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煤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7&rec=53&run=13

茅庄煤矿
矿长 马传义

在省煤炭工业局、菏泽地委、行署和菏泽地区石油化学总会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
怀下,1998年茅庄煤矿领导班子带领全矿广大干部职工,克服地质条件复杂、生产接
续紧张、 销售市场狭隘等许多困难, 细化各种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圆满地完成了
“生产十五万,再创安全年”及实现质量标准化矿井的奋斗目标。共生产原煤15万吨,
完成进尺5568米, 实现销售收入1850万元; 吨煤直接成本120.48元, 比去年降低
16.11元; 井下工程质量全部消灭不合格品,一级品率达到58%以上;杜绝了死亡事
故,创建矿以来安全生产最高水平,较好地完成了1998年的工作任务。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振奋职工精神面对煤炭行业的新形势、新任务,
矿党委始终坚持了“两手抓、 两手硬” 的方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按照
“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紧紧围绕煤矿经济工作的开展,做好了具有矿山特色
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作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鼓舞士气,理顺情绪,化解矛
盾,统一思想,振奋了精神。
1、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和行动。一年来,在党委的领导下,全矿兴起
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并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总书记的
重要讲话紧密结合起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了两个结合,即思想政治工作
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提高业务实绩、
理顺职工情绪统一起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展岗位学标兵活动、组织岗位标兵巡回
演讲,并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橱窗、《菏矿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张旗
鼓地宣传,在全矿范围内营造了“学标兵、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由于措施得力,
方法得当,对全矿的中心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上级党委的赞扬,在全
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十次年会上,荣获了“全区优秀政工企业”称号。
2、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煤矿在坚持领导干部下井制度的基础上
,又实行了领导干部跟班制度。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不但及时地掌握和解
决了生产出现的问题,而且融洽了干群关系。领导班子成员能自觉地做到讲党性、讲
原则、讲大局、讲团结,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矿长和书记配合默契,为广
大干部的团结协作做出了表率。开展反腐倡廉和廉洁自律教育,重申了《党政领导干
部廉洁自律七项规定》,制定了《关于招待用餐的管理规定》、《禁止利用公款大吃
大喝的有关规定》,坚持了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重大事项申报和礼品上缴制度。
对基层单位,实施了申报与审计双向监督制度,并将这些制度严格落实,由纪委统一
掌握。一年来,矿各基层单位的招待费由去年的月平均2500元,下降到770元,领导
干部上缴礼品折合人民币9700多元,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在广大职工中树立了良好
形象,并得到地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采,该矿资源日趋匮乏,生产接续极为紧张。在地质条件复条
,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煤矿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但是,全矿干部职工并没有被困难
吓倒,而是冷静地分析形势,积极地寻找对策,将工作的立足点定在强化企业内部管
理上。在1997年内部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使管理制度进一步量化,做到更细更严
,落实更彻底,内部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由于强化了内部管理,在煤价平
均每吨下降40元、销售收入比去年减少900万元的情况下,保证了工资奖金的按时发
放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1、加强劳动纪律,严格执行考勤制度。1998年,该矿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考
勤员严格要求,不准循私舞弊,并以劳动人事科为主对科室人员随时抽查,对井下人
员在各工区自查基础上,严格控制上下班时间,杜绝了虚考勤,做到了“真上班真干
活,真出力真拿钱”,得到了全体职工的支持,劳动时间有了保证,工作效率大大提
高。同时还坚持了麦、秋两季保勤制度和对脱岗、睡岗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的规定。
2、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利用资金。在收缴各单位的小金库、实行“大财务”管
理的基础上,由矿财务科对全矿资金统一支配,统筹兼顾,既满足原材料及设备的供
应,又保证工资和奖金的按时发放。在资金的支出上严格把关,分管领导先审查签字
后,主管领导还要复查,杜绝了不合理资金的支出,资金运营质量大大提高。
3、加强材料管理,严格控制材料的购进和消耗。煤矿是材料高消耗企业。在材
料的购进上,制定了定价、核本、核质的管理办法,对大型材料的购进,先进行严格
审查,货比三家,然后由供销科和用料单位共同出人到厂家直接进货,取消了中间环
节。这样不仅保证了进货质量,而且节省了大量资金。1998年购进材料的综合价格比
1997年降低2.5%,节约资金约11万元。1998年,全矿材料消耗总额455.5万元,比上
年少耗80万元,材料吨煤成本比去年降低4.32元。在材料消耗的控制上,取得了较好
的成绩。
4、加强行业管理,实行剥离经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既不利于企业、又
不利于职工的一些单位实行了剥离经营,对车队食堂花样班实行了承包,机电科实行
了计件工资等。有的工种原来计划增加人员,承包后,却主动减人,人员减少了,工
作效率反而比过去大大提高,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
三、树立市场观念,大力开拓煤炭市场
由于种种原因,该矿既没有建立固定的销售渠道,也没有固定的用煤大户,在煤
炭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去开辟新的市场,难度很大。为了使煤矿能生存下去,职工能
有饭吃,矿领导树立市场观念,积极组织人员上门促销,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关系,通
过各种渠道,与一些用煤大户取得联系,建立了供货关系。为了促进销售,煤矿调整
和扩大了销售队伍,举办了营销知识培训班,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调动销售人员的
积极性,既要把煤炭销出去,又要保证货款回收。通过大力开拓市场,基本上达到产
销平衡。1998年共销售14.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50万元。
四、以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为契机,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该矿的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加之部分职工的文化技
术水平偏低,对矿井标准化产生一些误解,矿井质量标准化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新领导班子组建以来,把煤矿建成质量标准化矿井作为奋斗目标,以此推动各项工作
的开展。
1、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建成质量标准化矿井。1998年元月份成立了矿井质量标
准化领导小组,设立了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并下设8个专业小组。各单位也
都成立了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的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学习
和讨论,提高了对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正确认识,增强了质量标准化意识,说
标准话,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在全矿范围内蔚然成风。
2、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各项工作。1998年,煤矿严格按照《矿井质量标准
化标准》,逐条研究,量化分工,将标准和任务分解到各工区、科室,限时完成。生
产一线、二线做好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巷修、煤质管理、地质测量、调度
等方面的工作,做到了工程质量合格、顶板管理科学、安全设施齐全、机电设备完好
、运输流畅、测量准确、通风合理、巷道干净、调度有序、文明生产。地面上以行政
科为主要职能部门,做好“两堂一舍”的建设,行政科与居委会对矿区卫生常打扫,
垃圾常清理,使矿区保持清洁;保卫科为矿山发展保驾护航。经过全矿干部职工的艰
苦努力,该矿在11月份以综合得分89.21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省局的验收,实现了
质量标准化矿。

[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对煤矿来说,生产要发展,安全是关键,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
,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因此,在1998年初就把“再创安全年”作为全年的奋斗目标
,以安全科为职能部门,各工区相互配合,广大职工刻苦努力,消灭了死亡事故,二
类机电事故2人次,重伤2人次,轻伤事故14人次,比计划降低了73.3%,比1997年降
低了38.5%,创建矿以来安全生产最好水平。
(1)开展安全活动,狠抓制度落实和现场管理。1998年,他们积极组织开展了“
首季创佳绩活动”、“第二季度安全活动”、“五月份安全月”、“第八次安全周”
和“冬春百日安全竞赛”等群众性的安全活动,做到了安全活动不断线,时刻绷紧安
全弦,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了“安全为天”的思想。在总结1997年实现安全生产经验
的基础上,完善了《关于领导干部下井和反“三违”次数的规定》、《关于对“三违
”人员处理的有关规定》,并严格考核,张榜公布,把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广
大职工的监督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形成了良性循环。特别是十月
份兖州安全会议后,制定了《关于认真落实全省地方煤矿会议精神确保安全生产的措
施》,实行矿级职能科室对区队承包安全目标责任制,大大加强了安全管理力度,为
确保年度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现场管理方面,他们始终如一坚持立足现场抓
安全的原则,明确了领导干部跟班考核制度,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有领导”。对
现场出现的问题及隐患,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整改一起;确属当班无法整改的一般
性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大大提
高安全系数。
(2)继续认真开展动态安全质量评估工作。他们吸取了1997年度安全评估的成功
经验,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评估标准,打消了部分干部职工想在安全评估上钻空子
的念头,填补了安全检查在时间上的、空间上的空白点,使作业现场时刻保持优良状
态,给职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3)搞好提升运输管理和“一通三防”工作。由于井下地质结构复杂,断层多,
运输环节多,给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矿党委抓住薄弱环节,注重技治
和人治相结合,一是加强了上下山信号的安装管理工作;二是配齐挡车设施;三是加
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按章作业;四是加强对提升绞车的安装维修管理工作,做
到绞车安装位置合理,设施齐全,信号灵敏,保证了安全运输。在“一通三防”管理
工作中,由于措施得力,技术过硬,完全按照省局要求和质量标准化标准,做到配风
合理,检测准确,确保了安全生产。8月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矿井反风演习,进一步
提高了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4)抓好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根据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
部分职工安全意识不强、技术素质低等特点,矿党委从强制培训入手,编制了《一九
九八年职工培训计划》,实行集中管理,分级培训,统一考核,持证上岗,提高了干
部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根本好转。1998年,举办了井
下电钳工、绞车司机、皮带机司机、放炮员、扒装机司机、溜子司机、电机车司机、
变电工、泵站工、安检员、瓦检员等特殊工种培训班14期359人次。

[齐心协力搞好生产]茅庄煤矿断层多,顶板破碎,生产接续紧张,给生产造成很大
困难,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抗洪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完成了-100老空积水的探放水工作,保证了-270水平延伸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抓
好了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和3407工作面的放顶煤工作,确保了15万吨生产任务的完成
。-100老空积水是历史遗留问题,积水量已达20万m3,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
重大隐患,能不能做好探放水工作将直接影响煤矿的生产接续。为确保探放水工作的
顺利实施,成立了以矿长任组长的8人领导小组,随时进行情况调度和物资调备。生
产科一班人详查地质资料,对探放水的位置进行严格确定。在施工时,矿领导和生产
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现场指挥,通巷工区挑选经验丰富人员集中精力施工,通过全矿
上下的齐心协力,终于使探放水工作首战告捷,为缓解该矿的接续紧张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为了保证煤矿生产接续,使08面尽快出煤,开拓工区、采一工区、运搬工区、
机电科分工负责,合理安排,发扬抗洪精神,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在采面安
装时,机电科认真排查,分解工作,科领导分工带班,既指挥调度,又亲自安装,职
工们肩扛手抬,不怕流血流汗,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装卸设备82车,安装皮带
机6部,撤绞车15部,创全矿安面的最快记录。在生产中,调度室充分发挥协调指挥
作用,忙而不乱,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合理调配人员,科学安排时间。保证生产
任务的如期完成。生产科牢固树立为生产服务的思想,科学设计,正确指导,甚至跟
班作业。安全科顾全大局,把瓦检工作接过来,安检、瓦检一人兼,增加了工作量,
安全工作却做得更加细致。采一工区狠抓技术操作,放净高落煤,提高后部煤的回收
率,加强对电气设备和运输设备的管理,开展了劳动竞赛,全年生产原煤85,149吨
。采二工区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一人多职,提高了劳动效率,生产原煤30,395吨,
掘进进尺1529米,创造了小班全煤掘进17米的最高纪录。开拓工区敢打恶仗、硬仗,
克服-270主付巷岩石硬、水患多等困难,完成进尺4052米,顺利完成下山开拓工程
。运搬工区在运输距离长、任务重、交接班时间短、维修困难的情况下,工作扎实,
一丝不苟,圆满完成了运输任务。通巷工区做好了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和总回扩巷降组
改造,巷道修复,探水探煤,“一通三防”等工作,为全矿搞好生产提供了保障。机
电科根据生产需要和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进行安装和检修,为生产服务好。在
井下生产人员紧张时,抽调科室人员下井支援,各科室都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与一
线工人同甘共苦,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生产安全主管领导和各工区负责人敢于管
理、善于管理,责任心强。生产矿长张正河、生产副科长樊昌英,在井下生产条件不
好时,常常一天下两次井;安全科长李巨海,工作认真负责,大胆管理,不怕得罪人
,一心扑在安全工作上,为实现安全生产做了很大贡献;开拓工区区长王洪俊、书记
高金功、采煤一区区长孙明星、采煤二区区长林存停,每月都下27个井以上,在井下
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身先士卒,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把工区的工作搞得有声
有色。广大职工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对下达的生产任务从不讨价还价,认认真真,
踏踏实实地去完成,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开拓工区的李本海、张作民、胡安忠等
在-270的开拓延伸工程锚喷时,常常是下去一身水,上来一身泥,但他们从不叫苦
叫累;采煤一区的庞茂雷、刘波、张振东等同志,在遇到断层和安撤面时总是冲在前
头,严要求,细把关,在安全中搞好生产。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
了15万吨的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