳定人心,稳定企
业和农村。
关于企业改革,要在总结经验,兴利除弊的原则下,按《承包条例》规范承包
办法,进一步稳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内
部改革,切实完善干部选聘,优化组合,按劳分配,精减机构等措施。要进一步加
强企业的基础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对承包企业,各经济主管部门要克
服以包代管的现象,通过完善企业承包制,建立健全经营机制、监督机制和自我约
束机制,促进企业升级,提高经营水平。
要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通过完善土地有偿承包,发展工副业生产,组织
资源开发,实行有偿服务等形式,逐步发展集体经济;要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
服务体系,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群众
的意愿,适时稳妥地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要继续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区域综合开发,逐步形成农村经济中的三个良性循环。要
建立农业劳动积累制度和农业开发基金,完善农业投资机制,增加农业发展后劲。
要切实完善林果政策,逐步探索出一套能调动集体和果农两个积极性,提高集约化
经营水平,合理分配的承包办法,并逐步加以规范,推动林果生产的更快发展。
要切实搞好财贸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流通领域的改革。要进一步整顿批发体系,
充分发挥国营商业的主渠道作用,增强调控市场的功能,逐步完善多渠道、少环节
的市场体系,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定完善区乡两级财政体制,继续实行扶优
限劣的信贷和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要进一步发挥个体经济和私营
经济对公有制的补充作用,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率先致富,
以带动和鼓励其他人富裕起来,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四、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一)要坚定不移地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进行到底,
全力以赴做好稳定工作,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一是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领
导,制定措施,定期研究。二是要关心和加强宣传、政工队伍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要按照省、市委的要求,迅速全部恢复、建立必要的党委宣传、政工职能部门,积
极做好企业政工干部的职称评聘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济南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
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管理条例》。三是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把思想政治工
作落到实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搞好农村的系统
政治教育。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进行宗旨教育、廉政教育,努力解决好全
心全意为基层群众搞好服务的问题。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明确党组织在企业
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坚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党政工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积极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改革和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经常性的德育教育。四是各
级领导要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区委党校要对副局
级以上的党员干部和农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 乡镇党校要对农村
“两委”成员搞好培训,乡镇党委对农村党员要搞好冬训集中学习,以尽快提高各
级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三)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为了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必须重视做好基
础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民事调解和信访工作,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不
安定因素,各单位要密切注视,坚持疏导原则,积极地开展工作,尽可能把问题解
决在萌芽状态。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下决心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
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扎扎实实地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
国家的法律、法令以及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广大群众,在全区尽快形成良好的
社会风气,为改革和建设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四)要下决心把机关作风整顿好。整顿机关作风,要以十三届四、五、六中全
会精神为指针,以惩治腐败、廉洁勤政为突破口,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增强团
结、提高效率、强化制度建设为重点。全区所有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列出
整顿重点,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五)深入扎实地开展“四学一奉献”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各级各部门要在总
结前段创建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文明单位管理条例,严格检查整
顿, 争取3年之内,区级以上精神文明单位要达到70%,文明村庄达到40%。要进
一步搞好“扫黄”和除“六害”斗争,各级要切实加强领导,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协同作战,扎扎实实地做好文化市场的净化工作。
(六)加强和改善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和重要社
会支柱作用。各级党组织要理顺党政同群众团体的关系,认真做好宣传群众、组织
群众的工作,真正把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工会、
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各级党组织要切实
加强领导,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工会要大力推行和完善职
工代表大会制度,反映职工的要求和呼声,加强理想纪律教育,搞好职工培训、企
业管理,开展劳动竞赛。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加强共青团的领导,迅速
配齐各级特别是农村基层团干部,解决好团的活动阵地和活动经费,搞好培训,不
断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业务素质。妇联要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动员全区广大妇女,狠抓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的“四自”教
育和“三学三比”活动,积极投身于两个文明建设。民兵预备役是国防力量的重要
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搞好“三支队伍”建设,搞好民
兵“带建”工作,充分发挥民兵组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科协要发挥科普成员
的作用,进一步做好科技普及工作。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党委要认真
抓好。党史、史志、文联等部门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多做贡献。

五、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一)加强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努力提高党员素质。不断地对党员进行教育,从
根本上提高党员素质,是党的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深入进行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育,以及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党员教
育要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针对党员的思想实际,采取灵
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讲求实效,避免一般化和形
式主义。
(二)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全面地、坚定不移地
贯彻干部“四化”方针,按照充实提高,适当调整,注重稳定的精神,努力把各级
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廉洁勤奋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把革命
化放在首位,大胆地把那些德才兼备,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并得到
群众信赖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在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上,要坚持梯次配
备,使各级领导班子逐步形成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合理格局。要注意发挥50多岁
干部的作用,注意选拔优秀干部、非党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
宝贵财富,各级党组织要在政治上尊重、关心,生活上体贴、照顾,认真落实好老
干部两项待遇,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使用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公道正派,任人
唯贤,要坚持领导干部交流、回避等制度。要改进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为
各级领导班子提供充足的后备人选。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党的勤政廉洁。端正党风,首先,
要加强领导机关党风建设,坚持为政清廉。其次,广大党员要经常按照党员标准,
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对那些严重违法乱纪、败坏党和人民事
业的腐败分子,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查处。三是把制度改革同从严治党结合起
来。一方面要加强教育,从严查处;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提高
工作透明度,以逐渐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从根本上解决党风问题。四是把好
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决不能让那些只想从执政党地位捞取好处,而不愿为党和
人民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人混进党的队伍中来,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四)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治理整顿期间,一方面
我们要加强集中统一,严肃党的纪律,确保治理整顿任务的完成。一方面要加强党
内民主,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凡属重大问题,必须提交
常委集体讨论,要明确常委分工,落实常委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各乡镇党委也要
进一步强化民主意识,养成民主作风,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党务活动
要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重要情况要让党员早知道,重大问题要经过党员讨论。党
的各级组织要按党章规定,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选举产生。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政治制度。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发挥
法律监督的有效作用,做好“一府两院”的各项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
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要扎扎实实地做好
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更好地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少数民族及一切爱国人士
合作共事;充分发挥政协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对台、
侨务等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统战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服务,建立起更加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五)切实加强基层班子建设,保证党的各项经常性任务的落实。各乡镇党委要
在总结前段基层班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领导,把党的基层建设工作落到
实处,要把那些办事公道具有较好政治素质,能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人选进领
导班子。农村支部中,先进支部、一二类班子要达到95%以上,企事业机关支部不
再出现三类班子。要根据商品生产发展和党员分散的特点,切实健全党员管理制度,
要认真研究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中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管理问题,通过加强党的建设,
使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能带领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六)坚持群众路线,改进领导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各级党政领导
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同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提倡“进进百姓屋,
吃吃农家饭,干干体力活,听听众人言”,确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党的
组织每年都要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艰苦奋斗,带头过几年紧日子,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在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
齐,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我们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我们要坚决不
做。要继续坚持干部下派包村包企业的制度,重点是到工作基础薄弱的地方和单位
开展工作。全区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执行省委关于机关干部每年要劳动20天的决
定。区委常委除参加劳动之外,都要根据自己的分工,建立联系点。要认真贯彻中
央3号文件和六中全会精神, 每年力争有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民
办实事。
同志们,从现在到下次代表大会期间,正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振兴历城的
重要时期。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完
成这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寄希望于全区2万多名党员,寄希望于全区90多万
勤劳勇敢的人民,让我们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加强团结,艰苦奋斗,
励精图治,为实现我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而奋勇前进。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全面开创历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谢传仁同志在中共济南市历城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95年3月2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历城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从1990年到1994年的5年, 八届区委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
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抓住有利时机,发挥区
位优势, 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来的3年,
全区经济建设实现了大跨度、跳跃式发展,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令人瞩
目的成就。
--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由10.4亿元增加到43亿元, 比
1989年翻了两番;工农业总产值由20.5亿元增加到139.4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6倍;
财政收入由8014万元增加到2.0026亿元, 比1989年增长1.5倍;乡镇以上工业实现
利税由4054万元增加到2.2亿元,比1989年增长4倍。
--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业的基础地位
进一步加强, 粮食总产量由2.52亿公斤增加到3.9亿公斤,林果、蔬菜、畜牧业等
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6%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
伐加快, 5年共实施技术改造298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30亿元,比前五年增长2
倍,成长起一批有一定规模、技术设备较为先进的骨干企业和集团。到去年底,产
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07家,产值过亿元或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0家,其中5
家企业进入全国1000家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行列。 第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5年
新扩建市场80处,其中专业市场15处;新发展私营企业811家,个体工商户3万家。
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38:44:18调整到17:53:30。
--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外贸出口供货值达到4.6亿
元,比1989年增长25倍,三资企业由1989年的6家发展到168家,合同利用外资总额
达到8238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2788万美元。在海外兴办企业或办事机构6家。一
批骨干企业通过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实现了规模、档次的迅速提高。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以区驻地的建设和改造为中心,以近郊乡镇的开发
为重点,加快了城区建设,实现了与市区的自然连接,城区面积扩大到32平方公里,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花园路、大桥路两侧商贸区和七里堡、还乡店、小苏家住宅区
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以仲宫为代表的卫星城镇正在崛起,其他乡镇驻地的开发建
设也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5年中先后完成了东外环路、机场路、
老济青路、大桥路、荷花路等干线道路和县乡公路的拓宽改造,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7座变电站,全区供电能力提高1倍。开通了1.9万门程控电话,
基本实现了通讯程控化的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9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元,比1989年
增加646元。 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8.4亿
元,比1989年增长3.8倍。小康村达到210个。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累计组
织实施新产品开发等各类科技计划345项, 城乡中小学普遍进行校舍改造,各类学
校升学率进一步提高。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病床分别增长20%和26%。人口自
然增长率下降到3.15‰。 历城有线电视台、3处电视差转台和10处地面接收站相继
开播,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丰富了全区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
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
回顾过去的5年,我们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是:
(一)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区委工作的核心内容,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
号召力和战斗力。 5年来,我们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
装广大党员、干部,突出抓了各级干部特别是副局级以上干部和村级两委干部的学
习和培训。 5年中培训干部8720人次, 其中副局以上干部2620人次, 村两委干部
6100人次。培养选拔了一大批政治上强、作风好、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中青年干
部,充实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为强化党的领导,在机关和农村新组建12个党委。
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狠抓了后进支部的整顿和村级后备干部的
培养。通过深入开展支部班子达标升级活动,全区一类支部班子达到75%,三类支
部下降到2.6%。深入开展了党员联户联富活动,涌现出一批带头致富的党员标兵。
按照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要求,认真抓了发展党员工作,5年新发展党员4200人,
党员总数达到3万多人。 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了反腐败斗争,落实廉
政建设有关规定,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开展执法执纪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
违纪案件。5年来,全区纪检机关共立查各类违法违纪案件346起,其中大要案42起;
检察机关立案244起,其中大要案116起。反腐败斗争取得一定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加强了党对工青妇、民兵组织的领导,注重发挥他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基
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在区委领导班子内部,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广泛听取
各方面的意见,并集体讨论决定;同时,注意正确处理党委与其他班子的关系,支
持他们独立开展工作。正确处理新老干部的关系、上下级关系,区委与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爱国人士,与驻区部队、厂企、院校的关系,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保证了全区政治、经济形势较好的发展。
(二)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5年
来,区委和各级党委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改革和建设的首要环节来抓,引导广大干
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确立“三个为主”,即纵比横比以横比为主;认识优
势和发挥优势,以发挥优势为主;主观客观找原因,以主观原因为主。特别是邓小
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到广东,去苏南,
赴胶东,下浙江,不断走出去,请进来,跳出历城看历城,抓住机遇求发展,较好
地摆脱了“左、满、旧、小”的束缚,增强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投入意识和创
新意识,拓宽了发展的思路,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
们把发展作为硬道理,始终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强调其他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服
务于这个中心。每年都围绕经济建设召开几次分析会、调度会。在思想认识上,不
搞姓“资”姓“社”的争论,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鼓励大胆闯、大胆冒、
大胆试;在领导力量上,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靠上抓经济,坚持区六大班子领导和
镇村各级领导包项目、包企业责任制;在工作指导上,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各打各的优势仗,不搞一刀切。从而使全区形成
一个中心、一股劲,齐心合力抓经济的局面,使经济建设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和
较好的效益。实践证明,只有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抓住了各项工作的根本。
经济上不去,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保障。
(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好结合这篇文章。5年来,区委和各级党委
始终坚持把上级指示精神与历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思路。1990年,区
委提出“南北抓开发、中间大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而完善“南北开发、中间发展,
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抓住机遇、跳跃前进”的战略。按照这一总体思路,近郊大
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构筑“工业走廓”和环城规模经济密集带;山区大搞
林果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沿黄加快进行荒滩、荒地的开发,使山区、平原、近郊、
沿黄的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1993年以来,又针对济南向外扩展和市区工业“腾
笼换业”带来的机遇,提出并实施了“大开放、大引进、大开发、大发展”的战略,
面向国内国外, 大搞引进开发,每年出让土地近200公顷,获得了大量启动资金,
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我区工业现状,提出并认真实施了“面上铺地毯、横
向抓重点、纵向建集团”的战略和“抓镇促区、大搞村办”的工作策略,使工业生
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全区经济的主导力量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
业生产上,坚持在稳定粮棉生产前提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提出了“一调四
建”的新构想,逐步形成南部林果北部粮菜沿黄渔棉的双高农业格局。在第三产业
上,坚持城区、小城镇、农村集贸市场三个层次梯次推进,全面展开,同时在小城
镇实施“三个一工程”,收到了明显效果。
(四) 坚持改革开放,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5年来,特
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
农村改革,主要是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
系。 去年, 又大胆进行荒山拍卖,加快了荒山绿化步伐。企业改革,突出了落实
《企业法》和有关《条例》、转换经营机制的工作。去年以来,又大力推进产权制
度改革,使拍卖、租赁、兼并、转让等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目前,全
区已有69%的村以上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也都取
得明显成效。对外开放是我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富民强国的必然要求。全区在
解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抓住机遇、跳跃前进”的战略
方针,规划了“一、二、三、四、五、六、十”工程,设立了省级的“临港经济开
发区”,对外交往的力度明显加大,每年有近百人次赴国外考察招商,去年成功地
举办了香港招商会,还积极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和经贸洽谈活动,吸引了
大批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几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强
区之路,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五) 坚持科教兴区方针,依靠科技教育振兴经济。5年来,我们高举“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
精心组织实施产学研工程,大力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两次进京召开科技恳谈会,
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经济技术协作暨人才交流洽谈会,开办了人才市场,聘请了科技
军师, 并把每年的9月5~10日确定为我区的科技兴区活动周,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
经济的紧密结合。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渠道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用于校舍改造总投资达1.56亿元。通过加快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各类职业
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推广农科教、经科教一体的经验,使我区成为全省职业教育
先进区和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而
且为本区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科技、教
育事业的发展,是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推动力。
(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
环境。 5年来,我们从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扎
扎实实开展了“四学一奉献”、“文明在历城”等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深入进行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注重发
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强了宣传思想工作,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积
极性。争创并保持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和双拥共建先进区称号,巩固了全国
体育先进区的成果,争创了全省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区。由于把竞争机制引入文明创
建活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省级文明单位由5年前的3个增加到12个,市级文
明单位由5年前的16个增加到66个。 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区、乡镇两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作用日益增强;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积
极参政议政,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壮大。深入开展了普法教育,强化了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重视了对政法战线的硬件投入,加强了政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了各
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全区治安形势基本稳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进一步
巩固。1994年我区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全区经济发展还很不
平衡,近郊、远郊差距较大;“南北抓开发,中间大发展”的战略有待进一步深化
和加强,改革开放的力度还不够大,城郊区的优势发挥得不够好;经济总量不足,
外向度低、效益不够理想。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还
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不
断改进,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1995年至1999年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
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全面完成“八五”计划,组织实施“九五”计划,实现第二步
战略目标,并为21世纪的快速发展打基础、做准备的关键时期,具有继往开来和跨
世纪的意义。全区各级党组织要以更大的气魄和胆略,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励精图治,
艰苦创业,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尽快争创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强区,以崭新的姿态
迈向21世纪。 今后5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全党工作大局,继续坚持和深化“南北开发、中间
发展,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抓住机遇,跳跃前进”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
发挥优势,继续强化农业和基础工业,突出抓好外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和科技教育
3个战略重点, 以建设经济强区为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努力提高
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今后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21%,1999年达到115亿元;工
农业总产值年递增24%,达到4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年递增32%,达到54亿元;
财政收入年递增14%,达到4亿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并向产业化发展;第三产业蓬勃
兴起,成为我区主导产业;工业向大规模、高档次、集团化方向快速发展,经济效
益显著提高。初步建立起适应小康水平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并体现历城区位特色的
产业产品结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调整为10:43:47。
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外贸出口供货值达到23亿元,涌现一批新的创
汇大户。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显著增强。
“科教兴区”取得重大进展。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上一个档次,经济发展中的科
技含量显著提高。全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消灭青壮年文盲,高中阶段教
育普及率达到60%,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城区和近郊开始向富裕型转变。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2800~3000元, 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在质和量上有较大改善。文化、卫
生、广播、电视、体育、旅游等各项事业继续保持长足发展,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
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1995年是实现今后5年奋斗目标打基础的一年,也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今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8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工农业总
产值181亿元,增长29.6%,区乡两级工业实现利税3.5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
增加值20亿元, 增长53.8%;出口商品供货值7亿元,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1840元;财政收入2.3亿元,增长14.85%。
三、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把各级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实
现今后5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要按照十四届四中
全会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原则,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
建设,大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新时期党
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宣传、党校等部门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
真学习《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把思想统一到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区、乡镇两级党校要搞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和培训,不
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工作指导上,既要重视发展速度,更要注重提高效益。在学好政治理论的同时,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市场经济和涉外经贸知识,学习科学
文化和实用技术,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
(二)搞好干部的选拔培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真正把
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
代化建设本领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干部任用标准,全面衡量干部的德才,既要看
中心意识、改革开放意识、业务领导能力和工作实绩,又要看党性修养、政治品质、
思想作风和勤政廉洁的情况。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
开阔视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意从第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干部工作要
搞“五湖四海”,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社会公认,
严格按干部选拔程序办事,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抓紧培养和选拔
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特别要重视基层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选拔培养,加强女
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
制。注重从政策上调动经济欠发达乡镇干部的积极性,稳定干部队伍。认真执行干
部离退休制度,加强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切实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离退休干部,
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
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必须下大功夫把党的
基层组织建设好。大力加强农村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建立健全青
年、妇女、民兵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按照配好班子、建好队伍、找准路子、
完善机制、建立制度的五好要求,在全区开展争创“五好”支部活动,全面提高农
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特别要注重选配一个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公正廉洁、
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年富力强的支部书记,选准一条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好
路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制度。下决心解决好基层后进班子问题,力争在两三
年内把后进支部整顿建设好。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提高经济
效益和服务质量,引导职工搞好企业民主管理。高度重视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党
组织建设,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和党的活动。机关、学校等行政事
业单位,都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开展党的工作。要重视加强党员教育,搞好党
员教育阵地建设,进一步理顺体制,防止党员教育和管理上的断层。重视从生产第
一线发展党员的工作,发挥好共青团在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工作中的作用,不断
壮大党的力量。
(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落实中纪委二次
全会以来部署的各项任务和中央提出的新的要求,着重在深入上下功夫,使斗争不
断取得新的成效。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中央最近又在住房建设、使用小汽车、
不准用公款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和宴请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补充规定,各级党组织要
在落实两个“五条规定”的同时,认真落实这四个方面的补充规定。国有企业和事
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也要认真执行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继续重点查办党
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中的违法违纪案件,不论涉
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严肃执法执纪,绝不手软。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
风方面,对清理乱收费、公款出国出境旅游、无偿占用企业钱物,以及党政机关与
所办经济实体脱钩、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等工作,要采取有
力措施,狠抓落实。集中狠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这三股不正之风。从实际出
发,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搞好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搞好农村财务清理,
落实村级帐目公开制度,切实做到定期向村民公布帐目,增强透明度。
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要落脚在勤政为民上。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要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做到既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大力加强机关
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思想作风素质,坚决克服官僚主义、推诿
扯皮、以权谋私等现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各级
党组织都要务实求实,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我们办实事的重点,每年都要
为群众办几件实事。继续坚持领导包乡镇、包企业和建立联系点制度,每年力争有
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
风,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在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我们
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我们要坚决不做。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薄弱
环节,坚决抵制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报喜不报忧、虚报浮夸、好大喜功的现象,
大力精减会议,减少接待应酬活动,拿出更多的精力抓具体工作。
(五)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要加强对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集中制教育,增强全局观念、组
织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
服从中央。当前特别要强调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强调维护各级党委的权
威。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做到令行禁止,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拓宽民
主渠道,努力形成畅所欲言、生动活泼的民主气氛。进一步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
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
重大问题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坚决克服一些单位存在的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两
种倾向。各级党委要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将议事内容、议事程序规范化。要严
肃党的纪律,增强保密观念,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要正确处
理好新老干部之间、党委与几大班子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切实增进党内外团结。
坚持党的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讲党性、顾大局,讲团结、守纪律。坚决反对一切破坏团结的行为,增强在党性原
则上的团结。
(六)继续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领导。
工会、共青团、妇联是党在政治上、工作上的得力助手,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和纽带,全区各级党组织都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工青妇领导班子建设,
定期讨论研究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积极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
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支持他们维护各自所代表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文联、科协等群众组织也要加强领导,把这些组织建
设得更加富有活力。
四、突出抓好经济建设,确保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各级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中心意识,着力做好以
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增加农副产品供给和农民收入为重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是我
们各级党组织考虑问题、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而且特
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区是济南市重要的“菜篮子” 和“果园子” 。因此,围绕
“服务城市,致富农民”这一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
展“两高一优”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我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使
农业大区成为“农业强区”的重要途径。
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全区经济协调发展。我区的地域分布有近郊、
平原、沿黄、山区之别,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继续坚持“南北
抓开发,中间大发展”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近郊要继续坚持以大引
进、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反哺南北及平原农业。市区的东移
已使济南菜篮子基地的重心转移到我区的东北部平原,这一地区应大力发展粮菜并
重的“两高一优”农业。南部山区要围绕建好优质果品基地,以发展林果为主,积
极发展矿产资源加工企业和以旅游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山区建设步伐,把占
我区面积67%的山区建成林茂粮丰、果硕花香、树绿气清的新农村。北部沿黄要充
分利用交通便利和滩涂资源丰富的优势,抓好滩涂开发,扩大稻改面积,发展水产、
畜牧业,建成新的“鱼米之乡”。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是实现农村产业化的方向,也是农业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在粮棉稳步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农业的整
体效益。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大流通体系,完善和新建一批功能全、辐射力强、容
量大的农副产品市场。高起点兴建包括乳制品、果品加工、畜禽加工、蔬菜加工在
内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并通过龙头带动,促进农副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市
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的市场农业模式。强化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和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围绕农业科技化、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
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千方百计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要继续实行推广“吨粮田”、
“保护地栽培”、良种改造等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推进平原粮棉菜开发、
山区林果开发和庭院经济开发,培植农业新的生长点。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
发展创汇农业、“观赏农业”。
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农业的领导,把农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要全面
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建立农业风
险基金,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现象,保护
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加强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农民正确处
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进一步树立全
区“一盘棋”的思想,重视贫困山区的开发建设,继续坚持部门包乡镇、包村,乡
镇、村居之间结对子等措施,促进共同发展。还要注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群众
多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以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工业高效、快速、健康发展。
继续坚持“抓重点、铺地毯、建集团”的战略,围绕“大规模、高技术、外向
型”发展方向和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促进全区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速度型向
速度效益型转变。
区直企业在抓好现有企业改造升级的同时,要扩大外延生产,下决心再建几个
骨干企业,带动全区经济发展。要以争创经济“三强”为动力,继续深入开展“村
办企业年”活动,坚定不移地发展乡镇企业,培育一批新的强镇、强村和强企业。
发展乡镇企业要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方针,既要在质量高、效益好、适应市场需
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发展,又要防止片面追求产值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实施骨干膨胀战略,抓好重点骨干企业。对已经形成优势的重点企业和重点村
镇,继续从资金、电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促其再膨胀。要坚持走技术进步、内
涵挖潜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力争用三五年
的时间把我区重点企业全部改造一遍,使我区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有一个大的提高。
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集中力量培植冶金、机械、建
材等基础产业,食品、造纸、服装等轻工业,医药化工业、电子及信息业,形成全
区的支柱产业。以重点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为龙头组建十大企业集团,形成竞争力
强、效益高、能抗风浪的“航空母舰”。
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大力推广现代化管理
方法,尽快实现管理机制与国际的接轨,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努力培养一支精明强
干的企业家队伍,造就一支业务拔尖的技术队伍,建设一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应变能力。
加大引进横联力度,实现我区工业经济与国内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珍惜
市区工业“腾笼换业”这一有利时机,用足用活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相应的引进、
接纳机制,优化软硬环境,积极主动地争取效益高、污染低的外迁项目来我区落户。
继续走好与大厂联姻、配套协作的路子,借船出海,发展壮大自己。
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我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按照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在近郊兴建跨世纪的洪楼现代化商贸区。济南城
区向历城腹地的延伸发展,为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带来了机遇。要按
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加紧流通服务设施建设,重
点兴建一批商业城和综合性的旅游娱乐中心,提高商业服务的档次。同时强化措施,
加快沿大桥路专业批发市场带的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集中社会闲散
资金,投入市场建设,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金融保险、房地
产业和信息、拍卖等新兴产业,健全和完善会计师、律师、审计和工程咨询等服务
组织,使第三产业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
全面实施“城镇开发带动”战略,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实效,多
办实事”的原则,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旧村改造步伐。继续建设和完善“三个一”工
程, 使全区20个乡镇的驻地在5年内有显著改观,成为构筑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重
要载体, 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要根据全区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步完善
“五景两线”的旅游景点,为省城人民节假日休闲、旅游提供服务,逐步提高旅游
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加快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
环境。 重点抓好济南至仲宫一级路的改线拓宽,机场路拓宽延伸至济王路和8条国
道的改貌等工程, 抓好东风、潘庄两个110千伏变电站和仲宫送变电二期工程等电
力基础建设。继续搞好以长途传输和市话增容为重点的通信设施建设,形成纵横交
错的交通、供电和通信网络。在加快土地转让和开发的同时,要加强土地保护,禁
止乱占滥用土地,做好土地复垦工作,特别要强化近郊土地的效益、增值观念,力
求使黄金地段产出黄金效益。要坚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加强环境保护。
第四、坚持三外并举,实现开放型经济的新突破。
历城作为济南沿海开放城市的一个大区,要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就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要以引进和利用外资为重点,实施外向带动,提
高我区一、二、三产业的外向度,促进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振兴。
全方位、多元化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我区现有边贸窗口、国外经贸机构、
高档涉外宾馆、名胜旅游景点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使开放型经济在质和量上有
大幅度提高。继续调整优化出口创汇产品结构,进一步扩大出口创汇。在巩固提高
5大农业创汇基地和10大工业创汇产品的基础上, 着重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
品档次,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三资
企业自营出口和国内企业自营出口。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有计划、有组织、有的
放矢地进行招商。今后争取每年组织区、镇、村、企业参加的招商团到国外招商。
继续落实领导干部招商引资责任制,使我区的招商工作每年上一个新台阶。要规划
一批嫁接改造的重点项目,面向国际大财团和大商社,进行招商引资。同时,还要
特别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要积极培训外经外贸人才,
造就海外推销队伍,设立海外经贸机构,着力做好“放”的文章。要以劳务输出为
突破口,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到国际市场经风雨、见世面,培养锻炼国际经贸人才。
切实加强对三资企业的管理,努力提高三资企业的投产开业率、资金到位率、
销售利税率和出口创汇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临港开发区的建设,发挥其
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作用。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简化
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以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外商。进一步扩
大对外宣传,提高历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强吸引力。
第五、加快改革步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要紧紧围绕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总目标,进一步
加大改革力度,不失时机地全面推进各项改革。
企业改革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
能,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的核心是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四自”能
力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在继续贯彻《企业法》和《条例》的同时,积极稳妥地进行
国有公司制改造,并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三会加经理层”的新型管理体制。
乡镇企业要继续加大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力度。按照“改制、改组、改造”
的要求,对那些效益差、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企业,要果断采取兼并、联合、租
赁、出售、拍卖、破产等措施,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对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等非
公有制经济,要积极扶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使之持续、健康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
理体制。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在近郊乡镇和其他
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稳妥地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
度,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总结荒山使用权拍
卖的经验,加大工作力度,搞好荒滩、荒水、荒地使用权的拍卖,拓宽农业综合开
发的思路,提高资源利用率。继续抓好市委提出的农村五项重点工作,促进农村经
济全面发展。
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和完善计划、投资、金融、
财税体制、供销社等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要紧紧围绕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个主题,深化改革,全面实行科
技计划项目合同制、重点项目公开招标制和优秀成果专利技术拍卖制,充分调动广
大科技人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与驻区、驻济大专院校和科
研单位的联合,实施好“产学研工程”。充分发挥我区“科技军师”的作用,以经
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
健全中介机构,提高科技在各产业中的含量。要完善和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多形式、
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科技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要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和《教师法》。加快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步伐,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
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强化岗位培训。要增加教育投入,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继续深化以教育体制、学校内部管理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重点的教育改革。
建立“引进、培养、使用、流动”四位一体的人才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
的优越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尚。进一步落实知识分
子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要给予重奖。要建立健全国内外人才信息网络,
采取优惠政策,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人才,更好地为我区的现代化建设
服务。
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改革和建设创造良好
环境
认真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全面推进社会进步。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
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特别要重视对广大青少
年进行中国历史,尤其是革命斗争史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双拥共建活动,
继续保持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称号,争创全省双拥共建模范区。大力发展社会
主义文化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方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发展“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的成果,进
一步加强区、乡镇、村三级文化网建设和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文
娱活动,净化活跃文化市场,繁荣文艺创作。积极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充分发挥大
众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认真贯彻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落实国家
全民健身计划,完善“两场一池一房”体育设施,办好三集中业余体校,广泛开展
群众性体育活动,推进体育社会化进程。积极发展卫生事业,贯彻“预防为主,防
治结合”的方针,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初级卫生保健管理,搞好乡镇卫生院配
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医疗保健水平。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三为主”的方针,强化计生队伍建设,提高计生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继续
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和一票否决权制度,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严格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积极发展老龄事业。要重视
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努力使我区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认真履行党管武装的职责,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抓好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拥军优属活动。按照“服从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国防建设需要”的要求,做好民兵
预备役工作,充分发挥民兵在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中的卫士作用。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一步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发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和人民代表的作用。坚
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的作用。在改革和建设的重大问题上,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逐步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加
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地为现
代化建设服务。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的作用,保障人民群
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更
加扎实有效地开展依法治区活动,搞好“二五”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法
制观念。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注重用法律手段规范领
导行为。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能,保障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行
使职权。要按照已经颁布实施和将要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要求,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进一步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
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
票否决权制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防范机制和治理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
罪和经济犯罪分子,最大限度地遏制和减少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坚决打击制售假
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和清除各种丑恶现象的斗争,
动员全社会力量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
会环境。
同志们,我们的事业是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尽管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让我们更加
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总揽全局,加强协
调,扎实工作”,组织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开拓进取,
为全面开创历城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关于今年以来政府工作情况的报告

--1987年12月8日在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济南市历城区区长谢传仁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今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情况,并对明年工作
提出规划设想,请审议。
一、今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遵照中央关于集中力量抓好两件大事的指示和市委、市府对我们提
出的要求,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
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在经济领域中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深化
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在政治思想领域,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
不断巩固发展了全区的政治经济形势。目前全区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稳定协调
发展,在遇到特大干旱、洪涝、风雹等多种自然灾害和进行区划调整的情况下,全
年工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到93720万元, 完成年计划的102.2%, 比去年实际增长
27.89%。 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区十一届一次人代会上所确定的各项
任务,执行情况良好,大都能完成或超额完成。
(一)不断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也正作酝酿和准备。一是,农村
改革日益深入,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这个重点,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多种经营生产
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加速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进而增强
了农工商综合发展的能力。双层经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新格局。承包合同
不断完善,社会系列化服务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市场正开始启动。整个农村经济
已开始了各种横向联合,正在向多部门综合经营发展。二是,以搞活企业为中心,
工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区直企业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突出抓了改善经营
机制,重点解决“中间梗阻”的问题,将过去统得过死而又应放的权力下放给了企
业。对乡镇企业,在全面进行“一包三改”的基础上,还部分地实行了“包死基数,
确保上交,盈亏自负”的承包办法,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绝大部
分区直和乡镇企业开始推行租赁制经营和股份制经营,企业生产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和灵活性。同时注重了企业规模效益,积极稳妥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
已形成63个联合体, 与全国200多个单位建立起了横向经济联系。市横联洽谈会在
我区召开,洽谈项目259项,签订意向书165项。规模经济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三
是,流通体制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企业通过改革,全面推行各种
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扩大了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从下半年开始,大面积地推
行了租赁经营,商业、供销部门改革了批发体制,积极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完
善自我服务。全区农民个体工商业已发展到12600多户,从业人员已达21000多人,
一个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网络正在形成。四是,积极探索政治体制改革的路
子。
(二)工业生产呈现持续发展的好势头,效益、水平、后劲也有了较大突破。通
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突出抓住增产增收这个主要矛盾,层层分解
落实了产值、利润、节能降耗等各项指标,定期总结评比,抓好组织落实,有效地
促进了工业生产。1~10月份完成工业产值44871万元,预计全年可完成5.3亿元,完
成年计划的102.33%。特别是通过狠抓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适销对路产品,强化供
销工作等关键性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减少了产品积压,取得了较
好的经济效益,预计到年底实现利润1147万元。主要产品质量都有了普遍的提高,
全年列入市质量考核的10项重点产品质量稳定,到9月底已完成计划指标的92.9%。
技术改造项目成绩显著。全区立项并正在施工的有72个技术改造项目,其进展情况
良好。国棉八厂第一期工程、煤矿转产造纸、啤酒车间、粮食加工厂、饲料加工厂
等项目按照预定计划, 年底或明年初将陆续竣工投产, 这些项目明年可增加产值
2000万元。在乡镇、村办工业中,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水平的项目,其
中有的已具备了生产出口产品的能力。企业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广泛深
入地开展“进档、升级、创一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升级规划的实现。职工队伍
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全面推行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交通运输业,通过全面落实经营承包责任制,不断增强了运输市场的竞争力,
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公路事业进一步发展。建筑安装工作狠抓了建筑市场
的整顿,大力推行投标招标制,严格把好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关。建筑安装施工队
伍趋向稳定,建筑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建设开发,已正式制定了实施方案,开始承
担任务。土地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已基本刹住。农村能源工
作在去年全国省柴节煤灶试点单位验收合格的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普及了改灶工
作,农村能源的长远规划已开始制订。供电方面,通过狠抓线路改造和调荷节电,
扩大了电源,大大缓解了供电紧张状况,年底可望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的目标。邮
电工作,今年新开通了两条长途电话线路,按预定计划完成了部分乡镇村的通话任
务,至此,全区各乡镇的通讯网络已全部建成。物资供应工作,通过大力开展市场
调节,进一步搞活了物资市场,截至8月底,整个物资系统已提前4个月完成了全年
销售计划。
(三)从城郊农业的特点出发,加速建设贸工农式的农业结构。全区广大干部、
群众战胜了特大干旱、洪涝、风雹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实现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
展。农业总产值预计全年完成40720万元。比去年实际增长3.5%。农村经济总收入
预计完成94720万元,比去年实际增长26.5%。粮食生产实现了“大灾之年夺丰收”
的奋斗目标,总产达到280935吨,与去年持平。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民人均收
入预计能达到625元。 农业突出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确保粮
食稳定增长。在稳定粮田面积的同时,积极推广了高档立体多茬种植技术,今年全
区立体种植面积由1986年的1万公顷增加到1.53万公顷。 二是,加快了农副产品基
地建设。首先,在造林上注重了经济效益,把封、育、管、造诸项林业建设措施有
机地结合起来, 完成造林面积6326.67公顷。在果业建设上,已初步建立起山楂、
核桃、柿子、葡萄、红玉杏、红荷包杏、板栗、苹果、小白梨、玉龙雪桃和杂果等
八大果品生产基地。 其中,新开发的红荷包杏和玉龙雪桃已分别发展到200公顷和
266.67公顷。全年干鲜果品产量比1986年增长15.1%。其次,在蔬菜生产上,已发
展菜田面积4000公顷,其中常年菜1200公顷。保护地栽培突破万亩,塑料大棚面积
已达到53.33公顷, 产量高,细菜品种增多,预计全年总产可达2.85亿公斤,比去
年增加1千万公斤, 基本完成了城市蔬菜供应任务。再次,在发展畜牧业上,今年
的生猪存养量有了回升, 达到了11.4万多头,全区鸡的饲养量达200万只,彭庄养
鸡场目前形成存养16.5万只鸡、 年产鲜蛋102.5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发展小尾寒羊
6000只, 新疆细毛羊300只。第四,在水产养殖业上,充分利用水库、坑塘、工厂
冷却水的余热资源, 大力发展了水产养殖业。全区养鱼面积已达670多公顷,在卧
虎山水库进行的网箱养鱼试验获得成功,鲤鱼和罗非鱼折合亩产量分别为64.4吨和
65.5吨,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预计水产品产量可达550吨,比去年翻一番多。水产
品种增加,试验养殖了虹鳟鱼、河蟹、鳖等营养价值丰富的特种水产品。三是,增
加了物质技术投入,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本着逐年增加农业物质投入的
精神,持续不断地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政策上,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三
方集资落实受益负担政策, 初步建立起了劳动积累制度,投工222万个,动用土石
方185万方,扩大改善灌溉面积670多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改善治
理面积50平方公里。在技术投入方面,围绕着高、低产田的开发,突出抓了10万亩
玉米高产攻关、15万亩低产田开发和横式栽培技术的推广,尤其通过对旱作技术的
试验和示范,为旱区农业闯出了一条新路。通过实行承包责任制,有效地提高了技
术人员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适应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形式的科技推广网络正在逐步
形成。
(四)财贸工作空前活跃,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全区流通领域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经济形式的流通网络。今年1~10月份,
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6437万元。 财贸战线开展了系列化服务,加强了农副产
品收购和地产品的销售工作,商业企业与50多家乡镇企业建立了业务联系,供销社
各门市部普遍设立了乡镇企业产品销售专柜。外贸出口工作,逐渐扩大了工业产品
的出口。粮油经营的效益明显提高,预计今年完成利税345万元,比去年增长57%。
在财政税收工作中,通过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不断扩大了财源、税源,进一步
严格财政支出,预计全年可实现收支平衡。金融工作围绕着支援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任务,进一步加强了储蓄和信贷,适当增加了乡镇企业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社会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并发挥了重大效益,今年的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凡是参加保
险的都得到了适当的经济补偿,及时解决了灾后生活困难。
进一步加强了经济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大力发展以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
为重点的集市贸易,全区61处集市上市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0%,成交额比去年同
期增长51.8%。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宣传贯彻《计量法》的活动,对计量器具的生
产单位进行了整顿和考核,进一步提高了计量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对工矿企业、行
政事业单位以及在建基建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审计范围,维护了财经法纪的严肃性。
(五)城市建设管理和村镇建设取得了新成绩。今年以来,我们从有城有乡的特
点出发, 突出了城区建设和管理这个重点,实行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5月
份区划以后,及时设置了必要的城建城管工作机构,对属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洪
家楼、 王舍人、华山3镇,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划和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完
成城区主要街道、沥青路面、花砖人行道等工程的养护任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很
大改观, 在省市3次大的卫生达标检查时都受到了表扬;对城区主要街道的花坛绿
地、路旁树木进一步加强了养护和管理,开展了植树种草养花的活动,全区绿化覆
盖率达22%,涌现出一批绿化先进单位和花园式单位;环境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
基础工作,并已对部分污染严重的地区制定出了治理方案。在贯彻济南市市容总指
挥部“六一”通告精神中,以花园路、小环城路以及所辖市场为重点,对城区的市
容卫生秩序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治理,拆除了重点道路上的所有商亭,取缔了沿街无
证摊点,整修、绿化了人行道,在全市市容市貌达标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村
镇规划建设工作取得较快进展。仲宫、十六里河、郭店、党家庄镇的规划正在付诸
实施,全区有10个镇按照总体规划进行集镇建设。
(六)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共安排科技项目23项,截
至10月底, 已进行鉴定和评议的17项,其他6项预计年底也可完成。突出特点是,
以科学技术为支柱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和名优稀产品,同时还攻克了一些野生资源和
大宗果品的加工技术难关,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加工工艺水平。教育工作在深化改革
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绩。完善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目前全区小
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五年级学生毕业率和7~13岁适龄儿童入学率
等“四率” 均超过部颁标准。全区6周岁儿童入园率已达95%。职业教育、成人教
育也有了很大发展,教育质量今年又迈出了新台阶。今年我区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
达243名, 比去年增加57名。挖掘整理出一批我区传统的民间艺术,业余文学创作
也空前活跃。稳妥地进行了撤销区豫剧团的工作。电影工作在农村推行了“预收电
影费、定时定点放电影”的管理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电影“两难”问题。全区
作为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的单位,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出现了多层次、
多行业办体育的新局面,并建起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工人、农
民和机关干部中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显著增加, 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有4
人次打破6项省以上纪录。 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调整了医疗结构布局,
各分院、卫生院移交各乡镇管理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乡镇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
强。为做好社区康复试点,基本查清了全区残疾人员的现状,并进行了建卡立档。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基本建立,防病灭病和爱国卫生运动也取得了新成绩。计划免
疫工作提前3年达到“七五” 规划指标,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比去年明显下降。各
医疗单位通过开展医德教育,医疗水平、服务态度都有较大改善。广播电视的宣传
工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地提高编播质量。今年新开
通了4个镇、 67个行政村的有线广播,通过建设电视差转台,进一步扩大了电视覆
盖面。计划生育工作在今年人口生育处于高峰期的情况下,继续出现了好的形势。
(七)11件事的办理情况良好。8条公路已有7条按原定规模、标准修筑完毕,剩
下的卧虎山南环库路正在紧张施工;王舍人农贸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27个缺水村
已解决24个,其余3个正在施工,年内完成。遥墙、唐王两镇3个降氟改水村,通过
打井输水等办法, 都已喝上了卫生水。王舍人镇6个污染村,已确定了治理方案,
落实了资金并开始打井,力争春节前解决部分村的饮水问题;11个村的上电,已完
成了大部工作量,计划12月25日前全部送上电;郭店镇广播站和彩石电视差转台的
建设,现正组织施工,年底可投入使用;开发旅游事业方面,卧虎山“水上酒家”
7月初已对外营业,东龙洞外4公里路面已修建通车,四门塔至涌泉庵路有关部门正
积极工作, 争取尽快修好;5个小城镇建设:仲宫镇今年新开辟了一条南北大街,
由市、区、镇三级联合开发的“宏福商场”,今年又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商品楼,
还有3600平方米已破土动工修建。十六里河镇已修建了一条东西大街,南北大街正
在拆迁房屋,3000平方米的商品楼已经开工修建。郭店镇已签订了联合开发协议,
制定了建设规划,3000平方米的商品楼计划年底搞好基础工程;农村中小学“六配
套”工作,10月份经省政府验收,全部合格;鸭旺口地热开发,第二眼井7月3日已
完成,“济南鸭旺温泉”浴室和设有20张床位的温泉皮肤病防治所都已开业,同时
建渔池4个, 并放养了罗非鱼,目前正制定全面开发的总体规划;区中医医院第一
期主体工程和粉饰基本结束,正在安装水电暖气设备,争取年底投入使用,第二期
工程已报市计委待批。
(八)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正在发生变
化。 农村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也有较大进展,共有673个行政村建立了“红白事
理事会”,封建迷信活动明显减少。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全
区有46.97万人接受了系统的普法教育, 占普法对象总数的75%,其中农民普法人
数已达69%。公安工作按照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防范的工作方针,及时有力地开展
了严打斗争和各项专项斗争,并针对新形势下社会治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
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政府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在改革之年迈出了新步伐。计划、统计工作的重点,
已由过去单纯的制定规划、完成报表任务转到加强综合分析和优质服务上来,及时
地完成了区划后分解、调整、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任务以及1986年的各
项统计年报工作。“双扶”工作得到加强,优抚政策进一步落实。在区划调整中,
顺利地完成了交接任务,并迅速理顺了建区后的各种关系,及时开展了工作。新兵
征集和民兵预备役的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全年训练民兵368人次,保质保量地
完成了新兵征集任务。不断深化了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劳动保险和养老保
险,认真进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试点。同时对建立劳务市场也作出了部
署。人事工作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在稳定乡镇选聘干部队伍
的同时,还在全区有经济收入的事业单位和企业管理的副局级以下单位试行了干部
聘任制。按照中央有关指示精神,已提出了控制机构膨胀和增加人员的具体措施,
并正在付诸实施。信访工作重视了初信初访,狠抓了重点疑难案件和集体上访案件
的查处,提高了信访工作质量。信访件(次)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0%,处结率达到98
%以上。《历城县志》的编纂和地名工作进展快、质量好,目前31个分志的初稿已
全部完成并进行了修订,为明年完成《历城县志》的总纂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为
适应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今年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民族、侨务工作,侨属的普查
工作正在进行。档案工作也逐步向规范化管理迈进,馆藏不断丰富,立档、查档以
及开放部分档案工作,走在了全市同行业的前面。新华书店通过不断改革图书经营
渠道,进一步扩大了发行网点。

二、关于1988年工作的初步设想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三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着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
略的第二步奋斗目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充分发挥我区优势,继续调整农村产业
结构,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实现全区经济的进一步稳定和改革的进一步深
化。据此,确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是: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要达到11.5亿
元,比今年增长22.7%,其中工业生产要在效益、水平、后劲上都有较大突破的情
况下, 继续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产值达到71740万元,比今年增长35.4%。农
业总产值达到43260万元,比今年增长6.2%,农村经济总收入要达到11.7亿元。要
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粮食总产要达到28.5万吨,
比今年增长1.45%。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元,比今年增长55元。进一步活跃城
乡贸易,不断扩大社会商品零售额和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努力实现财政收支状
况的进一步好转。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收紧财政与信贷的精神,严格各项支出,确
保财政收支平衡。城镇建设和管理的重点是促进全区城镇开发建设的步伐。要使经
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进一步重视和发展科学技
术,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进一步加快深化改革的步伐。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求区直重点企业和乡
镇骨干企业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和租赁制经营,对那
些企业包袱重无人租、思想不解放不敢租、企业内部欺行霸市不让租的企业,全部
纳入租赁市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同时,以我区名、优、特产品为龙头,以促进
科研和生产的联合为重点,加快企业生产群体的建立。要深入搞好农村第二步改革,
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家庭联产承包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
各项集体设施的作用,向农民提供农田灌溉、良种配套、农机耕作等方面的服务。
要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
营和乡镇企业,尽快建立起贸工农式的城郊农业框架。流通体制的改革也要迈出新
的步伐。国营商业和供销社要在普遍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面积地推行
租赁制、股份制;同时,鼓励个体经营者与国营、集体商业平等竞争,引导和扶持
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完善农民自我服务。要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开拓生产要
素市场,发展多样化资金融通形式,为生产提供更多的资金。
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要更加自觉地接受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充分发挥政府工
作的职能作用,切实解决好机构臃肿庞大、层次过多、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的现象,
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开展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选拔任用优秀人才的机制,并按照
上级部署,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法制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和以法办事的自觉性,使政府工作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
平。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针对目
前经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实现工业、农业和城乡综合开发建设三个突
破,促进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一, 区直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有一个突破。计划明年工业产值在今年5.3亿
元的基础上再增1.8亿元。 这就要求区直企业新上项目要在明年初绝大部分投产,
并积极筹建新的项目。各乡镇也要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以现有的名、优、适销对
路和创汇产品为骨干,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轻纺工业、建材业和外贸出口工
业。要下大气力抓好技术改造工作,突出重点,从资金、物料上保证骨干企业的技
改项目,促其尽快投产见效。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实现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竞
争能力。要十分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切实加强企业管理,真正做到靠提高管理水
平、靠技术进步来增加利润。
第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农副产品基地的建设要有一个突破。建立城郊型
农业结构,基本要求是确保粮食生产有一个稳定增长。不断增加物质技术投入,提
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并同传统精耕细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各行各
业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证化肥、农药、塑料薄膜、农用机械的供应,当好农业
生产的“好后勤”。同时,要加速建立农副产品基地建设。一是对蔬菜生产基地特
别是常年菜区要以建立高产、高质、高效的保护栽培为重点,实行以温室、塑料大
棚、风障阳畦相配套,建成四季常青的鲜细菜生产基地,同时积极落实好扩大4000
亩计划菜田的任务。二是干鲜果品基地。继续坚持“以林为主,从果突破”的方针,
以南部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带为主建立干鲜果品基地。明年要在稳定发展原有土特产
品的基础上,重点搞好红荷包杏、玉龙雪桃等名优稀果品的开发和生产。干鲜果品
产量要达到3300万公斤,好果率80%以上。通过采取乡镇村联办林场等有效途径,
加快封山造林、山头绿化工作。三是肉蛋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食草畜禽,在生产
上,坚持国家、集体、专业户一齐上,牧、工、商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方
针,加速肉、蛋、奶商品基地建设。
第三,城市建设和管理要有一个突破。总的想法是,在济南市总体规划的前提
下,以洪家楼地区为重点,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对所有的建筑物要统一规划
和建设。搞好沿街绿化、美化,整修人行道,改造沿途院落和墙壁,使其成为我区
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计划明年筹建政府办公大楼,拓宽从洪楼到化学纤维厂的公
路。 区政府已拟定尽快建立区街办公室,洪家楼、王舍人、华山3镇也应设立相应
的办事机构,以切实把这一工作搞好。明年要完成各乡镇、村建设规划工作,总结
推广仲宫镇三级联合开发的经验,加快城镇、集镇建设步伐。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内外贸易,促进财政状况的进一步好转。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推动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重视科学技术的
推广应用工作,组织实施好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的“星火计划”,推进科技与经
济密切结合,逐步摆脱靠消耗大量资源发展经济的局限,做到高效能的发展经济。
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四有”、“五爱”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社会公德教育,
并本着既发展又提高的原则,继续抓好各种创建活动,把创建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
创建质量上,以保证我区创建活动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普法教育,依法严厉
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努力实
现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的其他工
作,也都要在改革之年创出一个新水平。
(三)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崭
新的精神风貌去做好政府的各项工作。一是认真学习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是适应党政、政企分开的需要,努力转变政府的工作作风。政府机关要努力实现
三个转变:即由过去政企不分,包揽过多,转变到抓大事、管全局、综合平衡、间
接管理上来;由过去基层围着领导机关转,转到领导机关以基层为轴心,提供更多
的协调服务上来;由过去过多地靠会议、文件、电话指挥工作,转到认真调查研究、
分析形势、制定政策上来。三是认真搞好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四是切实转变工作作
风,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各政府机构要明确职责范围,层层建立健全领导目标责任
制、岗位责任制和政绩考核制,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各位代表,具有深远意义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给我们指明了沿着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方向,我们面临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全区人
民要团结一致,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改革开放,不断促进全区经
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完成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
--1990年2月28日在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济南市历城区副区长孙继鑫

各位代表:
我受谢传仁区长的委托,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三年工作的回顾
从1987年到1989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3年。3年来,围绕着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
调节相结合的新机制,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双层经营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进
一步完善, 全区有550多个村推行了双田制,较好地解决了集体提留问题。荒山大
户承包、 适度规模经营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区农口8站下放,进一步强化
了乡镇服务体系。企业改革方面,在全市最早地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和租赁经营
责任制并逐步得到完善,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区对乡镇财政通过实行“总额分成”
等办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区、乡镇两级财政体制。流通领域改革也不断得到深
化。为了给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1988年10月份以来,认真抓了治理整顿并
已取得初步成效。工业发展速度平稳回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在了计划之内,
1989年区属全社会投资比上年下降21.8%,没有突破市下达的计划指标,投资结构
也渐趋合理。流通领域的秩序明显好转,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下降。通过清理整顿公
司,政企不分、违法经营的问题得到纠正,制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得到有效查处。
通过治理整顿, 促进了全区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1989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实现
129861万元,比上年增14.2%,比1986年增长77.2%,平均年递增21%。
(一) 不断强化了农业基础, 在3年持续干旱的情况下, 连年取得较好收成。
1989年遇到了历史上几十年未有的特大旱灾, 全区农业总产值仍实现25935万元,
粮食总产量2.15亿公斤。
各级政府进一步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积极落实对农业的各项倾斜
政策,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向农业投入的主体作用,大力开
展了以抗旱治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恢复配套了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全
区保浇面积回升较快。技术投入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作物优良品种、旱作农业、
中低产田开发、配方施肥等一批重点农业技术项目得到大力推广,进一步提高了农
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加强了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初步建成了肉、蛋、奶、渔、瓜、
果、 菜、笋8大农副产品基地。在市场粮食饲料价格上涨的冲击下,努力抑制畜禽
生产的滑坡趋势, 1989年生猪存养量达到18.7万头,比1988年增长7.6%,肉类总
产量达到了1443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9%,比1986年增长15%,蛋鸡存养量1988年
达到400万只, 鲜蛋总产量达2000万公斤。大牲畜也有了更快的发展。林业生产以
实施南部山区绿化、涵养泉城地下水源的规划为重点,进一步加快了荒山绿化的步
伐。1989年有林面积由1986年的3813.33公顷增加到5273.33公顷,果品生产稳步增
长,并开发了部分名优新品种。以保护地栽培为重点的蔬菜基地发展较快,品种结
构进一步改善,细菜品种增加,全区蔬菜总面积已达6600多公顷,保护地栽培面各
达到1066.67公顷。1989年上市量达41352公斤,蔬菜上市量占全市供应量的一半以
上,实现了控旺堵淡,均衡上市,成为全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渔业基地建设狠
抓了以白云湖工程为重点的渔塘开发,“2814”工程实施方案已基本完成,渔业生
产稳步增长, 1989年总产量达到900吨。瓜类、芦笋生产也成为济南市重要的生产
基地。
几年来,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对贫困乡镇制定了一系列扶
贫政策,帮助其搞好通路、通电、通水等方面的工作,实行了区、乡镇各部门包贫
困村的扶贫承包责任制。并下派干部驻村帮助脱贫,进一步加快了贫困地区的脱贫
步伐。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在农业生产资料和电力的供应方面,供销、商业、
物资、供电等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实
行专营,进一步理顺了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渠道。农机工作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使
机械耕作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土地管理工作,通过健全机构和宣传
贯彻《土地管理法》,滥占乱用耕地的现象已基本刹住,占用土地的审批制度已建
立健全起来,珍惜和节约用地的良好社会风气已开始形成。农村能源和黄河修防工
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二)工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3年来,我区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加强企业管理,推进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组织调度,开
展双增双节运动, 使整个工业生产面貌发生很大变化。3年中,全区工业产值以每
年45.2%的速度递增, 1989年达到10.4亿元, 比1988年增长27%,比1986年增长
2.06倍, 其中区直工业产值达到1.36亿元,比1986年增长1.3倍,乡镇直工业产值
达到2.05亿元, 比1986年增长1.4倍,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达到6.98亿元,比1986
年增长2.6倍。 主要产品产量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
益。1989年全区乡镇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969.8万元。在资金紧张、市场疲软
的严重困难情况下,仍保持了较好的效益水平。
自1988年10月份以来,面对治理整顿对工业生产所带来的严峻形势,我们从历
城的实际出发,在狠抓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把乡镇企业当作农村
经济的重要支柱来抓。1989年全区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7%,产
值过500万元的乡镇企业达到12处,乡镇企业产值过亿的乡镇达到8个,比1988年增
加6个。 企业技术改造也取得了新的成果,3年共完成了153项技术改造项目。开发
新产品50多种,有的还填补了省内、国内空白。横向经济联合向高层次、全方位方
向发展,双增双节运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一批市
级、 省级先进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1989年工业产品优质品率已达到4%,产
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已达到95%。
交通工作充分发挥了经济工作“先行官” 的作用。3年共投资1372万元,新建
公路235公里, 实现了全区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公路密度为全省之首。大力
发展运输业,1989年货运量、周转量以及运输收入都比1986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客运从无到有,目前已开通了洪家楼至部分乡镇的客运线路。供电行业在全区率先
跨入了“省级先进企业”的行列。物资部门不断拓宽物资供应渠道。邮政、电信事
业不断发展,邮电业务不断扩大。
(三)市场购销两旺,财政收支状况良好。流通工作实现了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1989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35209万元, 比1986年增长49.9%。农贸市场成交
额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对促进市场繁荣起了很重要的补充作用。粮食
工作几年来在连续受灾减产的情况下,每年都圆满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和议转平计划。
充分发挥了工商、物价、计量等经济监督和管理部门的作用,进一步稳定了市场秩
序,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财政税收工作,税收秩序趋于良好,财政收入稳步上升,
连续3年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1989年全区财政收入实现7914万元,比1988
年增长28.8%。进一步完善了乡镇财政体制,充分调动了乡镇政府抓好财政工作的
积极性。实行了行政事业经费包干的办法,加强了对专控商品和非专控社会集团购
买力的控制,基本做到了保压合理。金融工作在一度发生抢购和挤提存款的情况下,
大力组织存款和货币回笼, 城乡储蓄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198 9年银行信用社
各项存款余额达61240万元, 城镇居民和农民储蓄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调整信贷
结构,较好地发挥了金融部门的经济杠杆作用。社会保险事业不断发展。
(四) 外经外贸工作有了新的突破。3年来,初步建立了一批外贸出口基地,形
成了生铁、服装、皮件、花岗石、卫生纸等一批出口拳头产品,1989年出口商品收
购总值达到1726万元。1989年全区中外合资企业发展到6家,利用外资345万美元。
(五)城市建设、管理和小城镇开发工作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先后拓宽改建了花
园路东段和山大北路东段。改造了花园路和洪楼南路两条供水管道,完成了治理南
全福河的疏浚、 清障、砌石、加固任务,在洪家楼建成了1处街头小游园和一批较
高标准的社会公益设施。城区主要道路保洁状况良好。市政养护、环境保护等工作
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建安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建筑市场的竞争能力。
初步理顺了房管工作渠道。城建开发方面,已完成了还乡店、七里堡、小苏家等住
宅小区规划的制定和论证, 并已开始动工。小城镇开发建设稳步发展,3年共开发
商品楼5.5万平方米,仲宫镇综合开发商品房的经验,得到国家建设部的充分肯定。
集镇和村庄的住宅建设也已开始注重规划,向城郊型农村的方向发展。
(六) 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3年
中先后组织实施了73项科技项目,取得较好成果42项。组织实施的18项“星火计划”,
分别在省和全国星火计划产品展销会上获金、银、铜奖14枚。在洪家楼镇创办了新
技术产业试验区,现已开始兴办科技企业。通过落实“双放”政策和进行专业技术
职务评聘,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民办科研机构开始发展起来。教育工
作逐步实行并巩固了“三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了三教统筹、
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普及初等教育,经省复查验收达到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制定
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以
及农业广播学校、 电视大学也都有了新的发展。1989年考取大中专人数351人。办
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中小学校舍在“六配套”达标后,正朝着标准化建设的方向
发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农村电影、图书发行、旅游等工作也得到进
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开始逐步建立
健全起来。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加
强,1988年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并有3个乡镇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8个
乡镇被评为市级体育先进乡镇。广播事业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开通了部分乡镇村的
有线广播,帮助偏远的山区乡镇修建了电视差转台。计划生育工作通过强化管理,
严格执行政策和实行人口包干责任制,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1989年人口自
然增长率控制在8.55‰,比1988年下降2.15‰,连续3年保持省级先进称号。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坚持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了精神
文明建设。
(七) 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各部门、各乡镇以及80%以上的村
(居),50%以上的学校开始实施依法治理方案,区政府制定了十多项实施细则和几
十个配套文件,聘请了政府法律顾问。司法行政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1989年荣立济南市集体三等功。行政监察工作和审计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推动了
依法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八)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逐年改善,农民生活开始由“温饱型”向“富
裕型” 发展。3年来,全区通过各种渠道,基本解决了城镇青年的就业问题。1989
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751元,比1988年增长18.7%。农民人均收入1989年达738元,
比上年增加12元, 比1986年的535元增长40%。全区有45.8%的农户翻建和新建了
住房,较好地改善了住房条件。人们的穿着条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电器拥
有量不断增加。政府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好成绩。针对几年来连续遭受自然
灾害的实际,重视了救灾工作,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区档案馆被评为全省先进
档案馆。《历城县志》编纂完成了32个分志的修订总纂任务。
特别是在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期间,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牢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和反革命暴乱,自觉
做到不听、不信、不传播谣言和不围观、不声援、不支持上街游行,稳定了机关、
学校、企业和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
面。
二、深入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促进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根据中央关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初步设想:
到199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6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1.9%。其中工业总产
值要达到15亿元, 比1989年增长44.3%,平均每年递增13%;农业产值要达到3.6
亿元,比1989年增长24.8%,平均每年递增7.68%。粮食总产量要达到3.25亿公斤,
比1989年增长28.6%, 平均每年递增8%。 财政收入要达到1亿元,比1989年增长
23.5%,平均每年递增7.3%。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元,比1989年增长80元。
实现上述目标后,将会使我区的经济结构更加趋向合理,工业生产效益将会进一步
提高,农业基础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加强,地方财政实力将进一步壮大。
今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压缩需求、调整结构、整顿秩序、稳定经济、提高
效益为重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
力。工业生产要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纠正流通、分配领域中的混乱现象,
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促进我区经济走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的轨道。1990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是:工农业总产值要达到15亿
元,比去年增长13%。其中工业产值要达到11.8亿元,增长13.5%;农业产值要达
到3.2亿元, 比1989年增长11%。工业企业实现利税要达到4200万元,比1989年增
长6.4%。农业的区域开发和综合开发要有新的突破,粮食总产要达到3.15亿公斤,
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50元, 比1989年增加30元。财政收入要达到8700万元,比1989
年增长10%。外贸出口总值要完成2000万元,比1989年增长15.9%。其他各项社会
事业也要有新的发展。
1.大力强化农业,确保农业的稳定增长。
第一,要进一步健全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实行国家、社会、
集体、农民个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区、乡镇两级财政用于农业的
投资要逐年增加。要强化措施,充实和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建立健全农业发展基金
制度,办好乡镇农村合作基金会,将闲散资金用于农业。要进一步完善劳动积累制
度,实行义务工商品化制度,每个劳动力每年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义务工要不少于
30个。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义务工的使用管理。
第二,大力搞好水利建设,增强农业抗旱能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突出治水
这个中心,因地制宜地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各级政府都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
入议事日程, 搞好长远规划, 逐年组织实施,力争几年内抓出成效。要继续贯彻
“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和“小型为主,配套为主,自力更生为主,当年见效为主”
的方针,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集中人、财、物力抓好引
黄补源工程和库区配套。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项目,要按照规划要求,高标准、高
质量地组织实施。
第三,要进一步贯彻发展城郊农业和“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方针,全面发
展林牧副渔各业,加快农副产品基地建设步伐。要继续把发展畜牧业、实现农牧业
的良性循环作为突破农业徘徊的重点来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青贮、仿生、
氨化等方法,把作物秸杆转为饲料,大力发展草食畜禽,抑制畜禽生产的滑坡趋势,
保持畜牧业的稳定增长。要进一步加快荒山绿化的步伐,争取三、五年大见成效。
第四,要牢固树立科技兴农的思想,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把依靠科技进步
振兴农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各项技术增产措施,其中
中低产田综合开发、优良品种、高产模式化栽培、优化配方施肥、旱作农业、节水
灌溉、病虫防治、配合饲料、农产品加工、贮存保鲜等技术成果,是经过实践证明
了的,一定要坚定信心抓好。突出抓好10万亩小麦、10万亩玉米的高产攻关和10万
亩中低产田、4万亩吨粮田、5万亩水稻的综合开发。要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农业技
术服务组织和农技推广网络,沟通科技流向千家万户和生产环节的渠道。要进一步
落实科技人员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把农村能源开发工作进一步摆
上议事日程,积极推广沼液喂猪、仿生饲料喂养畜禽等综合利用技术,为巩固和发
展全区畜牧业做出努力。
第五,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杜绝滥占乱用土地。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
省的《实施办法》,严格征用土地的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对征而不用、用而不当
的要予以收回或处罚。对土地荒芜的要征收荒芜费,砖场用过的土场,要采取积极
措施限期进行复耕。
第六,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援农业。要把自己工作的立足点转到以农业为基础
的轨道上来,积极支援农业生产。区政府确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各部门政绩的
主要标准。要本着服务体系网络化、服务内容系列化的要求,搞好农业产前、产中、
产后的服务。供销、商业、物资、供电、农行、农机等部门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方法,
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专营办法,确保农业生产资料及
时足量供应。要切实落实粮食收购“三挂钩”政策和粮食价格政策,进一步调动农
民种粮的积极性。要继续做好支山扶贫工作,原定的扶贫优惠政策不变,进一步启
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力。要重视抓好受灾地区的群众生活安排和解决部分山区、丘
陵地区人畜吃水问题。
2.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保持工业的适度增长。
第一,要继续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要认真组织实施好
《历城区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实施方案》,集中力量搞好支农产品、优质名牌产品以
及经济效益好、适销对路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的生产,限制、淘汰和停止生产那些
耗能高、质量差的滞销产品。当前急需解决部分产品市场疲软、滞销积压的问题,
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对市场的分析、预测,立即进行适应性调整,采取适当倾斜
政策,增加畅销产品产量。着眼点应放在积极进行开拓性调整上,做到生产一代,
开发一代。通过调整,在全区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同时实行“缩短战线,
收拢拳头,集中目标,重点突破”的战略方针,提高我区工业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第二,立足于内涵挖潜,努力搞好技术改造,不断推进技术进步。要以骨干企
业为重点,名优产品为龙头,分层次、循序渐进地把新产品开发与新技术、新工艺
引进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各乡镇要结合
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努力建成一批经济效益好的“短、平、快”
项目。在巩固、扩大现有联合项目的同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和联合项目,通过联
合,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要抓住治理整顿的有利时机,下大气力加强企业管理,向
管理要效益。
第三,确保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要全面贯彻执行“调整、整顿、
改造、提高”的8字方针,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调整为主线,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素质,促进我区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
展。乡镇企业工作重点由过去的铺摊子、上项目转到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上
水平上来。对乡镇企业要实行分类指导,生产能源、原材料的企业要大力加强,出
口创汇企业要积极扶持,为大工业配套的企业要尽快提高。按照效益第一的原则,
区别不同情况,有保有压,有上有下,扶优汰劣。既要控制过热的发展速度,又要
根据条件拾遗补缺,保持适度增长,对那些确属耗能高、质量低、效益差、污染严
重的企业,也不要简单地采用关停政策,要少关停,多并转,切实使我区的乡镇企
业在治理中巩固,在整顿中提高,在深化改革中发展。
第四,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各乡镇、各企
业要纠正片面追求速度的倾向,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
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要把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当作发展经济的一项战略
措施来抓,应该将“双增双节”工作逐步由粗放转向集约,重点放在增收节支上。
各乡镇、各企业都要制定“双增双节”的目标和措施,纳入承包合同,认真组织实
施。要广泛开展每人每天节约一元钱活动和“三赛”活动,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清
仓查库、修旧利废和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对各类消耗定额、指标,要及时修改,
以保持其先进性、合理性。还要重视抓好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消灭经营性亏损,
政策性亏损也要降到最低限度。
3.进一步搞活流通,收紧财政和信贷。
流通工作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服务,积极开拓市场,特别是大力开拓农村
市场,努力克服由于市场疲软对商业经营带来的影响。粮食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计划
销售指标和粮食合同定购的管理,认真兑现合同定购的“三挂钩”政策,扩大议购
议销,保证按计划完成任务。要进一步强化为生产服务的观念,重视抓好饲料生产,
促进畜禽业的发展。要切实做好生产资料的专营工作,改进和完善专营办法,真正
让农民体会到实行专营的好处。要结合整顿流通领域的秩序,加强市场管理和物价
管理。
要认真贯彻“双紧”方针,抓好财政金融工作。要通过扶优限劣,进一步培植
财源。要大力强化税收征管,整顿税收秩序,坚持以法治税,继续搞好税收财务大
检查和零散税源大检查,堵塞跑冒滴漏。要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坚持量入为出,
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财政支出要确保重点,除保证人头费、正
常维持费和农业、教育、科学等方面的必要投入外,其他的要量力办事,决不花过
头钱。要继续大力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严格控制专控和非专控商品的购买。进一
步完善行政经费包干办法。要继续深化和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对目前实行的乡镇财
政体制,要在保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治理整顿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从有利于
扶贫的精神出发,做必要的调整。要继续发挥金融部门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大力组织存款,多渠道筹集资金,抓紧收回各种沉淀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信
贷资金的使用效率。继续开拓保险业务,搞好防灾理赔工作,促进保险事业的进一
步发展。
4.不断巩固和发展外向型经济。
外贸出口要通过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工业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尤其是
扩大生铁、服装皮件、花岗石、玻璃器皿、砂布垫、卫生纸等产品的出口,并积极
开拓新的出口创汇产品,下决心把纺机、机械、轻工、工艺、棉纱等产品的出口搞
上去,尽快建成一批新的出口专厂、专车间。外贸部门要建立自己的出口生产基地。
要通过完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合资企业,
除完善现有的“三资”企业外,凡有条件的乡镇都要积极发展外向型企业。要理顺
各方面关系,依法对“三资”企业进行管理并帮其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我区的
外向型经济建立在稳固发展的基础上。
三、积极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

当前,治理整顿的任务是围绕着实现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一
目标,继续压缩需求,稳定物价,调整产业结构,整顿经济秩序,提高经济效益。
要继续把过旺的需求压下来,压缩的重点要放在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有效地控制
各部门、各单位自行乱建项目上。要按照有保有压的要求,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
量力而行地搞好重点项目的建设。要把控制需求同增加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
计增加有效供给。要继续整顿经济秩序,主要是整顿流通领域的秩序。清理整顿公
司的工作,主要是认真搞好公司的复核和已撤销公司的善后工作,落实债权、债务
责任和财务问题,理顺政企关系。市场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工商、物价、税收、计
量、卫生检疫等管理部门的职能,坚决打击欺行霸市、投机倒把、哄抬物价、偷税
漏税、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经营。
今年的改革,区政府总的要求是:以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
行机制为目标,以巩固完善企业租赁承包责任制,改善提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为主要内容,稳定、调整、充实、改善前几年的改革措施,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
经济稳定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根据这一总的要求,今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通过稳定完善政策,保护改革者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推动改革的逐步深入。
二是深化企业改革。企业改革要继续实行和完善以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
式的经营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认真贯彻企业“一法三条例”,重视发挥工会的
民主监督作用。1990年底,我区大部分企业承包租赁合同到期,要求各有关部门搞
好测算,拟定方案,做好下一轮承包的衔接工作。企业重新承包时,要普遍引入竞
争机制和风险机制,推行风险抵押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引导企业实行集体承包和
全员承包。三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执行稳定的农业政策。要遵循稳定、完善、提
高的原则,在继续坚持推行双层经营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全面推行有偿承包,壮大
集体经济,完善服务体系。要在这一总的要求下,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是
要继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在整顿流通领域秩序的同时,继续疏理商品流通渠道,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科技、教育等其他各方面的体制改革也都要
进一步深化,给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努力搞好小城镇开发工作
我们要坚持以提高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中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
服务功能为重点,强化城市意识和规划意识,进一步加快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要以搞好基础设施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凡在规划区内从事一
切建筑的,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行事。要认真贯彻执行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法规,
逐渐实现依法建设和管理城市,以保证政府有效地行使管理职能,指导城市有秩序
地建设和发展。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点搞好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特别
是要抓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路建设项目,完成全福河部分河段的治理
任务,新建和更换一批公厕和落地式垃圾楼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住房建设步
伐, 力争3年内基本缓解区机关职工住房难的问题。重视搞好城区的绿化、美化和
市政设施的修建和养护,按市容达标要求,抓好各主要街道的治理和整顿。全社会
都要宣传、执行好《环保法》,都要来重视环保工作,按照同市签订的《环境保护
责任书》,认真组织实施,争取年内实现洪家楼为无黑烟区和安静小区的建设目标。
今后其他地区凡新上有污染的项目,都要严格坚持“三同时”的原则,认真开展监
测科研活动,搞好污染源的治理。城市开发要本着以销定建、量力而行的要求,注
重质量,提高效益,搞好开发。
要统一规划,注重基础,加快小城镇开发和建设的步伐。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城乡住宅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
发,配套建设”上下功夫,注重抓好基础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增强各小城
镇的综合服务功能。要坚持以小城镇建设带动乡村住宅建设,注重搞好规划,从而
使我区住宅建设逐步走上“统一组织,综合开发”的道路,把分散的村镇建设尽快
引导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轨道上来。要以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为中心,进一
步加强对建安企业的管理,促进我区建安企业上一个新水平。
五、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重视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科技工作要抓好科技开发、引进示范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要面向经
济建设,重点抓好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要结合科技的推广应用,组织好“星火计
划”和“火炬计划”的审报与实施。与此相适应,要建立健全科技管理、技术推广
管理服务和技术咨询培训体系,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步伐。要充分发挥我区智
力密集、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继续办好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当前要多渠道筹集资
金,除选择开发一批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的产品外,重点抓好新技术、新材料
的推广应用。教育事业要突出抓好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认真落实好九年义务教育
的实施规划。1990年,洪家楼、王舍人两镇要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要继续巩
固和完善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当前个别地方出现的中小学生辍学问题,要引起各
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措施加以制止。要大力提倡全社会办学,按
国务院规定,开征教育附加费,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使教育经费逐渐增加。要进
一步加快乡镇中心中学建设和成人教育中心建设的步伐,抓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
化建设和国办中、小学的“五达标”建设。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学生的德
育教育,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同时,还要抓好职业技术教
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继续办好农业广播学校。进一步抓
好文化工作,努力创作一批高质量上档次的文学艺术作品,广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
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还要突出我区的特
色,努力发展旅游事业。要通过不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行全方位的经济、
技术承包责任制,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防病治病工作,防止和及时制止各种地
方病和烈性传染病的蔓延趋势。要重视医院管理,继续抓好农村卫生室的建设,不
断改善农民的就诊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要更加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
动,突出学校体育这个重点,要认真组织好各项体育比赛,进一步提高竞技水平。
进一步完善各种体育设施,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成果。继续办好
有线广播,努力实现村村通有线广播的目标。计划生育工作,当前的重点是抓好加
强领导和稳定政策两个问题。要强化计划生育观念和措施,确保完成各项人口包干
任务,使今年的人口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要围绕着社会的稳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克服一手软、一
手硬的问题。
政府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要在新的一年里迈出新的步伐。
六、切实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努力建成一个廉洁、勤政的人民政府
各级政府组成人员,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基本理论,特别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辩证法,避免形而上学,防止和
克服工作中的片面性,提高运筹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要重视搞好廉政建设。继续把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作为加强政府
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要进一步刹住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挥霍浪
费的不正之风。各级政府成员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治理整顿期
间带头过几年紧日子。继续推行政务公开、群众参政议政、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政
府的重大决策,事先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招工、招干、就业、生产资料分配等要
张榜公布,增加透明度,更好地发挥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作用。政府各部门,特
别是管钱管物和执法部门,要重视提高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秉公办事。要很好
地发挥监察工作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抓好惩治腐败、查处大案要案工作,
还要加强制度建设,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既要廉政,又要勤政。要大兴调
查研究之风,关心人民疾苦,多为人民办实事。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决策科学化、民
主化。
要大力加强政府的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区、依法行政。搞好依法行政,当前
要按照区政府《关于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区的实施意见》,切实抓好依法治
区。突出抓好依法治区方案的实施和依法治镇、治村、治部门意见的制定和实施。
要认真学习《行政诉讼法》,做好实行《行政诉讼法》的准备工作,保证按期实施。
区政府各部门既是行政执法部门,也是执法监督部门,要切实行使好这两个职能。
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扩大同群众联系
的渠道,提高人民参政意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切
实体现。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征求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意见,尊重
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努力把我区依法治区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各位代表: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决策,为我
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下届政府正处在贯彻这一重大决策,实现治理整顿、深化改
革目标的重要时期,今后政府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实现党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
经济建设的目标,我们有着充分的信心和决心。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开拓进取,和全区人民一
道,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为实现全区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
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

--1993年1月9日在济南市历城区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济南市历城区代区长李福水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三年工作的回顾
从1990年到199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3年。3年中,本届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
区委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认真执行
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
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的既定目标,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
步,成为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显著增强。 3年来,经历了治理整顿和邓小平同志
南巡重要谈话后的快速发展的两个阶段,面对不同的形势特点,我们始终保持旺盛
的斗志和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治理整顿和经济发展,加快速度与提高质量的辩证
关系,抓住机遇,寻求发展,促进我区经济在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之后,得以迅
速回升,步入了超常规、大跨度、跳跃式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不论是总体规模还
是整体素质都有了较大发展和提高。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8.2亿元 (按
可比价格计算,下同) ,比1989年增长74.5%,平均每年增长20.4%;国民收入预
计达到16亿元,比1989年增长64.5%,平均每年递增18%。3年间,工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乡镇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及利税、出口商品供货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等
6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一番多, 财政收入以每年一千多万元的幅度增长,1991年
在全市五区五县中率先突破亿元大关, 1992年预计达到1130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
11.6%。
--工业生产进入高速高效发展阶段, 规模经济正在崛起。3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
工业作为振兴历城的战略重点,摆到突出位置来抓。针对我区工业规模较小和质量
不高并存的矛盾。狠抓重点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实行重点突破;调动各方积极性,
大上村办企业,力求全面发展,实现了整个工业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质量效益的
不断提高。全区工业总产值3年跨越了20亿元和30亿元两个台阶,预计达到37亿元,
比1989年增长1.6倍,平均每年增长35.2%。乡镇以上工业利税预计达到8490万元,
增长1.14倍, 平均每年增长28.9%。1992年全区工业企业达到13179家,比1989年
增加641家; 从业人员增加14500人,达到97000人,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企
业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实现我区工业腾飞的中坚力量。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
断提高, 3年投入技改资金3.5亿元,改造重点骨干项目200多项,有13家企业被评
为省、 部级和国家级先进企业。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由1989年的5家发展到30
多家,其中过3000万元的达到17家,5000万元以上的5家,并有2家企业突破1亿元;
全区有13个乡镇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 其中5个超过2亿元,4个超过3亿元;产品结
构进一步改善,3年开发新产品300多个,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有11个产品被评
为省、 部级优质产品,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7%;开发了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
高市场占有率、高创汇率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到6%。
--农业生产开始走上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我们坚持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作为农村5条路子奔小康的战略措施之一,
强化基础,优化结构,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促进了农业综合经
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1992年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7.7亿元,比1989年增长22.5%,
平均每年增长7%。 林牧副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45%提高到50%。商品基
地建设再上新水平,我区相继被列为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区)和全国粮食生产基地
县(区),肉、蛋、奶、鱼、瓜、果、菜、笋等产品产量均比1989年增长了40%以上,
全区农副产品商品率达到65%, 比1989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广大农民不断探索出
高产高效农业的新路子, 全区立体多茬种植和吨粮田开发面积分别达到1.3万多公
顷, 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1466.7公顷,庭院经济开发达到9万户。大规模地开
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四线三片”开发治理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为重点,实
行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 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3年累计造林1.85万公顷,被
评为全国林业先进县。 1992年全面完成了平原绿化达标任务。 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8500项,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03万公顷,治理改善水土流失面积91平方公里。水
土保持、生态农业开发、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等项工作均进入
全国、全省先进行列。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水库灌区的渠系配套和平原沿黄地
区的引黄补源、节水灌溉、万亩稻改等一大批骨干工程相继建成。农业机械化水平
有了较大的提高, 农业机械总动力新增8万千瓦,达到42万千瓦,机械作业面积达
70%以上。所有这些都为全区农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粮食生产1990年、1991
年连续两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2年在遇到特大干旱的情况下,仍夺得3.5亿公斤
的好收成。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观。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我区经济的主导产
业来抓。充分发挥城郊优势,以“三通两服务” (即流通、交通、通讯,为生产服
务、为群众生活服务) 为重点,从硬件建设入手,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
使第三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2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4.6亿元,
比1989年增长1.2倍, 平均每年增长29.7%,在全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
提高到25%。商业服务网点和市场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按照“三条线”、“十大片”
的规划布局,改造和新建了洪楼百货大楼、洪楼大酒店等30多处高档次、多功能、
外向型和各具特色的商业饮食服务设施,新建了服装、果品、蔬菜、种子、建材等
综合或专业批发市场13处。交通、通讯有了长足发展。对济新公路十六里河路段进
行了拓宽改造,完成了济青公路王舍人庄卡脖子路段的加宽改造,高速度、高质量
地完成了机场路、靶场路的新建任务,整修和打通了一批县乡道路及断头路,具有
全省一流水平的区客运中心基本建成, 近期内可投入营运。3年来,共新建、改建
国、 省道3条、28.8公里,县、乡道23条、176.8公里,通车里程增加了106公里,
提前3年实现了消灭断头路、 村村通汽车的目标,成为全省公路密度最高的区县之
一。全面完成了区电讯大楼建设,并新建了洪家楼、王舍人、仲宫、郭店、党家庄
等电话分局。 目前,全区已有10个乡镇开通程控电话,程控电话达到2.2万门,形
成了全区电话自动网的基本框架, 并进入了全国长途电话自动拨号网,提前3年实
现了电讯发展的“八五”目标。邮政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92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
450万元,比1989年增长41%。供电事业取得突出成绩,3年来全区供电能力增加了
1亿千瓦时,达到2.85亿千瓦时,新建了仲宫、南康、唐王、桑梓店4座变电站,特
别是1992年新建3座变电站, 这在我区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区工商银行营业大楼
已经建成,区物资大厦正在加紧施工,全区金融、物资供应、社会保险等服务网络
进一步得到完善。走以城带镇、以镇带村的城郊型建设路子,大搞城区建设和小城
镇综合开发,机关办公条件、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及生产环境、投资环境显著改观。
完成了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和以乡镇驻地为依托的村镇开发建设分区规划。 3年来,
城区开发各类楼房39万平方米,乡镇开发商品楼近20万平方米。仲宫、郭店、党家
庄、 遥墙、十六里河、大王6个卫星城的建设已初步形成规模,其他乡镇驻地的开
发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1991年仲宫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开发试点镇,1992年仲宫、
唐王镇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十百千”活动先进镇。
--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上,努力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着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
发展村办企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全区各行政村普遍建立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以人事、用工、分配3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落实企业自主权,完善了厂长 (经理)
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坚决制止向企业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停止一切不
必要的检查评比、达标升级活动,促使企业轻装上阵,走向市场,区直企业活力显
著增强。积极推行股份制,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已达近百处,吸收股金4000余万元。
顺利实施了煤炭、粮油价格、住房制度和国合商业“四放开”、“国有自营”等项
改革。按照“小机关、大服务”的方向,围绕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兴办实体,强
化服务。目前,商业、供销、粮食、物资等业务部门已改为企业性质的公司;成立
了投资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经济技术协作总公司等。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向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出口商品供货值1992年预
计达到6000万元,比1989年增长2.5倍,3年平均增长51.5%。以花岗石、水泥、玻
璃器皿、 卫生纸、食品等10大系列创汇工业产品和芦笋、果品、蔬菜等5大创汇农
业基地为重点,形成了20多家出口专厂和80多个创汇产品。成立了济南青花岗石材
星火技术开发集团和山东甸柳实业集团总公司等几家外向型企业集团,使我区出口
产品逐步由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移,由零星货源出口开始向专
业化、 基地化方向发展。利用外资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3年兴办“三资”企业44
家,累计达到50家,合同利用外资1981万美元,累计达到2333万美元。已开业投产
的“三资”企业1992年实现产值近亿元,利税1500万元。同时,大胆引进外国资金、
设备和先进经验,嫁接改造企业40多家。洪家楼经济技术开发区、王舍人工业开发
区、 遥墙临港对外经济开发区、仲宫旅游经济开发区等4个区级开发区和保税仓库
及深圳、绥芬河等边贸办事机构的设立,为更好地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创造了
条件。
--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坚持科教兴区,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
的比重逐步提高。3年中,先后组织了科技攻关计划40项,实施“星火”计划21项,
“火炬” 计划6项,取得科研成果48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60余项;由洪家楼到华
山、王舍人、郭店、孙村镇逐步形成一条“星火”密集带;成立了高新技术创业者
服务中心, 在开发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7家;两次进京组织科工联合恳谈会,为我
区企业找到了更高层次的技术依托。几年来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500名,引
进千余名, 其中高级专业人才120名,为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
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初中普及率达到88%。职业教
育、成人教育及特殊教育都有新的发展。把城镇中小学校舍改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上下动员,多渠道筹资,奋战两年,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区用于校舍改造
的总投资达3600多万元,新建和维修校舍10万多平方米,以校校优秀、全区优秀的
突出成绩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城镇中小学校舍改造达标验收, 在全省第6批16个参
加验收的区县中夺得最好成绩。以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区)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文
化网络,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连续3年组织了花
灯会、 全区民间艺术大赛等文娱活动。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已发展到465处,区博物
馆已建成投入使用。广播、电视、电影、图书发行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巩
固全国体育先进县的基础上,全区体育工作再上新水平。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运动
场所,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坚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实施农村
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加强卫生院、卫生室的建设及农村改厕改水工作,三级医疗、
预防、保健网络逐步健全。大力开展创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活动,全区的医疗卫生、
食品卫生、道路保洁、绿化美化净化及环境卫生等整体卫生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进
一步强化人口观念和人均意识,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注重抓基层,打基础,
加强农村计划生育网底工程和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使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由过去
的集中突击行动为主,逐步转入了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
主的“三为主” 轨道。1992年计划生育率达99.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4‰
以下,被评为省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区通过各种渠道,基本解决了城镇
青年的就业问题。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40元,比1989年增加172元。职工
工资年年增加。全区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预计达到9.3亿元,比1989年末增长1.4
倍。城镇居民和农民衣食住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3年中全区有3万多农户翻建和新
建了住房, 近4000农户建了楼房。区机关修建及购置楼房4万余平方米,解决了部
分干部职工的住房困难,改善了住房条件。洪家楼地区管道煤气一期工程已投入使
用,近500户居民用上了煤气。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
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增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历史责任感和敢为人先的进
取精神。继续开展了“文明在历城”和理想、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健康向上的社
会风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广泛开展了“双拥共
建”活动,被评为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双拥共建”先进区。
全区人民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充分展现了历城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
风貌。全面实施“二五”普法规划,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基层政
权建设,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把办理人民代表建议、批评、
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作为发挥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的大
事列入议事日程。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共收到和办理人民代表建议561件,
政协委员提案350件, 满意率达97%以上。本届政府开辟和坚持了“三专”通信联
络制度,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小清河污染影响沿岸村庄人畜吃
水问题,经过1年的努力,已打机井19眼。3年间,共解决山区人畜吃困难村79个、
近6万人。 大旱之年在四鹊山、白土岗等一批被断定无水的村庄打出了机井,从而
结束了祖祖辈辈靠天吃水的历史。 加强廉政建设, 实行“两公开一监督”,治理
“三乱”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收到一定成效,对一批严重违法违纪案件进行了严
肃查处。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维护社会安定,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斗争,严厉
打击了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民
族、宗教、民兵、人防、档案、史志、旅游、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
成绩。
各位代表, 过去的3年,是全区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心同德,真抓
实干,各项工作富有成效的3年。经过3年的努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夺取了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回顾过去3年的工作,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
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在全区人民及社会各界的
大力支持下,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几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和我区实际,确定今后几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的
基本路线,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全面深化
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全区经济的全
面、快速、高效发展。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区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决议,今后几年的奋斗目标
是提前两年实现“八五”计划,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八五”末突破
百亿元大关。今年及“八五”末的主要目标是: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5.7%,达到24.7亿元,“八五”末达到44亿元,人均占
有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0元;国民收入增长31.3%,达到21亿元,“八五”末达到
38亿元。
--农业总产值增长3.6%,达到8亿元,“八五”末达到10亿元。
--乡镇直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40%,达到14亿元,“八五”末达到28亿元;
实现利税增长33.1%, 达到1.13亿元,“八五”末达到2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增
长40.5%,达到52亿元,“八五”末达到90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2.5%,达到7.4亿元,“八五”末达到15.5亿元。
--外贸出口供货值增长100%,达到1.2亿元,“八五”末突破5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10%,达到12430万元,“八五”末达到1.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八五”末达到1300元。
--人口增长得到控制,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1‰以内,“八五”期间控制在9.8
‰以内。
--城乡建设和管理达到一个新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科技、教育、文化、
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取得新成绩。
集中人、财、物力,努力抓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全区经济大局的10
件大事:
(1)按照规划,力争1994年解决小清河沿岸村庄人畜饮水污染问题。
(2)1993年解决好现有山丘区30个村的人畜饮水困难。
(3) 本着住房制度改革精神,开发新建宿舍楼,缓解机关干部职工住房的紧张
状况。
(4)建设狼猫山水库溢洪闸,完成王家梨行虹吸管改建工程。
(5)搞好利农庄旧村改造,基本建成“历城商贸城”。
(6) 拓宽省道济青路郭店至龙山桥路段;争取开工改建济新路分水岭至仲宫大
桥路段。
(7)全面完成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发展第三产业的10项工程。
(8) 随着电力调度大厦的建成,全面提高电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新建、改造
孟家、 洪家楼、郭店、董家、仲宫等5处变电站,形成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的供电
网络。
(9)合资兴建26层写字楼,以适应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需要。
(10)加强农村程控电话网络建设,实现全区电话自动化。
为了全面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要不断地解
放思想。二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三要增强机遇意识,信息观念,见事
早、行动快,不错过任何发展经济的有利时机。四要坚持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的全
面振兴。五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
动;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在全区形成文明健康、奋发
向上的社会风气。六要善于引导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的积极性获
得最大最好的效益。
三、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各项经济工作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农业要走高产
优质高效的路子,进一步提高林牧副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使之与工业的发展相协
调;继续提高工业特别是村以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集中发展一比优势产品、
特色产品和“四高”产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按三二一产业的顺序排列发展,
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一、二产业,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大
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力争使部分乡镇外贸出口供货值达到工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
逐步实现全区经济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并逐步扩大工业品的出口。要加速生
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建设一批强乡镇、强村,组建一批企业集团,不断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的要求。继续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为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的补
充。
(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
断提高农民的收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着重抓好三点。第一,积极引导农民全
面进入市场。要帮助农民强化市场意识,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当地资源
和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从计划管理转向市场预测,
多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积极支持兴办民间服务组织,鼓励农民发展第
三产业。第二,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重点发展林牧副渔业。粮食生产重点攻
单产、攻品质,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巩固建设我
区8大副食品生产基地, 不断扩大名优土特产和鲜活精优产品的生产,提高加工深
度,实现多次增值。在稳定猪鸡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发展牛羊等食草
畜禽,增加有机肥料,培肥地力。同时积极种植饲料作物,使饲料生产、加工成为
一个独立产业,实现人畜分粮。继续扩大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重点开发高档菜、
鲜细菜。大力发展名优特稀林果生产,并科学规划,将适宜地块退耕还林。有计划
地将平原林网更新为经济树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增双提高。大力推广
立体多茬种植和生态农业及庭院经济、节水农业、工厂化养殖等经验,努力提高复
种指数、种植效益和集约化水平。要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
区建设,形成一批高标准的农业商品基地,逐步形成专业生产区。加大农业综合开
发的深度和广度。继续搞好荒山、荒滩、荒水、荒地的综合开发、吨粮田开发和中
低产田改造,增加产出、增加效益。第三,努力改善生产条件。要把水利建设纳入
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四线三片”的综合治理为重点,提高农业抗御自然
灾害的能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逐步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继续组织实
施好大环境绿化工程。推广利用农业机械,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综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继续稳定并拓宽以农民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区、乡镇财
政要在稳定并逐年增加对农业投入的同时,逐步实施农业投资的企业化管理,提高
投资的使用效益。结合农村的财务管理,继续办好、管好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各种民
间存贷活动,引导农民的投资趋向。同时,不断完善义务工、劳务积累工的使用、
管理制度,保证用足、用好。
(二)推动工业生产的高速、高效发展。第一,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乡镇企业
已有一定基础的地方,要继续搞好内引外联,上档次,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在乡镇企业发展还较薄弱的地方,要以多种经营为突破口,从当地的资源优势出发,
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企业起步,逐步向高层次发展。要创造有利于乡镇企业
发展的条件和政策环境。要突出抓好“乡(镇)办企业年”、“村办企业年”活动,
实行以镇带村、以村促镇,走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路子,依托现有小城镇和工业
中心村,相对集中发展,规划建设一批连片开发的工业小区,并制定相应政策,鼓
励交通不便、条件较差的村到工业小区办工厂、上项目。第二,狠抓主导、优势行
业的发展。加快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发展资源和技术优势产业,把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继续强化建材、冶金、机电、食品、服装、造纸等支柱行业的物
质、技术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水平,使之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
主导行业。集中搞好电缆、冰柜、镁碳砖、覆膜砂、白酒等一批优质拳头产品。第
三,努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制定并实施全区技术改造规划,有计划地更新技术
装备,提高固定资产中的技术含量。要继续实施企业嫁接改造计划,重点抓好引进
资金、技术对企业进行嫁接改造,使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跳跃式提高,争取近
几年内把乡镇以上工业企业和骨干企业、出口创汇企业改造成具有国内90年代技术
水平的企业。今年要保证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利用外资改造30个工业项目的责任目
标。要把引进外资进行嫁接改造,作为嫁接的主要方式。暂不具备搞中外嫁接的企
业,可以先搞中中嫁接,逐步实现中外式嫁接。要认真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
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素质。要十分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充
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孵化”作用,促使高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四,大力发展规模经济。要打破行业、所有制的界限,通过兼并、参股、承包、
租赁、控股等多种形式加快发展企业集团,在巩固现有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再组建
水泥、石材、造纸、冶金、食品等一批关联性强、生产批量大、实力雄厚的企业集
团或企业群体,带动一批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五,强化企业的营销管理。要运用国
际通用的管理手段强化企业的营销管理。当前要重点抓好企业的现场管理、专业管
理和基础管理,特别要强化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的专业管理,制定并大力推行高于国
际质量标准的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狠抓产品质量。
(三)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要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并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
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全面放开搞活,促使我区第三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三级商业群体。在区政府驻地,以国合商
业为依托,建设一批融购物、展销、娱乐、食宿为一体的商业服务设施,重点建设
好历城商贸城,形成一流的商业服务中心;在各乡镇驻地,以供销社为中心建设一
批商业服务网点,形成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在各村建立第三级商业群体。同时,突
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和培育专业批发市场。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市
场化,重点建设物资、金融、信息、房地产、技术、人才、劳务等市场。
其次,加强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对郭唐公路等一批区乡
公路进行改造,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提高通车能力。特别要加强贫困山区的公路建
设和城郊结合部卡脖子路段的拓宽。通讯工作,在基本形成全区电话自动化框架后,
加快乡村电话自动化的建设步伐。供电工作,在完善供电网络,提高供电能力的同
时,狠抓调荷节电,最大限度地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
和人文景观众多的优势,重点搞好四门塔和华山华阳宫的整修和开发利用,改善旅
游投资环境。
其三,促使第三产业形成分层次发展的格局。要根据社会、经济、地理状况,
由城区、集镇到农村梯次展开,分层次发展,使第三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城乡沟通,
行业齐全的发展格局。区驻地及华山、大王、十六里河、王舍人等近郊乡镇,在大
力发展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
咨询等智力型服务业,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各乡镇驻地,重点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良好服务,同时发
展各类商业服务业。在各村要面向农民,建立综合服务组织,使千家万户的“小生
产”,走向社会主义“大市场”。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第一,认真组织好对关贸总
协定的学习和宣传,按照国际惯例的要求,研究调整外贸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以
顺利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第二,努力扩大出口贸易。成立进出口公司,争取出
口自营权。继续扩大水泥、花岗石、精细化工、机制纸、玻璃器皿及农副产品出口,
并将更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要不断调整、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增加工业品特别
是高附加值、高技术、高档次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经济效益。要大力加强
创汇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基地建设,不断研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我区
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在搞好现有外贸企业的同时,组建一批贸农、贸
工、贸商、贸贸一体的企业集团,在“三资”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建设外资企业群
体,彻底扭转外贸企业势单力孤的不利局面,迎接世界市场竞争的挑战。第三,更
大规模地吸收和利用外资。要切实加强对现有“三资”企业的管理,不断提高经济
效益,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实现“以商招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商的
投资经营提供从立项到审批、建设的全程服务,扩大吸收利用外资的规模,特别是
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要不断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弥补我区经济的不
足,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农业、第三产业和贫困地区,特别应注意吸引
外资投向现有企业的嫁接改造。第四,尽快形成整体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在开放城
市、沿边城市、特区城市设立经贸机构,在搞好内贸、边贸的同时,掌握市场信息,
推动历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以保税仓库、“三资”企业和近郊乡镇为前沿,带动
全区对外开放。 抓好4个区级开发区的建设,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试验区
和高新技术的中心区,带动全区经济的飞跃。
(五)认真抓好财税工作,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要坚持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促
产增收。同时,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防止跑冒滴漏,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偷、
漏、抗税行为,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控制财政支出,特别应压缩各种行政支
出。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会计、财务制度;乡镇财政要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努力
实现经费自给;在行政机关继续实行经费包干制度。同时,继续强化各类专项支出
的跟踪检查,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继续按照国家的货币信
贷方针和产业政策,根据全区经济的发展布局、结构、重点,进一步筹集资金,优
化资金投向,帮助企业搞好经营管理。
四、把城乡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城乡建设要本着服务于城区扩展和经济发展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
合开发、配套建设,努力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水平。根据济南市城区建设的远景规
划,城区面积将由现在的10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平方公里。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有
利时机,加快城乡建设和小城镇开发的步伐。要在服从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集中精
力修建和完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尽快形成区位优势,改善投资
环境,加快开发步伐。要坚持旧村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结合的方针,引入竞争机制,
按照土地有偿使用和住房商品化的方向,使房地产开发成为带动城区发展的重要力
量。要强化城区意识,用国家级卫生城市的标准搞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排水供
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严格执行城市管理的各项制度。卫星城镇建设要坚持高标准,
全面规划,形成特色,为济南市承担旅游度假、航空服务等职能。其他乡镇也要坚
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的原则,搞好城镇开发,把乡镇驻地建设成为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鼓励先富起来的或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构筑新的
城乡经济格局。四个区级开发区、各乡镇的工业小区建设,都要坚持从小到大、量
力而行的原则,将熟地开发与引进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切忌一哄而上。建立工业中
心村要尽量选择基础设施较好的地点,以腾出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本着
这样一些精神和要求, 四个开发区及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的基本设想是:经过3年或
再长一点时间的努力,基本建成洪家楼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王舍人工业开发区,基
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在遥墙临港对外经济开发区,全面开工兴建并力争完成温泉
旅游度假村;在仲宫旅游开发区完成画家村的建设。在仲宫、党家庄、十六里河、
华山、孙村、郭店、董家、唐王、遥墙、大王等10个乡镇初步建成集中发展区域。
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百年大计,要坚持质量第一,上新创
新。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都要面向市场公开招标,提高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实现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农村住宅建设,要继续推广统一规划、统
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四统一,努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要加强对农村规
划和农民住宅的科学研究,适当发展高层建筑,因地制宜地推广“小康住宅”,推
进农村住宅的现代化。
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都要十分珍惜土地,力求少占耕地,特别要严格控制占用
高产粮田和菜田。各类开发区本着小块起步,建一片、成一片、收效一片的原则兴
建,防止和反对脱离实际多占少用或占而不用。要严格土地审批手续,逐步规范地
产市场。对建设用地,要实行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
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快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设步伐,完善保护办法,使基本农田得
到保护和有效利用。 加强对矿产企业的管理,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认真执行
《环境保护法》,继续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新上开发区和工业小区要引进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项目。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
原则,以大气、水质和噪声污染源为重点进行治理,提高环境质量。要强化监督、
监测,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轻污染。
五、继续深化改革,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深化改革的总任务是:根据省市部署,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一
切与之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机构设置。
(一)加快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政企分开,由
单纯的管理职能转变为管理服务职能,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
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不再参与管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综合经济部
门的工作重点要转到宏观调控上来。专业管理部门,要弱化微观管理,强化行政监
督职能。坚决对现行的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改革,走“小机关、大服务”的路子。撤
并某些专业经济部门和职能交叉、重叠、业务相近的机构,大幅度裁减非常设机构,
将部分专业管理部门改办为服务实体和经济实体。事业单位,重点改革内部的管理
体制,实行事业单位产业化,逐步减少全额拨款或定额补助的单位,扩大自收自支、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范围,逐步做到经费自给或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省市要求,全
面推开并基本完成区和乡镇机构改革。要重视合理使用人才,实现人员分流。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企业走向市场。把企业应有的权利,全部下放给企业,
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使企业从自我服务的小圈
子中解放出来, 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3项制度改革,切实建
立能上能下的干部机制,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能升能降的分配机制。对企业内部
的各项承包制度,要不断完善,合理规范。国合商业,要运用承包、租赁、股份等
形式,重点进行“国有自营”的改革。对地处偏僻,微利或亏损的企业,可以拍卖
给集体或个人经营。现有乡镇企业、新上企业、扩建企业和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都
要积极推行股份制。要利用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一批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企
业集团。
(三)积极进行配套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
领域的协调配套、整体推进。要加强各类市场的管理和制度建设,反对封锁、垄断,
打击欺行霸市,保护公平竞争,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继
续拓宽融资渠道,广开资金来源,搞好现有信用社、投资公司的建设并再组建一批
地方性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金拆借等多种形式的金融市场,尽快建立畅通、高效、
灵活的资金运行机制,吸引社会各方面的闲散资金。要认真抓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
革,建立健全以待业、养老、医疗、保险和劳动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
系。民政、劳动、人事部门要各负其责,把农民、工人、机关干部养老保险办好。
计划、金融、财政、税务、物价等部门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加快
自身改革,切实解决那些阻碍市场发育和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要不断强化审计和经
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宽松灵活的运行机制,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健
康形成。
六、积极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要抓紧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区规划,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科技事业的发展,要继续坚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建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机
制,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要下大气力加快高
新技术的开发和向传统产业的扩散渗透,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生长点和扩散基地,
形成一批高新技术带头产业和带头企业。利用驻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多的优势,
加强科工联合,积极推进科工贸一体化进程。围绕生产技术中的难点,大力组织科
技攻关,搞好“星火”、“火炬”计划的实施。要继续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广大
职工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区、乡镇、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充分发挥科技
示范户、 科研攻关小组、 课题研究小组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的作用,大力推广
“科物政”三结合集团承包推广科技成果。同时,积极支持各种类型的民间专业技
术协作组织的发展。要多方面努力,逐步形成财政、金融、企业、个体相结合的科
技投入机制,保证科技转移的资金需求,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优化教育结构,坚持“三教统筹”,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强化师范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鼓励自学成才。职业技术
教育,要采取倾斜政策。到“八五”末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阶段在校生所占比例要达
到60%以上。继续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特别要多渠道帮助贫困乡镇
发展教育。
各级领导、各行各业都要把关心知识分子生活、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作为自己的
重要任务。既要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又要制定优惠政策,广辟渠道,积极引进各
类专业技术人才、企业营销人才、证券管理人才,以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的需要。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给予重奖,并逐步做到
规范化、制度化,以激励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科研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要转变观
念,面向经济,面向市场,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
支持和思想保证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定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面对新形势,各
级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教育广干部群众,特
别是青少年,坚定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抵御和平演变的能力。加强思
想政治工作,当前最重要的是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要将党
的基本路线教育作为一条主线,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信念在干
部群众中深深扎根。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的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
文明水平。要大力宣传表彰具有时代精神的模范人物,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各级政府要广开民主渠道,密切政府与人
民群众的联系,并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要认真接受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决执行人大的各项决议,定期报告政府工作,积极办理
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继续坚持与人民代表、
政协委员的“三专”通信联络制度。在作出和实施重大决策、处理重要事务时,要
广泛听取人民政协、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加
强基层民主建设、政权建设,积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村(居)民委员会的作用。加
强和改善行政执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抓紧制定出一批经济建
设和改革开放急需的行政规章。要严格执法监督,坚决纠正“以言代法、以权代法”
等各种违法现象。继续实施“二五”普法规划,所有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
都要带头学法,依法行政,积极推进依法治理,开创依法治区的新局面。
继续把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摆在重要位置,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
外部环境。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措施,以反盗窃斗争为重点,严厉打击
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
感。要以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认真贯彻“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方针,动员
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切实搞好治安防范和预防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工作,千方百
计遏制重大案件上升的势头。深入开展“扫黄”和“除六害”斗争,下决心扫除各
种社会丑恶现象。
继续发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把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三)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要有新的进展。文学艺术、广播
影视、史志、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要自觉立足于促进改革开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广泛开展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文化阵地。
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巩固全国体育先进县成果的基础上,注意选拔培养一
批优秀人才,在各种重大比赛中,争取更好成绩。加强医疗网络和设施的建设,彻
底整顿医疗秩序,进一步提高医德和医疗服务水平。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工作是
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各方面要集中力量抓好落实,力争今年完成达标任
务,推动全区卫生工作上一个新水平。
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坚持常抓不懈。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主要领导干部新自抓。
认真落实人口目标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权”。认真开展各项服务和优生优育指
导,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90年代中期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政府全体成员和
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卓有成效地加强自身建设,“改革创新、廉洁勤奋、团结实干、
高效服务”,努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要坚持解放思
想与实事求是的一致性。要在实践中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起来,自觉做到以
“三个有利于”的观点去分析、判断是非,指导自己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
力学习先进经营管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二)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再推广到群众中去,
坚决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要下决心精简会议、文件,
减少事务性、礼仪性活动,腾出更多的精力调查研究,议全局、抓大事、办实事。
政府各部门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使机关作风有一个明显的
改进。
(三)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
严以律己。同时也要敢抓敢管,搞好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廉政建设。要认真
贯彻执行《山东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农民负担不得超过上
年人均纯收入5%的规定, 坚决制止各种违反法规的集资和摊派,采取切实措施,
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两公开一监督”制
度、领导干部接待来访和批阅来信制度,重视发挥人民群众、职能部门和舆论的监
督作用。要严肃政纪,坚决惩治腐败,认真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对大胆改革、试验
的干部,要敢于支持、保护,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之,在改革
开放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下决心坚持不懈地抓,
切实抓出成效,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
我们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有许多困难。但是,我们已
经具备了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勇于进
取,奋力拼搏,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本次
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加快改革开放推进两个转变
努力开创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新局面

--1996年3月13日在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济南市历城区区长李福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1995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
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的关系,围绕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
抓实干,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确定的各项任务, 实现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为
“八五”计划的全面完成,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全区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1.7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42.4%,比1990年
增长3.5倍。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1.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22.3亿元,第三产业完
成18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20.7:43.5:35.8调整为22:43:35。
--农业总产值完成19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36.9%,比1990年增长1.48倍。
--工业总产值完成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4%,比1990年增长6.7倍。乡镇直以
上工业实现利税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比1990年增长8.6倍。
--外贸出口供货值完成7.1亿元,比上年增长58%,比1990年增长31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58.5%,比1990年增长3.1倍。
--财政收入完成24902万元, 比上年增长24.34%,比1990年增长1.7倍,其中
地方收入14655万元,比上年增长30%。
--农民人均纯收入1865元, 比上年增长31.9%,比1990年增长1.4倍;职工年
平均收入5090元,比上年增长8.3%,比1990年增长1.6倍;城乡居民储蓄27.5亿元,
人均2856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7.6倍和7.4倍。
(一)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粮
食总产3.98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95年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区)。将
棉花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经过努力,全区完成植棉2400公顷,收购皮棉1.76万
担,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确保粮棉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调整农业内
部结构,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蔬菜、畜牧、林果、水产、蚕桑5大基地建设继
续迈出新步伐。 全区新增蔬菜种植面积933.3公顷,达到9747公顷,其中保护地面
积2933公顷, 蔬菜总产53.1万吨。新增林果2000公顷,干鲜果品总产29732吨。引
导畜禽小区规模饲养,促进了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肉蛋奶总产量达1.2亿公斤,
比上年增长28.8%。实施高产精养,引进名珍品种,水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水产
品产量达到274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17.5%,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水产工作先进单
位。 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 区、乡镇两级财政对农业投入1641万元,比上年增加
25.2%。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认真组
织实施“市长二号、三号工程”,共完成造林6000公顷,为实现“八五”绿化达标
奠定了基础。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100项,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9333.3公顷,治理水
土流失35平方公里。 精心组织建成了大王庙引黄闸,完成投资500余万元,结束了
我区没有引黄闸的历史。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第三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完成了济
青高速公路、 济王公路、机场路、220国道绿化带建设任务。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
新的提高, 新增农机动力5万千瓦,累计达到53万千瓦。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
年”活动。完成了农口各部门的“三定”工作,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248项,
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的基础上,对建立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继续加强了农民负
担的监督管理,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深入开展“村办企业
年”、“管理效益年”和“引进年”活动,工业生产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快速增长。
引进和新上项目288项, 新增投资9亿元,已投产达产230项,新增产值13.5亿元、
利税8100万元。全区乡镇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工业品
产销平衡率达到96%,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加快。优化增量,活化存量,产业、产品
结构继续得到改善。认真组织实施骨干膨胀、名牌带动等战略,建材、冶金、机械、
轻工食品已基本培植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50家重点企业实现产值、利税分别占全
区乡镇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利税的22.2%和68.7%,“工业走廊”内企业实现产值
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 全区新组建企业集团6家,达到18家,注册资
金3.44亿元,实现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区工业产值、利税的25%和30%,显示了规
模经济的强大活力。采取租赁、兼并等形式,调整存量结构,活化和优化资产5700
多万元,安置职工1100余人,减少了资产的闲置和浪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围
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组织实施了县域企业改革。 完成改制的区属、乡镇直企业
382处, 占区属、乡镇直企业的95%以上,重塑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经营机
制。 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2.5亿元,完成重点工业技改项目38项。积极
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嫁接改造,完成嫁接改造项目18项,
引进高新技术30项,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
(三)放开搞活,突出重点,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建设和完善了七里堡蔬菜
批发市场、王舍人种子市场、山东汽车城、山东广货商城等一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
市场。 七里堡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亿元,成为交易规模大、辐射面广、知
名度较高的专业化区域性市场。技术、信息、劳动、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也逐步
建立和完善。以乡镇驻地为依托,以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农贸市
场和商业街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区新建市场17处。各类市场达到146处,成交额达8
亿元。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维修、改造公路19条、120公里。工业北
路济钢段2公里拓宽改造工程已竣工通车。104国道文明样板路建设顺利通过省、市
和交通部验收。 关系南部山区乃至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公路--省道002线分水岭至
仲宫路段拓宽改建工程,已完成我区承担路基工程量的60%以上,完成投资1400万
元。狠抓农村电话普及工作,全区村村通电话率达到79%,建成电话村16个。投资
5000万元, 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座,维修改造高压线路20公里,供变电网络进一
步完善。顺利通过了全国农村电气化县(区)达标验收,并被授予“全国节电先进县
(区)”称号。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实施了农村、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
工社会养老保险,共收取养老保险金8420万元。广泛开展“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突击
月”活动,放宽政策,强化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新发展个体工商户
1.2万户,私营企业1190家,完成个体工商税收2090万元。
(四)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开放型经济取得新成绩。积极组织参加各种经贸
洽谈活动, 全方位、 大规模招商引资。新批办“三资”企业33家,合同利用外资
2409万美元;全区累计批办201家,合同利用外资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61万
美元。 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出口商品达到13个大类、64个品种,并形成了8个出
口拳头产品,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历城外贸进出口公司、济南市镁碳砖厂等
7家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全区完成自营出口创汇124.8万美元。 已开业投产
“三资”企业86家,完成产值10亿元,实现利税6467万元,出口创汇2733万美元。
加强“三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三资”企业批办家数、资金到位数、开业家数
和实现利税均名列全市前茅。
(五)进一步强化城乡建设和管理,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创建国家卫生
城市为动力,加强了城市综合整治。投资500多万元,整修道路52条,修复路面2.7
万平方米。采取经常性工作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及时查处乱搭乱建等违法违章行为。
进一步完善了道路保洁制度,城区380万平方米保洁道路全部达到了“五净五无”、
路面见本色的标准。 完成了东南外环路9公里的绿化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城区绿化
覆盖率。 加强了8条国省道沿线的规划建设和综合治理。村镇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
加快,编制了全区小城镇规划,区规划设计院被评为全省十佳设计院。在全省村镇
建设“十、百、千”活动中,我区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区。把建筑业作为促进
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植,全区在建工程面积达到84万平方米,竣工39万平
方米。 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全区建筑工程合格率、工程优良率分别达到100%和35
%。完成了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坚持经济建
设、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严格环保检查监督,防
止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同时,投资370万元,对17个污染项目进行了治理,有效地
控制了环境污染。
(六)财政工作取得好成绩,实现了全区财政收支平衡。改善了经济和财源结构,
提高了经济贡献能力。强化税收征管,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严格执行区十
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从严控制支出,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积极组
织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严肃查处私设“小金库”行为,共查处并收缴违法违
纪金额834万元。 将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纳入了预算管理,资金总额达
2855万元。加强审计监督,共完成审计项目111个,审计金额9亿元,查处违纪金额
1298万元。充分发挥金融宏观调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作用,大力组织存款,扩
大信贷资金来源,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8.3亿元,比年初增长45.3%;各项贷款余额
18.4亿元,增长32.4%,有力地支持了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七)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科技工作,以创建全国科技
工作先进县(区)为动力,全面落实“科教兴区”战略,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使科
技工作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社会行为转变。共组织实施各类项目31项,其中国
家级1项, 省级18项。广泛实行了“绿色证书”制度,经过各种培训,已有1800多
名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区民办科研机构达到62家,
从业科技人员900余人。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7.3%,被评为全
市“科教兴市”先进单位。强化基础教育,加快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步伐,完成了
“双基”达标的历史性任务。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又迈出新步伐。历城职业中专顺
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的验收。历城第一职业高中升格为职业中专。我区与省
民进联合创办了民办山东建设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计划生育工作,
认真落实人口目标责任制,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9%,人口自然增长率4.74‰。积极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狠抓乡镇
卫生院改貌建设,12处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改貌任务。广泛开展了农村初级卫生保
健达标活动,提高了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积极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认真组织
济南市首届全民运动会的参赛工作。圆满完成了人口小普查和第三产业普查任务。
投资更新了广播电视设备,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万余户。民兵、人防、外事、侨务、
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旅游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开展了向孔繁森、王廷江、韩素云和金钢纂村学习
的活动,全区上下形成了奋发向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坚持依
法治区,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较好地完成了“二五”普法任务,全民法律意识和
法制观念明显增强。继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认
真接待人民来信来访,及时疏导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
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区公安分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刑警大队
被命名为“全国模范刑警队”。投资500余万元,基本完成了看守所的迁建任务。
(九)进一步加强了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从廉洁勤政,增
强全局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 建设团结实干的战斗集体等5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和落
实。“增强省会意识,争创一流成绩”已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各级干部深入
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与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的“三专”通信联络制度。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区政协四届三
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129件、 政协委员提案99件,都在法定时间内办理
完毕, 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共收到“三专信”18件,收到市长、区长公
开电话76件,已全部办理完毕。正确处理廉政与勤政的辩证关系,自觉执行中央、
省、市、区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
是机遇意识不强;经济总量不足,运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全区来讲,经济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财政形势不容乐观,地方财政运作困难。对于上述
问题,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九五”时期及1996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区委九届二次全委会议,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部署,提出我
区“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
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实现“两条产业带,四大经济区”的战略布局,继续实
施“南北抓开发,中间大发展”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变, 努力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城郊区。 主要任务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7%,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6%,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财政收入年均
增长15.9%,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5%。
今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我区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
彻执行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区委九届二次全委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的关系,围绕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促进国
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奠定基础。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58.8亿元(现价),比1995年预计(下同)增长13.7%。其中,第
一产业12.5亿元, 增长9.6%;第二产业25.5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20.8亿
元,增长15.6%。
--农业总产值21.1亿元(现价),增长10.9%。粮食总产3.98亿公斤,与去年持
平;棉花总产2万担;蔬菜总产6.5亿公斤,增长22.5%;果品总产3400万公斤,增
长14.3%;肉、蛋、奶总产量1.25亿公斤,增长4.2%。
--工业总产值140亿元, 增长20%。其中乡镇以上工业产值42亿元,增长18.3
%;销售收入44.16亿元,增长17.8%;实现利税3.25亿元,增长30.1%。
--出口商品供货值8.5亿元,增长19.7%;自营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合同利用
外资1000万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增长38.9%。
--财政收入27289万元(不含省级收入) ,增长13.78%。其中地方收入17130万
元,增长16.89%。
--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增加335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集中力量抓好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10件实事。(1) 基本完成大王庙引黄灌
区配套工程,努力发挥灌排效益。(2)完成省道002线拓宽改建我区承担的任务。(3)
建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4) 实施“安居工程”,基本解决特困户、无房户教师的
住房困难。(5) 进一步缓解区直机关干部职工的住房紧张状况。(6)迁建郭店110千
伏变电站。(7)基本完成济南酿酒厂酒精车间迁建任务。(8)编纂1986~1995十年鉴。
(9)开工建设辛弃疾纪念馆。(10)建设唐王、孙村、遥墙3个电话分局。
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胜利,必须着力
抓好以下工作重点:
(一)切实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农业增
产、农民增收、农业综合效益提高为目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动农村
经济再上新台阶。
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认真组织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
规划,稳定粮棉种植面积。确保粮棉稳定增长。加快商品粮、蔬菜、林果、畜牧、
水产和桑蚕基地建设,完善农副产品流通、加工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同时,
努力探索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调节机制,最终形成市
场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农业新格局。
进一步强化科教兴农措施。继续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落实农业
科技推广基金,完善农技推广网络。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搞好农民实用技
术培训。在加强农业常规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下大气力抓好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
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全面实施“种子工程”,建立良种引进、繁
育、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服务体系,依法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努力实现乡镇
集中统一供种,切实解决种子“多、乱、杂”的问题。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区和乡镇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农
业支出要逐年有所增加,农业贷款增长要高于其他各项贷款的增长。建立健全农业
发展基金制度,用足用好农民“两工”,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并力争农业利用外
资有较大突破。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业灌溉、防洪排
涝、 水土保持和城乡供水4大体系。重点抓好大王庙引黄灌区配套工程、商品粮基
地县(区)建设工程、第三期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和“市长二号、三号工程”建设,
完成“八五”绿化达标任务,不断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
营体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土地合理流转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
集约经营。继续实行荒山、荒地、荒滩、荒水使用权的拍卖经营。按照上级要求,
搞好供销体制改革,在为农民服务中,提高经营效益。加强农村财务、承包合同管
理,实行“村帐乡管”,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继续下大气力减轻农民负担,坚
决把不合理负担压下来。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和群众自愿的原则,安排城乡建
设和公益事业,不能急于求成。严格执行“三提五统”的预算审批、农民负担管理
卡和定期检查审计制度,加强法制化管理,确保农民负担控制在限额之内,保护和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全面提高工业整体素质。要围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积极推进集约经营,不断提高结构效益、规模效益、管理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
一是不失时机地新上一批工业项目。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
力发展乡镇、村办企业。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新上一批有市场、有效益的项
目。广泛开展与城市工业的经济技术协作,引进“腾笼换业”企业,吸收城市工业
的扩散产品和技术。二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通过优化增量、调整活化存量,推动
全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建材、化工、冶金、机械、轻工食品、电子信息
6大主导产业。 以通讯电缆、电力电缆、可移式空调、覆膜砂、镁碳砖、白酒等20
个优质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为依托,以资产联结为纽带,大力
发展跨所有制、跨行业、科工贸结合的企业集团。三是集中生产要素,保证重点企
业发展。将50家企业作为全区重点发展的骨干企业,在政策、资金、供电等方面,
实行重点倾斜,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并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全区
经济发展。四是不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按照“九五”期间全区工业企业技术水平
普遍上一个档次的要求,分年度制定技术改造计划,每年都要有一批技改项目付诸
实施,提高全区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今年,在完成上年结转项
目的同时, 安排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2个,总投资3.2亿元。五是强化企业管理。继
续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依法从严治厂,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选树一批管理
示范企业,带动全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跨世纪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较高技术素质的职工队伍。认真贯彻《劳动
法》,切实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
事故的发生。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流通、
加快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逐步建立以城区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
乡贯通、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在区域发展上,要立足当地优势,选准带头行业,
实现重点突破。在行业发展上,要在大力发展商品流通、饮食服务、运输邮电等传
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金融、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市场,开辟新兴产业,
推动第三产业向高级化发展。在工作重点上,一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集中搞好现
有市场功能的完善,加强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规范交易行为,最大限度地搞
活现有市场。同时,继续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兴办市场,实施“两条线、五大片、
一个市场群” 的“251”市场发展规划,再发展一批新型产业市场。二要进一步加
强交通、 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省道002线拓宽改建工程,我区今年尚需投
入资金2000多万元,任务十分艰巨。要进一步动员全区人民,争取各方面支持,确
保按计划完成筹资和建设任务。同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县乡公路改造,完
善公路交通网络,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努力提高农村电话覆盖率,新发展一批电话
村。进一步加快电源与电网建设,全面落实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措施,
更好地发挥电力对经济建设的支持作用。三要进一步放宽政策,放手发展个体私营
经济,促其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实现新飞跃。
城乡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重点抓好以下几
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规划意识,加强规划管理。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发
挥规划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调整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旧
村改造规划,主要抓好工业小区、商业小区、住宅小区及交通、通讯、供水、供电、
绿化、环保等公用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第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搞好郭店、
仲宫、孙村、大桥、党家庄等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进程。第三,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和
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绿化美化。
进一步加强8条国省道两侧的改貌治理, 实行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开发,解决公路
两侧脏乱差的问题。第四,努力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瞄准现代建筑业发展的趋
势,改造升级传统建材工业,发展高档次的建筑材料;规范建筑市场,提高施工队
伍素质,培植高水平的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创造高质量的建筑产品;逐步实
行建筑材料、商品构件、建筑施工一体化经营,引导建筑业向集团化发展。全区建
安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优良率达到35%以上。努力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发
展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新开工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重点抓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
和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严格新上项目的环保把关,坚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依法
管理和保护矿产资源,制止掠夺性、破坏性开采。继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保
护和利用好耕地,严禁占用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严厉查处违法占地行为,加强土
地复垦工作,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把利用外资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
的重中之重来抓,广泛招商引资,引导外资投向,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在引
资区域上,坚持多元化战略,继续扩大吸引港台投资,下大气力吸引韩国、新加坡
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大财团的投资。在投资导向上,以企业嫁接改造和发展支柱产
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为重点,从争取一般客户向争取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大
公司、大财团、大商社转变,从一般加工项目向深加工、高新技术项目转变。在利
用“广交会”、“青交会”、泉城金秋经贸洽谈会等经贸活动招商的同时,更多地
注重利用招商项目库及国际经贸信息进行招商,提高工作实效。加快临港经济开发
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进区步伐。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境外企业和经贸机构,招商
引资, 推销产品, 组织劳务输出,承接工程项目,进行资源开发。切实加强现有
“三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
资金到位率、开业投产率、资金利税率和出口创汇率。
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建设创汇农业和创汇工业及非贸易创
汇产业,实现对外贸易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努
力开辟国际市场,在出口生产企业中推行国际质量标准。大力促进工贸、农贸、商
贸、技贸结合,扶持出口企业,培植出口主导产品和产业。加快开发出口新产品,
努力增加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附加值、高技术、高创汇率产品的出口。发展出口创
汇集团,走集团化、产业化的路子,推动我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调控作用。首先,要强化
生产决定财政的观念,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在保证中央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有
计划、有重点地发展能够更多地提供地方财政收入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地方财源
建设的主要途径是,稳固和强化农业基础财源,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和高附加值
农产品的生产;巩固壮大工业支柱财源,调整工业结构,加大技改力度,提高经济
效益;培植新兴支柱财源,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培植地方后续财源,加快外向
型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努力搞好替代财源建设,严格控制各项非生产性支
出,支持事业单位通过服务创收解决事业发展经费。要通过财源建设逐步建立和完
善区、 乡镇两级财政分级负责、分灶吃饭、自求平衡的运行机制。争取有2个乡镇
财政总收入过2500万元, 4个乡镇过千万元,3个乡镇过500万元。其次,要严格依
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增强全社会的纳税意识。强化税收稽查,认真开展税收、
财务、物价大检查,大力清欠税款,严厉打击偷逃抗税行为,把该收的收足收齐。
第三,坚持从紧的方针,严格控制和压缩财政支出。继续完善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经
费包干办法,节余留用,超支不补。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及各种评比活动。严格控
制社会集团消费。第四,切实搞好全区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的预算管理,
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确保实现
保值增值。
金融工作要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优化贷款投向,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
使用效益。大力组织存款,积极发展保险事业,多渠道筹措融通资金,集中资金保
证重点需要,加速资金周转,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六)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继续全面推进“科
教兴区”战略,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努力增加科技投入。办好技术
市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推进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协作,
联合建立中试基地和技术开发机构,最大限度地吸收利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大力发
展民办科研机构,认真组织实施“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积极利用高新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今年计划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5项,其中
“星火”计划33项,“火炬”计划6项。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化教育结构,加快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
基础教育,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落实教育投入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教
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搞好学校“三制”改革。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从严治校,强化
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严格执行人口目标管理责任
制,切实搞好村级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推动计划
生育工作上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扫黄打非”,为
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产品。以搞好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为重点,巩固和强
化初级卫生保健的各项措施。大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完成乡镇卫生院的
改貌建设,努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群众性
体育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争取开工建设区广播
电视中心。搞好侨务、民族、宗教、防灾救灾和社会福利工作,做好老龄工作。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积极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充分行使民
主权利创造条件,建立畅通的民主渠道和制度,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
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决执行人大的各项决议,定期报告政府工作,认真
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广泛听取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的
意见。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依法搞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广泛开展拥军
优属活动,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坚持标本兼治、专群结合,
落实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实施第3个五年普法
规划,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适时组织开展专项
斗争和重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认真贯彻执行《信访工作条例》,做好
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依法搞好村民代表议事、政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建设,
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对个别煽动闹事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严肃处理,切实保障社会安
定。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紧紧围
绕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搞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实现今年的各项
奋斗目标,为“九五”计划的实施开好头,起好步。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坚
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政府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向
孔繁森等模范人物学习,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做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团结,增强政府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增强全局观念,以党
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要增强纪律观念,在政治
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国家政令、法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民
主制度。
(三)坚持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干部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
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继续坚持
“三专”通信联络制度、区长公开电话办理制度,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发扬艰
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传统,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
果。
(四)坚持从严治政,切实抓好廉政建设。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自觉抵制各种
腐败现象。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强化审计、监察工作,形成严格
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开展专项治理,切实纠正行业
不正之风。对腐败分子,要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
(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务实求实,狠抓落实。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包乡镇、包
企业和部门包村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固定联系点制度。推行全方位目标管理,促
进政府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搞好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
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起步之年,让我们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
任,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
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团结奋斗,继往开来,夺取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