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时期文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666&run=13

一、文学创作
小说 作家王火,是建国后临沂地区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20世纪60年代初,从北京下放来临沂。
在临沂的20余年中,完成了长篇小说《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1982年4月由花山出版社出版,后改编
为电视连续剧,获乌金奖)、《外国八路》(1981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流萤传奇》(花山文艺
出版社《长篇小说报》发表)、系列长篇《战争与人》的第一部《月落乌啼霜满天》(1987年5月人民文
学出版社出版)和《浓雾中的火光》等。《外国八路》以丰富的史实为基础,热情歌颂了德籍著名作
家、记者汉斯·希伯“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倭寇血染沂蒙”的感人事迹;《月落乌啼霜满天》
出版后,《人民日报》曾载文对这部长篇的艺术成就作了专门评述。先后任教于临沂教育学院、临沂
师专的教授王汝涛,在治学的同时,创作了《偏安恨》(1984年11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翠谷义
踪》(1986年1月友谊出版社出版)、《巾帼藩王》(1987年12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王羲之》(1989
年6月齐鲁书社出版)等多部长篇历史小说。1986年3月10日《文艺报》发表题为《八五年长篇小说两面》
的评论文章,将《偏安恨》列为国内较有影响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80年代,区内出版的长篇小说还
有魏树海的《沂蒙山好》、郭荣光的《少林将军》、张恩娜的《端午》等。
1950年,王安友的中篇小说《李二嫂改嫁》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被改编成同名吕剧搬上舞
台和银幕,反响很大。1980年以后,区内中篇小说创作呈现繁荣局面,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有:王火
的中篇小说集《心上的海潮》、史纯民的《凤凰山恩仇》、《混凝土》(均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其中《凤凰山恩仇》获莽原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播放),陈玉霞的《爱之彷徨》(获《当代
文学》奖),张恩娜的《暮霭沉沉》等。
短篇小说数量较大,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区内部分作者创作发表了一批短篇小说。其中鹿秉中的
《冲子和女队长》和郭荣光的《队旗飘扬》是临沂作者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上的两个短篇。“文
革”期间,由于受特定政治环境的影响,区内短篇小说的创作数量较少且少见佳作,魏树海的《万山
峪》(1976年5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翌年2月被《中国文学》转载)是当时较有影响的作品。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后,短篇小说创作势头强劲,涌现出了一批新人新作。至1989年,全区作者在省以上报
刊共发表短篇小说900余篇。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有:王火的《新三岔口》(原载《人民文学》,后被
《新华文摘》转载)、魏树海的《清水店主》(入选《小说月报》)、高沛常的《酸枣》(入选《小说选
刊》)、左振平的《七星金笔》(入选《小说选刊》)、赵德法的《通腿儿》(入选《小说月报》并获第
四届百花奖)、刘玉堂的《福地》(1989年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创作奖)等。此期,出版的中、短篇小
说集有《风流倜傥》(郭荣光著) 、《黑色的爱》(靖一民著)、《阳都翘楚》(高禄堂著)、《玫瑰山庄》
(郭庆文著)。
其他文学体裁创作 建国后,区内作者创作的一批散文散见于各级报刊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
朱干的散文《食堂主任》、《一条毯子》、《鼓声》等先后载于《人民日报》和《文汇报》。1980年
后, 发表于省以上报刊的散文达300余篇, 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沂蒙奇树》、《七十二崮堪爱》、
《山村的磨》、《调动》、《沂蒙情深》、《啊,沂蒙山的红高粱》等篇。1989年,区内第一部个人
散文集《爱在人间》出版(何玮著,后获云岗杯文学奖);诗歌创作面广量大,20世纪50年代,王永先
的《回乡路》载于《诗刊》上。至1994年,全区发表于省以上报刊上的诗歌计1500余首。其间较有影
响的诗作有:任志玺的散文诗《三月的雁行》(被收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写作基础》一书),张
荣山、李春晓的组诗《来自沂蒙山的歌》(入选《新华文摘》)等。此期,区内作者较优秀的诗作还有
《沉睡》、《卖冰棒的姑娘》、《魂萦兴安岭》、《山枣树》、《敲石者》等;1960年前后,国内掀
起撰写带有文学色彩的革命回忆录的活动。著名的鲁中“爆破大王”左太传在任蒙阴县民政局长期间,
在王建安将军鼓励下, 克服文化程度不高的困难, 在曲延坤、任孚先等人的具体帮助下,写出长达
12.9万字的革命回忆录《山中猎手》,真实地反映了左太传在党的领导下,带领武工队与国民党军队
和地主还乡团展开惊心动魄斗争的传奇故事。 出版后, 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该书在1961~
1978年的17年内多次重版,发行量达百万余册,成为省内发行量最高、最畅销的书籍之一。此期,区
内作者反映沂蒙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创业精神的通讯、特写也时见报端。1980年后,文艺工作
者运用报告文学这一独特的形式讴歌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先进群体与模范个人,全区在省以
上报刊和出版社共发表报告文学300余篇,结集出版的有13部,魏树海、郭荣光等是其中较有影响的
作者;影视文学创作起步较晚,1977年,王火、朱孟明依据戏曲剧本《换新天》改编的电影剧本《平
鹰坟》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发行,剧本收入《山东建国三十年电影剧本选》。1980年后,创作发表
或投入拍摄的电影剧本有:王火的《明月天涯》、《外国八路》,魏树海的《清水店主》(与人合作),
刘玉堂的《乱世英雄》等。电视剧本有:魏树海的《绿乡之歌》,宗西禄、王爱民、朱兆彬合编的连
续剧《混世魔王刘黑七》、《情牵沂蒙》,王火的《血染春秋》,刘玉堂的《废墟上站起来的人》,
张铁民的八集连续剧《算圣》(与人合作,获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王晓家等的《兵家孙膑》,杨玉
金等的《老神树的子孙》(获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等。儿童文学的创作始于80年代。其中较著名的作
品有郭荣光的童话集《没有脑袋的老虎》(1987年获全国妇女儿童读物最佳图书奖),郭庆文的故事集
《顾大嫂开店》和张恩娜的两部儿童小说集《杏儿》和《香港来的阿宝》。较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品
还有《粮秣委员的故事》、《挪步鞋》、《小兵和老马》、《NFEB7豆》、《鞋的梦》、《啃青苹果
的孩子》等。临沂是我国民间文学的发祥地之一。上古传说中“鲧治水无方,被亟于羽山”的故事始
传于临沭县内。 元代, 关汉卿根据郯城一带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创作了名剧《窦娥冤》。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沂源境内广为流传。驰名中外的《沂蒙山小调》则是区内民间文学的优秀之作。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莒南县农民厉守禄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被誉为“农民诗人”,是区内最早的中
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开始全面展开。1979~
1994年,全区在省及全国报刊发表民间传说故事300余篇,民间诗歌100余首,并出版了《洗砚池》、
《水浒人物传说》、《兰陵美酒的传说》、《顾大嫂住黑店》、《临沂故事卷》等民间故事集和资料
本《四老人故事集》(尹继兰、胡怀梅、王玉兰、刘文发)、《龙的传说》等。《龙的传说》出版后,
流传到美国、 日本、 苏联、德国、波兰、澳大利亚及港澳台地区。《朝霞与晚霞》、《聚宝盆》、
《挖人参》、《三支箭》、《牛》、《刀笔讼师》、《秋娘》等曾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或杂志社颁发
的优秀作品奖。民歌《我向姐姐敬个礼》获全国飞燕杯二等奖。王成君是其间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
再创作的重要作者。
二、戏剧 新中国成立后,临沂地区的戏剧事业步入了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地直及各县相继建
立起包括京剧、柳琴戏、豫剧、吕剧、梆子、评剧等剧种的13个职业戏曲剧团及戏剧创作机构--临沂
地区剧目组。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经过戏曲改革,新老艺人热情高涨,戏剧舞
台空前活跃。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创作改编新剧目,各类演出,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至1966年,已有
10余出传统戏、新编剧目和多名演员参加省级会演获奖或获好评。“文化大革命”期间,戏剧事业遭
到严重摧残,优秀剧目被禁演,艺人受迫害,演出活动几近瘫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戏剧事
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演出和创作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至1994年,已有40余部剧本在省级以
上刊物发表。参加了1978~1994年山东省举办的3届“戏剧演出月”和4届“艺术节”,1986年、1988
年2届“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淮海戏剧节”以及两年一度的山东省优秀舞台剧本评奖,有20部舞台
剧本获编剧、导演、表演等多项省级奖励。本地区自1980年以来,亦举办过戏剧会演、戏曲青年演员
会演和“沂蒙之夏”艺术节等活动10余次。据80年代初统计,全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6个,演职员
近千人。平均每年演出2000场以上,观众超过200万人。
(一)柳琴戏 旧称“拉魂腔”,喻其唱腔曲调优美动听,足以摄人魂魄。清代乾隆年间起源于临
沂、郯城一带,流布于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北广大地区,为山东省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柳
琴戏的名称,系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故被定名为“柳
琴戏”。声腔音乐主要来源于曾经在临沂地区广泛流传的“肘鼓子”(周姑子、姑娘腔、姐儿扭)、柳
子戏、花鼓和民歌小调。声腔风格独特,以丰富多彩的雀腔,别致的拖腔区别于其他剧种。女腔委婉
华美, 拖腔作小七度 (65) 跳进,俏丽悠扬,优美动听。男腔朴实浑厚,拖腔多为同度(55)或二度
(65)进行,质朴无华。表演艺术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粗疏到完备的过程,即从开始的
自弹自唱“唱门子”,到二人对唱的“对子戏”,再到二人扮演众多人物的“抹帽子戏”,最后发展
为“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的戏班。早期艺人多走村串乡,赶集撂地摊,称为“跑
坡”、“盘凳子”。20世纪30年代,进入徐州、济南、临沂、郯城、滕县等地演出,开始吸收、借鉴
京剧及其他地方戏的表演艺术、音乐伴奏,逐渐完善了行当,文武场面。行当名称比较独特,分为大
生(老生)、老拐(彩旦)、勾脚(丑)、二脚梁子(青衣兼演花旦)、老头(老旦)、二头(青衣)、
毛腿子(花脸)、奸白脸(白面)等。表演起初比较随意,后来在京剧影响下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程式,如
旦角的“四台角” 、 “旋风式”、“剪子股”、“金蝉脱壳”、“整鬓”、“提裤”、“提领”、
“燕子拔泥”、“单展翅”、“双展翅”,丑角的“仙鹤走”、“老汉走”、“鸭子扭”、“抽梁换
柱”、“老龟扒沙”、“老龟脱壳”、“窟窿拔蛇”、“颠脚步”等。传统剧目有200多种,有一生
一旦一丑的“三小戏”,也有大戏和连台本戏。内容以历史故事、生活、爱情故事为主。可分为“清
官戏”、“杨家将戏”、“薛家将戏”、“明代戏”、“爱情婚姻戏”、“生活故事戏”、“连台本
戏”等类别。剧本文词通俗生动,多俚俗语言。此外,还有近200个用“八句子”(娃娃)等曲调演唱的
“篇子”,或讲说一个道理,或叙述一个故事,几与曲艺段子相似,如《孟姜女哭长城》、《走娘家》、
《懒老婆》 、 《劝夫》、《访友》等。柳琴戏艺人在旧社会地位很低,倍受当权者歧视,官府常以
“淫词小曲,有伤风化”为由加以禁绝。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各地流散艺人集中起来,先后在临沂、
苍山、郯城建立起职业剧团,配置了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专业人员,从此,柳琴戏进入了崭新
的发展时期。至1994年,全区有职业剧团3个,长年在农村演出,很受欢迎。业余剧团演出也十分活
跃,以临沂、郯城、苍山等县为盛,自建国至今,经久不衰,据60年代统计,仅郯城一县就有业余剧
团百余个。
临沂地区柳琴剧团 1953年,临沂专署文教科派人到郯城红花埠招聘15名艺人,同时从江苏新沂
县聘请张金兰、 邵瑞武夫妇来临沂结班演出。是年9月,将专区京剧团分为京剧和柳琴两个演出队。
1961年,柳琴队从京剧团析出,正式建立临沂专区柳琴剧团。初创时,仅有17人,1956年发展到近40人。
80年代,全团演职员近百人。1986年整编后,尚有演职员32人。
建团以来,先后整理、编排了《打干棒》、《闹书房》、《休丁香》、《重圆》、《青石峪》、
《卧龙求凤》、《亲兄奶弟》、《沂蒙霜叶红》等近百出传统戏和现代戏。在1954年山东省举办的戏
曲会演中,演出《打干棒》、《闹书房》,主要演员李春生、宋月英(《打干棒》主演)和张金兰、邵
瑞武(《闹书房》主演)获演员奖。在1956年的举办山东省第二届戏剧会演中,张金兰、邵瑞武主演的
《休丁香》分别获表演一、二等奖;尹桂霞、邵瑞武主演的《重圆》获表演二等奖。1982年,山东省
举办首届“戏剧月”活动,该团参加演出的新编历史剧《卧龙求凤》分别获剧本一等奖、乐队伴奏奖
和木偶舞三等奖,主演徐宝琴获优秀表演奖,徐孝芹和杜素文分获表演二等奖。在1986年举办的山东
省第三届“戏剧月”中,演出现代戏《亲兄奶弟》分别获剧本奖、导演奖、舞美奖、作曲奖、配器奖,
主演徐宝琴、刘俊华获表演奖。同年以大型现代戏《彩石峪》参加“苏鲁豫皖柳琴戏剧节”,获优秀
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多项奖励。1991年,以大型现代戏《沂蒙霜叶红》参加山东省庆祝
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嘉奖,得到省领导、专家赞许。
张金兰、李春生是柳琴戏的代表性演员。在几十年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张金兰嗓音清脆甜润,唱腔委婉华美,以迭宕起伏的花腔见长,咬字吐词清晰,字正腔圆且富有独具
一格的韵味。李春生动作潇洒,做功洗炼,唱腔洪亮优美,武功出众。张、李二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有“看戏不见张金兰,白搭两毛钱(旧时票价为二角一张)”、“听戏不见李春生,几毛钱算白扔”之
说。他们曾分别担任地区柳琴剧团业务团长和副团长,50年代中期即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从1955~
1987年, 张金兰、 邵瑞武、李春生等演唱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如《丝鸾记》、《父女顶嘴》、
《王三姐剜菜》、《王二英思夫》、《三击掌》、《鸿雁捎书》、《状元打更》、《秦香莲》、《喝
面叶》、《打干棒》等,分别被齐鲁音像出版社和上海唱片社录制成磁带、唱片在全国发行。
(二)京剧 清末民初传入区内。建国后,地区京剧团和沂水、沂南、莒县、莒南、日照、临沭、
费县、平邑、苍山、郯城等10个县京剧团相继建立,演出了一批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现代京剧。
临沂地区京剧团 1950年夏,临沂县文化馆在原业余胜利剧团(建于1949年春,由临沂南关街街
长王宝田联络城内部分京剧票友组成)的基础上,组建成职业京剧团,仍称胜利京剧团。翌年11月,
省京剧团整编,由济南转来14名演职员,壮大了演出阵容。1952年6月,地方国营临沂专区京剧团正
式成立,对外公演几乎场场客满。自建团至1994年,累计上演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200余出。
早期演出的联台本戏《金鞭记》,水利部长傅作义看后曾给予很高的评价。1953年9月,又增设了一
个柳琴戏演出队(见“地区柳琴剧团”条)。1956年,以《昭君出塞》参加山东省1956年度戏曲会演,
主演曹婉秋获得演员一等奖,何幼宝获演员三等奖。是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陪同
苏联专家来临沂,观看了由陈丽云主演的《娟娘》,给予了好评。1965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来临沂视察时观看了由陈丽云和张兰玲主演的《姑嫂比剑》。1982年5月,
山东省电视台拍摄了该团演出的全剧《金玉奴》。该团先后6次代表临沂地区参加省戏曲会演、省戏
剧月、省艺术节、省八大名丑电视大奖赛和省优秀青年京剧演员会演,共有32人次获奖。其中1982年
该团参加山东省首届“戏剧月”演出的京剧《道同》,获得剧本创作等7项全部奖;张蕴涛、陈心万
获导演奖,纪连贵、武震霖获唱腔设计奖,李达忠、李昌修获音乐设计奖,尹传义、张延龙获舞美设
计奖,张广思、朱洪义、周远朋获灯光设计奖,乐队获乐队伴奏奖,主演陈心万、万晓黎分别获优秀
表演奖。1986年,以新编历史剧《刘勰献书》参加第三届省戏剧月,获导演表演等多项奖励。
(三)豫剧与地区豫剧团 蒙阴县于1955年2月成立大众豫剧团,平邑县于1956年1月成立红光豫剧
团。两剧团先后上演过《花木兰》、《济阳桥》、《红娘》、《白莲花》、《十五贯》、《宝莲灯》、
《梁祝》、《屠夫状元》、《夺印》、《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社长的女儿》、《芦荡火种》、
《朝阳沟》、《于无声处》、《枫叶红了的时候》等一批传统戏和现代剧。1986年,两剧团在整编时
撤销。
1959年11月,将原菏泽专区定陶县华光豫剧团和济宁市豫剧团调来临沂,12月正式成立了临沂专
区豫剧一团、 二团。 1961年1月, 将一、二团分别改为临沂专区豫剧团和临沂专区山东梆子剧团。
1970年12月,又将两团合并为临沂地区豫剧团,演职员达109人。1986年整编后,尚有演职员48人。地
区豫剧团自创建以来,一直重视深入生活,面向农村,先后在区内13个县、市和济宁、泰安、聊城、
菏泽及苏北、豫东、冀南等地区进行巡回演出。演出的传统戏主要剧目有《白蛇传》、《西厢记》、
《梁祝》、《花木兰》、《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秦雪梅》、《八珍汤》、
《风雪海棠》 (创作) 及连台本戏《三省庄》、《封神榜》、《千古奇冤》等;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有
《刘胡兰》、《江姐》、《红嫂》、《海霞》、《沙家浜》、《红灯记》、《龙江颂》等;反映现代
生活的剧目《朝阳沟》、《李双双》、《丰收之后》、《苗岭风雷》、《岚山姐妹》、《喜事新办》
等。其中《喜事新办》一剧于1964年参加了全省戏曲会演,并分别由山东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秦雪梅》于1982年由山东电视台录象播放。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艺表演人才,
如名誉区内外的耿白菊、杨梅兰等。
(四)其他剧种 20世纪50年代,吕剧传入区内。1979年,日照县文化部门将县京剧团改为吕剧团。
沂源县于1981年8月将县评剧团改为县吕剧团。临沂县亦一度将县文工团改为县吕剧团。这批剧团曾
排演过一批传统剧目和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
1958年5月,青岛市新生评剧团划归沂源县,改建为沂源县评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秦香莲》、
《红楼梦》、《珍珠塔》、《江姐》、《野火春风斗古城》等30余出。上述剧团多在1985年整编时撤
销。
弦子戏(柳子戏)于清末民初传入区内。建国后,莒南县的会子坡、沂水县的武家洼、沂南县的北
沿汶等处均有业余弦子戏班开展演出活动。 能分别演出30~70余出传统剧目, 其中有《西湖景》、
《双龙观》、《罗章招亲》、《风雨梅》、《闹书房》等。1978年后,莒南会子坡、薛家窑等业余剧
团还排演了新编历史剧《杨妙真上山》、《梨花枪》和现代剧《夫妻赶会》等,参加过地区戏曲会演
并获奖,部分唱段还被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在费县的中西蒋村,还活跃着一个演唱溜山梆 (也叫靠山梆,于清末传入) 的业余剧团,能演出
《锄美案》、《对花枪》、《三世仇》、《沙家浜》等上百出传统和现代剧目。
1978~1982年,费县还成立过县级河北梆子剧团。
(五)戏剧创作与研究 1959年成立临沂地区剧目组,后更名为临沂地区创作组。主要任务是:围
绕中心工作创作为现实斗争服务的现代剧目;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至“文化大革命”开始,挖掘
记录地方戏曲传统剧目50余出,创作了一批反映临沂地区治山治水、农村生活和历史题材的新剧目。
其中周宾贤创作的话剧《三百分》获山东省独幕话剧调演二等奖。王慎斋、庄兰田编写的《鸳鸯抗婚》
获山东省1956年度戏曲会演剧本三等奖。由山东省重点剧目研究会集体讨论,王慎斋(临沂)段成佑
(淄博)执笔的《姊妹易嫁》,经省吕剧团上演(吕剧整理李公绰),被香港华文公司拍摄成彩色影片,
风靡港澳。现代戏曲《青石峪》(集体创作王慎斋执笔)参加1964年省会演,亦获好评。“文化大革命”
中,许多优秀剧目被打成“毒草”,作者受到批判,剧目创作组亦受冲击,人员流散,工作几近停顿。
虽然出现过《喜事新办》(李宝泉执笔)、《全家兵》、《蒙山新风》、《沂河渡口》(均系集体创作,
朱孟明执笔)等现代戏,但整个戏剧创作处于萧条畸型的局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戏剧创作进
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 戏剧创作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崭新局面。 1981年11月,临沂地区戏剧研究室
(后更名为戏剧创作研究室)成立,促进了区内戏剧创作的健康发展。至1994年,创作各类剧本近百
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上演60余部。有20余部获得省以上奖励或拍摄成电影、电视片。其中影响
较大的有:王火、朱孟明执笔的《平鹰坟》,魏树海、刘天放、窦现诺的《一家人》,李润德、裴恩
亭、夏富源、邢宝玉的《虚实图》,任明月的《骨肉情深》,裴恩亭、王成君的《卧龙求凤》,尹德
惠、张铁民、赵从月的《道同》,裴恩亭的《刘勰献书》,张铁民的《彩石峪》,李绪臣的《蟹子湾》,
张铁民、 吴华宁、 赵从月的《沂蒙霜叶红》,张铁民、吴华宁的《算圣》等。剧本专集有张铁民的
《银杏树下》(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王成君的《茶乡夜曲》(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戏剧研究亦
获成果。1980年地区文化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柳琴戏调查研究小组”,由戏研室牵头,对柳琴戏的
形成与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遍访专家和老艺人,广泛搜集资料,写成约20万字的书稿《山东柳琴
戏》(张铁民、赵从月、苏桂林、邢保俊、宫锡道),以《山东柳琴戏的起源与发展》为题,节选后在
省《戏剧丛刊》1982年4~6期连载,并获该刊颁发的“戏剧理论与评论”奖。先后编辑出版《戏剧丛
刊》临沂专号1册,剧本专辑2期。
三、音乐
民间音乐 流传于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地的民间歌曲,有代表性的为大型套曲“鲁南五大
调” (满江红、玲玲调、大寄生草、淮调、大调) 。由江淮传入郯城马头镇一带,盛极一时,故又称
“郯马调” 。 “五大调”的内容分为爱情、生活、叙事、历史故事、自然景色、伦理逸闻等类,如
“五景”、“五盼”、“七多”、“七赞”、“八恨”等。新歌词较为有名的是郯马文人杨晓、张宝
信、吴小寒、张佩思等创作的《家住在罗俊庄》、《玉石琵琶粉墙挂》、《孔明赞》、《饥民难》、
《戒赌博》、《集戏名》等。
“五大调”的音乐结构较为复杂,“满江红”、“五盼”等都包括6个段落,由“主曲”和“夹
曲”构成具有回旋变奏原则的一个完整作品。流传至今的郯城民歌《五只小船》、苍山民歌《大踏青》、
《绣荷包》 、 《放风筝》以描写山水、景色、爱情为题材,音乐形象鲜明,旋律和谐,优美动听;
《纺棉花》、《摘大桃》、《摘黄瓜》等欢快热烈,情绪开朗,歌词多以赶集、探亲、对花、猜花等
为素材,富有情趣,亲切感人。苍山花鼓调唱法与鲁西、鲁北不同,它音域宽,频繁使用6度以上大
跳,演唱用真、假嗓结合,音乐个性十分鲜明。《歌唱大生产》等是其代表性曲目。苍山秦守印演唱
的《歌唱大生产》、沂源王世慧演唱的郯城民歌《五只小船》、临沂庄慧英演唱的苍山民歌《绣荷包》
等,1986年由上海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
渔民号子在日照沿海一带普遍流行,其曲目丰富,表现力强,既有舒缓的,亦有激越的,较有代
表性的属岚山号子中的“拔棹号”。
民间器乐曲以唢呐为主,较流行的曲目有《赏花》、《爬山虎》和《柳琴戏牌子曲》等,多用于
“红事”和“白事”。一支民间吹奏乐队一般由五六个人组成。区内郯城、临沭两县的民间鼓乐艺人
为最,达500余人,活动在鲁南、苏北一带。
戏曲音乐 区内地方戏曲音乐以柳琴为主,沂水、莒南一带的弦子戏亦具特色。柳琴戏唱腔悠扬
动听,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音乐板式有慢板、二行板、快板、散板多种,基本上以速度划分。二
行板是柳琴戏使用较多的板式,表现力较强,它既可用于抒情,又可用于叙事,适用于表现各种人物
的不同情绪。按其演唱速度分为快、慢两种:中速稍慢者为慢二行板,中速稍快者为快二行板。慢二
行板的唱段节奏平稳,曲调质朴流畅,易于上口,多用于陈述、夸赞、描绘、抒情的唱段。快二行板
速度较快,曲调明快朴素,多表现欢快、兴奋、激昂、愤怒、争辩等情绪。快板唱腔结构简单,是柳
琴戏唱腔中速度最快的一种板式。旋律平直,基本上一字一腔,一般无间奏过门,近乎于说,听起来
急促紧迫,铿锵有力,适于表现恼怒、斥责、争辩质问等激烈情绪。散板(包括紧打慢唱)是一种无板
无眼而有规定节奏的自由唱腔。它既可用于简短叙事,又能表现豪放激越、苍凉悲壮及惨痛、惊恐等
情绪。散板不能单独构成大段唱腔,多与其它板式结合使用。此外还有调板、吞板、连板起等,系发
展变化的板式。
柳琴戏的唱腔具有独特的风格,女腔委婉华美,男腔粗犷质朴。其突出特点为:女腔有丰富多彩
的花腔,几乎是行腔必闻,极似器乐曲中的华彩乐段,起伏跌宕,感染力极强。风格鲜明、独具特色
的拖腔,与其他姊妹剧种迥然不同。女腔拖腔为上行小七度跳进(65-),俏美悠扬,故临沂民间又称其
为“拉魂腔”;男腔为平行同度或二度进行(55-或65-) ,开阔奔放。柳琴戏唱腔以D宫调式为基本调式
(主调),频繁转调,故调式色彩对比极为鲜明,给人以新颖之感。伴奏用柳叶琴、二胡、高胡、竹笛、
扬琴等民乐器。乐队分文武场。伴奏时一般不跟腔,在行腔过程中只以柳琴打击节奏和烘托气氛,但
过门伴奏比较固定。
柳琴戏曲牌较少, 主要有“五六五” 、“大八板”、“小八板”、“赏花”、“山西开门”、
“大掩门”、“鸳鸯戏水”、“会佳丽”、“花叶”、“爬山虎”、“南洋开门”、“放风筝”等。
音乐创作 1964年,毛迅创作的女声表演唱《纳鞋底》参加山东省群众歌舞会演,被评为优秀节
目,并参加了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后由上海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发行。是年,由任世成作曲,
李堂全、毛迅作词,韦友琴演唱的女声独唱《沂蒙山区好地方》赴省会演获一致好评,并灌制了唱片,
在全国广泛传唱,提高了临沂老区的知名度。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由区内音乐工作者创作演唱并
在省获奖或灌制了唱片的优秀歌曲主要有:《唱唱家乡沂蒙山》、《我为军属挂红灯》、《今年元霄
真热闹》、《大蒜谣》、《赶山集》、《老汉我是民歌手》、《垛场歌》、《沂蒙人怀念罗政委》、
《台湾岛,盼你早回归》、《母亲的心》等。秦守印创作并演唱的《大蒜谣》等4首歌曲在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播放,并由上海唱片社灌制了唱片。《俺村实现了机械化》、《快乐的邮递员》、《俺去迎
接新战友》、《陈毅将军进山来》等歌曲被收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三十年歌曲选》。1989
年,收歌曲200余首的歌曲集《我的家乡沂蒙山》由明天出版社出版。
四、舞蹈 建国后,临沂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呈现出更加兴盛的局面。1971年后,临沂、沂南、
沂源、沂水等6个县、市先后建立了以表演歌舞为主的文艺宣传队(文工团)。20年来,全区舞蹈工作者
创作舞蹈作品100个,大型歌舞1部;出版和发表舞蹈研究论文6篇;上演外省、市舞蹈作品80余个,
舞剧3部;举办全区歌舞会演或比赛11次,搜集整理民族民间舞蹈55个,其中被选入《中国民族民间
舞蹈集成·山东卷》的5个。
(一)民间舞蹈 区内长期流传的民间舞蹈有50多种,分为秧歌、假形舞、灯舞、鼓舞4大类。
1、秧歌 区内秧歌有近10种不同表演形式,大致分为“跷秧歌”与“地秧歌”两大类。跷秧歌
使用的高跷最高达1.8米左右,即使是观众人山人海,亦能清楚地欣赏到表演者的舞姿。最低的跷在
半米左右,表演者能带跷做跳叉、叉慢起身、跑跷等高难度动作。地秧歌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由八路军、新四军传入,以陕北秧歌为主,逐渐发展成为沂蒙大秧歌。猴呱哒鞭又称双鞭落子,是流
传于兰山县兰陵镇西横沟崖一带的秧歌舞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初为贫苦人家讨饭谋生的一
种手段。表演者为两人(夫妇),男执鞭(即花棍,又可当打狗棍)、女执落子(竹板与撒拉叽),两人配合,
演唱一些民歌民谣。至清宣统年间,渐演变为一种“玩社(群众自娱活动),舞蹈的成分明显增加了,
表演者亦由两人增至四人,即1人执鞭(男),以舞蹈为主,3人执落子板(男扮女装)伴舞伴唱。执鞭者手
执一根花棍不断打击手、肩、脚、地,动作造型模仿孙悟空的神态与体态。建国后,舞蹈形式又有新
的发展,表演者由4人增至5人,即两男执鞭,3女伴舞。除保留了原有的动作风格和小场外,又增添
了“对打花鞭”、“单鞭戏落子”等动作组合,使演出更加热烈火爆。
2、假形舞 假形舞是区内民间舞蹈中的主要形式。如郯城县红花埠的“双旱船”、临沂市南坊
乡的“大竹马”、九曲镇的“龙灯·扛阁”等均具独特之处。“双旱船”以彩船两只、竹篙一根为道
具,共有5人表演(1人撑船,4人乘船)。两船能合能分,互相配合,加上新的动作组合和跑场图案,构
成了独特的旱船表演形式。尤其是撑船人表演的启锚、升帆、撑船、抛锚、扒沙、分船、打船、合拢
泼水等一系列舞蹈化很强的生活动作与4位乘船人流畅的圆场步,欲进先退、欲左先右、瞻前顾后的
动作配合,使整个舞蹈表演妙趣横生。“大竹马”是一种参与人数多、动作幅度大、道具制做考究的
大型广场民间舞蹈。临沂市南坊乡刘官庄村表演的大竹马《铁龙山》远近闻名:7匹高头马分别为白
马、黑马、红马、黄马、棕马、斑马、金钱豹马,形象逼真。表演者为7位骑马人和7位马童,表演中
能跑出10余种不同的图案,使人目不暇接。整个表演过程有头有尾,启、承、转、合明显,高潮叠起,
激动人心。
3、灯舞 区内灯舞主要有龙灯(硬节、软节及软硬相间)、挑花灯、车子灯等。龙灯以硬软节相间
的龙形为主。70年代前,多在龙灯的硬节里插上蜡烛,夜间表演时既象灯又象龙身,还兼作照明。但
表演的时间受到限制,后来便多以白天表演为主。九曲镇三官庙村流传的龙灯·扛阁,将龙灯与扛阁
巧妙结合,舞龙表演每完成一种图案后演员休息,接下来便表演扛阁。扛阁为一成人扛一儿童。成人
将一幅“铁背心”穿于身上,外边用服装遮饰,从颈后伸出一根高于头部一米许的铁“芯子”(钢筋),
并将其伪装成花枝、松枝、仙鹤腿、荷花杆等,在上端固定一小型铁椅,椅中坐一儿童。龙灯与扛阁
混合表演动静相济。舞龙者盘龙、窜龙、泼龙、翻腾时,多副扛阁沿场地边缘行进。当舞龙者圆场时,
扛阁即入场中表演,变化多种队形。扛阁上面的儿童时而抚摸龙头龙尾,时而将一条腿搭骑在龙身之
上,远处望去,尤如腾云驾雾。
4、鼓舞 主要为抗战时期传入区内的腰鼓舞。建国初较盛行,七、八十年代又得以恢复发展,
但基本保持了陕北腰鼓舞的风格特点。
(二)舞蹈创作 区内舞蹈创作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有少量的歌表演式的创编舞蹈出现。70
年代后,各县相继建立了文艺宣传队,地区每年均举行一次文艺会演,促进了专业性舞蹈创作活动的
开展。至1994年,在参加省和国家级会演、调演或比赛中,出现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术性较强的历史
题材和现代题材的舞蹈作品,计有《做军鞋》、《红缨枪》、《蒙山情》、《王祥卧鱼》等120余件。
其中《做军鞋》被调济南演出,《红缨枪》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首届单、双、三人舞调演,成为区
内首例进京演出的文艺作品。1991年,由李凡修等编排的大型歌舞《沂蒙丰碑》,获山东省“精品工
程”奖。
五、曲艺 临沂地区说唱艺术活动情况虽不见记载,但根据区内流行的肘鼓子(周姑子)、渔鼓、
花鼓、三弦平调等古老曲种,可以推断其历史十分悠久,说书唱曲的乡风里俗很普遍。建国前,多为
民间艺人走村串乡,赶集上店零散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强对曲艺从业员人员的管理,组织他
们学习文艺政策,帮助他们学唱新书目,出现兴旺景象。1957年临沂县曲艺队成立,此为区内第一个
曲艺演出团体。有山东琴书、河南坠子、评书、相声、三弦平调等曲种,艺人及学员10余人。除在临
沂城曲艺场演出外,还经常上山下乡,足迹遍及全区。演唱书目中传统节目与新书兼而有之,如《包
公案》、《烈火金刚》等。1964年,专署文化局在临沂城举行全区新创作曲艺会演,涌现出大批新作,
其中山东琴书《金光照到姜家湾》、《一把米》,西河大鼓《敢教大地换新装》,鼓词《巧与拙》、
《心红手巧练插秧》,新故事《“小把式”三战“生铁牛”》、《斗风雨》等,被山东人民出版社收
入文艺丛书《农村小演唱》出版。同年秋,地委宣传部组织部分曲艺作者对上述作品进行加工并新创
一批书目,以临沂县曲艺队为基础组成巡回演出队,赴各县演出,受到普遍欢迎。“文化大革命”期
间,临沂曲艺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传统书目被禁,演出几近停顿。唯一的一个“临沂县曲艺队”被解
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曲艺又焕发生机。据1980年统计,流行全区的曲种有17个。民间曲艺人
约600余人,其中地级曲协会员112人,省曲协会员34人,中国曲协会员3人。至1994年,举办全区性曲
艺会演3届。
(一)主要曲种 三弦平调:又名三弦书,俗称“瞎汉腔”、“脚打鼓”,是由盲曲艺人演唱的曲
种。多为自弹自唱。脚踩绳槌由下而上反击高架书鼓,右腿绑节子以击节奏。也有只用三弦、节子的。
音乐结构由二段体、上下句组成。主要流行于临沂、郯城、费县、莒南等地。分别以临沂的王省三、
高庆平,费县的高富田为代表,形成两大流派。临沂为南路口,唱腔吸收苏北单大鼓的特点,曲腔高
亢、浑厚、质朴。费县为北路口,曲腔细腻、优美轻松。曲目除部分历史题材外,多为家庭伦理爱情
故事, 如《青菜段》 、《夫妻争灯》、《倒翻十字》、《王二英思夫》等。也有现代内容的节目如
《白毛女》、《烈火金钢》等。已故著名盲艺人侯洪康,在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大会上演唱《古城
会》,受到好评。山东渔鼓在区内流行较广,知名艺人有张广科等。临沂的武可安表演的《红袄双枪》,
曾获1983年山东省中长篇书会表演奖。山东琴书主要流行于临沂、郯城、苍山、临沭等南部各县。临
沂县曲艺队张春霞的演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嗓音清美圆润,吐字清晰,颇受观众喜爱。1972年以
《种子迷》参加省音乐、舞蹈、曲艺会演受到好评。山东快书俗称“武老二”,在区内流传演唱的历
史比较悠久。早在战争年代,八路军文艺战士杨星华(临沂平邑人)就编演过《大战岱崮山》、《智取
袁家城子》、《二曹大闹蒙阴城》等段子,深受欢迎。其他尚有评书段子等。
(二)曲艺创作 建国后,区内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曲艺作品,其中被收入《山东三十年曲艺作
品选》的有山东大鼓《降龙记》,山东琴书《亲家俩赶车》。获省级曲艺比赛创作奖的有:鼓词《红
袄双枪》,相声《发费厂长》、《蒜乡情》、《流行热》、《我和汽车站》,评书《冯婉贞》,故事
《旱天雷》,小品《高级乞丐》、《卖辣椒》和方言快板小品《掌鞋》等。《卖辣椒》在《剧本》发
表后,被编入南开大学外国留学生汉语教材。
六、杂技 区内杂技主要流行于临沂、苍山、蒙阴等县市。1956年,以遵义班为基础(蒙阴大朱
家庄赵遵义从“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学艺回来后以全家为主体,吸收部分外地演员组建而成),
成立了蒙阴县人民马戏团。1959年参加省杂技会演,柔术“咬花”获二等奖。同年10月,该团被调往
临沂,与王相加的南京五星魔术团合并,组建了临沂专区杂技团。1968年2月,杂技团撤销。
专区杂技团的表演形式基本上以传统和现代发展起来的节目为主,有技艺、魔术、马戏、滑稽表
演等近50个节目。其中《寸板过钉》、《空中网鸽》、《大箱换人》、《八步赶骣》等,很受观众欢
迎。在表演上,力求出新,如在《转碟》的基础上编制了《葵花向阳》,把转碟改装成初放的葵花,
突出舞蹈性,又将一把伞改装成一个即将成熟的葵花芯,众多的葵花围在周围,形成一个光彩夺目的
大葵花,很有观赏性。在《抢椅子》的基础上改编的《扫垃圾》,在《水流星》的基础上改编的《节
日之夜》都颇具新意。
七、美术
(一)民间美术 区内民间美术历史悠久,费县出土的玩具东汉陶猪就是例证。临沂民间美术,具
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郯城的年画造型夸张,线条简练,色彩艳丽,且体裁多样;平邑、苍山、郯城的
兰印花布和临沂、莒南的彩印花布,图案结构呈小圆点、瓜子点、花瓣点、小块石等各种纹样和形象,
构思精美,简洁明快,富有装饰风格韵味;莒南、沂水、蒙阴等县的剪纸五色门笺,苍山、郯城、临
沭的挖补门笺,纹样古朴,绚丽华美;苍山、临沂的剪纸、刺绣花样纷呈、线条流畅;郯城县樊家埝
村的旋木玩具、临沂九曲褚庄和苍山小郭东村的泥玩具及莒南的布老虎玩具,都以夸张的造型、绚丽
的色彩、泼辣的笔触、活动的关节、动听的音哨为群众喜闻乐见。1986,沂水县高桥镇沭水南村年仅
14岁的姑娘张金霞绣的《金鱼荷包》,在山东省儿童少年工艺美术作品评奖中获一等奖。同年,日照
农民画赴济南展出。翌年5月,又进京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日照农民画生活气息浓郁,具有线条明快、
色彩热烈、风格多样的特点,在京展览时,得到中央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中13件作品被国家收
藏,有95件作品被文化部推荐参加出国巡回展,日照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1980,临沂瓷厂与地区艺术馆联合研制的《剪纸艺术瓷盘》获省一轻厅创新设计奖。1987年,《王祥
卧鱼》、《沂蒙红嫂》、《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将》、《王羲之与洗砚池》、《包公》、《喜花》等作
品进京参加了全国雪花剪纸联展。苍山县小郭东村和沂水县高桥镇和莒南县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中
国民间泥塑之乡”、“中国民间刺绣之乡”、“中国民间石雕艺术之乡”。1994年,有50件作品参加
了在首都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其中王滨收藏的木片年画获文化部银奖。
(二)绘画 建国后,区内美术工作者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大好河山、花鸟鱼虫等为题材,
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创作了一批鼓舞人民、美化人民生活的作品。其中,王小古是公认的代表人物。
其早年从师名画家唐鲁臣,从工笔画入手,后以小写意随手应心,晚年所画大写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
格。所画牡丹,融春天的花、夏天的叶、秋天的枝干为一体,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鸟虫画,则形神兼
备,臻于精妙。人民大会堂有其绘画的《百蝶图》、《玫瑰图》、《牡丹画》等作品。山东美术出版
社于1959年出版了他的《公鸡枇杷图》,1963年又出版其《四季花卉屏》。《山东画报》、《大众日
报》多次发表过他的作品。《鸡上架》、《扁豆蝈蝈》、《墨牡丹》等作品曾在日本、联邦德国和香
港展出或出版。晚年,所画墨牡丹已达到了“墨分七彩”的艺术境地。以“点染法”画出的葡萄,独
具风貌。王小古擅书法、篆刻,能诗词。晚年题画诗,每有佳作,如题《梅花八哥》图诗:“弹指光
阴成老叟,喜能笔墨应人求;不知瞿鸟鹆谈何事,一树梅花暗点头。”皮之先是区内另一位颇有名气
的画家。他早年以画人物为主,后专攻国画,所绘山水画既师承传统技法,又吸收西画优点,重视骨
气沉着,融书法于绘画之中,形成了清新纯厚的风格。其作品既有北方风光的雄伟,又有南方山水的
清丽,代表作《杜甫草堂》、《阳朔风光》、《沂蒙飞瀑》、《泰山揽胜图》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198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泰山揽胜图》长卷画册,封面由茅盾题字。《中国当代国画精
品选》选入其两幅国画。其他美术工作者也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绘画作品,如:高世夫、袁晖等的版画
在20世纪60年代参加了全省首届版画展,邱兵的油画《比军鞋》在70年代参加了全国纪念毛泽东《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美术展览,姜书朴的年画《生产队科研小组》参加了全国美展。
80年代后,区内涌现出一批中青年国画家,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沂蒙地
区独有的风格,在全国产生了影响。如:姜奇的作品入选第六、第七届全国美展;房新泉的作品入选
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铜牌奖, 另一幅作品入选首届国画大展并获优秀奖; 颜泉的作品获加拿大国际
“枫叶杯”大赛金奖;东泽的作品分别获国际“可乐杯”大赛金奖和国际“枫叶杯”大赛金奖;王有
志、张大庆的作品分别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和全国首届国画大展,卞鸿鹤的作品获澳州中国水墨画大
赛一等奖;韩玄真的《十八罗汉》被江泽民主席赠送给泰国僧王。在每年一届的全国花鸟画邀请展中,
临沂地区都有10余人参加,占全国参展人数的近10%。1985年12月,临沂画院成立,至1994年,有工作
人员13人,院外画师120余人。10年来,组织书画家300余人次赴厂矿、农村写生,为群众写字、作画。
举办、承办“羲之故里国际书画邀请展”、“《书圣杯》国际书法艺术大赛”等展览、比赛30余次。
组织书画笔会、学术讲座、国内外学术交流近百次。创作书画作品近万幅,其中在市级以上报刊、画
集中发表或在展览、比赛中参展、入选近千幅,获奖近百幅。院内画师出版画集、专著4部。
(三)书法·篆刻 临沂是王羲之和颜真卿的故乡,有着悠久的书法艺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区
内书法、篆刻家创作的书法、篆刻作品约1000余件流传于海外及港台地区。区内从事书法、篆刻者颇
多,其中知名度较高的书法、篆刻家有90余人。1988年,洗砚池印社的商开栋的篆刻作品参加由文化
部、农业部等5部门组织的全国农民书画大赛,获篆刻入选奖。至1994年,地区和各县、市共举办各
种书法展览400余次,展品达4万余件,其中450余件作品被省以上报刊选登。其间,影响较大的书法
活动有“书圣杯·国际书法艺术大赛”和“王羲之故里国际书画邀请展”等。区内还相继建立了王羲
之书法研究会、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山东分院、沂蒙书画社、洗砚池印社、王羲之书画研究院和《羲
之书画报》社等书画团体机构。
(四)雕塑·石刻 临沂的雕塑可以上溯到汉代的陶塑,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乐舞陶俑便是具有代表
性的作品。建国初,雕塑工作者和雕刻艺人,在临沂革命烈士陵园(后改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内创作
了一批革命斗争题材的作品,其中,高1.9米的罗炳辉将军圆雕石像,气宇轩昂,再现了罗炳辉生前
的丰采;镶嵌于革命烈士纪念塔上的5幅大型浮雕和10根石柱顶端的石雕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抗
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沂蒙山区的重大战役和沂蒙人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历史画面。20世纪
80年代初,雕塑工作者又创作了大型群雕“气壮山河”和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圆雕像,作品恢宏、
凝重,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60年代末,莒南县王家坊前村办起雕刻厂,创作出了一批包括石塔、
佛像、石狮、石龟、青蛙和各类人物在内的石雕作品。到90年代,石雕业已发展到20余村,从业人员
达数千人,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销往日本、美国、香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8年后,随着环
境雕塑、城市雕塑的兴起,由区内雕塑工作者创作的雕塑作品不断出现于城市街心、公园和革命纪念
地,其中左跃国的《时代强者》获省一等奖,《汉斯·希伯》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此期,较为优秀
的雕塑作品还有《刑场上的婚礼》、《希望》和《做军鞋》等。
琅琊石刻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艺术品类。它利用沂蒙山区特有的天然石材,顺应自然形状和纹
理,因材施艺,加以雕凿,使其成为天工、人工浑然一体的艺术品。品种有花插、烟缸、博古瓶及笔
筒、笔洗、墨床、镇纸等供案观赏品和文房用品。10余年来,《人民画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世界周刊》(美国)及日本、韩国等海内外50多家报刊先后发专稿介绍过区内一批作品和作者。1979
年3月,姜书璞的《琅琊石刻》文房系列作品获山东省工艺美术创作评比第一名。1985年,山东电视
台和中央电视台先后播放了介绍叶莲品石刻艺术的专题片《石头叶》。1988年,刘克唐的石刻博古文
具、王伟的尼山石书卷文具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收藏。
制砚是临沂地区的传统工艺。鲁砚的10大品种中,临沂地区就占5种。1978~1980年,鲁砚赴北京、
日本展览的300件作品中,临沂的作品约占总量的一半。1978年8月,姜书璞的《历代砚式》系列砚被
国家收藏。1979~1980年,姜书璞、杜洪祥、刘克唐、王泉志等参加全省组织的鲁砚开发工作,作品
参加赴日本展览并被编入《鲁砚谱》出版。1987年,刘克唐创作的“相思砚”、“甲骨砚”被中国工
艺美术珍宝馆收藏。翌年4月和10月,中国美术馆相继举办了“韩书凡石刻制砚艺术展”和“叶莲品
制砚艺术展”。大型彩色画册《中国名砚鉴赏》中精选了历代砚作,选现代名砚60方,临沂创作的精
品就入选18方。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徐公石“田田有井”砚、金星石“富士石鼓”砚、“龟”砚、
“月之从星”砚和薛南石“双鱼潭”砚等。
燕子石雕刻是一门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区内费县、苍山多产燕子石(即三叶虫化石,因形似飞
燕而得名)。1978年,姜书璞、王泉志等人制作的燕子石砚台赴北京和日本展览后,发展迅速,品种
不断丰富。 其中姜书璞的“恋” 获第十届亚运会艺术节一等奖,王伟的“竹简组合文具”获山东省
1988年“美字杯”大赛一等奖。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还摄制了科教片《叶莲品的燕子石雕》。
八、摄影 区内新闻摄影活动,始于抗日战争时期(详见解放区新闻摄影条目)。建国后,全区新
闻摄影活动在继承革命战争年代光荣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广泛而深入地发展。1951年春,中共临沂地
委书记杨士法拍摄的《土改工作队下乡》组照4幅,参加了全省土改成果展览。1957年冬,《临沂大
众》报社胡文楼拍摄的《战天斗地的厉家寨人》组照20幅,被新华社编发通稿发至全国各新闻单位。
1968年,董汝棠拍摄的《厉家寨人谱新篇》组照7幅,参加了全国农业展览赴阿尔巴尼亚展出。70年
代后,各县委宣传报道组(科)大部配有专、兼职摄影人员,坚持经常性的新闻摄影报道。其他一些单
位的业余摄影人员亦为各地报刊拍摄了大量新闻图片资料。
1973年以前,全区摄影创作与研究活动由临沂地区展览馆负责组织,1973年后由地区摄影艺术展
览办公室、地区摄影家协会等专业艺术团体组织。主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和组织摄影工作者上
农村下工厂,深入生活,进行实地采访创作等形式,促进全区摄影艺术活动的开展。利用举办专题展
览和出版画集等方式, 集中展示一个时期内全区摄影创作的成果。 1978年,地区影展办公室举办了
《沂蒙换新颜》大型摄影艺术展览,并赴济南、枣庄、淄博、潍坊、泰安等地巡回交流展出。1987年,
地区摄影家协会举办了首届摄影展,展出照片120幅。1989年,地委宣传部举办了《奉献的土地--振兴
中的沂蒙山影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赞扬。区内一些摄影作
品还被收入了摄影选集,如1976年,全区有21幅照片被编入山东新闻图片社出版的《山东治淮影集》;
1982年,李兆军的5幅作品被编入《泰山摄影艺术选集》;1987年,山东友谊出版社汇集艺术照片187
幅,出版了大型画册《沂蒙山区好地方》;1987年,山东省文化厅、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和临沂
地区文化局联合出版了《李兆军摄影作品集》,此为区内第一部个人摄影作品专集;1989年,文化部、
外文出版局和《北京周报》编辑出版了《临沂地区外向型企业产品介绍》画册。1991年,《青年摄影
家李兆军摄影作品选》在香港出版;1992年,李兆军获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
至1994年,全区共举办摄影艺术研讨班8次。1987年,地区摄影家协会为李兆军的《夜夜盼儿归》
举行了专题研讨会,邀请华东地区的一些著名摄影家和理论工作者到会,进行了认真研讨。此次会议,
推动了全区摄影活动的健康发展。1991年,举办“沂蒙金秋”摄影比赛,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
区的160位摄影家和60多家新闻单位参加了比赛,共创作作品1000余幅,从不同侧面记录了沂蒙山区
的秀丽风光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九、群众文化 1952年,临沂、沂水两专署所辖各县、市均建立了文化馆。专署驻地县文化馆为
中心文化馆,除开展本县群众文化工作外,还担负着对邻县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与辅导任务。是年10
月,临沂县中心文化馆在相公庄建立了第一个基层文化站。至1977年,全区233处公社(后改为乡镇)均
建立了文化站。
区内群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各地均按照传统习惯,举行多种
多样的群众性文娱活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的群众文化配合当时的中心工作,开
展的分外红火(见解放区文化条目)。建国后,在每年的春节和“三八”、“五四”、“六一”、“七
一”、“八一”、国庆、元旦等节日,各级都要举行群众性的庆祝活动,并与拥军优属、尊师重教、
尊老敬老等活动相结合,增添了健康有益的内容,使节日的欢乐气氛更加强烈。20世纪80年代后,全
区新创了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沂蒙之夏”艺术节、企业艺术节、郯城银杏
节、沂源元霄节、沂南“阳都之春”艺术节、平邑天宝梨花会、费县山楂节、临沂“春之声”文艺会
演等。自1980年始,共举办5届“沂蒙之夏”艺术节,有近百个单位的388个节目参演。1990年,举办
全区首届企业艺术节,有14支代表队500余人参加,演出节目100余个,涌现了一大批新人新作。1986
年以来,全区举办大型花卉、盆景、根雕展览6次,展出作品近万件,其中绝大多数作品出自业余受
好者之手。日照市农民画创作活动的开展,使民间绘画这门艺术真正在沿海农民中得到了普及。
1975~1994年,全区共举办各类文艺培训班165期,培训学员5300余人次。辅导地直和各县企事业
单位的业余文艺团体70多个,辅导文艺骨干两万余人次。1979年冬,举办了为期一月的全区戏剧导演
学习班,聘请省吕剧团导演李公绰讲课,培训学员40人。1988年夏,举办了为期半月的全区基层舞蹈
培训班,培训学员29人。1993年,举办了首次节目主持人培训班,培训学员40余人。基层文化站的辅
导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仅莒县小店乡文化站在1975~1988年期间,即举办文艺培训、辅导班18期,培
训学员900余人次, 其中美术班学员除来自本县外, 还有日照、 沂水、沂南、五莲等县市的学员。
1982年,全区开展了建设农村文化中心的活动。1990年,延伸为建设涵盖图书馆、文物、文化市场管
理等内容的社会文化先进县的活动。1993年,莒南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十、电影事业
(一)电影放映 1926年,在临沂考棚街首次放映影片《孙中山先生陵墓奠基记》。1928年后,日
照、沂水等县亦先后开始放映电影。1951年1~6月,山东省电影队先后派出10个电影放映分队来临沂
地区放映电影,连续在区内各县放映电影130余场。同年2月,临沂成立了第一支电影放映队。至1953
年,全区电影放映队发展到8个。1959年,放映16毫米影片的电影队达38个,放映35毫米影片的提包机
队3个。从是年起,开始发展公社办电影放映队,到1973年,全区放映8.75毫米影片的电影队达到179
个。至1982年,此机型被淘汰,各队均更换为16毫米放映设备。是年,各县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
放映公司。1985年,全区共有乡镇办电影放映队408个,村办放映队733个,联户办和个体办电影队250
个。至1994年,全区共有电影公司10个,电影管理机构151个,电影院23个,影剧院20个,开放性俱乐
部3个。
1959年,全区放映电影21089场次,观众4116.7万人次;1966年,全区放映电影31380场次,观众达
3416.7万人次;1978年,全区放映电影141805场次,观众达21588万人次;1989年,放映电影186519场次,
观众达16307.7万人次。 1994年,投放35毫米新片120个,拷贝140个。全区放映电影11.4万场次,观众
3420万人次,发行收入342万元。
(二)电影发行 1958年10月,山东省电影发行公司临沂发行站成立,翌年改为临沂专署电影发行
放映公司。至1989年,全区地、县均建立了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各乡镇建立了电影管理站,形成了一
个地、县、乡三级电影管理网络。区内三级电影发行管理网络,均为代理发行业务,本身均不购买影
片拷贝。1987年,全区发行35毫米新影片172个、拷贝350个,16毫米新影片118个、拷贝1045个。1993
年,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对全区城镇影剧院上缴片租实行合同承包制,并根据合同执行情况,随
时调整供片计划。同时,把16毫米影片拷贝购买发行权下放到县、市电影公司。取消了预收费看电影
的做法,按照“谁看电影谁拿钱”的原则,把电影完全推向市场。
对重点影片,根据省统一安排,统一组织发行放映。建国后,在全区先后举办了戏剧艺术片展览
月(1957年)、保粮保钢电影宣传月(1960年)、消灭地下害虫和地瓜黑斑病科技片放映活动(1964年)、
工业学大庆与农业学大寨影片汇映(1974年)、革命传统教育题材影片汇映月(1988年)、《人口与健
康》科教电影汇映(1990年)、弘扬沂蒙精神电影放映优质服务月(1990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00周年电影放映周(1993年)、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教育活动(1994年)、建国45周年电影展(1994年)
等活动。1987年2~4月,地区农业局、林业局、文化局、广电局、科委、科协联合举办了全国农林科
教电影临沂地区汇映月活动,全区有1419个放映单位投入150个节目、500余个拷贝,放映3.1万场,观
众达2887万人次。1990年,举办“为亚运作贡献”电影月活动,为亚运会捐款12万元。
(三)幻灯宣传 1951年,在莒南放映了幻灯片《原子弹不可怕》和《预防鸡瘟》等。60年代,临
沂县试制成功三镜头幻灯机,将单纯推拉式的死板画面改为活动画面,增强了宣传效果。1965年,抽
调部分绘画、编剧人员,制作了《沂蒙在前进》和《东张屯一年巨变》两部反映沂蒙人民发扬“愚公
移山”精神,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大型幻灯片。1966年1月,赴上海参加了华东地区幻灯片汇报表
演。临沭县电影发行公司曹佃华研制了彩色摄影幻灯片冲扩法。他在1977年~1984年创作的百余套幻
灯片中,有26套参加省幻灯会演或调演,其中11套节目获一等奖。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特录制了一部
题为《放映之前》的彩色电影记录片,对曹佃华的幻灯制作艺术作了专题介绍。1979~1986年,在全
省举办的5次电影系统幻灯汇演中,全区共有33个节目获奖。1990年,制作发行《沂蒙精神彪炳千秋》
幻灯片一套。
十一、文化设施选介
临沂地区展览馆 位于沂州路21号,于1968年国庆节落成。占地约6000平方米。展览大厅坐东面西,
前两层、后3层,高15.35米,平面呈井字形,砖石结构,建筑面积3220平方米,时称“毛泽东思想胜
利万岁展览馆”(亦称“最高指示”展览馆)。1972年夏,更名为临沂地区展览馆。1974年2月,组建群
众艺术馆,与展览馆为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建馆以来,先后接办工业、农业、科技、书画、摄影、民
间工艺等各类展览170余次,展期2600余天,观众37万余人次;举办各类文艺创作、研讨、辅导等学
习班、培训班165期,培训学员5300余人次。编印《沂蒙文艺》26期,《群众信息》62期。收集各类民
间美术工艺品千余件,并整理了一批民乐曲、地方戏曲、民间舞蹈和传统中、长篇书目。承办了多起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演出节目2000余个,观众约27万余人次。
临沂东方红电影院 位于沂蒙路北段,建于1957年,翌年国庆节投入放映,是区内最早的专业电
影院。始称临沂电影院,“文革”期间更名为东方红电影院。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木制座椅880个。1959年,安装全套松花江5501型35毫米座机放映。1983年初增添了立体金属银幕和偏
光镜,开始放映立体电影。1985年更换为松花江5502型5千瓦氙灯光源座机。翌年安装空调并更换成
软座椅,安装了三幕一框,上座率居全区各影院之首。
临沂剧院 位于考棚街10号,落成于1955年国庆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舞台台口高8米、宽10米、深16米,观众厅坐席1070个。初为与专区京剧团、柳琴剧团统一领导、核
算、院团合一的国营文化事业单位。1960年后,两剧团析出。建院以来,除作为地直各剧团的演出场
所外,还先后接待过中央乐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和省级各演出团体来临沂演出的活动。
彭德怀元帅、罗瑞卿大将先后在此观看过演出。1970年增设放映机兼放电影,曾一度更名为临沂影剧
院。1987年经过维修改造,又恢复原名。
银雀山影剧院 位于沂蒙路中段,坐西朝东。建于1977年,1979年元月落成。为地委、行署会堂,
对外称银雀山影剧院。占地面积15909平方米,建筑面积6258平方米,设椅座1603个,内有舞台、乐池、
副台,两侧配有接待室和会议室,在保证为地委、行署的各种会议提供服务的前提下,兼作电影放映
和文艺演出场所。设备齐全,具有连续放映宽银幕、遮幅银幕、普通银幕各类电影和接待、安排大、
小会议及大型文艺团体演出的能力。自开业以来,每年放映电影约1200场,观众约95万人次。
新新影剧院 始建于1955年秋。原为木板条凳露天影院,1958年加盖草顶,兼作戏剧演出,70年
代初倒塌停业。1981年12月,在解放路与临西七路交叉口处新建新新影剧院,至1983年12月竣工。占
地面积12321平方米,建筑面积4538平方米,观众厅跨度27米,梯形钢房架,按抗震9级设计,可容纳
观众1215人。90年代初,综合开发,以副补影,新建出租沿街屋16间,490余平方米。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1981年2月,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处兴建,1989年春竣工,国庆节正
式开馆。占地99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汉墓厅和竹简陈列厅。配套工程有文
库、亭、阁、碑廊、拱桥和莲池。周围有盖瓦红墙环绕,内植松柏花竹及草坪,整体建筑风格为园林
式仿古建筑群。陈列面积为1200平方米,收藏陈列各类文物1500余件。1992年4月,为纪念银雀山汉墓
竹简出土20周年,第三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临沂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270余人,提交
论文90多篇。自1992年7月至1994年,先后接待过江泽民主席等中央党政军领导人及全国政协考察团来
此参观、视察。