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家温子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23&rec=81&run=13

温子升,字鹏举,济阴冤句(今菏泽市)人,北魏著名文学家,官至中军大
将军,是晋朝将军温峤的后世子孙。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 ,东平王元匡试
选御史,他在全国8000名应考人中名列榜首,一举成名,补为御史,时年22岁。
从此文名大著, 后历任诸王幕僚、 台阁郎官,执掌文翰等职。孝武帝永熙二年
(533),为侍读兼舍人,迁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
温子升是北魏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是骈体章表碑志,其中以《寒陵
山寺碑》最有名,是北魏后期文风接近南朝的标志。他的文章胜于诗,写得质朴,
多据事直书,不假典实,具有魏文章的风格。温子升在当时的文坛上确实产生过
很大影响,他的诗文与当时的文学家邢勋齐名,时称温、邢、魏(魏收)为“北
地三才”;《魏书·温子升传》载:当时济阴王王元晖赞扬温子升的诗文超过宋
朝的谢灵运、梁朝沈约的作品;他的诗文传到江南,梁武帝很赏识他的文笔,深
有感慨地说:“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
温子升在军事上也有卓识,曾得到北魏孝庄帝及上党王天穆的赏识。东魏建
立以后 (534年) , 温子升又被齐文襄王高澄引为大将军府咨议参军,为高欢作
《神武碑》文。
温子升的诗文较多,今存其诗仅10首,文20多篇。从中可以看出温子升在文
学史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高亢激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