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菏泽地区人民医院 院长 刘广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7&rec=122&run=13

1998年, 菏泽地区人民医院拥有固定资产7000余万元,开放病床650张,年门诊
量40余万人次, 年住院病人18000余人次,手术量9000余例。全院干部职工1212人,
其中高级职称188人,中级职称236人。设有22个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和23个职能
科室,22个病区单元,建有CCU病房和ICU病房,建有全省一流的中心实验室,设有眼
病防治中心,血液净化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医学美容中心,国际布--加综合征北京
--菏泽联合治疗中心, 全区急诊、救护中心。开通了120急救公益电话及绿色急救通
道。 医院拥有美国产9800型全身CT扫描仪、 挪威产威曼725型彩色多普勒、 日本产
1000MA X光机、 日本产三菱12兆直线加速器、美国产C臂数字减影系统等万元以上仪
器设备2 00多台(套)。医院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医护人员开展新技术和科研活动,先后
开展了心脏瓣膜置换术;法鲁氏四联症、五联症手术;断肢(指)再植术;人工晶体置
换术;血液各成份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内窥镜下注射硬化剂
治疗食道癌、胃癌;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角膜放射状治疗近视眼。骨外科研制的弹
力蛙式裤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荣获美国匹兹堡第八届国际博览会金奖;胸外科
研究的食管癌手术新方法获美国匹兹堡第八届国际博览会优秀奖;中心实验室开展了
近10种细胞因子体内外临床研究,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项目80多项,成为全院各专业
实验科研基地, 在省内外处于先进水平。该院全年完成了261名8所院校6个专业的临
床学习带课教学任务,为县、乡医院培养进修人员94人。
加强急救工作,进一步完善“120”服务功能。医院把“120”急救中心作为面向
社会的重要窗口,制定了《急救中心管理制度》。为加强急救中心建设,投资40多万
元更换了两辆新依维柯救护车,装备了呼吸机、除颤器、心电监护仪等抢救器械,并
设有ICU监护病房,充实调整了医护人员,抽调技术比较全面的骨干力量到急救中心
工作;加强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知识的培训,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基本属于单纯接诊
的现象。医护人员和救护司机实行双岗值班制,在24小时内接到“120”电话后,5分
钟内出车,奔赴救护现场。并开通“绿色生命通道”,实行接诊、住院、手术一条龙
服务,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此外,“120”急救中心又加强了同“
110”“122”协作联动,大大方便了群众。1998年共抢救治疗急诊病人5588人次,抢
救成功率96.8%。
成立肿瘤治疗中心。为切实解除广大肿瘤患者的病痛,提高肿瘤预防治疗水平,
地区人民医院在原肿瘤科的基础上成立了肿瘤治疗中心,投资近1000万元兴建了近8
00m2的治疗中心大楼,并购进了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EXL-12SP/DP医用电子直线加
速器。该肿瘤治疗中心每天都有肿瘤治疗专家轮流坐诊,并有病床40张,观察床8张
,较好地保证病人的住院治疗及观察。肿瘤治疗中心的成立和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投入
使用,填补了菏泽地区的空白,结束了区内肿瘤患者外出治疗的历史,提高了全区医
疗技术的综合水平。
加大学科建设,加强科研管理,走科技兴院之路。医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
工作,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强重点学科科室建设,骨外科、神经内科、消化
内科被列为医院重点专业科室,医院努力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重点专科的
建设。并加大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力度,试行德才兼备与责任制相结合的科主
任岗位目标责任制,提高科主任的责任心和科学管理能力。医院拿出50万元经费支持
科研工作,推动了科研和学术活动的开展。医务人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课题的研究
,进行科研攻关。1998年先后选送15名年轻技术骨干到北京、上海、济南等大医院进
修学习,大批临床、医技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还聘请北京、省医院等专家来院协助
指导开展新项目、手术、会诊20余人次。为加强研究生、博士生科技人才的引进,医
院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1998年该院共开展新技术项目80多项,有35个项目获地区科
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2项科研成果获省
卫生厅科技进步奖。1998年,该院经地区科委批准成立了“菏泽地区糖尿病综合技术
推广研究中心”并举行了挂牌仪式。1998年,全院发表省级论文115篇,国家级论文
49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篇,出版专著3部。
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贯彻落实“双
十条”的规定,满足病人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继内一科、骨外科开展整体化护理工
作试点之后,1998年又将整体化护理进一步推行到胸外科、妇产科、眼科、心内科等
科室,通过开展整体化护理,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
以病人为中心,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全面发展。为加强医院管理,全面提高
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地区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卫生
厅《关于以病人为中心深化医院改革的意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不断深化医院改革,强化医院管理,严格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要求,重点加强了内
涵建设,完善各项质控标准,并认真组织实施,使全院的医护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在
此基础上,狠抓了窗口科室的管理,加强了门诊、急诊管理,住院病房管理,成立了
病房办公室,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方便患者就医,在门诊、病房设置了科室分布图、
指示牌、价目表,让病人明白清楚。在门诊大厅设立导诊咨询服务和便民简易门诊,
配备了担架、轮椅。导诊护士负责解答患者疑问,代填病历项目,护送危重病人和行
动不便的患者,免费为病人测血压,供应开水,开取处方和检查单等,真正方便了病
人。各医技科室分别做了限时完成报告的承诺,检验科随到随检,CT室、放射科取消
了预约,病人随到随做,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送到病人手中,缩短了病人就诊时间。为
了更好地方便群众,各科室设分诊服务台,挂号室、收款室、药房合理安排人力,延
长服务时间,增设服务窗口,逐步消除了排长队现象。急救中心配备了“急诊导医人
员”,对危重病人一路绿灯,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并开展评选“优
质服务窗口单位”和“文明示范岗”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促进了医院整体工作的
全面发展。1998年门诊工作量达40.4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0余万人次,住院病人达
1.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1217人次,业务收入突破8026.07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医院先后被省、地和有关部门授予“山东省卫生系统科技先进集体”、“团委先进单
位”、“工会先进单位”、“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审计工作先进单位”、“计划
生育先进单位”、“档案工作先进集体”、“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先进单位”等多项
荣誉。还被淮海经济区授予“十佳医院”称号,院长刘广幸被评为“十佳院长”。被
国家档案局授予“国家二级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两个文明的健康发展。为切实做好
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达到反腐倡廉、文明行医
的目的,医院分别制订了《关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院级领导廉洁
自律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医德医风建
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若干规定》《医德医风考核评价标准》《医德医风单项奖罚
规定》《关于违犯医德医风规定的处罚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住院病人《
医患道德双向承诺书》,公布了医院向社会公开承诺的8条内容,开展了“行风万人
评”活动,建立健全了医德医风考评机制,使医德医风与评优、晋级、晋职挂钩,做
到奖罚分明。向社会聘请义务监督员,并每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会,坚持设立病人意见
箱、举报箱、举报电话以及每月一次工休座谈会和政工查房制度,每月向病员和陪人
散发征询意见书,不定期地向门诊、住院、出院病人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及时听
取社会各界对医院工作的反映,强化了院内外监督措施。对在工作中和病员反映出来
的问题,无论涉及到谁,经调查落实,坚决予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据不完全统计
:1998年医护人员为病人做好事300余人次,拒收“红包”36人次,共计14500元。全
院收到感谢信63封,镜匾18块,锦旗21面,报纸、电台表扬11次。在为灾区人民献爱
心活动中,全院职工捐款16000元,捐衣、被1527件,总价值118807元,被省卫生厅
授予“抗洪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组稿人 牟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