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类 民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7&rec=29&run=13

工作综述
民政局局长 焦守进

一、救灾救济工作成效显著
受1997年大旱、风雹、病虫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1997年冬至1998年春,全区
缺粮近9万吨,涉及38万户、142万人。特别是黄河滩区、故道区,由于连年受灾,群
众生活困难很大。为确保灾民生活不发生问题,地局制定了“摸清底子,区别重点,
先急后缓,分阶段安排”的工作方法。行署及时召开了全区群众生活安排工作会议,
全面安排部署救灾救济工作。并积极向省政府、省民政厅作好汇报,上半年全区共下
拨救灾款779万元,安排了19万户、71万灾民的生活。入夏以来,部分县市小麦遭受
了病虫灾害,后期又大面积倒伏,夏粮严重减产。进入秋季,黄河局部发生漫滩,一
些地区风雹、洪涝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下半年共争取救灾款139万元,及
时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积极争取行署列支“217”科目。1998年,从地方财政列支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
70万元,救灾粮差价补贴款30万元,共计100万元。为全区救灾增添了财力。此外,
省政府为了照顾菏泽地区,还调拨救灾水泥6500吨,钢材300吨,棉衣被14.6万件及
其它物品一宗。
积极开展了救灾捐赠工作。1998年7、8月份,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全区
广大干部群众在地委、行署的统一领导下,自8月份到10月底,共向灾区捐款1118.3
万元,其中现金312.65万元,物资折款776.13万元(含棉衣被34万多件),部分单位直
接捐省29.5万元。
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新的进展
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1998年民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到年底,菏泽
、定陶、单县、巨野、成武、东明六个县市实施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中菏泽
、定陶、单县、成武四个县市同时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地直已全面实施。
全区全年共发保障金403.44万元,其中城市230.94万元,农村172.5万元,保障对象
16143人。
五保供养水平明显提高。至年底,全区共有五保对象16939户、19285人;共有乡
镇敬老院253处,村办敬老院5处,集中供养五保老人7077人,占五保老人总数的36.
7%,集中供养金额960.7万元;有228处敬老院兴办了院办经济项目,年总收入1075
.7万元。1998年共改建扩建敬老院23处,投入资金585万元;有180个乡镇实现了五保
费用乡镇统筹,占乡镇总数的71%,有225个乡镇建立了五保服务网络,占乡镇总数
的88.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保持了稳定。在面临机构改革、职能转移的情况下,地区
民政局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资金管理上。各农保机构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
,开展了农保基金审查工作,确保了资金在国家三次下调利率情况下的有效增值。到
年底,全区农保基金累计达6350多万元,增加调利金200万元。各县市积极开展了资
金回收,严格财务纪律,使全区农保没有出现新的资金外挂。
社区服务工作初步展开。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社区服务现场
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精神,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的领导,地区和部分县市都成立
了社区服务工作协调委员会,地区制定了《关于加快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和《菏泽
地区社区服务管理办法》,召开了全区社区服务工作会议。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全
区的社区服务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菏泽市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以
为民政对象服务为宗旨,积极探索和推广社区服务实体化、产业化、无偿、低偿、有
偿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途径,逐步形成了以街、居为依托,以社区服务设施为骨干,
以志愿者服务和居民互助为基础,社会共同参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服务门类较为
齐全的城市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共建社区服务中心3处,便民利民服务街道5条,服务
网点487个,志愿者服务人员693人,拥有固定资产2038万元,安排下岗职工1900多人
。为全区社区服务的开展创造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各县市充分动用各种新闻媒体,利用新年、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大力宣
传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全民的“双拥”观念和国防意识,争创模
范城(县)的热情进一步高涨,涌现出一大批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先进人物。菏泽市丹
阳办事处杨翠平、巨野县陈集乡陈凤琴、定陶县实验小学毕效莲、成武县汶上镇司春
玉、郓城县杨庄集镇孙兆选等5个家庭被评为全省“百佳优秀士兵家庭”,菏泽市五
金交电站李素芬、成武县供电局冀念存等11个家庭被评为全区“优秀士兵家庭”,分
别受到省、地的表彰奖励,在群众中生产了积极的影响。
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不断提高优待抚恤标准。1998年,全区农村义务兵户均
优待款878元,比上年增加10%,其中成武、菏泽、曹县、巨野、单县农村义务兵户
均优待款超过1000元。其他优抚对象的优待标准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单县民政局从
优抚对象自然减员经费中拿出专款,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每月增补7元钱,受到群众
的好评。
优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年初以行署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认真落实优抚
政策,切实做好新年春节期间拥军优属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为在乡烈属、伤残军
人、老复员军人、带病退伍军人减免各种提留、义务工及集资摊派,极大地减轻了优
抚对象的负担,维护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四个一”建设在成武县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巩固。到年底,各级抚优储金会共筹集资金600余万元,扶持优抚对象创办经济
实体1000多个,借贷资金250余万元,为1万余户优抚对象解决了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
。各级优抚医疗中心为优抚对象治病3万人次,减免医疗费用110多万元。全区建立基
层志愿服务组织4000多个,为优抚对象办好事38000余件。
退伍安置和军休所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1998年全区共接收退伍军人5532人,
其中退伍义务兵5116人、转业志愿兵416人,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3420人。在企业普
遍实行用工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压缩的情况下,认真执行安置政策,加强指
令性计划。积极改革安置办法,确保了安置任务的完成。
认真开展了军休所达标创优活动。至年底,各军休所均达到了编制、人员、车辆
三落实,管委会组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上墙,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东明、郓城
两县军休所被评为1998年度省级文明军休所。
四、社会行政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
殡改工作基本稳定。年初,地委、行署召开了全区殡改工作会议,行署同各县市
政府签订了《全区殡葬改革目标责任书》。地局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各县殡改工
作列出好、中、差三种类型,实行分类指导,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制定了火化数字登
记表制度。地局于10月份对县市火化情况进行集中检查,由于组织严密,方法规范,
收到很好效果。针对少数县殡改落后状况,地局领导同志多次到这些县调查研究,分
析原因,帮助研究措施,使这些县市的工作有了很大转机。到12月底,全区共化尸4
2690具,火化率为96.4%。全区建纪念堂232处,占乡镇总数的92%;乡殡葬服务站
基本达到了场所、人员、运尸车辆、服务设施四落实;殡仪馆固定资产投入、经济效
益都有很大提高,馆容馆貌有了很大改观。
婚姻登记管理和收养登记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1998年初,地委、行署
下达了女性初婚晚婚率达到85%以上的任务。各县市在努力提高“硬件”建设的同时
,在“软件”上狠下功夫,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统一着装、严格把关、热情服务
。8月份对全区婚姻登记处进行了摸底调查,群众满意率达98%。全区全年共办理婚
姻登记50710万对,女性初婚晚婚率达95%以上,登记率达98%以上,登记合格率为
100%。
全年还办理收养登记32件,是自1992年《收养法》实施以来,办理收养登记最多
的一年。
社团登记管理工作取得优异成绩。4月初,对全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分10大系统进
行了调查统计。至年底,全区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11000多个,因历史形成的多头审
批,各自为政,致使管理混乱。为此,地局先后下发了社团自查、审计、整改等7个
文件。为了取得业务主管部门的配合,地区民政局主动与社科联、科协、文联、体育
总会等社团较多的大系统座谈,并参加他们召集的社团会议,讲述政策和要求。同时
对社团的运营进行全方位的审计。审批了9个新社团。进一步规范和充实了社团档案
,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勘界及区划地名工作有了较大突破。菏泽地区勘界是全省的重点。行署和各县市
政府都很重视。首先充实调整了勘界工作机构,增强了力量,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
,拨出专项经费。地局举办了县市勘界办主任、副主任、业务骨干参加的培训班,提
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在省界、区界、县界的勘查测绘中,共解决争议地段20处,争
议面积180亩,实地确定、埋设、测绘三交点13个,界桩点92个;19条1065公里的全
区县界边界线已全贯通。鲁苏省界单--丰段全线率先贯通,鲁豫省界六县市已充分做
好了再会商的准备工作。
完成了单县李半庄、成武白浮图、孙寺3乡撤乡设镇工作。全区16个国、省道10
62公里沿线两侧807个村镇的地名标志设置通过省级检查验收。菏泽地区有2个县市、
8个乡镇、6名个人获全国、省道设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五、基层政权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取得新成绩
乡镇政府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扩展。菏泽市皇镇乡、高庄镇,东明县城关镇,成武
县成武镇,单县孙六乡等已成为全区规范化管理的典型。
村、居委会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村务公开是村民委员会建设的重点。1998年,
通过治理后进村工作,使村班子人员素质有较大提高,全区已有90%以上的村建立起
了公开内容、时间、程序、形式、监督的村务公开制度,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定时将
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居委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拓宽了干部来源,建立健全了居委会的工作、学习、
会议、任期目标、责任、财务和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了居委会的服务功能。地区开展
了评比表彰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全区共有54个先进集体和5
9个先进个人受到地区表彰。各县市认真开展了第四期的干部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
乡镇长1000余人次,村(居)委会主任近万人次,培训率在90%以上,有效提高了基层
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全区社会福利企业充满活力]1998年,全区共有福利企业81处,从业人员2435人,
其中安置残疾人员1052人,实现产值13000万元,利税329万元。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呈
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由于夏季三江流域发生特大灾害,全区必须完成900万元的福
利赈灾彩票,加上1500万元的常规彩票,任务为2400万元。行署和各县市委、政府高
度重视,加上民政部门组织得当,12月底,已发行彩票1410万元,上交中募委和省募
委赈灾资金333万元。

[计划财务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民政事业费比上年增加1869.4万元,增长34.2%
。地直地方财政安排预算297万元,比上年增加97万元,增长48.5%。在审计、财税
等部门进行的检查中,民政系统没有发生任何违纪违规现象。在全省民政系统社会保
障资金管理工作评比中,地局财务科长张培中同志荣立二等功,地区民政局、菏泽市
民政局、定陶县民政局被评为先进单位。县市从1998年元月全部实行微机记帐,进一
步加快了财务管理电算化。

[宣传信息工作引起重视]各县市局都制订了民政宣传工作的奖惩措施,注重为宣传
信息工作者提供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方便,激发了大家干好宣传工作的积极性。菏泽
、巨野、成武等县市都较好地完成了地局部署的任务。全年共在省以上报刊、电台、
用稿近40篇,发表论文9篇。地局编发《菏泽民政信息》36篇,被省厅和地委、行署
采用11篇。地区民政局、菏泽市、成武县民政局被评为全省发行工作先进单位,6人
被评为省厅和《当代社会》优秀宣传工作者。

[事业单位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地区复退军人康复医院扎扎实实为病员服务,在
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在服务上下功夫,受到社会称赞。全年共接收
荣誉军人疗养98人次,收治复退军人151人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资20万元,
购置了一批医疗、健身设备。全院专业技术人员撰写论文30余篇,并获得地区科研成
果奖三项。地区社会福利院积极改善院民居住条件,并通过新闻单位广泛宣传,提高
了社会知名度。投资120余万元建设的全区第一处老年公寓正式启用,已入住70人,
使用率96%,年创收8.2万元。已达到三级院标准。收容遣送工作已初步开展。遣送
站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收容遣送条例》,并到商丘、濮阳、济宁、聊城等站进行了参
观学习,按照依法收容、文明管理、加强教育、及时遣送、妥善安置的原则,一年来
共遣送各种人员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